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数字化赋能%2C加速教育“智慧”发展.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80757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化赋能%2C加速教育“智慧”发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数字化赋能%2C加速教育“智慧”发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数字化赋能%2C加速教育“智慧”发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校长圆桌会数字化赋能,加速教育“智慧”发展本期嘉宾:王保军郑州市第七高级中学校长赵若良三门峡市第二中学校长李丽邓州市瑞北高级中学校长黄芳安阳市自由路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朱宏燕信阳市贤山小学校长何慧丽扶沟县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特邀主持人:麦世奎(河南省教育厅科技与信息化处副处长)导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大力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落实丰富数字教育资源供给、构建广泛开放的学习环境、推动学习平台资源共享等举措,推进资源数字化、管理智能化、成长个性化、学习社会化,推动“人人可学、处处可学、时时可学”的教育生态加快形成。7月6 日,

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介绍了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相关情况。据介绍,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上线一年来,访问量超过2 6 0 亿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教育教学资源库,约两亿多青少年在网上学习。怀进鹏指出,要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升级智慧教育平台体系,建好用好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学资源库,建强国家数字化大数据中心,以教育数字化作为开辟发展新赛道和塑造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为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大背景下,推进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顺应时代潮流、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然选择。本期校长圆桌会以“数字化赋

3、能,加速教育智慧发展”为主题,约请6 位校长一起探讨信息化时代学校如何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把数字技术作为教育教学的创新要素和变革因子,建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教育环境,促进教学流程再造、课程体系重构、评价方式转型和管理模式变革,推动学校教育“智慧”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个性化教育服务。26河南教育基教版主持人: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一环。教师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那么,学校如何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呢?黄芳:我校主要通过四个举措来提升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一是以顶层设计引领高位发展。依托“省中小学数字校园标杆校”建设,围绕课堂教学、资

4、源供给和教育管理等方面,制定信息化教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探索推进智慧课堂、智慧资源、智慧管理三大工程,以技术赋能教育改革,建设“智慧教育”学校、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试点校。二是以团队研训提升技术能力。持续打造“校长一首席信息官一信息中心主任一信息技术小组成员一信息技术骨干一全体教师”的研训路径,实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校本培训。深人实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积极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三是以资源整合搭建共享平台。配置网络存储服务器,整合输出优质教育资源。优化现有的“FTP服务器+企业微信微盘+安阳市网络教研平台”资源布局,

5、按学科、学段,由专人将优质课、融合课、微课等校本资源统一整合到网络存储服务器,结合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构建共享交互的资源管理平台,为教师提供菜单式服务。四是以应用驱动推进模式创新。按照“学校统筹、试点先行、总结经验、逐步推广”的步骤,发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典型,组织经验交流、观摩学习活动,打造不同教学场景教学方式样本,示范带动,引领教师共同发展。以融合课题研究为抓手,提倡教师发现真实教学情景中的问题,鼓励教师组建学习共同体,在共同探究中应用数字技术解决教学问题。朱宏燕:教育数字化的转型,需要教师有效应用数字技术,创新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

6、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我们的具体做法是精准定位,梯度成长。学校借助问卷调查,跟踪测评,精准评估教师数字化应用水平,了解教师教学中的困惑与需求。结合教师数字素养标准,帮助教师设定适切的提升目标,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建立以教师自主研修为主,教研小组抱团发展为辅的梯度成长机制。开通资源共享互通平台,使教师在实践应用中提升教学水平,在交流研讨中提升科研水平。减负提质,应用为王。学校选适合教师需求和教师发展的“专而精”的设备、软件和平台,达到为教师减负、为教学提质的目的。如应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中的名师课程、专家讲座,帮助教师提高教研水平;直接将名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视频

7、和资源用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双师课堂”的样态,帮助教师减负的同时专心教学教研。何慧丽: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通过科技赋能和数据驱动全面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促进教育教学变革,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必然趋势。我校在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成立校本专家团队。学校面向全体教师招募选信息技术优秀教师,针对不同的特长进行项目分工和专业培训,组建学校专家团队,为教师提供便捷、高效、可定制的信息化专业服务。精选教学管理软件和平台。学校根据工作实际和教师需求,精心选择好用、方2023年第9 期27便、高效的各种教学软件和平台,让不同层面的专家、教师试用和比较,邀请不同软件研

