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父亲树林和鸟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 通过品词析句,领悟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会父亲爱鸟、人与自然和和谐相处的情感。3. 初步感受从概括到具体描写的表达方式。教学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一、 拓展文本,导入课题1、出示鸟。2、齐读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26课,父亲、树林和鸟,请大家带着你们的感受,对树林和小鸟的浓浓爱地读一读课题。(把声音读轻一点,柔一点,就能读出对小鸟浓浓的爱,请再来试一试。)3、词语也是有温度的,读出自己的感受,我们也就能赋予它生命。 二、 初读课文,梳理字词,整体感知。1、过渡:读课文,也要读出自己的感受。昨天预习课文,读课文吗
2、?(读正确了吗,读流利了吗?)老师这里有一个自测,你能达到哪一级?2、出示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3、老师这里有几个句子,检测一下。(谁愿意来读一读?)4、出示、交流以下几个句子(1)童年时,一个春天的黎明,父亲带着我从滹沱河岸上的一 片树林边走过。a:指名读。(谁敢来试试?)b:读准字音“滹沱河”。(滹沱河你读准了,说明你的预习很认真)c:简介滹沱河。滹沱河发在河北省,是一条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古老的河流,滹沱河两岸有着一大片幽深的树林,环境十分优美。(2)我茫然的望着凝神静气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a、读准“茫然”、“凝神静气”、“兀立”;(这个句子,可不容易读好,我们先来读读这三个带点的
3、词语。)b、掌握停顿:我茫然的望着/凝神静气/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读会了难读的词语,再来读句子,就容易多了,谁来试试?你读得真好,我听出来了,你在这几个地方做了停顿。)C 、小结:遇到难读的长句子,我们可以先把难读的词语找出来读一读,根据意思先划出它的停顿,就能读好。(3)父亲说:“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我的心理掠过一阵沉重。a、出示“沉重”。(你的预习很仔细;预习的时候你漏掉了一个重要的信息。)b、读文章时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先查字典,再联系上下文想想。三、创设情境,品读开头,进入文本1、过渡:同学们,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读出感情是语文学习的最重要的任务。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地
4、读课文,用心去体会作者的情感。注意听清要求:(1)一边读,一边想,你觉得课文的哪句话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课文读完一遍就坐好。2、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3、你从这句话读到了什么?从哪个词语读到的这种感受?4、你最喜欢什么?把这种深厚的感情送进去读一读。5、小结:作者只用了一句话就简明的写了父亲对鸟深厚的喜爱之情,这就是概括描写。四、小组合作,品读细节,体会情感。1、过渡:但是,一篇文章里如果只有概括描写,没有具体描写,那就好比大树只有树干,没有枝叶,内容不生动,不具体,让人不爱看。父亲、树林和鸟这篇文章描写了一生最爱鸟的父亲,下面让我们走进父亲,去看看文章“从哪些地方能看出父亲一生最喜欢树
5、林和唱歌的鸟”。同们学,要读懂一个人,就要学会察颜观色,看看他的动作,听听他的语言,看看他的神态。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这个问题。2、出示探究问题(1)从哪儿能看出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听了(2)为什么“我”听了父亲的话,心里掠过一比沉重,也由衷地感到高兴?要求:先自己读一读,找一找,在你找到的句子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然后在组内谈谈自己想法。(2)出示 “小组合作分工及角色责任”组长: 组织组员每人至少就一句谈谈自己的感受。纪检员:噪音纪律监察控制(采用蜂音讨论)。记录员:清楚地记录组员讨论的有用的信息。分享员:代表小组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3、 小组合作。4、 全班交流 交流
6、要求:认真倾听,别的组说过的不重复。第一组:父亲的动作(解读“发觉鸟”“闻鸟味”) 突然,父亲站住了,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1、找出动词。 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了父亲对鸟的爱。抓住动词“上上下下”“望了又望”“闻了又闻”。2、品读句子,体会“仔细”。 从父亲的这些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看得很仔细)请你把这种感受送进句子里读一读; 生活中,你会对什么“上上下下看了又看,上上下下闻了又闻呢”。(请两三个学生说一说,再把这非常喜欢的感情送到句中去读一读); 父亲只看了一次,闻了一次吗?(体会“又”,看了很多次)父亲看得可真仔细,全班读一读,读出父亲浓浓的爱。3
7、、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父亲望见了什么?(树叶在动)看见树叶在动,父亲知道了什么(林子里有鸟,小作者能看到吗?)父亲闻到了什么?(鸟的味道,你闻到过鸟味吗?你知道鸟味是什么样的吗?)看见树叶动,只有父亲知道有鸟,走进树林,只有父亲才能闻到鸟味。这说明父亲经常来树林,对鸟非常熟悉。 4、创设情境, 体会“深深地爱” 从父亲的“仔细”和“熟悉”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父亲非常爱鸟)是啊,父亲一定是深深地爱着树林和鸟,才会对它们如此熟悉,一定是经常来到树林看望小鸟,才会对它们如此了解。在父亲眼里,看看幽深的树林,听听鸟儿们的歌唱,那真是一种享受、一种幸福 。让我们把这种幸福和享受送到句子中去读一读。师
