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晋侯对铺铭文“脂食大饭”解说.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79306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8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晋侯对铺铭文“脂食大饭”解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晋侯对铺铭文“脂食大饭”解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晋侯对铺铭文“脂食大饭”解说.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晋侯对铺铭文“脂食大饭”解说.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49晋侯对铺铭文“脂食大饭”解说古文字研究(34):249252,2022晋侯对铺铭文“脂食大饭”解说何景成晋侯对铺是台北故宫博物院于1992年购藏的一件青铜器,应是出土于山西省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中。器物上承直壁浅盘,腹底微呈圆凹状,腹壁饰重环纹,圈足镂空,饰环带纹(参看图1a);通高12.1cm,腹壁高5cm,口径27cm,底径19.2cm,重3010克(1)。器物年代为西周晚期。该器浅盘内底铸有铭文4行23字,故宫西周金文录一书刊布了铭文的X光片和摹本(图1b),其释文作:隹九月初吉庚寅,晋侯对作铸尊匍(铺),用旨(脂)食大,其永宝用。ab图1铭文中隶定作“”之字(下文以“”代替)

2、,目前似仅见于此器。陈芳妹曾撰文对“”作过讨论(2):第四行第二字“”从楚从食。字书所无,但毛公鼎有“楚赋”,郭沫若引孙诒让云“楚疑与胥通,楚胥并从疋得声”,胥,赋也。查 说文通训定声 胥,楚,同属豫部,但胥为鱼韵,250古文字研究楚为语韵。另同属豫部的(3)则为鱼语韵;疏则为鱼御韵。故“”与“糈”及“疏”通。就“”、“糈”、“馓”相通方面而言,魏张揖 广雅释器 云:“糈,馓也。”可见,、糈、馓三者意义或可相通。“馓”,说文 云熬稻粻餭也,按段玉裁注:“熬,干煎也。稻、稌也。稌者、今之稬米,米之黏者。鬻稬米为张皇。张皇者,肥美之意也。既又干煎之,若今煎粢饭然,是曰馓。”所以、馓、糈大概都指干煎

3、的肥美黏米。据山海经,糈,是重要的祭品。经过特别烹调的软米,大概是为供奉神明的吧。楚辞离骚曰:“怀椒糈而要之,百神翳其备降兮”,王逸注:“椒,香物所以降神,糈,精米,所以享神。言巫咸将夕从天上来,下愿怀椒糈要之,使占兹吉凶也。”本名“大”之“大”,与献侯簋大同词例,大者,祭名,“大”或许是以干煎的肥美黏米所行的祭典吧?!总之,用旨食大,无论从、糈、馓或疏相通两方面看,盖以肥美之米而祭。研究者基本认同这一对的隶定意见。新金文编(4)、新见金文字编(5)等工具书均采用这一隶定而收入于“食”部。赵平安亦认为:“,前未见此字,可能通 糈。离骚 注:精米所以享神也。”(6)字下半部分从“食”,没有疑义。

4、其上半部分,我们认为应分析作从林从,不能释为“楚”字。金文“楚”字从林疋声,其所从之“疋”未见有写作此字之形体的(7)。字当分析为从食棥声,即该字上部应释为“棥”。说文:“棥,藩也。从爻从林。诗曰:营营青蝇,止于棥。”李守奎在讨论出土文献中的“樊”字时,对“棥”和“樊”字的构形作了以下分析(8):棥就是樊篱之“樊”的本字,字又作“藩”,在木桩之间系绳网,一方面可以起保护作用,另一方面防止樊篱内的鸟兽走脱。“樊”是在“棥”上加注音符“”构成的双音符字,这类双音符字也是形声字中的一类,习惯上应当说从棥,。樊字的演变过程比较清楚,为:(樊夫人龙嬴盘,集成 10082)(樊季氏孙仲妳鼎,集成 2624

