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1,第,12,章 国民收入核算,一、,GDP,内涵及其理解,二、,GDP,的核算方法,三、与,GDP,相关的宏观经济变量,四、,GDP,的缺陷及其校正,五、国民收入循环模型,2,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一国或地区境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一、,GDP,内涵及其理解,3,生产角度:,反映国家的生产规模和产业结构,使用角度:,反映国家的需求规模和需求结构,地域角度:,反映地区经济总量、产业和需求结构,GDP,增长率:,反映一国的经济增长和变动情况,人均,GDP,:,反映一国贫富状况和国民生活水平,国际应用:,决定一国承担的国际义务和享受待遇,GDP,:最重要的宏观经济统计指标,4,GDP,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GDP,测度,最终产品,价值,中间产品不计入,GDP,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GDP,是一个,地域,概念,而非国民概念,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GDP,中,包含折旧,,,以反映技术进步,GDP,内涵的几个理解,5,名义,GDP,和实际,GDP,名义国内生产总值,(,Nominal GDP,),用生产物品和服务的那个时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价值。,实际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用某一年作为基年的价格计算出来的价值。,实际,GDP=,名义,GDP/GDP,价格指数,100%,6,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s,),在计算期间生产的但不重复出售而是最终地使用的产品。,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Products,),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物品用的产品。,棉花,棉纱,棉布,服装,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0,100,180,240,新增价值,100,80,60,70,产品销售价,100,180,240,310,7,一个假设的投入,-,产出转换表,(,单位:亿美元,),8,现在生产和销售,50,亿,1000,亿,100,亿,今年销售:,1050,亿,今年生产:,1100,亿,去年库存,今年库存,今年,GDP=,今年销售,去年库存,+,今年库存,=+,=1100,亿,1000,亿,100,亿,9,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一个经济社会在某一给定时期内运用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而:,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在,一国范围内,生产要素生产的全部的最终产品价值。,GDP,外国公民在本国收入,+,本国公民在外国收入,=GNP,10,市场活动与非市场活动,国内生产总值一般仅指市场活动的价值。许多产品和劳务虽然对人们经济福利也很有关系,但如果不是市场交换活动,就不包括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如自给自足的生产、慈善机构的活动等。,11,计算,GDP,须注意的几种情况,几种情况,计算在,GDP,在内,计算在,GDP,之外,是否具有市场价值,有市场价值的苹果,无市场价值的空气,是否进入市场,进入市场交易的葡萄,自种自吃的葡萄,是否具有合法性,合法的书刊、影碟,非法的书刊、影碟,是否为最终产品,最终产品,中间产品,现期生产,or,过去生产,现期生产,过去生产,国内生产,or,国外生产,国内生产,国外生产,12,二、,GDP,的核算方法,【1】,支出法,【2】,收入法,【3】,生产法,13,【1】,支出法,GDP,C,I,G,NX(X,M),耐用品支出,非,耐用品支出,劳务支出,固定资产投资,非住宅固定投资,住宅固定投资,存货投资,各级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X:,出口,M:,进口,支出法:,从使用角度考察,,GDP,是在一国或地区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各经济主体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总额,14,投资是指增加或者更换资本资产,(,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和存货,),的支出,,不包括,证券投资,。所以,购买股票和公司债券等投资活动的交易价值不计入,GDP,。