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生态强省视角下河南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对策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81698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强省视角下河南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对策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态强省视角下河南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对策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态强省视角下河南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对策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河南科技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科技管理总第807期第13期2023年7月生态强省视角下河南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对策研究祖恩厚(河南科技大学,河南洛阳471023)摘要:【目的目的】分析河南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现状,找出两者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动两者耦合协调发展的建议。【方法方法】以生态强省为视角,结合河南省自身实际,分析河南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特点,提出两者耦合发展对策。【结果结果】河南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呈现出生态经济后劲明显、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耦合发展合力正在形成等显著特点。虽然河南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基本做到耦合协调发展,但仍存在一

2、些问题,如自然资源压力大、经济转型任务重、产业结构调整有待深化、生态环境污染不容乐观、生态经济结构单一等。【结论结论】河南省需要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完成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大综合治理力度、推动生态技术革新,从而使河南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耦合度更高、协调性更好。关键词:生态强省;生态经济;耦合协调中图分类号:F127;X3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23)13-0145-05DOI:10.19968/ki.hnkj.1003-5168.2023.013.030A Study 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

3、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Economy in Henan Provi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Ecological Strong ProvinceZU Enhou(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Luoyang 471023,China)Abstract:Purposes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and socio-

4、economic coupling in Henan Province,identify the problems of the two,and propose suggestions for promot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two.Method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 ecologically strong province,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Henan Province,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

5、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and social economy in Henan Province,and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for promot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 of thetwo.FindingsIt is found tha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economy in Henan Province exhibit significantcharacteristics such as obvious ecological an

6、d economic potential,continuous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and the formation of coupling development forces.Although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enan Province have basically achieved coupling and coordination,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suchas high press

7、ure on natural resources,heavy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tasks,deepen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unfavorab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ollution,and single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structure.ConclusionsHenan Province needs to actively adjust its energy structure,complet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8、 and upgrading,vigorously develop emerging industries,increase comprehensive governance efforts,and promote ecological technology收稿日期:2023-06-13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32400410451)。作者简介:祖恩厚(1977),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生态经济。146第13期innovation,in order to mak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economy in Henan

9、Province more coupled andcoordinated.Keywords:strong ecological province;ecological economy;coupling coordination0引言地处中原的河南省既是农业大省,也是经济大省,粮食产量、经济总量多年位于全国前列。早在2010年时,河南省便适时提出“全力建设生态大省”的口号。2021年,河南省把建设生态强省提上日程,通过为山区增绿、建设农田防护林、大力开展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等举措,使生态文明建设稳步向前推进。2022年3月,河南省出台 河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规划,预计到2035

10、年时,初步建成生态强省 1。可见,建设生态强省,已经成为河南省目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战略目标。然而,与东南沿海发达省份相比,河南省发展步伐稍显缓慢,经济增长有所不足。以生态强省战略目标为基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并行的经济发展新要求,可以发现,河南省生态经济占整体经济的比重还不够大,发展动能稍显不足,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也需要进一步加强。1河南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现状分析1.1经济水平稳步提高,生态经济后劲十足河南省社会经济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2012年时的29 810.14亿元跃升至2022年的 61 345.05 亿 元,

11、十 一 年 间 的 净 增 长 率 达 到105.79%,翻了一番还要多。河南省经济总量的稳步提高为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长足进步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充当可靠的实力后盾。随着河南省经济发展进程的加速,三大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由图1可以看出,随着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占比的不断减少及第三产业占比的不断增加,河南省经济规模越来越大、经济水平越来越高、经济结构越来越优化。随着河南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河南省生态经济的发展态势越来越好。这是因为随着河南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行、生态经济的不断前行,许多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率的传统产业开始自我革命

12、,一方面进行产品结构优化,使绿色生态产品渐渐成为主流,另一方面进行节能减排、提能增效,使生态化设备、节能型设施渐渐成为主流,还有一些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率的传统产业干脆“关门大吉”,或者受政府相关政策的影响被关停,转而发展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这就使得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事实上,无论哪条路径,都有利于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也有利于河南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出现耦合协调发展。1.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大产业齐头并进近些年,河南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要目标,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向前深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针对第一产业,河南省不断强化其基础地位,稳步推进其走向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

13、河南调研时曾强调:“粮食生产是河南的一大优势,也是河南的一张王图120122022年河南省三大产业占比走势(资料来源:河南省统计局官网 https:/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其中特别强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要共同做好大保护,协调搞好大治理3。2022年6月,生态环境部等四部门联合下发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旨在解决黄河流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如工业废水处理、污水处理等;2022年8月,生态环境部又联合其他11个部门共同印发 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成为黄河流域诸省份打赢黄河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攻坚战的“行动指南”和“作战法宝”;2022年12月,

