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质量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内在要义、机遇挑战与对策建议.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80276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质量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内在要义、机遇挑战与对策建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质量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内在要义、机遇挑战与对策建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质量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内在要义、机遇挑战与对策建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第1 期经济与社会发展高质量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内在要义、机遇挑战与对策建议张琦,李顺强,庄甲坤,孔梅摘要 新时代乡村人才振兴需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高质量推进乡村人才振兴需要从人才供给、人才配置结构、人才培育环境三个方面着手,实现乡村人才需求与供给、质量与数量、外推与内吸、促进与适应的有机统一。高质量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机遇源自可持续的人才供给和包容的培育环境,挑战源于低效和不平衡的人才配置体系。基于上述机遇和挑战,需要更加包容、可持续和高效、公平地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关键词】乡村振兴;人才振兴;人才支撑体系;高质量发展作者简介 张琦,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顺

2、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庄甲坤,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孔梅(通讯作者),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讲师,北京100088中图分类号 F3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 6 7 2-2 7 2 8(2 0 2 3)0 1-0 0 0 1-0 8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2 0 2 1 年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提出要“尊重乡村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人才,实施差别化政策措施”“推动政府、培训机构、企业等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参与乡村人才培养,解决制约乡村人才振兴的问题,形成工作合

3、力”。乡村人才作为激活土地、资金、技术等乡村生产要素的主体,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力量。新时代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高质量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未来十年城乡经济社会将发生深层次变动,这十年是高质量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关键期。因此,研究如何高质量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是当前一个紧迫性重大课题,深刻理解其内在要义,准确定位其机遇挑战,探索其实现路径,对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一、高质量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内在要义在农业科技水平快速提升、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快速转变、农村基础设施快速改善的新时代背景下,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4、需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高质量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是满足人民美好生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研究”(2 2 ZDA09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的机制与路径研究”(3 1 0 42 2 1 0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 EB/0L.(2 0 2 1-0 2-2 3)2 0 2 2-1 0-20.https:/ 0 1 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 0 1 9年中国高等教育毛人学率达到51.6%,标志着中国已经张琦,李顺强.全面开启乡村振兴,加速实现共同富裕 J1.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 0

5、 2 1(9):2 2-2 4.张琦,李顺强.内生动力、需求变迁与需求异质性: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衔接中的差异化激励机制 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2 1(3):6 5-7 2.万君,张琦“内外融合”:精准扶贫机制的发展转型与完善路径 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1 7(4:9-20,156.进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已有研究预测,中国高等教育毛人学率将在2 0 2 8 2 0 3 1 年突破6 5%,在学人数规模将超过50 0 0 万人。如此庞大的高等教育毕业生规模,将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重大机遇。从理论上看,高等教育普及化对乡村人才供给有推动和抑制两种作用。提高

6、高等教育人学率势必会吸引更多的农村青年考人大学,客观地造成农村青年劳动力流失。但是农村青年接受高等教育后返回农村,将能够大幅度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从而推动农村发展。从目前中国实际来看,一方面,农村青年不走出农村而成为乡村发展所需人才的可能性很低。另一方面,目前农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后返回家乡就业慢慢变为一种常态。这可从乡镇政府部门编外用工见微知著。例如,华北某镇长期有6 0 名左右具有公务员编制或事业编制的干部,而最近若干年该镇通过“劳务派遣”方式招聘的编外用工达3 0 7 人,编外人员的工资是在编人员的1/3 左右。不少高校毕业生愿意到农村工作,一定程度上说明在家乡就业依然有很强的吸引力(二

7、)农村劳动力回流为乡村人才振兴带来新机遇农村劳动力回流是人力资本和工商资本从城到乡的流动,为推动乡村二三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机遇。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以及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城市人口向乡村地区转移的速度也将逐渐提高。城市向乡村的流动人口中大部分是原来的农村居民,也就是返乡就业创业人员。从2011年到2 0 2 1 年,全国进城务工人员中本地农民工比例由3 7.2 5%增加到41.2 9%,人数增加2 6 6 2 万人,是外出农民工增加人数的两倍,可以看出本地农民工返乡队伍正在逐渐壮大。尤其是2 0 2 0 年,进城务工人员规模比上年减少1.8%,大约有50 0 万人选择留在农村,也就是说每

