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危重患者营养支持,营养,人类通过摄取食物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化学过程。,临床营养支持,通过消化道以内或以外的各种途径及方式,为病人提供全面充足的营养物质,改善机体代谢,纠正负氮平衡,有利于组织修复,器官维护,促进病人康复。,营养支持不局限于为病人提供足量的能源底物,而是更加关注各种营养物质对于机体组织器官代谢的影响以及对疾病的病理生理的影响。,临床营养支持的发展,静脉高营养,全肠外营养,肠内营养,肠外营养,+,肠内营养,免疫营养,生态免疫营养,临床营养支持的必要性,40-50%,的住院病人存在营养不良,
2、老年病人,50%,呼吸道疾病,45%,炎性肠病,50%,恶性肿瘤,85%,危重病人,40-100%,二十世纪医学的重要成就,营养支持,抗生素,输血技术,重症监护,麻醉技术,免疫调控,体外循环,from Sabiston Textbook of Surgery,危重病人营养支持目的,供给细胞代谢所需要的能量与营养底物,维持组织器官结构与功能,通过营养素的药理作用调理代谢紊乱,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从而影响疾病的发展与转归,对于危重病人而言,营养支持无法扭转机体的分解代谢状态,只有在恢复阶段,才能逆转负氮平衡,单纯的营养支持并不能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营养与代谢基础生理,消化过程,摄入食
3、物,化解食物分子:机械性、化学性方式,食物被化解为简单可溶可吸收可透过肠壁的物质,蛋白质 氨基酸,脂肪 脂肪酸,+,甘油,糖 单糖,排出残渣,胃的消化与吸收,消化方式:化学性、机械性,胃内食物激发消化酶与胃肠道激素的分泌,胃的排空由胃体积大小、食糜成分决定,食物极少在胃内发生吸收作用:少量水、电解质、葡萄糖、氨基酸、酒精等,小肠内的消化吸收,全部消化过程最重要的阶段,是主要吸收营养物质的部位,水溶性营养物质 小肠粘膜 肝门静脉循环,脂溶性营养物质 小肠细胞内合成甘油三酯 淋巴系统 胸导管 血循环,胃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胃肠道的屏障,化学屏障 消化液,消化酶,免疫屏障,GALT,,,IgA
4、,,,Kuffer,细胞,机械屏障 完整上皮,蠕动,粘液,生物屏障 肠道原籍菌,肠功能障碍对机体的影响,营养摄入受限 营养不良,免疫功能障碍 细菌易位,屏障功能削弱 内毒素,/,细菌易位,细胞因子、,炎性介质,内分泌功能下降 消化吸收不良,肠粘膜萎缩、,瘀疸,运动功能减弱 菌群失调,腹胀,肠梗阻,危重病时肠粘膜屏障的保护,肠道充足的血液供应,饮食或肠内营养,肠粘膜特殊营养物质,谷氨酰胺、可溶性的膳食纤维 被分解后产生的短链脂肪酸,特殊生长因子和消化道激素的作用,保护肠道固有菌群,避免滥用抗生素,危重疾病状态下营养与代谢改变,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交感兴奋:肾上腺髓质儿茶酚胺大量释放,下丘脑,-,
5、垂体轴兴奋:促进分解代谢的激素使机体呈现高分解代谢状态:糖原迅速消耗,葡萄糖利用障碍,脂肪动员,蛋白质合成缓慢,分解加速,血糖增高。,多种细胞因子释放:,TNF,等,参与激素与代谢改变,能量代谢障碍,肝细胞有氧代谢障碍,导致葡糖糖的有氧氧化障碍,血乳酸与丙酮酸增高,乙酰乙酸与,羟丁酸降低,高血糖和糖利用障碍 胰岛素抵抗现象,机体得不到足够外源性能量供给,肝糖原迅速分解消耗,糖异生明显增强:血糖明显增高,脂肪代谢紊乱,急性期,脂肪动员加速,酮体生成相对受到抑制。,脂肪酸分解受到抑制,脂肪净合成增加。,甘油三酯清除率降低,自发性的高脂血症成为明显特征。,蛋白质分解,出现明显负氮平衡,机体能量消耗依
