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年级上课外文言文练习 (忠直篇)孙吴四英将孙吴奄(覆盖;包括)有江左,亢衡(同“抗衡”)中州,固本于策、权之雄略,然一时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者,真所谓社稷心膂(比喻亲信得力的人),与国共存亡之臣也。自古将帅,未尝不矜(自大)能自贤,疾胜己者,此诸贤则不然。孙权初掌事,肃欲北还,瑜止之,而荐于权曰:“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后瑜临终与权笺曰:“鲁肃忠烈,临事不苟,若以代瑜,死不朽矣!”肃遂代瑜典兵。吕蒙为浔阳令,肃见之曰:“卿今者才略非吴下阿蒙。”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蒙遂代肃。蒙在陆口,称疾还,权问:“谁可代者?”蒙曰:“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无
2、复是过也。”逊遂代蒙。四人相继,居西边三四十年,为威名将,曹操、刘备、关羽皆为所挫,虽更相吸引,而孙权委心(倾心;心神专一)听之,吴之所以为吴,非偶然也。1、用“”划分节奏。 卿 今 者 才 略 非 吴 下 阿 蒙。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1) 疾胜己者 ( ) (2)临事不苟( ) (3)肃遂代瑜典兵( ) (4)才堪负重( ) (5)无复是过也。( ) (6)曹操、刘备、关羽皆为所挫( )3、翻译句子。 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者,真所谓社稷心膂,与国共存亡之臣也。 4、短文中四人,孙权能“委心听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列举四人中两位显示其雄才大略的事件。 公而忘私 郭子仪初
3、与李光弼俱为安思顺牙将(副将),不相能(互相看不起),虽同席不交谈。后子仪代思顺为将,光弼恐见诛,乃跪请曰:“死所甘心,但乞贷(宽恕)妻子。”郭子仪趋堂下,握其手曰:“今国乱主辱,非公不能定,仆岂敢怀私忿哉!”因涕泣勉以忠义,即荐之为节度使,遂同破贼,无纤毫猜忌。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1)俱为安思顺牙将( ) (2)虽同席不交谈( ) (3)光弼恐见诛( ) (4)郭子仪趋堂下( )2、翻译句子。(1)仆岂敢怀私忿哉! (2)因涕泣勉以忠义 3、你如何评价郭子仪? 参考答案:孙吴四英将1、卿 今 者 才 略 非 吴 下 阿 蒙。2、同“嫉”,忌妒 认真(不马虎) 掌管(执掌) 能够(可以) 超过 被3、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真所谓是国家的得力助手,能与国家共存亡的臣子。4、四人能不嫉贤妒能,而能以国事为重,互相举贤。孙权也能以诚相待,给以充分的信任。5、周瑜火烧赤壁大败曹操。 陆逊奔荆州,让关羽败走麦城。公而忘私1、做 虽然 被 快步走2、(1)我怎么敢记个人的仇恨呢? (2)同时流着泪感情激动的用忠君爱国的大道理勉励他。3、郭子仪是一个不计个人恩怨,以为、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