8、个行政村外出务工人员大约减少7 个。城市人口向乡村的流动不单是人口的流动,也是资本、知识、管理理念以及制度等要素的流动。从农村人力资本发展看,农村劳动力回流会给农村人才振兴带来新机遇。一方面,返乡人员有在农村创业创新的技能、条件和意愿。另一方面,外出农民工主要从事二三产业,这些农民工回流不仅是劳动力在城乡间的转移,也是二三产业技能和知识以及城市资本向农村的回流。(三)脱贫攻坚期间奠定的良好干群互动机制有利于乡村人才的培育并能吸引更多人才投身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期间形成的基层治理机制是乡村人才培育的起点和出发点,是乡村人才振兴的根基。脱贫攻坚期间,基层干部在精准扶贫实践中人村入户,建立了基层干部与群

9、众紧密联系的有效互动机制。例如,通过村民大会、座谈会、网络平台等多种形式,基层干部与村民进行交流和互动,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解答村民的问题和疑虑,从而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更加符合群众的利益。同时,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不少地方政府已充分认识到调动广大干部积极性对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进一步鼓励广大公职人员积极参与乡村建设。比如云南省开展了“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县政府通过发送邀请函、发布公开信、电话微信邀请等方式,动员广大干部积极参与家乡规划,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成教育部.2 0 1 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0L.(2 0 2 0-0 5-2 0)2 0 2 2-1 0-3 1 .h t t

10、 p:/w w w.mo e.g o v.c n/jyb_sjzl/sjzl_fztjgb/202005/t20200520_456751.html.别敦荣,易梦春.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标准、进程预测与路径选择 J.教育研究,2 0 2 1(2):6 3-7 9.杨华.公务员、事业编与编外用工一一乡镇人事管理的三元结构及其效应 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6-25.数据系笔者根据历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整理而得,http:/w w w.g o v.c n/x i n w e n/2 0 2 2-0 4/2 9/c o n t e n t _56 8 8 0 43.htm.4度

11、效。通过良好的干群互动机制,干部与村民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社区的凝聚力得到增强,这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区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才来乡村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基层干部的角色转变,也使得他们更加注重提供公共服务,有利于引导人才向公共服务领域发展,促进乡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四)科技在农业农村发展中应用的不断深化引发对农业人才的新需求农业技术转型派生了对乡村技能人才和经营性人才的新需求,同时也为乡村人才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机会。农业农村发展对科技创新有着广泛需求,科技创新能够切实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科技创新在农业领域的推广,除了依赖科技本身的进步,更需要人力资本的支撑和适当的制度配套。2 0 1 6年

12、1 1 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下发,鼓励和支持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和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创业创新。2021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推广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经验的通知下发,鼓励试点地区不断推出有效的改革举措,推动返乡创业工作再上新台阶。返乡下乡创业创新人员中有一半以上利用了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了5G视频农业、农村电商、直播直销、点对点直供等新业态新模式。科技创新在农业领域的推广引发的新的人才需求,为经营性人才提供了在农村施展才能的难得机遇。要提供更加完善的教育和培训机会,提高农村人才

13、的技能水平,同时也需要构建一套有效的体系,以激励乡村人才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加速为乡村人才的培养和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改革开放以来,快速的城镇化促使农村道德观念从乡土伦理向市场伦理演变。在乡土伦理下,血缘、宗族、地缘和互助网络体系是维系农村社会成员关系的纽带,这使得人们的活动范围相对较小。然而,随着商品经济、劳动雇佣关系、市场伦理和契约精神在农村逐步落地生根,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无论是治理型人才、公共服务型人才还是经营管理型人才,都需要具备敢于冒险、开拓创新、求富争先的现代经济理性精神。同时,农业技术的推广不仅需要有适应资源条件的技术创新,还需

14、要农业经营人才具备接受技术更新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一定的知识水平和创新意识。随着城乡之间的分工与互联互通增强,现代乡村文明和价值体系正在逐步形成,这为农村人才的培养和利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农民现代化进程中,乡村人才的培养和利用需要我们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拥抱变革,充分发挥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共同推动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三、高质量推进乡村人才振兴面临的挑战高质量推进乡村人才振兴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人才配置结构失衡、特殊地域人才振兴难大、技术转型升级将滋生人才供需新缺口、乡村常住人口人力资本不足、农村职业报酬低等方面。(一)人才配置的结构有待优化人才结构失衡是由于人们对乡村职业的偏见在一定程