,采用支出法计算,GDP,时的投资是指总投资,,总投资,=,净投资,+,重置投资,政府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不计入,GDP,15,【2】,收入法,GDP,工资,利息,租金,公司税前利润,+,非公司企业主收入,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工资:,所有对工作的酬金、津贴和福利等,也包括工资,收入者所必须缴纳的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收入法,(,生产要素法,),:,从分配角度考察,,GDP,是在一国或,地区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要素所有者得到的报酬总和,16,利润:,公司税前利润,包括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和公司未分配利润,非公司业主收入:,医生、律师、小店铺主等的收入,间接税:,指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企业转移支付:,对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帐,资本折旧:,虽不是要素收入但包括在应回收投资成本中,利息:,银行存款利息、企业债券利息,但政府公债利息,和消费者信贷利息不包括在内。,租金:,出租土地、房屋等租赁收入及专利、版权等收入,17,【3】,生产法,GDP,各部门增值的总和,第,产业增值,第,产业增值,第,产业增值,生产法,(,部门法,),:,从生产角度考察,,GDP,是在一国或,地区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各部门增值的总和,18,三种核算方法的比较,比较,项目,支出法,收入法,生产法,分析,角度,使用角度,分配角度,生产角度,指标,实质,经济主体,支出总额,要素所有者,报酬总和,第一、二、三,产业增值总和,要素,构成,C,、,I,、,G,、,NX,W,、,R,、,L,、,S,、,折旧和间接税净额,各部门增值,目的,分析总量变化,和使用比例,分析总量变化,和分配比例,分析总量变化,和生产比例,19,三、与,GDP,相关的宏观经济变量,1.GDP,与,GNP,【1】GNP,:,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 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2】GDP,:地域概念,,GNP,:国民概念,【3】GNP,GDP,国外要素净收入,GDP,GNP,国外要素净收入,20,下列项目是否计入,GDP,【1】,政府转移性支付,【2】2011,年,5,购买一套,2008,年,10,月建造的商品房,【3】,购买普通股票,【4】,购买,500,亩的土地用于开发商品房,【5】,山东,A,地农民生产的自给的玉米,【6】,公债利息收入,21,2.,名义,GDP,与实际,GDP,【1】,名义,GDP,:,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实际,GDP,:,按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后续章节中的产出,均指,实际,GDP,22,23,购买力平价,(PPP),PPP,指以实际购买力计算的两个国家不同货币之间的换算比例,其计算方法大致为:先选取典型的商品与劳务作为比较样本,再用两个国家不同的货币单位与市场价格分别加权计算样本的价格总额,价格总额的比例就是体现两国货币实际购买力的换算率,即购买力平价。,举例来说,如果在中国市场上用人民币购买大米为每吨,2000,元、猪肉为每吨,10000,元、,29,英寸彩色电视机为每台,8000,元、,2.8,立升排气量的轿车为每辆,100000,元,购买价格总额为,120000,元;在美国市场上用美元购买大米为每吨,4000,元、猪肉为每吨,20000,元、,29,英寸彩色电视机为每台,1000,元、,2.8,立升排气量的轿车为每辆,5000,元,购买价格总额为,30000,元。那么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美元与人民币的换算比例应为,1,美元,=4,元人民币。,24,25,3.NDP,:,国内生产净值,【1】NDP,:,指在一国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净值,即新增加的产值。,【2】NDP,GDP,折旧,折旧:,机器设备价值被统计在当年的,GDP,中,每年的,GDP,中也包括了以前所生产的机器设备的价值的转移。所以严格说来,GDP,不能准确表示一年内新创造的价值。,26,间接税:,反映在商品价格中,但不归企业所获得,因此不能计入各种要素报酬。消费者付出这部分支出,是从其收入中拿出,其收入已经被计算在,NI,中了。因此,间接税只是收入的再分配,而不是收入的形成。