14、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下发 关于深入推进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针对“十四五”期间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的主要目标,对14项重点任务做出布置;2022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 颁布,从根本上解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法理问题,并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黄河和河南省血脉相连、息息相关4。面对这一重大战略机遇,河南省率先做出反应,对其境内黄河流域矿山进行综合整治、滩区面源污染及支流水污染进行有效治理,从而给5 733.62万m2的遗留矿山披上厚厚的绿衣,使35处国家地表水层考核断面全部达标。不仅如此,河南省还同山东省一道,先黄河流域其余诸省一步,在省际黄河流域实施横

15、向生态补偿制度,并于2021年5月签订 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2河南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矛盾分析河南省是肩负国家战略资源储备的粮食大省,人口基数大,工业系统还不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也肩负着极为艰巨的任务。2.1自然资源压力依然很大从自然资源方面来看,河南省一直都是人口资源大省,但国土面积并不大,只有16.7万km2,在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排在中游,仅位列18名,约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1.73%。然而,河南省常住人口有9 872万人,在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排在第3位,约占我国总人口的6.99%。也就是说,河南省以1.73%的国土

16、面积,养活了6.99%的全国人口,自然资源压力之大可想而知5。不仅如此,河南省人均土地占有量也很少,人均资源取得量极为有限,这就给河南省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造成更大压力。2.2经济转型任务依然艰巨河南省是我国传统的经济大省,GDP排名一直比较靠前。然而,由于河南省人口较多,平均下来便不占优势。2022年,河南省人均生产总值为62 071元,仅排在全国第22位;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 222元,仅排在全国第23位。这样的数值,不要说与GDP较为靠前的省份比,就连与同处中部的其他省份比起来也不占优势。不仅如此,河南省的产业结构也有一些不合理之处。经过多年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河南省产业结构已经出

17、现较大改观。2022年,河南省三大产业增加值的比例已经从2012年的12.451.935.7转变为如今的9.541.549.0。即便如此,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也有一定差距。2022年,全国三大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7.339.952.8,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比河南省还要高出3.8百分点。由此来看,河南省在推进经济转型、发展新兴产业、深化农业改革、盘活服务业等方面,仍然任重道祖恩厚.生态强省视角下河南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对策研究148第13期远,需要走更长的路、翻越更大的山,解决更多的问题、克服更多的困难。2.3产业结构调整有待深化目前来看,国内市场消费已经开始朝高品质化、多

18、元化方向转变。与国内发达省份相比,河南省产业结构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河南省国内生产总值的占比相对较低,传统能源、原材料产业占比偏重,现代化服务业发展步伐相对缓慢,新兴产业还没有达到规模化等,使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明显不匹配。首先,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河南省国内生产总值的占比相对较低,发展新兴产业的技术优势不强,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人才储备不足;其次,现代化服务业发展步伐相对缓慢,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服务企业较为缺乏,体验经济、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型服务经济模式发展较为缓慢;最后,新兴产业难以形成规模,新经济生态圈尚未形成,缺乏领军型企业,新兴产业发展层次还处在较低水平。2.4环境污

19、染状况不容乐观从环境质量方面来看,河南省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使环境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主要污染物排放方面,河南省不仅存在数量偏高问题,排放强度多年来也始终比全国平均水平要高,有些县市已经达到或者接近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上限。以工业污染物为例,河南省工业污染物排放量一直居高不下,尤其是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需要进行更大力度的整治。河南省工业废水排放量多年居我国中部六省第一,2022年河南省工业废水的总排放量超过40亿t,工业废气中最主要的污染物氮氧化物的总排放量也超过65万t,对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来说,已经是极为危险的数值了。由此可见,河南省工业布局仍有一些不科学、不合理之处,结

20、构性污染问题仍然突出,全省产业结构偏于重工业、能源结构偏于煤炭、运输结构偏于公路等诸多问题目前还未找到更为妥当的解决办法。尤其是一些煤电企业,虽然也在针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并使污染物排放量大为减少,然而排放量还是很大。个别煤炭企业,年度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竟然超过该市大气污染物总排放量的40%。此外,散煤治理、扬尘管控等涉及区域广、治理难度大,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还难以取得较好成效,只要稍有松懈,便会出现反弹,已经成为河南省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的一大顽疾。2.5生态产业结构单一河南省生态产业还处于刚起步的初级阶段,产业结构相对较为单一,相关产业只是呈现点状分布的态势,未能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更无

21、法完成生态产业体系的构建,因此还难以出现规模效应,从而成为促进河南省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加速器。生态技术的开发与创新是促进生态产业不断向前的重要推动力。一直以来,河南省在生态技术开发和高新技术创新领域投入不够、发展不力、竞争不强,已经造成积重难返的态势。3河南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对策3.1积极调整能源结构,降低传统能源依赖能源结构的调整绝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迅速完成,而是有一个过程的。因此,河南省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做好长远规划,分步骤施行,推动产业优化、完成产业升级,逐步降低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使河南省工业对煤炭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不仅如此,还要通过新技术、新业态、