15、度上降低了人才效能,导致人才在部门间、地域间的错配。人才流动推拉理论认为,人才流动受到两种不同方向力量的作用,一种是促进人才从流出地到流人地配置的推力,一种是吸引人才由流人地向流出地配置的拉力。这些推力和拉刘荣志,伍涛,黄圣男.农村创新创业人才特征及培育模式 J.农村工作通讯,2 0 2 1(7):50-52.陈文胜.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文化观念的变迁 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1 9(4):1 0 9-1 1 3.赵光辉.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的一般规律研究 J.商业研究,2 0 0 8(2):3 4-3 9.力主要包括工作的辛苦程度、工资收人、工作难易程度、业务安定程度、担负

16、责任大小、职业声誉、身份认同等。当前乡村人才配置的结构性失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政府管理部门人才与经营管理人才之间的失衡。其主要原因是人们对农村各行业的职业声誉和身份认同错位。国家机关的“金饭碗”、农民的“泥饭碗”等传统思想依然在农村具有很强的影响力,部分传统观念中“较高等级”的职业隶属政府部门、事业单位、银行、跨国企业等,这导致农村政府管理部门人才臃肿,而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另一方面,传统领域人才和重点交叉高端领域人才之间的失衡。农业各专业领域的科技人员存在着“一多三少”的现象,即种植业、畜牧兽医、渔业、农机等传统学科人才数量多,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能源、农业信息化等当前重点发展专业领

17、域人才数量少,智慧农业、农业生态学、农业生物信息学等交叉融合学科人才数量少,领军人才、创新型人才等高端科研人才少。人才配置的结构性失衡降低了人才效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2 0 1 6 年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中,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人员占91.8%,高中或中专的人员占7.1%,大专及以上的人员仅占1.2%;年龄在55岁及以上的人员占比达3 3.6%。中国农业大学智慧电商研究院发布的2 0 2 0 中国农村电商人才现状与发展报告对未来农产品电商人才需求作出预估,2 0 2 5年缺口为3 50 万人。如果先进技术得不到推广应用,先进理念得不到传播,那么就无法最大程度地发挥乡村人才对乡村经济

18、社会发展的作用。目前,农村缺少电商、农业科技、文化旅游管理、乡村规划等技术型和创新型人才,高校毕业生在农村就业更多的是选择政府或事业单位,这种人才结构失衡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人才对乡村建设的作用。(二)特殊地域人才振兴难度大特殊地域人才振兴是乡村人才振兴的难点和重点,这是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重点攻克的问题。2 0 1 9年6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意见,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流动。这些特殊地域条件艰苦、经济发展程度低、人才成长条件薄弱、人才外流严重、人才返乡回流难,是乡村人才振兴最难啃的硬骨头。这些地区的青年

19、人才第一选择通常是离开家乡,愿意扎根家乡来改变家乡的人才较少,这导致以上特殊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目标与乡村对人才的需求相互偏离产业发展是吸引人才的关键,如果一个地方产业不发展,那么经济机会就少,对经营管理人才的吸引力就低。艰苦边远地区的自然条件往往很恶劣,尤其是部分山区,土地分散且利用率低,无法实现规模效应。很多地方目前仍以传统农业为主,开发新产业的条件非常有限。在脱贫攻坚中,各地虽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但是大多数特色产业的盈利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使得特殊地域失去了对人才的吸引力。(三)技术转型升级将滋生人才供需新缺口技术转型升级将滋生人才供需新缺口,这是由未来乡村产业快速转型决定的。任何产业转型

20、升级都必须具备充足的高质量人才资源,如果人才培养跟不上技术转型,就会限制经济发展效率。第莫广刚.对国内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J.农学学报,2 0 2 0(1 1):8 8-95.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号)EB/0L(2 0 1 7-1 2-1 6)2 0 2 2-0 6-0 2 .h t t p:/w w w.s t a t s.g o v.c n/t j s j/tigb/nypcgb/qgnypcgb/201712/t20171215_1563599.html.农村电商人才报告:2 0 2 5年人才缺口将达3 50 万 EB/0L.(2 0 2 0-0 6-1 0)2

21、0 2 2-0 6-0 2 .h t t p s:/t e c h.s i n a.c n/2020-06-10/detail-irczymk6262033.d.html?from=wap.6一,从产业结构转型来看,中国产业结构正在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二元经济转型中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是初期产业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进入到刘易斯转折阶段后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到后期将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占优演变。中国第一产业的比重在2 0 0 9年下降至1 0%以下,目前维持在7%左右,而第三产业的比重正在不断上升,到2 0 2 2 年超过了52%。这一产业结构转型将推动乡村二三产业发展,从

