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汉越词汇对比研究回顾及展望.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80711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6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越词汇对比研究回顾及展望.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汉越词汇对比研究回顾及展望.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汉越词汇对比研究回顾及展望.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44 卷 第 3 期2023年 6 月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Vol.44 No.3Jun.2023收稿日期:2022-12-26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BYY114)作者简介:赵燕华(1978),女,安徽宁国人,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教授,博士。汉越词汇对比研究回顾及展望赵燕华(广西师范大学 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摘要:对汉越词汇的对比研究从20世纪初至今,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汉

2、越词研究、汉越社会用语对比研究、汉越文化词汇对比研究。研究方法多样,计量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认知语言学的方法等都较为广泛地应用于汉越对比研究中。目前对汉越词汇对比的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研究对象可以向言语交际层面拓展,计量研究方法可以向深度和广度拓展,语义对比可以向微观层面拓展。关键词:汉越词;社会用语;文化词汇中图分类号:H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683(2023)03-0102-06中国与越南之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中越两国人民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有着密切交往,中国文化对越南的影响也十分深远。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汉语和越南语也存在着很多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在汉越词汇方面

3、表现得尤为突出。从20世纪初至今,很多学者对汉越词汇进行了对比研究,涉及汉越词汇的方方面面。其中,对越南语汉越词的研究起步较早,论证也较充分。此外,对汉越词汇对比的研究还包括对汉越社会用语、汉越文化词汇的对比研究。本文试回顾和总结这段时间汉越词汇对比研究的成就和不足,并对汉越词汇对比研究的前景进行展望。对汉越词汇对比研究的梳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汉越词汇的异同,也有助于促进汉语或越南语的第二语言教学、促进汉越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一、关于汉越词的研究汉越词是越南语中源自汉语的借词,在越南语中占有重要地位。黄华指出:“在现代越语中,有数量巨大的汉越词。其数量之多,迄今尚无精确统计。据抽查,在现

4、代越语500个常用词汇中,汉越词有240余个。在各类专业词汇中,汉越词约占50%-60%。打开各种越文报刊,在重要的社论和专著中均可找出1/3以上的汉越词。”1罗文青从 现代越南语词典 中统计出10900个双音节汉越词,占该词典词语总数的27.3%。2目前对汉越词的研究主要从语音层面、语义层面和语法层面进行,很多研究也涉及汉越词的使用情况及其对现代越南语的影响。(一)语言层面的汉越词研究1.语音层面的汉越词研究法国学者Maspro从历史语音角度,首次提出将越南语中的汉语借词分为古汉越语、汉越语及越化汉越语3类,并考察了中国长安方言系统和汉越语之间的声母、声调对应关系。3Nguy n TiCn从

5、汉越语与中古汉语的关系角度探讨了汉越语读音的由来及其形成过程。4王力对汉越词的研究,可以说是中国学者最早对汉越词进行的较为系统的研究。该研究较为详细地描写了汉越语的来源及其在越语中的地位、汉越语的声母、汉越语的韵母、汉越语的声调、古汉越语及汉语越化、仿照汉字造成的越字等各方面内容。5林明华在汉越词的语音演变方面对照了唐代的汉语音系和汉越音系,指出汉越词在声母系统、韵母系统和声调方面的越化规律。6潘悟云主要讨论的是上古时期的借词层,并对王力5认为是汉语越化的某些现象,用借词的历史层次重新加以解释。7谭志词将越南语中汉语借词的输入过程分为3个历史时102期,并跟这3个历史时期相对应,将越南语中汉语

6、借词的读音也分为3类。8阮文康等总结了汉越词的汉越读法,并从共时语言学角度来认识汉越词概念。9总之,这些研究主要运用了音韵学的方法来探究汉越词与上古汉语、古汉语词语之间的语音关系,从语音层面探讨了汉越词的来源及分类。虽然也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古汉越语和汉语越化在形式上是较难辨别的。但是,这些研究能够充分运用上古汉语和古汉语研究方面的成果来对汉越词进行历史溯源和分类分析,对我们进一步了解汉越词的来源及其在越南语中的重要地位具有重要意义。2.语义层面的汉越词研究对汉越词的语义层面进行研究,主要从历时和共时两个方面着手,涉及汉越词的词义演变研究、汉越词与汉语词语的对应关系研究、汉越词与纯越语