5、)(倗戈偏旁,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楚居)棥中间的“爻”本来就是绳网之象,变成“网”不难理解。从表意的角度,使鸷鸟不得行,正该用网。从上述分析可知,“棥”字本从林从爻,“爻”象绳网之形,后来逐渐演变成“网”形。字上半部分从林从,其所从之,即“五”字。“五”和“爻”二形字形相似,意义相近。说文:“五,五行也。从二,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研究者认为“五”本作,象交午之意,假以纪数,后增画为(9)。因此“棥”所从之“爻”写作“五”形,其表意作用不变。金文“爽”字多作(二祀邲其卣,集成5412),亦有作(夨令方尊,集成6016),其所从之“爻”写成类似“五”形。可见,字上半部分当可释为“棥”。字上半部从

6、棥,下半部从食。从“食”旁多作为义符来251晋侯对铺铭文“脂食大饭”解说看,字可分析作从食棥声。其与倗戈铭文中从饮樊声之字,可能为一字异体。上引李守奎文章在分析出土材料中的从“棥”之字时,提到了淅川下寺春秋楚墓出土的倗戈。该戈胡部正面及戈内正、背面铸有铭文23字,其中前几句作:新命楚王膺受天命,倗用燮不廷。关于“楚王”下面一字,淅川下寺春秋楚墓的整理者赵世刚分析该字是“从林从网从共从食从欠”,同时引述裘锡圭、李家浩的意见,认为“当从棥饮,或从饮樊声,或从樊饮声,当是楚王名”(10)。出土倗戈墓葬的墓主与楚康王同时,楚康王的名字,春秋襄公二十八年 作“昭”,史记楚世家作“招”,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作

7、“略”,因此研究者多从这一联系考虑倗戈此字与“昭”等字的联系。李零怀疑这个字也许是以食为形旁,为声旁,疑即饭字的异体。古书“昭、略”则有可能是“皈”字之误(11)。李家浩亦认为此字当从“樊”得声,与楚王名是名与字的关系(12)。陈剑认为该字左下部分为“罩”之本字,从罩声,读为昭(13)。李守奎认为此字从樊声,倗戈所记楚王即清华简楚居篇中的“酓樊”。“酓樊”即楚世家中的“熊胜”,汉书古今人物表 作“熊盘”(14)。后来尉侯凯在讨论倗戈铭文时,认为该字不是楚王名,当属下读,读为“反复”之“反”,“反膺受天命”是说再次获得天命(15)。倗戈之字从饮樊声,晋侯对铺铭文中的“”字从食樊声。饮、食意义相近

8、,古文字中意义相近的形符常可相互替换(16)。因此我们认为这两字可能是一字异体。李零怀疑倗戈之字是“饭”之异体,颇有道理。晋侯对铺铭文中的当视为“饭”之异体。“饭”从反得声,“反”古音属帮母元部、“樊”属並母元部,两者古音相近。上引尉侯凯文章引用“樊、反”相通的例证,可资说明:淮南子地形训“悬圃、凉风、樊桐在昆仑阊阖之中”,高诱注:“樊,读如麦饭之饭。”庄子马蹄“可攀援而窥”,陆德明释文:“攀,本又作 扳。”包山简130反“须左司马之樊行,将以问之”,李守奎先生即读“樊”为“反”,认为“反行”即出行结束返回,并引 左传 桓公二年“凡公行,告于宗庙。反行,饮至,舍爵策勋焉,礼也”为证。此外,古字

9、通假会典列有樊与板相通的例证(17)。可见“樊、反”二字关系密切,从食樊声的“”字,可读为“饭”。与说文写法一致的“饭”字见于春秋时期的公孙土斧壶(集成9709),“”与之为声符不同的异体字。在晋侯对铺铭文中,“用旨食大饭”是说明器物功用,与之类似的语句还见于下列诸器:伯旅鱼父簠(集成 4525):伯旅鱼父乍(作)旅,用倗旨飤。上曾太子鼎(集成 2750):上曾大子般殷乃择吉金,自作肆彝,心度若虑,哀哀利锥。用孝用享,既龢无测。父母嘉寺(持),多用旨食。弭仲簠(集成 4627):弭中(仲)乍(作)宝。择之金其玄其黄,用成(盛)黍稻穛粱。用飨大正,音(歆)王宾。籑旨飤,弭仲受无疆福。者(诸)友饮