22、而对乡村人才提出了新的技能要求。第二,从具体技术应用来看,农村金融发展正在受到现代金融科技的影响,电子支付和网上信用贷款正在深人农村。科学技术在农村的应用已经不局限于种子、化肥、传统农机等领域,而是逐步向智能化、信息化的应用场景转型。智能化、信息化科技应用要求使用者经过专门的职业教育,从而具备更高的专业技能。资本和技术等要素向农村的快速流动会淘汰传统型人才,加大新型人才的缺口。当前,乡村人才技能的结构性矛盾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就业难”和“人才荒”并存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预判未来农业农村的发展方向,提前谋划农业农村人才布局,尽可能降低人力资本不足造成的农业农村发展减速。(四)乡村常住人口人力

23、资本不足常住人口人力资本不足主要是受到乡村常住劳动力教育和健康水平的限制,形成了本土人才培育的主要障碍。目前,我国农村常住人口人力资本较为短缺,本土人才成长不快。人力资本主要有受教育程度和疾病死亡率两个间接指标,这两个指标在我国农村均不容乐观。我国农业劳动人口受教育程度在近3 0 年中没有得到有效提升,而且高中以上学历人员在减少。从表1 可以看出,1 996 年到2 0 0 6 年间中国农业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有所提升,但是在2 0 0 6 年至2 0 1 6 年间,乡村常住人口受教育水平没有提升,而是处于一种稳定的低水平状态。高中以上学历人口比例从2 0 0 6 年的1 0.7 5%下降到2 0

24、 1 6 年的8.2 3%,而小学学历人口比例却由3 3.2%上升到3 6.97%。从这一结构变动可以看出,农业劳动力人口从农村大规模流出,并且流出的主要是高中以上学历人口。乡村常住人口受教育程度低制约了技术创新和新理念在农村的传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外部因素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路径表1三次农业普查中农业劳动力受教育程度199620062016学历规模(万人)占比(%)规模(万人)占比(%)规模(万人)占比(%)未上学7867.4614.013565.756.952003.586.38小学23665.5242.1517028.9533.2011617.6636.97初中21356.2638.

25、0425179.8749.1015216.4048.43高中3171.195.654973.999.702217.927.06大专及以上87.510.16537.481.05366.291.17合计56147.95100.0051286.03100.0031421.84100.00注:表中数据系笔者根据中国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整理而得。(五)农村职业报酬低造成的人才流失农村职业报酬低主要与乡村生活不便、投资风险较高相关,使农村较难留住人才,这是目前迫切孙亚南,张桂文,郭玉福.城乡二元经济转型中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与趋势研究一一基于跨期国际比较的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 0 1 9(1):1 7 7-

26、1 8 2.笔者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整理并计算而得需要缓解的问题。从某种程度讲,货币工资是对劳动艰辛程度的一种补偿,如果在某个地方,某种劳动方式的收益明显高于其他劳动方式,那么劳动者就会倾向于选择这种收益更高的劳动方式。反之,如果某种劳动方式的收益明显低于其他劳动方式,劳动者就会倾向于离开这种不利的劳动方式。乡村人才外流、不愿意在农村创业的主要因素就是货币收人对在农村就业和创业的艰辛和风险的补偿不足。因此,乡村人才流失的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经济问题,是由于农村和城市之间的收入差距所导致的。第一,城乡收人差距是导致人才外流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城市就业能够获得便利的公共服务和丰富的生活体验,但需要

27、面对更大的竞争压力、拥堵的交通和高昂的生活成本。相较而言,在农村就业能够享受幽静安逸的乡村生活和较低的生活成本,但是长期生活在农村也容易让人感觉枯燥。目前,由于城乡公共服务存在差距,城市生活优于农村生活,作为经济理性人,具有高技能的人才到城镇就业是一种更符合经济理性的选择。第二,与其他行业领域相比,农业领域投资回报周期长、风险高,对处于创业初期的人员缺乏吸引力。第一产业将自然资源转换为消费品,需要遵循农作物和牲畜的生长规律,需要面对生产周期长、资本周转率低、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高等特殊困难。农业生产的劣势如果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利润补偿,就会极大地降低乡村人才创业创新的积极性。第三,农村工作投人高,