7、词的语义关系研究。关于汉越词的词义问题,林明华、阮氏玉华、范明芳等从历时层面研究了汉越词的词义演变,包括词义的扩大、缩小或转移,义项的增加或减少,以及语法意义的变化。61011共时层面主要研究的是汉越词与现代汉语中相对应词语的词义对应关系,但研究的视角有所不同。阮氏英书、范氏缘红等基于汉越词来考察与之对应的汉语词的词义对应关系,1213舒雅丽、阮福禄、阮黄英等则是基于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考察与之对应的汉越词的语义对应关系。141516这些研究大部分都使用了语料统计的方法,在语料范围内穷尽地研究汉越词与相对应的汉语词的语义对应关系,得出了较为可信的数据和结论。虽然不同的研究视角选取的语料不同,但得

8、出的结论是基本一致的,即60%以上的汉越词与现代汉语词语在词义上是基本相同的,在词义上与现代汉语词语完全不同的汉越词比较少,不到10%。从前人对越语中的汉语借词的分类来看,目前对汉越词的语义研究涉及的主要是汉越语和越化汉越语,对古汉越语的语义研究还比较少,其主要原因是古汉越语与纯越语词已经很难区分了,研究的难度比较大。3.语法层面的汉越词研究在语法层面,林明华、谭志词分别从语法功能和构词特点角度对汉越词进行了分类。68罗文青和范明芳对现代越南语中的倒序双音节汉越词进行了统计分析。1718刘汉武对比分析了汉越词构词法与相对应的现代汉语合成词构词法的异同。19廖灵专分析了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

9、纲 中与汉越词相对应的汉语词在形式上的对应关系。20总的来看,关于汉越词的构词特点研究,主要是从汉越词的语素是否能够独立运用、汉越词与现代汉语中相对应的汉语词在构词法上的异同、双音节汉越词对应于现代汉语中相应词语的倒序现象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罗文青和廖灵专分别基于 现代越南语词典 和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 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某个语料库中汉越词在构词上的整体特点,具有更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1720目前的汉越词语法特点研究还主要停留在对构词特点的静态描写层面,较少从汉越词的使用层面来分析汉越词的句法特征及其与相应汉语词的句法特征的异同。(二)汉越词的越化模式研究王力指出,汉语越化是最难研究的

10、内容,主要原因是古汉越语与汉语越化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很难辨认的,现代越南人一般把它们当作纯越语词来看待。5这里说的最难研究的汉语越化,指的是从历时层面来研究汉越词的越化。如果从共时层面对照与汉越词相对应的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研究汉越词的越化,则不是那么困难,因为有形式上的依据,也有语义上的参照。目前的研究大部分都是从共时层面来研究汉越词的越化问题的。林明华指出,“越化”的概念“还应包括汉越词内部结构的序列变化、汉越词在表述能力及其词素再生能力上的受制约因素、汉越词在越言语交际活动中被认同程度等方面的许多具体问题。”6这些都是共时层面的汉越词越化问题。总之,目前关于汉越词越化方式的研究,主要是从语音

11、、构词方式、词义等方面与现代汉语中相对应的汉语词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总结出汉越词的越化方式。目前讨论的主要是静态的语言共时层面的汉越词越化问题,如果能够溯源到上古汉语和古汉语中相对应的汉语词,将当时的汉语词在语音、语法和语义方法的特点与现在的汉越词进行对比分析,将会在汉越词越化研究方面有更大的进展。当然,这样研究的难度也更大,研究者既需要有扎实的古汉语研究功底,也需要精通越南语,还要结合历时层面和共时层面来综合地看待汉越词的发展和演变。这样的研究可能更适合组建研究团队来合作完成。(三)不同领域、不同时期的汉越词研究汉越词已经进入到现代越南语词汇中的方方面面,很多研究从不同的词汇领域和不同历史时期

12、来研究某一类特殊的汉越词。林明华研究了汉语对越南语俗语的影响21,103徐方宇对术语中的汉越词进行了统计分析22,范宏贵等研究了越南货币中的汉越词23,韦靖研究了现代越南语翻译中国唐诗时大量使用的汉越词24,罗文青从语言接触视角分析了非纯汉汉越词在越南语中的运用、接触、并用、转用汉语词等情况25,郑青青分析了19世纪出现的新的汉越词的特点和借用方式26,何华珍等研究了 南风杂志 中汉越新词的主要构词方式27,郑青青等分析了双音节越创汉越词构词的特点和主要成词方式28,郑青青统计并分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日源汉越词29,黎明清等研究了越南语中的汉源佛教词语的历时演变情况30。总之,目前的研究

