1、第四届三优工程评选材料谈志验君子 孔子游春教学案例泽州县大箕中心小学 王玉凤【教材说明】孔子游春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用清逸洒脱的言语道出了儒学大师孔子教学的过程。“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文中孔子将课堂“搬至”泗水河畔,以水喻人,让弟子在潜移默化地教育中立志做水似的君子。谈志这一片段地教学中,我们有了这样的生成。【教学片段】师:孔子谈水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生:他希望弟子们做像水一样的真君子。师:那弟子领会他的真意了吗?生:我觉得他们领会了。我从他们谈的志向中感受到了。(师指名分角色读子路和颜回的志向。)师:从谈志中你感受到了子路和颜回怎样的性格特点。生1:子路性子急但豪
2、爽。生2:子路愿意与朋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生3:颜回性子温和,谦虚有礼。师:对比一下水的特点,你会发现什么?生1:子路像水一样有德行,大公无私。生2:颜回像水一样和顺温柔,懂得谦让。师:孔子不仅以水的品格教育弟子,更严格的要求自己。我们来看看孔子的志向。(出示:“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句话的意思是:有我在,老人们心安顿了;朋友们信任我;孩子们、学生们怀念我。这就行了。”)师:孔子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吗?生1:我觉得孔子的志向和德行、情义联系在一起。生2:我觉得孔子以水喻人不正是善施教化吗?生3:我查了一些资料,知道孔子和他的弟子就像父子一样,这不正说明孔子有情有义
3、吗?生4:老师给弟子们做好了榜样,弟子们当然也会这样做。这也是“善施教化”。师:说得好,孔子不愧为“万世师表”。生:我觉得因为孔子和弟子们有着相同的志向,所以他们才能那样的融洽。师:这叫“志同道合”。因此这样的画面才令人沉醉(出示:“孔子说着,将琴推到颜回面前,颜回并不推辞,他调好琴弦,一边弹一边唱。孔子先是侧耳倾听,过了一会儿,竟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师生齐读)师:“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志不在多,而在坚。当然我希望你们也能做君子,但我更希望你们先做一个坚持志向的人,那样做君子才能成为可能。【教学反思】文中“谈志”一节是论语 公冶长中第26章的内容,编者很巧妙地将它与荀子中的一个孔子和弟子论水的片段融合在了一起。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采用对比的方式,让弟子们的志向和水的品格形成呼应。同时出示孔子的志向,让孩子们谈感受,没想到他们竟语出惊人,尤其是将孔子和弟子们的志向联系起来看,让我们对课文的理解更深了一层。最后我本想让孩子们谈谈自己的志向,可后来一想,立志不难,坚持志向是最难的,所以我想不如告诉孩子们坚持梦想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