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胜似亲人教学反思 杭州市余杭区育才实验小学红丰校区 沈霞君 胜似亲人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六单元的一个看图习作例文。这次的习作是以爱为主题,写一件关于爱的事例。书上的这幅图题目叫胜似亲人,图上画着一位苗族老奶奶怀里搂着一位小姑娘,用手抚摸着小姑娘的脸,似乎在说着什么;旁边有一只木盆,周围挂着已经凉好的衣服;墙角靠着一根拐杖。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想象她们可能是谁,她们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 看图作文是小学生习作的一个难点,学生常常看着图讲不出来,一般只是概括两句图意,就再也没话可说,临图一筹莫展。作文是情由境生,词由境发。 因此,在教学时,我力求为学生创设情景,为学生提供具体的语言环境,让学
2、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作文也就是有情可发,有感可抒。在教学胜似亲人,理解图意时,我的确下了一番工夫,从细处指导,力保每个学生都有话可写。 首先,看图入手,让学生感受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它离我们是很近的。再猜猜她们是什么关系。从服装上认识老奶奶是少数民族苗族的,但是这小女孩呢?是我们汉族的。苗、汉两族人,不是同一族,但胜似一家人! 接着从图的周围环境看,发生了什么事?孩子很快明白了。 然后,预设故事,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情感。通过一步一步的指导,让学生随着这故事的发展,深入人物的情感世界。具体指导了“小姑娘洗衣过程”和“洗完后搂抱情景”两个片断。再加上画外联想,串成了一篇
3、完整的故事,学生写得非常的感人,这既对其他学生起了示范作用,又一次让学生深深体会小姑娘与老奶奶之间的爱。因此,在给故事取题目时,学生想象力丰富,取出了一个又一个好题目,而不局限与书上的题目,从而也可看出,学生理解了图意,并进行了丰富的想象。 这是我在此次教学中觉得比较成功的地方,但也发现了很多不足之处。 我想:不仅仅是这篇习作,我们作文教学的很多方面都在限制学生的思维,来自图中的那个拐杖,那些衣服,那个激动的老奶奶加上这个题目,一切明明白白!这有利于学生的想象吗?再加上指导的太细,将他们的思维定势,思路朝一个模子里套。 怎样才能让学生的作文像秋天的菊花五彩缤纷,个性飞扬呢? 这就是习作教学难的地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