,企业转移支付:,属收入转移,不应计入,NI,政府补贴:,视为负税,从间接税中扣除,4.NI,:,国民收入,NI,:,一国一定时期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实际收入,即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总和扣除间接税净额和对企业转移支付后的余额,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贴,),27,5.PI,:,个人收入,【1】PI,:,个人从企业中获得的收入,(,未缴纳个人所得税,),,它只是国民收入的一部分,【2】PI,NI,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公司 未分配利润,政府转移支付和利息支出,6.PDI,:,个人可支配收入,【1】PDI,:,一定时期内由个人支配的全部收入,【2】PDI,PI,个人所得税,28,从,GDP,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折旧,=,国内生产净值,(,Net Domestic Product,NDP,),+,本国在国外所获要素支付,国外在本国所获要素支付,=,国民生产净值,(,Net National Product,NNP,),企业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政府转移支付,=,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PI,),个人所得税,=,个人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DPI,),29,四、,GDP,的缺陷及其校正,【1】,GDP,不能全面反映总体经济活动,非市场交易活动无法计入,【,自给自足,】,非法经济活动没有计入,【,黑色经济,】,对社会构成直接危害的法律禁止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总称,包括各种非法生产、非法消费、非法分配和非法交换活动,走私、贩毒、贩黄、娼妓、赌博、拐卖人口、合同回扣、贪污受贿、开办地下企业、倒卖各类批文和许可证、制造假冒伪劣产品、虚开各类发票、制造假票证及货币、侵吞私分或挪用国有资产、偷税抗税等等,30,【,灰色经济,】,指介于合法经济和非合法经济 之间的各种经济的总称,又称为灰色收入,非公务活动中收受礼金,利用任职或兼职的条件,领取各种酬金,在单位巧立名目,自发各种福利、补助,在非公务活动中频繁接受各种“请”,(,吃、喝、跳、钓、洗、打,等等,),31,2007,年,在中国学界所进行的一项极其富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研究就是王小鲁博士对灰色收入和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研究发现,目前中国社会内部的灰色收入,高达,45,万亿,主要来源于五个渠道:,行政审批、金融腐败、公共资金流失、土地收益流失、垄断行业收入,。灰色收入,无疑是造成社会收入分配不公且贫富差距继续拉大的一个主要原因。,32,【2】,GDP,不能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 造成的负面影响,【3】,GDP,不能准确反映一国财富的变化,【4】,GDP,不能全面反映国民福利状况,产出不等于消费,忽略了外部影响,无法说明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无法说明国民的闲暇,33,GDP,指标的校正,经济福利尺度,(MEW),:诺德豪斯,实际,GDP,闲暇和地下经济,环境污染损害,纯经济福利,(NEW),:萨缪尔森,绿色,GDP,:即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是在现有国民核算体系基础上,扣除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后的,GDP,核算体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真实经济福利水平,反映经济活动的资源和环境代价,34,五、国民收入循环模型,【1】,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循环模型,【2】,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循环模型,【3】,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循环模型,35,【1】,两部门国民收入循环模型,厂商部门,家庭部门,生产要素市场 成交额为,NI,最终产品市场 成交额为,GNP,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租金、工资、利息、利润,最终产品和服务,家庭用于最终产品和服务上的支出,消费支出,销售收入,36,37,企业(生产,1000,),家庭(收入,1000,),支付生产要素报酬,个人消费,900,提供生产要素,出售最终产品和服务,资本市场,储蓄(,100,),意愿投资(,100,),注入,漏出,货币政策,38,总供给:,Y=C+S,(,1,),总需求:,Y=C+I,(,2,),(总需求),I=S,(总供给),(,3,),I=S,(总需求,=,总供给),经济增长均衡,I S,(总需求,S,(总需求,总供给),经济增长扩张,39,40,企业(生产,1000,),家庭(收入,1000,),企业向家庭支付,1000,个人消费,810,提供生产要素,出售产品和服务,810,资本市场,储蓄(,90,),意愿投资(,100,),政 府,征税(,100,),政府购买(,90,),注入,漏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41,总供给:,Y=C+S+T,(,1,),总需求:,Y=C+I+G,(,2,),(总需求),I+G=S+T,(总供给),(,3,),I=S+,(,T-G,),(,4,),I=S+,(,T-G,)(总需求,=,总供给)经济增长均衡,I