8、发人员到校进行演示讲解,服务学校教育教学。多层次推进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每学年初,学校都会进行全员调研,根据教师的需求量身定制培训课程,如新教师信息化基础培训、骨干教师提升培训、班主任云家校培训等。培训采用小班制和过关制,每次培训必须当场考核、当堂过关,让教师真正想用、会用。建立信息化交流群,把厂家技术人员邀请到群里,随时解答教师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学校定期举办课件制作大赛、融合优质课比赛、微课大赛、班会课比赛等活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主持人:中国教育现代化2 0 3 5 指出,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教育现代化的迫切要求。在此背景下,请大家谈谈怎样利用数字技术构

9、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环境,赋能学生学习,提升教育品质。王保军:早在2 0 1 8 年,我校就实现了全校各年级、各班级所有学生智慧课堂学习的全覆盖和常态化使用,用数字技术打通了教学全流程。课前,学生通过学习平台完成预习任务,教师可即时查看预习情况,精准预设教学重难点。课中,教师通过线上测验等方式,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上的不足,教师也能实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授课重点。课后,基于学情数据,教师分层布置练习,实现分层个性化教学。在课外,学校提供丰富的多媒体学习资源,如模拟实验、虚拟实景等,帮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和实践。学校还引入考试分析系统,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错题本和学习手册。学校通过采集

10、和分析学生的学情数据,为每名学生构建知识与类型题图谱,利用人工智能提供精准的个性化学习资源,帮助学生科学规划自主学习路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同时,可以生成班级的个性化讲评材料,辅助教师精准教学。赵若良:为了更好地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环境,我们学校建成了“5 G+VR”虚拟现实实验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VR智慧教学管理系统“TMS教师管理系统”,可以实现“一对多”的互动式教学管理,对3 2 0 余节VR教学课程内容进行教学管理,将各学科抽象难懂的知识点真实还原,将抽象概念具体化、知识难点可视化,让书本知识真正“活”起来。这种场景化、交互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让学习变

11、得简单、高效。学校利用5 G技术和VR技术的优势,与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寺河山苹果小镇以及省内外名校等进行资源对接,把学生带人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场景,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课堂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以学生为主体,强调个性化与智能化教学。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和活动,实现个性化学习。我们还建立了数字化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科偏好和学习成绩等信息,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和辅导措施,以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黄芳:我们学校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等平台、软件的应用为牵引,推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数字化转型,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12、,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有效串联,校内校外教育的有机融合,教师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依托教研,精选资源。学校依托国家28河南教育基教版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结合新课标理念,多次组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研活动,引导教师从中精选出合适的教学资源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学有方向。学思结合,指导方法。教师在课堂上重视分析思考的过程,加强思想方法的渗透;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学习方法的具体指导,重视培养学生的发展潜力、独立思考习惯、合作交流意识。有效批阅,攻克难点。教师布置多样化的作业,学生采用图片、视频等形式上传作业。教师认真批阅,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及时反馈,查漏补缺。学生根据教师的批阅情况,及时纠错并

13、上传,教师再进行第二次批阅。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着重促进其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学校还丰富社团课程资源,支持学生特长发展。比如,以项目式活动为驱动,开设机器人、开源电子、3 D打印、无人机等智能课程,以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为每个孩子的差异化需求和个性化发展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主持人:经过教育信息化1.0 和2.0 的建设,我国数字技术与教育经历了起步、应用、融合、创新四个阶段,目前正处于融合与创新并存的时期。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教育信息化的特殊阶段,请大家结合学校实际,谈谈如何应用数字技术促进学校管理方式的创新。何慧丽:我校基于企业微信平台,自主研发了“互

14、联网+教育”的数字化管理平台一一“云管理”(分为“云党建”“云教务”“云家校”“云文化”“云德育”五大板块),功能覆盖学校日常所有工作,实现“数据实时录人、评价即时反馈、平台智能分析、自动个性推送”,并且平台项目可以根据学校需求随时修改、增删,进行“个性定制”,变结果评价为过程性评价,有效弥补了传统信息流反馈层级多、反馈慢、容易失效的漏洞。目前,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学校各项工作检查、评价结果录人的过程,就是平台自动分析汇总数据的过程,数据信息会精准推送到每位教师个人手机终端,反馈及时、高效、便捷,教师的量化结果每天会实时更新,实现了督促而保护隐私、评价而保护尊严,形成了更公平、公正的学校治理文