28、但回报率较低。乡镇和村庄距县城较远,存在交通不畅、生活不便捷的问题,而且目前基层工作负担较重,高出勤、全天候、高强度的工作是常态,尤其是乡村治理岗位往往投人高回报低。四、高质量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对策建议高质量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是新发展理念在“三农”工作中的贯彻落实,是充分有效发挥乡村人才支撑作用的必然选择。乡村人才需要长期持续的栽培、引导和激励,而未来十年是高质量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时期。如果在此期间能够抓住机遇、直面挑战,那么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就会事半功倍。可以说,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向和突破点。(一)抓住机遇,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更加包容、可持续发展高质量推进乡村人

29、才振兴具有五方面的机遇,每一方面都需要相应的政策作保障,否则就会丧失人才支撑乡村振兴的时机。第一,进一步引导高校毕业生进人农村就业创业,推进乡村人才高质量供给。教育部门应进一步在农村普及高中,通过高考分流培育技能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在高等职业院校中设置更多与农业农村发展相关的专业学科,从而引导高校毕业生回流农村。第二,抓住农村劳动力返乡潮流,推动城乡要素高质量融合。根据韩国和日本的经验预测,在未来十年我国返乡归农人数会进一步增加。乡村振兴工作需要抓住这一机遇,改善农村营商环境,鼓励农村土地流转合并,充分利用返乡归农人员的人力资本和工商资本,用政策激励手段激发返乡归农人员的创业创新积极性,推动农

30、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和提升。第三,加强宣传,建设良好的乡村人才成长和工作氛围。要想更好地发挥乡村人才的作用,需要激励农户特别是老人、妇女等群体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宣传部门要通过新型媒介营造乡村良好的创业创新氛围。第四,有效衔接脱贫攻坚成果,强化乡村治理人才高质量培养。乡村人才振兴要抓住脱贫攻坚期间形成的乡村治理人才培养和运行机制,构建更加灵活有效的干部与群众互动机制。要总结各地在强化干群关系中形成的有效经验,形亚当斯密.国富论 M.郭大力,王亚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1 5:59-8 6.8成规章制度、操作手册和考核体系,有效发挥治理人才的领头作用。第五,促进知识和创新要素转移,强化高

31、技能型人才的培育。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农村初创企业面临的挑战和困境的了解,设立创业村、智慧村、机械农业村等新型农村试点,定期举办全国性的农村创业论坛,促进农村创业创新经验共享,推动农村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总之,抓住上述五方面的机遇需要着力提高乡村人才供给规模,着力营建乡村人才培育的制度基础,着力营造乡村人才施展才能的环境氛围,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更加包容、可持续发展(二)直面挑战,推进乡村人才振兴高效、公平发展高质量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应直面多方面的挑战。第一,通过开展“体面的乡村职业行动”转变职业偏见,减缓乡村人才配置的结构性失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需要建立成功者示范机制,做好种粮能手、创业人才的

32、宣传。同时,要鼓励创意产业在农村落地生根,如文化遗产、表演艺术、视觉艺术、手工艺和建筑等领域的创新,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农村建设。第二,增加对特殊地区人才的转移性支付,促进乡村人才在地域间的均衡配置。目前来看,这些特殊地区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有一定补贴,但是补贴的力度仍然不够,要提高现有补贴的标准,同时可考虑将特殊地区经营性人才和创业创新人才纳人补贴范围。第三,加强软技能和横向技能培训,提高乡村人才培育的前瞻性和适应性。农村职业培训规划中需要加强对软技能和横向技能(如沟通技能、组织技能、自我激励)的培养,建立农民终身学习制度。第四,推动数字化技术在医疗保健和继续教育方面的应用,弥补乡村本土人

33、才不足的短板。地方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与地方职业技术院校的联合,采用远程教育方式,为农民提供农业、园艺、林业、养殖等专门和定制的培训。同时,可通过公共服务外包或采购等方式,推动咨询服务机构提供点对点的知识交流、农业咨询等服务,切实帮助农民提高技能。地方政府可尝试设立农村远程医疗服务中心,提供远程保健、产前护理、母乳喂养和慢性病保健等咨询服务。第五,推广“农业担保贷款+政府基金代偿”模式,提高对乡村创业创新的效益补偿。要进一步完善农业担保贷款制度,推动农业担保贷款专业化、责任化、精准化、规范化发展,完善政府代偿机制,让农村创业人才敢贷愿贷,从而提升其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责任编辑:陈梅云谢同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