13、主要对越南语俗语中的汉越词、术语中的汉越词、货币中的汉越词、唐诗翻译中的汉越词、非纯汉汉越词、不同时期的新汉越词、双音节越创汉越词、日源汉越词、汉源佛教词语等从语用、结构、语义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汉越词在越南语不同发展时期、不同词汇领域的地位和作用,并进一步了解汉字文化在越南的传播和影响。此外,越南语成语中也有很多汉越词,对成语中的汉越词进行的研究也有很多,这样的研究大多数是与汉语相关成语进行对比分析的,且研究的重点不是汉越词,因此我们把这样的研究放在后面的文化词汇研究中进行综述,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二、汉越社会用语对比研究由于越南和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汉语和越南语

14、都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汉语和越南语中的社会用语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当然,汉越社会用语也都各自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目前对汉越社会用语的对比研究主要集中在汉越称谓语对比和汉越委婉语、禁忌语对比等方面。在汉越称谓语对比研究方面,黄健红较早对汉越称谓语的使用共性进行了探讨,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特征源于复杂的社会关系。31韩明对比了汉越亲属称谓法和社会称谓法的异同。32之后的相关研究也比较多,主要集中在汉越亲属称谓语对比、汉越社会称呼语对比、汉越社交称谓语对比、礼貌原则或伦理文化对汉越称谓语的影响、汉越称谓语的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研究等方面。研究者们细致地描写了汉越称谓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特别注意到汉越亲属称谓

15、语的泛化现象差异较大、汉越称谓语的通称也有很大的不同、人称代词是汉越称谓语系统中差异最大的称谓形式、汉语中的准称谓词是汉语特有的等等现象。对汉越称谓语的研究除了静态的对比之外,赵燕华,范珠渊从语用角度对汉越称谓语的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进行了研究,对母语为汉语的越南语学习者以及母语为越南语的汉语学习者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33从研究方法上来看,目前对汉越称谓语的对比研究主要是通过举例进行描写,很少有基于语料库的统计和分析。如果能够基于词典中的汉越称谓语或者基于某个动态语料中的汉语称谓语进行穷尽性地统计,则会更加全面地展示出汉越称谓语的异同。对汉越委婉语、禁忌语的对比研究主要集中在死亡委婉语和各类禁

16、忌语方面。由于中国和越南在文化、社会背景上有着很多相似之处,所以死亡委婉语和禁忌语也表现出很大的相似性。但总的来看,汉语的相关表达手段会更加丰富。委婉语和禁忌语是在语言的使用中产生的,对汉越委婉语和禁忌语的对比,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汉越两种语言在言语交际中的异同。不过目前的相关研究还缺乏基于语料库的全面考察,对汉越委婉语和禁忌语的对比分析也主要停留在词语形式的对比以及文化背景的揭示,对于这些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功能考察及其与整个交际场景或者上下文的语义关系还缺乏更为细致的对比和描写。三、汉越文化词汇对比研究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也是文化的反映。关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戴昭铭指出:“一方面,语言

17、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得以建构和传承的形式和手段;另一方面,文化又无时无地不对语言有制约作用和决定性影响。”34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每种语言的词汇都是蕴含着文化的词汇。这里所说的“汉越文化词汇”指的是汉语和越南语中比较突出地反映了各自民族文化特征的词汇,在进行对比研究时,反映了两国某些相似文化现象的词汇尤其受到关注。前面所说的汉越词、汉越社会用语都是与文化词汇有交叉的。其中,汉越词作为越南语中的汉语借词,可以看作特殊的文化词汇;汉越社会用语有很多是反映汉语和越南语各自社会文化背景的词,它们在词形、语义、语用上都表现出同中有异的特征。本节综述其他文化词汇的研究现状。阮黄英对汉越