6、赖于肌肉蛋白及细胞结构的大量分解,骨骼肌迅速萎缩。,急性期蛋白合成在早期显著增加,但总体净蛋白合成降低。,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比值明显下降。,胃肠道功能改变,胃肠动力障碍。,消化腺分泌功能受抑制。,应激性溃疡。,肠道菌群失调,屏障功能障碍,肠道细菌移位,,SIRS,MODS,。,小结,应激状态使得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主要依赖分解自身内源性能量底物提供能量,过多的能量底物不能减少自身分解,反而增加了机体代谢的负担。,代谢支持:营养供给量以不增加机体的代谢负担为前提。危重病人最好按照实际能量消耗供给营养底物。,营养不良的评估方法,病史:饮食习惯,酗酒,体重变化,人体测量:身高、体重、理想体
7、重、体重指数、皮褶厚度、上臂围、营养不良体征。,实验室检测: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氮平衡,功能测量 握力,肌电图。,免疫功能评价,营养不良类型及诊断,蛋白质营养不良:内脏蛋白含量与免疫机能降低,人体测量正常,见于急性,以往营养状况良好病人。,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人体测量异常,但血清蛋白维持正常,见于慢性消耗。,混合型营养不良:严重的危及生命的营养不良,骨骼肌、脂肪、内脏蛋白均明显减少,多器官功能受损,感染发生率高。,“,The question is not whether we should treat malnutrition or not,but HO
8、W?”,Prof.Arvid Wretlind,三大热量基本来源,糖类(碳水化合物),在总热能中比例最大,供能快而及时,神经系统能量仅能由葡萄糖提供,避免脂肪大量氧化产生过多酮体,截氮作用,1g,碳水化合物产热,4kcal,脂肪,氧化释放能量,提供必须脂肪酸,携带脂溶性维生素,1g,脂肪产热,9kcal,氨基酸(蛋白质),生命是蛋白质活的形式,氨基酸构成了蛋白质的功能单位,肽,人体代谢的主要合成原料,而且也是人体的能量来源,人体的所有生理活动都与氨基酸有关,1g,氨基酸(蛋白质)产热,4kcal,能量代谢与能量需要,能量的产生来自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能量代谢中消耗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
9、,通过估算和测定每日,基础能量消耗(,BEE,),来评价估计机体的能量需求。,能量需要量的确定,25-35kcal/kg,d,Harris-Benedict,公式,间接能量测定仪,大部分住院患者实际能量消耗低于经典的方程式或教科书上的公式推算出来的值。,ESPEN,指出:即使是肠瘘、烧伤的患者,每日的能量需要也不大于,2000 kcal,。,危重病人最好按照实际能量消耗供给营养底物,但目前临床实施有困难。,危重症患者能量供给认识,许多营养支持的不良影响来自于,过度喂养,与高血糖。,早期采取允许性低热卡原则。,控制营养治疗中的高血糖。,来自循证医学的建议,推荐意见:重症病人急性应激期营养支持应掌
10、握,“,允许性低热卡,”,原则(,20-25 kcal/kg,day,),在应激与代谢状态稳定后,能量供给量需要适当的增加(,30-35 kcal/kg,day,)。(,C,级),营养支持与代谢药物的管理,营养支持途径与选择原则,肠外营养支持:,parenteral nutrition,PN,,通过外周或中心静脉途径。,肠内营养营养支持:,enteral nutrition,EN,,通过喂养管经胃肠道途径。,静脉营养的发展,60s,脂肪乳发明、经上腔静脉插管进行肠外营养的方法建立。,70s,肠外营养狂热期,80s,肠外营养困惑期,-,并发症,90s,肠外营养进入合理使用,定义,:肠外营养是指营
11、养要素由胃肠道以外途径供给机体,人在不进食状况下仍然可以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增加体重,愈合创伤,幼儿也可以生长发育,称胃肠外营养。,适应症,胃肠道功能障碍的重症病人;,由于手术或解剖问题胃肠道禁止使用的重症病人;,存在有尚未控制的腹部情况,如腹腔感染、肠梗阻、肠瘘等。,禁忌症,早期复苏阶段、血流动力学尚未稳定或存在严重水电解质与酸碱失衡;,严重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急性肾功能衰竭存在严重氮质血症;,严重高血糖尚未控制。,肠外营养液的成分,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氨基酸。,微营养素:维生素、微量元素。,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葡萄糖)是非蛋白质热量(,NPC,)的主要部分,每天需要量,10
