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中国的四大发明,指南针的故乡,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指南针,指南针是一种判别方位的仪器,指南针的前身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原理: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战国:司南之勺(天然磁石),三国魏时:指南车(磁铁和差速齿轮),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制作指向磁针的方法,后来:罗盘(磁针和方位盘联成一体),北
2、宋后期:指南针已用于航海,南宋:针盘导航,指南针,指南针的发明和运用,大大促进了中国古代航海事业的发展。明代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1371-1435,)曾率庞大船队七下西洋,有力的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这样大规模的远海航行,如果没有构造先进、读数可靠的指南针来指引航路是绝对不可能的。,现代电子指南针,现代人制作的电子指南针是一个重要的导航工具,甚至在,GPS,中也会用到。,造纸术,造纸术发明前人类记录文字:,1.,外国 (,古埃及)纸莎草(古印度)贝树叶,(古巴比伦)泥砖(古罗马)蜡板,(欧洲)中亚细亚人制作的小山羊皮,2.,中国 (商,),甲骨(西周,),青铜器,(,春秋,
3、),竹简、木牍、缣帛,抽丝织绸和制取丝棉时残絮的薄片,发明:(东汉)蔡伦,原料: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植物原料,过程:挫、捣、抄、烘,造纸术,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用麻类纤维造纸的经验,改进造纸技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造纸,于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献给朝廷。,由于质量提高,使纸张的应用得以推广,逐渐代替了简帛。后人将蔡伦改进制造的纸称为,“,蔡侯纸,”,。,斩竹漂塘:砍下竹子置于水塘浸泡使纤维充分吸水。加树皮、麻头、和旧鱼网等植物原料捣碎。,煮楻足火:把碎料煮烂,使纤维分散煮成纸浆。碎料用大石压住,有助于完全煮烂。,荡料入帘:待纸浆冷却,再使用平板式的竹帘把纸浆捞起,过
4、滤水分,成为纸膜。要求厚薄适中、分布均匀。,覆帘压纸:捞好的纸膜一张张叠好,用木板压紧,上置重石,将水压出。,透火焙干:把压到半干的纸膜贴在炉火边上烘干,揭下为成品。,印刷术,毕升,(,?,-,约,1051),,北宋人,活字版印刷术的发明者。据沈活,梦溪笔谈,的记载,毕升在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发明在胶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烧硬后,成为活字。活字可以多次使用,比整版雕刻更加省时、经济、方便。活字版印刷术的发明,对中国乃至人类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制作过程:,1,、用胶泥刻字,每字一印,烧后制成字印,2,、将一颗颗字印排列、镶嵌于铁板之上,3,、经烧烤、压平等工艺
5、制成印版后,便可印刷,特点:,印版上的字印可取下反复使用 这种活字印刷方法已具备现代印刷的基本过程,铸字、排版、印刷,比,15,世纪中叶德国人,J.,谷登堡制造的,活字印刷工艺要早,400,年,转轮排字盘。此盘是元代王祯设计发明的,用于排放活字字模。字盘为圆盘状,分为若干格,活字字模依韵排列在格内。下有立轴支承,立轴固定在底座上。排版时两人合作,一人读稿,一人则转动字盘,方便地取出所需要的字模排入版内。印刷完毕后,将字模逐个还原在格内。,火药,炼丹引爆图,火药的故事,太平广记,中有一个故事,说的是隋朝初年,有一个叫杜春子的人去拜访一位炼丹老人。当晚住在那里。半夜杜春子梦中惊醒,看见炼丹炉内有,“,紫烟穿屋上,”,,顿时屋子燃烧起来。这可能是炼丹家配置易燃药物时疏忽而引起火灾。还有一本名叫,真元妙道要略,的炼丹书也谈到用硫磺、硝石、雄黄和蜜一起炼丹失火的事,火把人的脸和手烧坏了,还直冲屋顶,把房子也烧了。这说明唐代的炼丹者已经掌握了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硫、硝、碳三种物质可以构成一种极易燃烧的药,这种药被称为,“,着火的药,”,,即火药。,人类最早使用的火药是黑火药,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在一千多年前发明的。它的发明,闻名于世,被称为我国古代科技的四大发明之一,在化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