18、文化词语从总体上进行了对比,将它们分为4种类型:一是相同的汉越文化词语;二是形象选择不同而含义相同的汉越文化词语;三是形象选择相同或相似而含义不同或有细微的差别的汉越文化词语;四是完全不同的汉越文化词语,比如汉语和越南语中反映民族特有文化的国104俗词语。16目前对其他文化词汇研究比较多的有汉越颜色词对比、汉越含数字的词语或成语对比、汉越含动物的词语或熟语对比、汉越含人体器官的词语或成语对比、汉越味觉词或触觉词对比、汉越空间维度词对比、汉越情感成语对比、汉越佛教熟语对比等。对汉越颜色词的对比研究主要是对颜色词或含颜色语素的词语、成语的语义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汉越颜色词语义内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9、并分析造成这种语义异同的社会文化原因。对汉越颜色词的定量对比研究还不够,还不能从整体上反映出汉越颜色词在各自语言中的数量、语义分布等特征。对汉越数字词及含数字的词语或成语的对比研究,在描写上还是比较细致的,能够区分越南语中的纯越数字词和汉根数字词进行统计和分析。目前的研究除了对它们的结构和语义进行对比之外,还向语体研究拓展,对比了它们在口语中的读数方法。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汉越数词“一”及含“一”的词语或成语方面,对汉越其他数词或含其他数词的词语研究还较少涉及,对其他数词的文化含义进行对比,对人们了解汉越数词文化的异同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对汉越动物词语的对比研究涉及汉越含动物词语的复合词、成

20、语、俗语等,主要从文化内涵方面或构成方式方面进行对比,并且都对影响汉越动物词语或熟语异同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了分析。廖灵专等基于汉语成语词典和越南语成语词典进行了统计,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汉越含动物词语的成语进行了文化内涵的分析,35这种基于语料库的分析能够反映出汉越含动物词语的成语在文化内涵上的全貌。赵燕华等用复杂网络的方法对汉越动物词语的认知属性进行了对比分析,36使用计量语言学的方法进行汉越词汇对比研究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示汉越词汇属性的异同,也可以对汉越相关文化词汇的相似度进行量化计算。目前的研究还较少关注到汉越动物词语的动态使用特征,较少从言语交际层面来探讨汉越动物词语的异同。对汉越含人体器官

21、的词语或成语进行对比研究,目前的研究大多数是从认知角度进行分析的,主要涉及汉越人体器官词语从始源域映射到目标域的方式异同、隐喻义和转喻义的异同等方面,发现汉越含人体器官的词语或成语的隐喻映射方式基本相同,差异主要在具体的隐喻义或转喻义的不同。这些研究从汉语词典和越南语词典中统计出含人体器官的汉语词语或越南语词语进行较为穷尽式的对比分析,并发现汉越含人体器官的词语在认知上具有较大的相似性,但都没有统计出汉越含人体器官的词语的相似度是多少,在计量研究方面还是所有欠缺的。对汉越感觉域词语的对比研究主要涉及汉越味觉词和触觉词,目前主要是对这些词语的隐喻义和隐喻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很少有研究从历时角度对汉

22、越味觉词和触觉词的语音变化和语义演变进行对比分析,从言语交际角度对汉越味觉词和触觉词的语用情况进行对比的研究也不多见。在计量研究方面,范氏秋红统计出了汉越语中的触觉词共计113个,37但没有分析汉语和越南语中的触觉词在不同隐喻方式上的触觉词的数量差异,对两种语言触觉词在不同隐喻方式上的相似度也缺乏统计。陈莹列举的味觉词是源于语料库的,38但在分析中没有进行计量统计,因而也影响了论文结论的全局性。此外,韦长福对汉越情感成语进行了对比,指出了它们在表现形式、语义建构模式、语义隐喻模式上的共性,并分析了它们在表现形式、来源及内容、隐喻机制等方面的差异。39赵燕华对汉越佛教熟语在文化上的异同进行了计量

23、研究与对比分析。40丁碧草分别对汉越空间维度词“厚/薄”的隐喻义、汉越空间维度词“深/浅”的空间语义进行了对比。4142这些研究都侧重对汉越文化词语的语义对比,尤其是隐喻义对比,计量研究还不够,不足以反映这些文化词语在汉语和越南语中的全貌。四、汉越词汇对比研究的特点及研究前景展望综上所述,对汉越词汇的对比研究从20世纪初至今,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目前对汉越词汇的研究主要表现出如下两个特点:1.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文化词汇方面,其中对汉越词的研究最为充分。汉越词作为越南语中的汉语借词,与汉语词汇的关系最为密切,探讨它们与汉语中相应词语的渊源关系及其在各方面的异同,成为越南语词汇研究者最感