S+,(,T-G,)(总需求,S+,(,T-G,)(总需求,总供给)经济增长扩张,42,【3】,四部门国民收入循环模型,43,企业(生产,1000,),家庭(收入,1000,),企业向家庭支付,1000,个人消费,760,提供生产要素,出售产品和服务,760,资本市场,储蓄(,90,),意愿投资(,100,),政 府,征税(,100,),政府购买(,90,),国 外,进口(,50,),出口(,50,),注入,漏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外贸政策,44,总供给:,Y=C+S+T+M,(,1,),总需求:,Y=C+I+G+X,(,2,),(总需求),I+G+M=S+T+X,(总供给),(,3,),I=S+,(,T-G,),+,(,X-M,),(,4,),I=S+,(,T-G,),+,(,X-M,)(总需求,=,总供给),IS+,(,T-G,),+,(,X-M,)(总需求,S+,(,T-G,),+,(,X-M,)(总需求,总供给),45,国民经济环流的均衡,流量和存量,流量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国民收入的统计中一般为一年)某种经济变量变动的数值;而存量指某一经济量在某一时间点上的数值。,流量和存量之间有密切关系。流量来自存量,流量又归于存量。,46,漏出和注入,(一)漏出,1.,净储蓄,S,2.,净税收,T,3.,进口支出,M,总漏出(,W,)是净储蓄、净税收和进口支出的总和:,W=S+T+M,47,(二)注入,1.,投资,I,2.,政府支出,G,3.,出口,X,总注入(,J,)是投资、政府支出和出口的总和:,J=I+G+X,48,国民经济环流的均衡,当注入不等于漏出时,这个收入循环流程处于不均衡状态,国民收入将不断变动使经济达到均衡状态,即注入等于漏出。,只有当注入等于漏出时,国民收入循环流程才能处于均衡,并保持不变。所以国民收入处于均衡的条件是:,W=J,49,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一、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收入角度(总供给):,GDI=C+S,支出角度(总需求):,GDP=C+I,收入,=,支出:,C+S=C+I,储蓄,=,投资:,S=I,50,二、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收入角度(总供给):,GDI=C+S+T,支出角度(总需求):,GDP=C+I+G,收入,=,支出:,C+S+T=C+I+G,S+T=I+G,储蓄,=,投资:,S+,(,T G,),=I,私人储蓄,政府储蓄,51,三、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收入角度(总供给),GDI=C+S+T,支出角度(总需求),GDP=C+I+G+(X,M),收入,=,支出:,C+S+T=C+I+G+,(,X M,),S+T=I+G+,(,X M,),储蓄,=,投资:,S+,(,T G,),+,(,M X,),=I,私人储蓄,政府储蓄,国外储蓄,52,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储蓄恒等于投资完全是根据储蓄和投资的定义得出的。,根据定义,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加投资,国民总收入等于消费加储蓄,国内生产总值又等于国民总收入,这样才有了储蓄等与投资的关系。但这一恒等式并不意味着人们意愿的或者说事前计划的储蓄总会等于企业想要有的投资。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储蓄和投资的主体和动机都不一样,这就会引起计划储蓄和计划投资的不一致,形成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不平衡,引起经济扩张和收缩。,分析宏观经济均衡时所讲的投资要等于储蓄,是指只有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时,才能形成经济的均衡状态。这和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实际发生的投资总等于实际发生的储蓄这种恒等关系并不是一回事。,53,练习题,如果某一年份某国的,(1),最终消费为,8000,亿美元,(2),国内私人投资的总额为,5000,亿美元(其中,1000,亿美元为弥补当年消耗的固定资产),(3),政府税收为,3000,亿美(其中间接税为,2000,亿美元),(4),政府支出为,3000,亿美元(其中政府购买为,2500,亿美元、政府转移支付为,500,亿美元),(5),出口为,2000,亿美元,进口为,1500,亿美元;,计算该国的,GDP,、,NDP,、,NI,、,PI,与,DPI,54,GDP=8000+5000+2500+2000-1500=16000,NNP=16000-1000=15000,NI=15000-2000=13000,PI=13000+500=13500,DPI=13500-,(,3000-2000,),=1250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