12、0g,。,严重应激导致其氧化代谢障碍和利用受限。,胰岛素抵抗和糖异生增强导致高血糖是应激后糖代谢紊乱的特点。,大量的补充葡萄糖加重血糖升高、糖代谢紊乱及脏器功能损害的危险。,高血糖是强致炎介质,胰岛素具有抑炎作用,联合强化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水平成为免疫调控的一部分。,脂肪乳剂,脂肪乳剂是,PN,支持的重要营养物质和能量来源,供给较高的非蛋白质热量。重症患者脂肪供给量,1-1.5g/,日。,提供必需脂肪酸并携带脂溶性维生素,参予细胞膜磷脂的构成。,长链脂肪乳提供必需脂肪酸,但亚油酸含量高,抗氧化剂含量低,高代谢状态时,影响粒细胞活性,导致免疫功能下降,代谢过程需肉毒碱转运,肝功能障碍患者代谢受到
13、影响。,中链脂肪乳剂(,MCT,)不依赖肉毒碱转运,有较高氧化利用率,有助于改善应激与感染状态下的蛋白质合成。,脂肪乳剂输注速度,0.12g/kg/h,时,将导致血管收缩的前列腺素(,PGF2,,,TXA2,)水平增加。,新型脂肪乳制剂,结构型脂肪乳,SCT,MCT,与,LCT,在同一甘油骨架上进行结构重组形成。氧化速度更快,供能更迅速。,橄榄油脂肪乳,80%,橄榄油,+20%,大豆油构成。富含,VitE.,单不饱和脂肪酸高,饱和脂肪酸低。,W-3,脂肪乳,调节炎症反应,保护微循环以及免疫功能,减少炎症反应及微血栓形成。,最新,SMOF,配方,大豆油,+MCT+,橄榄油,+W-3,脂肪乳,+V
14、itE,氨基酸,氨基酸液作为肠外营养蛋白质补充的来源,包括各种必需氨基酸(,EAA,)及非必需氨基酸(,NEAA,)。,蛋白质(氨基酸)的需要量供给至少应达到,1.2-1.5g/kg,day,。热氮比可降至,100-150kcal:1gN,。,BCAA,强化的复方氨基酸液有助于肝功能障碍病人调整血浆氨基酸谱和防治肝性脑病。,微营养素,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应作为重症病人营养支持的组成成分。创伤、感染及,ARDS,病人,应适当增加抗氧化维生素(,C,级)及硒的补充量。(,B,级),目前对于微营养素在重症病人的需要量、生物利用度及补充后的效果尚无更明确的报道。,特殊营养物质,谷氨酰胺:条件必须氨基酸,免
15、疫增强,精氨酸:产生,NO,。维持肠粘膜微循环,核苷酸:,DNA,、,RNA,的前体,-3,脂肪酸:炎症反应调控,左旋肉碱:消除脂质代谢障碍,来自循证医学的建议,推荐意见:葡萄糖是肠外营养中主要的碳水化合物来源,一般占非蛋白质热卡的,50,60,,应根据糖代谢状态进行调整。(,C,级),推荐意见:脂肪补充量一般为非蛋白质热卡的,40,50,;摄入量可达,1,1.5g/kg.d,,应根据血脂廓清能力进行调整,脂肪乳剂应匀速缓慢输注。(,B,级),推荐意见:重症病人肠外营养时蛋白质供给量一般为,1.2-1.5g/kg,day,,约相当于氮,0.20-0.25g/kg,day,;热氮比,100,15
16、0kcal:1gN,。,肠外营养支持途径和选择原则,中心静脉途径:提供完整充分营养供给,,ICU,病人多选择经中心静脉途径。,外周静脉途径:营养液容量、浓度不高,和接受部分肠外营养支持的病人,可采取经外周静脉途径。,全肠外营养并发症,置管并发症,感染并发症,代谢并发症,脏器并发症,其他:,Refeeding Syndrome,Refeeding syndrome usually occurs within four days of starting to feed.Patients can develop fluid and,electrolyte,disorders,especially,h