24、兴趣的话题之一。目前对汉越词的研究涉及语音、语义、语法等各个层面。在语音层面,研究者主要运用了音韵学的方法来探究汉越词与上古汉语、古汉语词语之间的语音关系,对汉越词的来源及分类进行了研究;在语义层面,历时角度主要研究了汉越词的词义演变,共时角度主要研究了汉越词与现代汉语中相对应词语的词义对应关系、汉越词相对于现代汉语词语在词义上的变化、汉越词与纯越语词的语义对应关系;在语法层面,主要是关于汉越105词的构词特点研究,从汉越词的语素是否能够独立运用、汉越词与现代汉语中相对应的汉语词在构词法上的异同、双音节汉越词对应于现代汉语中相应词语的倒序现象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此外,还有关于汉越词越化模式的探讨

25、、关于不同领域和不同时期的汉越词的研究。对汉越文化词汇对比研究,除了汉越词之外,还有关于汉越社会用语、汉越颜色词、汉越含数字词语或成语、汉越含动物词语或熟语、汉越含人体器官词语或成语、汉越味觉词或触觉词、汉越情感成语、汉越佛教熟语、汉越空间维度词等对比研究,这些研究从语义、构词方式、文化、认知甚至词语读法等方面探讨了汉越不同类型的文化词语的异同。2.研究方法多样。目前对汉越词汇的对比研究既有历时的研究方法,又有共时的研究方法。在历时研究方面,有的是从历史语音角度对越南语中的汉语借词进行语音层面的历时研究,有的则主要探讨了汉越词与古汉语词相比的词义历时演变现象。在共时研究方面,关于汉越词汇的共时

26、对比,大部分研究采用了举例的方法,对汉越词汇从读音、语义、构词方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也有研究采用了计量研究的方法,通过对汉语和越南语词典、文学作品等静态语料库进行统计与分析,更为全面地归纳出汉越词汇在不同方面的特征。此外,对汉越词汇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主要是采用了案例分析法,对汉越跨文化交际语境中相关词语最容易出现的语用失误进行了案例分析,并探究其中的社会文化原因。对于汉越词汇的隐喻义对比研究,主要采用了认知语言学的方法,从认知角度分析汉越相关词语从始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方式的异同。目前对汉越词汇对比的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1.研究对象可以向言语交际层面拓展。目前的研究主要

27、是对静态语言层面的汉越词汇进行对比,对汉越词汇在言语交际层面的运用情况对比研究还不够。无论是对汉越词的研究,还是对其他汉越文化词汇的语音、语义、语法研究,目前主要考察的是静态的语言层面的特征,对言语交际层面的研究主要是少数对汉越词汇的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研究,在对比分析汉越称谓语、委婉语和禁忌语时,也有部分研究使用了言语交际中的实例,但大部分还是静态地分析汉越各类社会用语的语义泛化现象、语义类型、词语形式、修辞类型和文化内涵,基于语篇或者言语交际实例来分析的不多。2.计量研究方法可以向深度和广度拓展。“计量语言学是现代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采用定量的方法,对各种语言现象、语言结构、结构属性以及它

28、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动态分析和描写,以揭示语言现象的关系、地位、规律、总体面貌,探索语言系统的自适应机制和语言演化的动因,促进语言研究的精确化和科学化。”43目前关于汉越词汇对比的研究有很多是基于汉语或越南语词典或者其他静态语料库进行统计和归纳分析,对汉越词汇在语义、语法方面的对应关系进行计量统计,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和数量上认识汉越词汇的相似性。但目前的计量研究还只是停留在对静态语料库中相关汉越词语的数量进行统计,很少使用计量语言学的理论、专门的计量统计软件来进行研究。在研究结论上,对汉越相关词汇的简单数量统计并不能有效解释汉越语言系统的自适应机制和语言演化动因,也不能精确地从整体上计算出汉越

29、相关文化词汇的相似度。3.语义对比可以向微观层面拓展。目前对汉越词汇的语义对比主要是基于义项的,基于义素或义项中所蕴含的文化成分进行对比分析的还比较少。汉越词汇在语义上的异同有时候并不是完全体现在义项上,而是由义素或者义项中所蕴含的文化成分表现出来,如果能够恰当地从义项中提取这些义素或者文化成分来进行对比分析,则可以更加微观、更加精确地分析出两种语言中文化词汇的细微差别或相似之处。当然,基于义项的语义研究可以直接从词典中提取,研究起来会更容易操作。而基于义素或者文化成分的研究则需要选取恰当的标准进行分析与提取,在研究难度方面会更大。此外,由于词语数量繁多,对语义的微观研究也尤为耗时耗力。但基于

