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光启蒙教学反思月光启蒙是长春版小学语文课本五年级上学期的一篇课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煤矿诗人”、民间文化作家孙友田的月光母亲改编的。这是一篇清新优美的散文,语言朴素,但充满情真意切。 文章以“月光”为线索,以月色开头,直接描绘了一幅“美妙”的夏夜图景,语言如诗如歌,为全文确定了抒情的基调。然后引用了两首有关“月亮”的儿歌,行文自然而流畅。全文一共有5处地方写到月光,使文章紧紧围绕“月光启蒙”这个主题展开,内容严谨而紧凑。文章从吟唱的歌谣童谣、讲的故事、说的谜语中却让我们读懂母亲给我的最初启蒙;同时感受月夜的宁静与清幽,感受母亲的圣洁与美丽,感受母亲给予我的朴素、纯洁的爱,让课堂充满浓情。新
2、课程要求课堂从僵化走向开放,从书本回归生活世界,语文老师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对教课书的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如何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让课堂成为一个动态的、开发的生命体验,如何让师生在课堂互动中,灵感自由创造。在这堂课中我觉得有这几点值得思考。一、 优化课堂结构,让课堂充满生机。月光启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以母亲的启蒙(吟唱的儿歌童谣)为主线,帮助学生从歌谣内容、从自身和作者的感受、从母亲的情感等不同角度去领会母亲的启蒙。教学时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学生在快慰、愉悦中接受、消化知识。(一)读
3、歌谣,感受内容美读第一首歌谣,想画面,感受画面之美,读第二首歌谣,酝酿情感,体会歌谣给予我的启蒙是爱劳动,爱生活。(二)听歌谣,体会音韵美听歌谣,感受母亲唱歌时音韵之美,再从作者的感受出发,抓住“芳香”体会歌谣的音韵美,感受歌谣给予我们的启蒙是爱民间艺术。(三)悟情感,体会母爱美联系母亲劳累了一天还不忘搂着我,给我唱歌谣,还唱得如此动听,如此悦耳,体会浓浓的母爱。通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学生对“母亲把对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这句话的理解水到渠成。遵循了一般的阅读规律,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思考与认识,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地去认识与掌握。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4、。二、 变化文本模式,让课堂孕育诗情。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语文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就必须准确地抓住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并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从而产生和谐共振的增力效应”,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月光启蒙中,我和学生们抓住重点段落文章的第2小节细细品味过后,为了加深印象,我安排学生有感情朗读这一段,我对孩子们说:“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感受,让我们像朗诵诗歌一样读读这段话。”孩子们悠扬的读书声和着缓缓的
5、音乐,教室里立即飘满了孩子们那芳香的音韵。三、个性化阅读,让课堂绽放活力。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重视、珍视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即条件、氛围,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的质量。在教学童谣这一部分时,让学生自由去读文中的三首童谣,想想你觉得可以用怎样的方式去读?学生读得方式很多,用活泼的语气读,用舒缓的语气读,用拍手的方式读等等再由此想到小时熟悉的童谣。由熟悉的童谣感受到童谣
6、带给自己的快乐,想到母亲带给作者的启蒙,这既是对文本本身的迁移,又是对自己情感的迁移。诵读童谣洞开学生的心门,引领学生到达了情感彼岸,教学点化和润泽了学生的情感,使得课堂绽放出朝气蓬勃的活力。四、有效的课外补充,让课堂延续生命。语文教学具有巨大的弹性,诸如时代背景的简介、知识的补充、信息量的拓展,这就要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本身提供的可实施德育渗透的广阔空间,把握时机,精心设计,圆满完成预期的目标。在教学完课文后,我又出示了几首歌谣童谣,让学生感受歌谣童谣的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语言魅力。让课堂充满活力,更延续着生命。另外月光启蒙也让我进一步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不足。1公开课也好,常规课也罢,更多的还
7、是应该将学生摆在教学的首要位置,一切教学活动的展开都要立足于学生的可接受能力,“以生为本”,我们所要关注的不仅是学生个体,更是学生全体;不仅是优等生,更是学困生。本次上课,我在与学生的互动方面明显做得不够。2“对话”问题。语文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彼此分享对文章的理解,探讨重点问题。作为教师,比孩子早一步解读教材,其实在整个“对话”过程中更应该是充当“引路人”的角色。也就是说教师对“对话”在备课中是早有预设的。对于预设,在备课中我是相当细致的,从学生角度出发,设想了许多情境,同时也设计了必要的引学过程。但课堂又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课堂上,我总是“情不自禁”地陷入自己的预设,特别是当学生的理解深度与预设有差距时,往往是“不依不饶,生磨硬套”这其实就不再是真正的“对话”了。3“评价”问题。在课堂上适时的评价是推动教学,促进学习的一种有效的办法。我在评价上做得总欠火候,表现在:用重复学生的话代替评价;评价的时机把握不够自然,其实并不是每一个孩子发言或朗读都需要用一长串的话语去评价,有时一个手势、一个微笑、适时的示范都是评价,往往“无声胜有声”;评价的到位率不够。学生是否从评价中获益,并有所提高,是评价有效与否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