10、食具匓(饱),弭仲繁寿。252古文字研究仲大师鼎(铭图 42196):中(仲)大师乍(作)孟姬鼎,用匽(燕)旨飤。仲大师壶(铭图 2212370):中(仲)大师乍(作)孟姬尊壶,用匽(燕)旨飤。叔簋(18):兹簋旨食,亦寿人(年)。说文:“旨,美也。”“旨食”即美食。类似说法还有“旨酒”,诗小雅桑扈:“兕觥其觩,旨酒思柔。”郑玄笺:“其饮美酒,思得柔顺中和。”“旨酒”也见于金文中,殳季良父壶铭文记载其作尊壶“用盛旨酒,用享孝于兄弟、婚媾、诸老”(集成9713),国差铭文记载铸宝“用实旨酒”(集成10361)。晋侯对铺铭文中与“旨食”相提的“大饭”,也应该是属于美食。说文:“饭,食也。”段玉裁注

11、:“食也者,谓食之也,此饭之本义也。引申之,所食为饭。”饭作名词指煮熟的谷类食物。诗商颂玄鸟云:“龙旂十乘,大糦是承。”“大糦”的说法与“大饭”相似。郑玄笺:“糦,黍稷也。”“大饭”当与“大糦”一样,是指谷物之类的粮食。参照前引殳季良父壶、国差等器谓作器是为了“用盛旨酒、用实旨酒”,弭仲簠说“籑旨飤”,都是说作器用以装载美酒、美食。晋侯对铺铭文“用旨食大饭”,大概是说作器用以盛载黍稷美食。(作者单位: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古籍研究所、“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注:(1)参看陈芳妹晋侯对铺兼论铜铺的出现与其礼制意义,故宫学术季刊2000年第17卷第4期第53108页。又收录于故

12、宫西周金文录第181、260页,台北故宫博物院2001年;钟柏生、陈昭容、黄铭崇、袁国华编 新收殷周青铜器铭文暨器影汇编 第629页,艺文印书馆2006年。(2)陈芳妹 晋侯对铺兼论铜铺的出现与其礼制意义,故宫学术季刊 2000年第17卷第4期第53108页。(3)引者按:此处似有漏字。(4)董莲池编著 新金文编 第655页1063号,作家出版社2011年。(5)陈斯鹏、石小力、苏清芳编著 新见金文字编 第161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6)赵平安 “、铺”再辨,古文字研究 第31辑第226229页,中华书局2016年。(7)关于“楚”字金文的写法,参看董莲池编著 新金文编 第75375

13、7页。(8)(14)李守奎 楚居 中的“樊”字及出土楚文献中与樊相关文例的释读,文物 2011年第3期。(9)参看张世超、孙凌安、金国泰、马如森撰著 金文形义通解 第3370页,中文出版社1996年。(10)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 淅川下寺春秋楚墓 第375页,文物出版社1991年。(11)李零 再论淅川下寺楚墓,文物 1996年第1期。(12)李家浩 攻敔王姑义剑铭文及其所反映的历史,古文字与古代史 第1辑,史语所2007年。(13)陈剑 楚简“”字试解,简帛 第4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5)尉侯凯 倗戈“用燮不廷”解,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18年第7期第57页注4。(16)参看裘锡圭 文字学概要 第168169页,商务印书馆1998年。(17)参看高亨纂著,董治安整理 古字通假会典 第217页,齐鲁书社1989年。(18)上海博物馆商周青铜器铭文选编写组 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一)第377号,文物出版社1986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