30、汉越词语的义素或者文化成分的研究在反映汉越词汇相似度方面非常重要,如果能够结合计量语言学的方法来进行更加精确、更加科学的研究,将会给汉越词汇对比研究带来新的活力。参考文献:1黄华.论现代越语中的汉越词J.现代外语,1990(3):38-42.2罗文青.越南语双音节汉越词特点研究与汉语比较M.广州: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135-383.3Maspro,H.Etudes sur la phontique historique de lalangue annamite(越南语历史语音研究)J.Bulletin delEcole Francaise dExtreme Orient,1

31、912(12):1-126.4Nguy n Ti Cn.Ngu n g c v qu trnh hnh thnhcch oc Hn-Vit(汉越语读音的由来和形成过程)J.Hanoi:Nh Xu t Ban Khoa Hoc XH i.1979.1065王力.汉越语研究J.岭南学报,1948(1):1-96.6林明华.汉越词初探J.东南亚研究资料,1986(4):111-116.7潘悟云.越南语中的上古汉语借词层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3):38-47.8谭志词.论汉语词汇对越南语词汇的影响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7(1):46-50.9阮文康,罗文青.现代越南语中

32、的汉越词及其变异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86-93.10阮氏玉华.越南语汉源借词词义演变J.语言研究,2002年特刊:206-209.11范明芳.双音节汉越词词义特点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9):125-128.12阮氏英书.浅谈现代越南语里的双音节越造汉越词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9):111-113.13范氏缘红.浅谈汉语动词转化为越语名词的现象C/第十二届中文教学现代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越南胡志明,2021:1122-1139.14舒雅丽,阮福禄.略论双音节汉越词与汉语双音节词的异同 J.汉语学习,2003(6):42-50.

33、15阮福禄.汉越词与汉语词的词义关系J.国际汉语,2014(3):42-46.16阮黄英.汉字文化圈的越南语言文化J.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2017(12):104-112.17罗文青.越语双音节汉越词对应汉语倒序现象规律初探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65-168.18范明芳.论越语中的变体双音节汉越词J.外国语文研究,2016(1):19-27.19刘汉武.试谈现代汉越语合成词构词法的异同J.语文学刊,2011(16):7-8.20廖灵专.汉语基础词汇与汉越词的对比研究J.现代语文,2015(1):131-133.21林明华.越语俗语与中国文化刍议J.现代外语

34、,1990(1):20-23.22徐方宇.汉语在越语术语制定工作中的作用兼论越语术语制定的趋势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47-50,55.23范宏贵,刘志强.越南货币中的汉越语词和货币单位J.广西金融研究,2008年增刊:65-67.24韦靖.从越文唐诗看越南语中的汉语借词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18):132-134.25罗文青.从语言接触视角看越南语汉越词中的非纯汉问题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168-172.26郑青青.越南语吸收十九世纪汉语新词特点分析以其对马西尼 十九世纪文献中的新词词表 词语的吸收为例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

35、国语文双月刊),2013(1):49-57.27何华珍,江惠冰.从 南风杂志 看越南20 世纪初汉越新词的传播J.汉字文化,2020(21):1-5.28郑青青,张敏,张吟松.浅析越南语双音节越创汉越词的形成原因及构词特点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5-71.29郑青青.越南语中的日源汉越词形成研究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革命文献看日源汉越词的传播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108-115.30黎明清,陈张黄黎.越南语中汉源佛词演变类型摭谈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69-72.31黄健红.浅谈中越称谓语使用共性J.

36、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3):93-95.32韩明.汉越称谓法对比初探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152-156.33赵燕华,范珠渊.符号互动视角下汉越称谓语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分析J.越南研究,2019(2):134-148.34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14.35廖灵专,潘芳清.汉越动物成语的文化内涵差异对比分析兼谈B1级汉语水平的越南学生汉语成语教学J.现代语文,2018(7):146-150.36赵燕华,郭小凡,赵明.基于复杂网络的汉越动物词语认知属性对比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84-90

37、.37范氏秋红.汉越触觉词通感隐喻之比较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161-167.38陈莹.浅析汉语、越南语基本味觉词的异同以认知语言学为视角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20(6):58-62.39韦长福.从认知角度看汉越人体词“头(u)”的概念隐喻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80-183.40赵燕华.基于二分网络的汉越佛教熟语对比J.华中学术,2021(4):186-197.41丁碧草.汉越语空间维度词“厚/薄(dy/m ng)”的隐喻义对比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9):96-98.42丁碧草.汉越语言空间维度词“深/浅(su/nng)”的空间语义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4):129-131.43刘海涛,主编.计量语言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1.责任编校秋晨1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