22、新模式对经济增长形成强烈的带动效应。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及中原城市群为代表的“三区一群”产业为优势,发挥高新产业引领作用;以米字型高速铁路网为基础,发挥河南省交通大格局优势,有力推动从省会郑州到西北欧国家卢森堡的“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使河南省成为通联中外的全国性交通枢纽;以少林寺、龙门石窟、殷墟等世界文化遗产为重点,以郑州、洛阳、安阳、开封等古都名城为核心,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推动第三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3.2对接重大发展机遇,完成经济转型升级对河南省来说,黄河不仅是经济牌,也是文化牌;不仅是生态牌,也是旅游牌。河南省要注重挖掘黄河

23、文化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并为经济转型升级持续发力。像小浪底黄河三峡景区、黄河花园口水利风景区、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商丘民权黄河湿地公园、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黄河国家地质公园、黄河博物馆、南水北调穿黄工程、黄河大堤等与黄河有关的景区,在吸引国内外游客游览观光的同时,也能够为河南省创造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成为河南省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重要参与者。不仅如此,还要以本省为主导,切实开展黄河流域申遗工作,稳步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着力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成为滋养两岸人民健康长寿的美容药,使黄河流域历史人文成为点缀河南省生态经济和谐共荣的锦上花。祖恩厚.生态

24、强省视角下河南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对策研究第13期1493.3发挥地域、文化特色,积极发展新兴产业针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河南省要稳扎稳打,做细做实,持续向前推进深化,坚持“农头工尾”和“粮头食尾”的原则,不断使粮食产业链得以延伸,使粮食价值链得以提升,使粮食供应链得以完善,与此同时,要对优势农业、特色农业,大力推行集群模式,使优势农业和特色农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对新兴产业,河南省要进行重点培育,积极推行战略优势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重点工程,全力打造生物医药、智能终端、新能源、节能环保设备及互联网汽车等新兴产业链。与此同时,要深入推行“创新驱动”这一重大发展战略,积极围绕清

25、洁能源、未来网络、量子通信及类脑智能等科技前沿领域,不断谋新篇、开新局,继而培育出一大批优势明显、特色十足、发展潜力巨大的“独角兽”企业和高新产业集群。此外,要以现代时尚概念和当今流行文化为切入点,对传统文化进行全新诠释、大胆创造,继续打造像 唐宫夜宴 这样的热点文化节目,使之成为重塑河南形象的重要窗口,带动郑州、洛阳、开封等文化古都旅游热,从而使国风国潮成为河南省又一张靓丽名片。3.4着力生态系统修复,加强生态污染防治以生态系统修复为着力点,加大湿地建设力度,加强生态污染防治。多年来,河南省对湿地保护工作较为重视,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河南省湿地保护工作更是有所加强,但

26、远远不够。第一,要不断加大对湿地保护和修复的力度,推动湿地面积不断增加,质量不断向好;第二,要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为契机,严厉打击对湿地资源破坏的行为;第三,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湿地保护意识,务求河南省湿地保护工作取得实效。不仅如此,河南省还要通过“四区三带”建设,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对经济结构转型、相关产业升级形成倒逼,从而去除落后低下的产能,使现代高效农业得以蓬勃发展,中高端服务产业得以兴盛推行6。3.5推动生态技术革新,助力科技企业发展技术的发展与革新,是推广生态经济的关键所在。如果能够积极致力于生态生产技术、清洁能源技术及资源循环再利用技术等生态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27、,便能使污染物排放量大为降低,使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大为缓解。事实上,要想实现产业生态化、企业清洁化,便要把生态生产、清洁生产的思想理念贯穿于产品制作的各个环节,推动生产生态化、管理生态化和运输生态化,从而实现全过程生态化。不过,要推动生态产业的发展,完成生态技术的革新,不是政府所能单独完成的,也不是企业独自发力所能推动的,需要政府和企业双管齐下、共同发力才能完成。一方面,政府要出台规章制度,对企业污染物排放作出从严要求,并对企业从事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行为在资金上进行帮扶,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另一方面,对生态化生产、生态型产业,企业也要有充分深刻的认识,完全理解生态技术革新之于企业的重

28、大意义,不仅能提高产品竞争力,还能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从而使它们对生态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不断追求环保生态的生产方式。4结语总之,河南省需要高处着眼、整体布局、多方着手、全面发力,通过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完成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大综合治理力度、推动生态技术革新等举措,使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耦合度更高、协调性更好。相信在未来,无论是生态强省建设还是黄河流域生态人文建设,都会成为推动河南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重要加速器,为河南省的综合发展与整体进步提供绵绵不绝的动力。参考文献:1 王东风.河南九项举措推进生态强省 N.中国绿色时报,2021.11.11(1).2 侯冰玉.“粮食生产”这张王牌怎么打?河南有这些“密码”!N.大河报,2023.03.10(2).3 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J.奋斗,2019(20):4-10.4 张燕.黄河流域“绿”“富”共赢 J.中国经济周刊,2022(24):85-87.5河 南 省 人 民 政 府.省 情EB/OL.(2018-05-31)2023-02-08.https:/ 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豫政20133 号)EB/OL.(2013-03-04)2023-02-08.https:/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