17、ypophosphatemia,along with neurologic,pulmonary,cardiac,neuromuscular,and hematologic complications.Most effects result from a sudden shift from fat to,carbohydrate metabolism,and a sudden increase in,insulin,levels after refeeding which leads to increased cellular uptake of,phosphate,.Formation of
18、phosphorylated carbohydrate compounds in the liver and skeletal muscle depletes intracellular ATP and 2,3-diphosphoglycerate in red blood cells,leading to cellular dysfunction and inadequate oxygen delivery to the bodys organs.Refeeding increases the,basal metabolic rate,.Intracellular movement of e
19、lectrolytes occurs along with a fall in the,serum,electrolytes including,phosphate,potassium,magnesium,glucose,and,thiamine,.Significant risks arising from refeeding syndrome include confusion,coma,convulsions,and death.,The shifting of electrolytes and fluid balance increases cardiac workload and h
20、eart rate.This can lead to acute heart failure.Oxygen consumption is also increased which strains the respiratory system and can make weaning from ventilation more difficult,与置管有关的并发症,空气栓塞,导管栓子形成,导管头端异位,大血管心脏穿透,静脉炎,血栓形成和栓塞,气胸,血胸,血气胸,纵隔血肿,穿刺部位的副损伤,心律失常,感染并发症,局部感染,容易发现,处理简单,全身感染,过去或习惯称导管败血症,现称,cathete
21、r,related sepsis,(,CRC,),比较严重,应及时处理,发生率,一般报告,2%,3%,1972,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TPN 2078,例,,CRS 17%,;,1974,年,,Ryan,报告,11%,,,Sitzmann,报告,5.7%,近年约为,1%,3%,代谢并发症,糖:,高血糖,高糖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低血糖,氨基酸:,血浆,AA,谱,不平衡,高氨血症,脂肪:,EFAD,肉毒碱缺乏,脂肪超载,电解质:低钾、磷、镁血症等,微量元素:缺乏,维生素:缺乏,脏器并发症,一类主要以器官系统功能损害为特征的并发症,淤胆和肝胆功能异常,肠萎缩和肠道屏障功能障碍(肠源性细菌易位),
22、代谢性骨病,免疫系统功能抑制,肠内营养支持,(,EN,),随着临床营养支持的发展,营养支持方式已由,PN,为主要的营养供给方式,转变为通过鼻胃,/,鼻空肠导管或胃,/,肠造口途径为主的肠内营养支持(,EN,)。,可获得与肠外营养相似的营养支持效果,并且在全身性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及费用方面较全肠外营养更具有优势。,肠内营养的优点,营养全面,易于消化吸收,抗原性弱,保护肠道生物和免疫屏障,局部营养和促进肠上皮修复的作用,减少肠道炎性介质的合成,来自循证医学的建议,推荐意见:只要胃肠道解剖与功能允许,并能安全使用,应积极采用肠内营养支持。(,B,级),推荐意见:任何原因导致胃肠道不能使用或应用不足,应