15、化,有效提升了教学管理效率。李丽:近年来,我们端北高中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机构改革,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由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一方面学校职能部门树立“大服务”意识,建立大党建、大教务、大政务、大后勤的管理体制和模式,各部门之间实现学生成长数据与教学保障数据的关联与协同。另一方面实行管理层级简约化、扁平化的年级分级部管理,学校共有三个年级、六个级部,不同年级、同一年级两个级部之间实现数据关联与协调,强化教育管理者之间的有效合作。从2 0 2 1 年开始,学校实施基于数据治理的课题研究,突出教育改革实践与学校研究的良性互动。通过选择学校发展的关键运行指标和比较对象及确定基准目标,决策者可以一目了

16、然地了解学校运行基本状态,获取重要信息。基于数字技术的支持,学校教师教研方式由本校线下教研,转型为线上线下、校际相结合的综合教研。我们是部属高校帮扶的县中学校,得到了华中师范大学的对口帮扶,加速了学校的数字化转型。华师一附中和瑞北高中开展常态化联合教研,打通远程同步课堂,实现优质资源共2023年第9 期29享,很好地服务了教师、学生。主持人:当下,数据驱动、以学定教、因材施教.数字化正在推动教育变革步步深入。那么,学校将如何利用数字技术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以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人才?王保军:2 0 1 9 年年底,我校建成“学校大脑”,并成立学校大数据中心,支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打

17、造学校的云端大脑,通过有效的数据分析和应用,为课堂观察、教学评价、学校管理提供依托。今后,我校将在智慧教育理念的引导下,由“三治”(校长治校、教师治教、学生治学转为“三智(校长智校、教师智教、学生智学)。我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框架是“一脑三中心”:一脑是“学校大脑”,三个中心分别是管理中心、教学中心、生活服务中心。三个中心的数据都汇聚到“学校大脑”进行相应的分析处理,服务于管理、服务于教学、服务于生活,从而创建平安校园、科技校园和健康校园。同时,我校将不断完善“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的博雅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从关注学习结果转向更多关注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

18、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比如,通过构建学生评价体系,力求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亮点,形成成长报告,给每个学生生成一个立体的画像。朱宏燕:学校作为育人主阵地,应借助数字技术重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流程,精准施策,为教师轻松地教和学生有个性地学做好充分准备,为每一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数字技术的优势在于数据的搜集反馈和资源的精准应用。学校将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评估和能力需求分析,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创新评价体系,发掘学生潜质,为每个学生提供专业的个性化学习方案和教学服务。学校还将深度应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提供多样的课后服务,丰富完善学校课程体系,积极落实“五育”并举,在展现学校特色

19、、尊重学生需求的个性化教育中,让学生各美其美、精彩绽放。赵若良:我们学校制定了三门峡市第二中学5 G智慧校园建设方案,通过总体规划和建设,将建成完整统一、技术先进、覆盖全面、应用深人、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5 G智慧校园。目前,我们高效整合教育信息设备,形成了集“备、讲、听、评、巡”为一体的智慧课堂模式。展望未来,我们将基于5 G智慧校园的目标,实现1 平台N系统-建设校园云计算平台。构建覆盖全校工作流程的、协同的管理信息体系,通过管理信息的同步与共享,畅通学校的信息流,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精细化,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建设智慧课堂、智慧管理、智慧德育、智慧安全、智慧保障系统。智慧课堂系统可以智能化分析反馈学生课堂行为和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而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智慧管理系统可实现随时随地高效无纸化办公。智慧德育系统可以提供高效便捷的德育管理、家校沟通、综合素质评定等服务。智慧安全系统实现由“人防”到“安防”的转变,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智慧保障系统将物联网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教职工和学生提供集管理、教学、学习、生活等主要活动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以提高服务师生的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责编帕拉)30河南教育基教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