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市农业工作总结 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保安全、保供给、保稳定”的总体目标,科学有效地应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超高温干旱和特大洪涝灾害等严重不利影响,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确保了全市农业经济的平稳发展。 (一)竭力防灾减灾,稳定主要农产品生产。2013年的农业生产是多灾多难的一年,春季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对家禽业造成致命打击; 7、8月份的超高温干旱,严重影早稻、单季晚稻产量和各类经济作物生产;尤其是10月上旬的“菲特”台风,造成农业大范围成灾、大面积绝收、大批
2、畜禽死亡,不仅对农业和农民造成惨重损失,也对完成全年农业生产任务带来困难和压力。面对严重自然灾害,各级农业部门竭尽全力,抓好防灾减灾和灾后恢复生产工作,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努力保持主要农产品生产的稳定,为保障市场有效供给、稳定物价做出了积极成绩。预计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13.3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预计总产量70.1万吨;蔬菜种植面积150万亩,蔬菜产量262.9万吨;肉类总产量19万吨,自给率保持在50%左右,禽蛋、奶类产量分别达到6.42万吨、1.75万吨。粮食总产量、肉类总产量等因灾未能完成75万吨的目标任务。 (二)加快“两区”建设,着力完善基础设施。按照“一圈两带四区块”的
3、总体产业布局,突出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和现代农业先导区在体制机制创新、要素集聚、主体发展、配套服务等四大建设重点,不断巩固和扩大建设成果。今年新启动粮食生产功能区标准化建设项目29个、10.4万亩,已累计完成验收25.4万亩。新启动建设现代农业园区项目60个、8.7万亩,累计建设项目达到163个。新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9个,新(扩)建41个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新完成2.5万亩标准农田质量评定验收和5.1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任务。评估修编全市现代农业产业布局规划,启动四大现代农业先导区建设,其中农业公共服务(展示)中心全面开工。今年全省农业“两区”建设现场会在象山召开,取得圆满
4、成功。 (三)着力发展提升,不断增强农业经营主体活力。加强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服务和规范管理,积极培育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进一步推进土地流转,为主体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2013年,全市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1万亩、规模经营面积1.7万亩,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总面积分别达到145.5万亩和157.0万亩,流转率和规模经营率分别达到62.7%和64.9%。全年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7家;新增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1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2164家;制定出台示范性家庭农场扶持办法,新增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40家,全市家庭农场总数达到2754家。我市发展“家庭农场”
5、的做法还被媒体称为全国“五大范本”之一。 (四)注重健全体系,加强农业科技应用和推广。加快构建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平台、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农民技术培训为载体的科技推广体系,着力提高农业科技到位率。今年,我市种业发展迅速,全市农作物良种和畜禽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8%和96%以上。全年新引进、试验农作物新品种216个,建设水稻新品种示范方112个;新通过部省认定“甬优”新品种个,新增“甬优”系列杂交水稻制种面积8000亩,总面积达到2.5万亩,年生产种子252万公斤,全市推广面积达到35万亩;新开工建设岔路黑猪和甬系野鸭2个育种平台,续建优质种猪、宁波獭兔、浙东白鹅、舜农土鸡等4个育种平台,北沙牛
6、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技术线路制定完成。新建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59个,累计达到89个,个乡镇(涉农街道)全面实施国家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培育科技示范户5000余户,确立农科教结合项目41项,培训农民7.5万多人次,新增300名大学生享受政府补助。今年实现粮食“双千”目标、经济作物“万元地”面积分别达到5万亩和30万亩,高产攻关技术更加成熟。 (五)强化引导监管,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年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强网清源”集中行动,切实加强信息化监测和执法力度,积极推广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建设,积极创建生态循环农业示xx县及示范区,稳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7、“强网清源”集中行动共查处农业违法案件37起,取缔无证照企业6家。全市农资信用评价体系覆盖818家农资经营单位,已对520家农资店实行信息化监管,智慧畜牧业信息系统已累计录入畜牧业相关信息450万条,涵盖70个乡镇、150余家生猪规模场。全市农业标准化实施率达58%,新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乡镇10个;已有327家养殖场实施生猪准出制度,占同期出栏生猪总量的75%;全年已新增无公害农产品72个、绿色食品27个、宁波名牌农产品15个,通过验收示范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0个,创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xx县1个、示范区3个、示范企业3家。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到100%,市级以上监测累计抽检农产品2439批
8、次、农业投入品840批次,平均合格率分别达到97%和90%以上,其中畜产品合格率达到100%,并成立了初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今年全市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重大动物疫情。 (六)立足规范提升,全面加强农村“三资”管理。以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村级“三资”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为重点,坚持分类指导,强化监管检查,提升规范管理水平,深入推动农村经济的改革和发展。“三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创建标准化“三资”管理服务中心22个,实施网络实时监管和定期财务公开检查相结合,全市村级财务统一公开日公开率继续保持在99以上,近一半的村开始将原始凭证、经济合同等资料扫描录入财务处理系
9、统,并探索和实践了互联网、数字电视、触摸屏等多种公开方式,公开内容不断丰富。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稳步推进,新增股份制改革26个村。深入开展农民负担监管“阳光”行动,调整充实农民负担监督员队伍,保证农民负担不增加、不反弹,确保了农村社会稳定。 (七)注重制定落实,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根据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为党委政府做好参谋,不断完善农业政策体系。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我市现代种业发展的意见都经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并以市政府名义发文,同时制定了xx市示范性家庭农场财政引导资金申报指南(试行)等强农惠农政策。各级农业部门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
10、,狠抓政策的落实到位。加大了资金整合和统筹使用力度,在原有基础上,争取市财政增加4000万元现代农业先导区建设专项资金,配合财政部门统筹专项资金万元用于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补助。同时协调农业政策性保险共保体及时抓好大灾后的理陪工作。全年各级财政预计投入9900余万元用于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实际参保品种达到21个,参保户数13.9万户,保额44.6亿元,基本实现了农业主导品种全覆盖,到10月底已赔付农户损失7251万元,减轻了广大农业经营主体的因灾损失。中央农资综合直补资金11622万元和良种补贴2464万元,都及时足额发放到补贴对象。 总的来说,在大灾之年全市农业经济仍保持比较平稳的发展,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经营体系和主体培育、农产品质量监管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在我市的农业经济发展中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不少工作仍需不断加强。特别是从这二年大灾分析,我市的农业基础设施仍很薄弱,农业自然风险、市场风险、信息风险、安全风险日益加大,农业政策性保险政策需要进一步研究调整完善。另外,生产与加工不协调,加工滞后,影响农业附加值的提高。;“点”与“面”不协调,一些“点”上有形象有水平,但“面”上整体发展不平衡性较大;组织化与社会化服务不协调,社会化服务水平不高,跟不上组织化发展程度等。第6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