23、考虑肠外营养,或联合应用肠内营养(,PN,,,PN+EN C,级),肠内营养应用指征,胃肠道功能存在(或部分存在),但不能经口正常摄食的重症病人,应优先考虑给予肠内营养,只有肠内营养不可实施时才考虑肠外营养。,与延迟肠内营养比较,早期肠内营养能明显降低死亡率和感染率,改善营养摄取,减少住院费用。,早期肠内营养是指:,“,进入,ICU 24-48,小时内,”,,并且血液动力学稳定、无肠内营养禁忌症的情况下开始肠道喂养。,肠内营养的禁忌症,肠梗阻、肠道缺血、严重消化道出血,严重腹胀或,腹腔间室综合症,未解决的腹部问题:后腹膜炎症、出血、不可控制性肠瘘,严重腹胀、腹泻,经一般处理无改善的病人,建议暂
24、时停用肠内营养,俯卧位时应暂停肠道喂养,肠内营养种类,要素膳(,elemental diet,),氨基酸单体:爱伦多、,Vivonex,短肽类:百普素,非要素膳,(non-elemental diet),整蛋白制剂:能全素、能全力、安素等,匀浆饮食,组件膳,(module diet),:,单一的营养成分,特殊应用膳食,肠内营养途径选择与营养管放置,经鼻胃管途径:常用于胃肠功能正常,非昏迷以及经短时间管饲,经鼻空肠置管喂养:返流与误吸的发生率降低,病人对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增加。,经皮内镜下胃造口(,PEG,):减少了鼻咽与上呼吸道的感染并发症,可长期留置。适用于长时间不能进食,但胃排空良好的重症病
25、人。,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PEJ,):可以在空肠营养的同时行胃腔减压,可长期留置。其优点除减少了鼻咽与上呼吸道的感染并发症外,减少了返流与误吸风险,并在喂养的同时可行胃十二指肠减压。,肠内营养投给方法,口服,分次投给,重力持续滴注,机械连续输注(推荐方法),肠内营养的并发症,感染 吸入性肺炎,胃肠道并发症(不耐受),代谢并发症,肠内营养不耐受,EN,不耐受的特点:,胃残余量过多,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大约,30-60%ICU,病人由于,EN,不耐受而中断肠内营养,对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判断,胃残余量,250ml,保守的标准,100-150ml,近年来有关误吸的防治认为:胃残余量在,20
26、0-500ml,,应在床旁仔细评估胃肠功能,以降低误吸的发生率,上胸部抬高,45,度,影响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因素,肠道功能状态、长度和消化液,小肠对脂肪或乳糖不耐受,低蛋白血症导致肠道水肿,输注速度,营养液温度,营养液浓度,无菌,应用目标指导下的,EN,方案,肠内营养的管理与肠道喂养安全性评估,EN,期间抬高上胸,(30,45),以减少反流。,对于经胃喂养耐受性差或反流误吸高风险的重症病人,可试行经空肠喂养。,应用胃肠道促动力药物。,采用持续输注的喂养方式。,经胃肠内营养的重症病人应定期监测胃内残留量,应用,EN,管理方案有助于提高,EN,的耐受性,更早达到肠内目标喂养量。,对危重病人而言,实施完全肠内营养存在困难,单纯使用肠内营养有能量供给不足的可能。,肠内营养对于危重病人,药理和治疗作用甚至大于营养支持作用。,营养支持的管理,病人营养代谢状态的判断,营养支持方式的选择,合理的能量与营养供给,优化的肠道喂养策略,营养支持中的血糖控制,小结,营养不良是危重病人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评估营养状况,不要拖延营养支持开始的时间。,小结,EN,与,PN,不存在竞争,经胃肠道供给营养应该是首先考虑的营养途径,某些因素影响,EN,或,PN,的选择,,EN,是危重病人营养支持的理想途径,但存在缺陷,应用肠道喂养实施方案有利于提高,EN,的安全有效性,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