8、引读“所以,父亲站住了,生接读:朝幽深地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读轻一点,慢一点,读出父亲浓浓的爱)5、小结:刚才我们父亲的动作中感受到了父亲的爱鸟。让我们把掌声送给()号学习小组,他们引领我们探究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第二组:父亲的神态(创设情境,进行说话练习)我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1、 从这句话中,你读到了什么?(我什么都不知道,父亲却看得如此专注,对鸟们熟悉,喜爱。)2、 “茫然”、“凝神静气”是什么意思3、 父亲静静地望着树林,他在想什么呢?三、 第三组:父亲的语言(品读句子,感情父亲的爱鸟之情)(一)解读“听鸟歌” 1、出示“这是树林和鸟最
9、快活的时候。”父亲说。我知道这也是父亲最快活的时刻。 2、从父子的对话中,你 读到了什么? 3、你最快活的时候是什么? 4、体会父亲对鸟儿的热爱之情,读句子。 5、你快乐,所以我快乐,这就是爱,是真挚的爱。(二)解读“为鸟忧”1、出示:过了一会儿,父亲对我说:“鸟最快活的时刻,是飞离树枝飞向的那一瞬间,但这时也最容易被容易被猎人打中。”2、从父亲的语言中你读出了什么?(对鸟的生活习性非常熟悉,鸟儿容易受伤,父亲对此深深的担忧。) 3、把你的感受送到文章里去读一读。4、角色体验,体会父亲的爱鸟。A:鸟儿快乐,父亲就快乐,鸟儿有危险,父亲就担忧,同学们,在生活中,谁会因为你的快乐而快乐,谁会为了你
10、的安危而担忧。(亲人、父母)B:父亲的对鸟儿们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呀(是朋友,是亲人)父亲是多么的爱鸟呀!让我们再深情地读一读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四、小结:父亲对鸟的爱流露在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之中,这就是具体描写。父亲之所以对树林和鸟如此熟悉,是因为他一生最爱树林和唱歌的鸟。五、交流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我”听了父亲的话,心里掠过一比沉重,也由衷地感到高兴?1、读最后一个自然段。2、 你从这句话中读到了什么?3、 我为什么“沉重”?如果父亲是猎人会怎么样。 (1) 体会我为鸟忧(2) 小结:我受父亲的影响,有了爱鸟,护鸟之情。 六、 总结提升 1、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题。 2、课题中的顿号可以换成
11、哪个字?(爱) 3、爱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对于树林和鸟,我们应该怎么去爱呢? 4、我们人类和大自然要和谐相处。大屏幕出示: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执教: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 教研室 于永正 时间:两课时 师:请大家看大屏幕。从大屏幕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 生:我知道了您来自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教研室。 师:对。但是只要说我“来自江苏省徐州市”就行了,最多加个“鼓楼区”,“教研室”不用说,那是我的工作单位。 评:按照语言习惯,介绍某人时只要说到来自哪个地区就可以了。于老师很敏锐地发现了学生回答中的这一问题,真是一个高明的语言医生。 师:(稍顿)这就叫阅读。你们别看就这么几行字,它却包含了很多信息。
12、 评:生活处处是语文。看似简单的课前谈话,却自然而然地引导孩子留心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一、揭题,学习生字词 师:这里有一个词“诀别”。什么叫“诀别”?这个词在哪句话里?(指名读含有“诀别”的句子)什么意思,懂了吗? 生:不懂。 师:不懂?你心里应该有点明白。 (师再读句子。) 生:“诀别”应该是“永别”的意思。 师:这里有“永别”的意思,但它和“永别”还有区别。 生:从那以后跟她再没有见面。 师:对了。“诀别”就是指不再见的离别。文中史铁生去看他的母亲时,母亲已经昏迷了,后来就去世了。那最后的一次见面就是诀别。今年暑假我回老家,想见一位好朋友,不料不久前他去世了。没想到三年前的那次相见,
13、竟是“诀别”。 评:“诀别”一词的教学颇具匠心。首先是词不离句,让孩子在读句子中初步体会它的意思。接着让学生辨析“永别”和“诀别”,理解“诀别”的意思。于老师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叙述了生活中的一个事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诀别”的意思,十分到位。 师:通过预习,生字读准了,词义也理解了,收获很大。学习就要靠自己学。 评:这是六年级的语文课堂。到了六年级,是否要进行字词教学?于老师用他的实践做出了响亮的回答:要!而且要扎扎实实地进行!瞧,从读生字、写生字,到读词语、理解词语,不惜时间,悉心指导。 二、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师:通过预习,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课文正确流利地读下来。我们先来读课题
14、,谁把课题读得让老师满意,就请谁来读课文。(请四名学生读课题)听了你们读课题,我就知道你们把课文基本上读懂了,而且感情也基本上体会出来了。请你们四个人来读课文吧。看,机会是他们自己争取的,其他同学不要有意见噢。 (一生读第1自然段,师相机指导,如“望着望着”要读得紧密些,第二个“望着”可以读得稍轻点。) (一生接读第2、3自然段,把“你要是愿意,就明天?”读成了陈述语气。) 师:“明天”的后面什么标点符号?应该怎么读? 评:于老师非常重视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初读时,连一个小小的标点也不放过。其实于老师很清楚,这里的问号饱含着母亲对儿子的爱,岂容错过? (后面两位学生都读得正确流利。) 三、再读
15、课文,初步理解文本 师:书要想读好,必须多练。多练了才能读得正确、流利。读多了,思考了,想象了,才能读出感情。下面请大家听我读,特别要注意句号、段与段之间我是怎样停顿的。 (于老师动情地读书。读完后,全场爆发出一阵掌声。) 评:于老师真挚动人的范读,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在这样的倾听中陡增。课后,著名语文教学专家周一贯老师说:“听了于老师的范读,可以少讲三分之二。”这话很耐人寻味。 师: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这是一个重要的学习任务,而且应该说是第一位的。请大家捧起书,再一次走进秋天的怀念,自由读,声音不要大,也不要快,用心去品味。 (学生再读全文。) 四、
16、潜心涵泳,研读“母亲” 1. 默读,圈点批注。 师:你们读书的表情和声音令老师感动。老师感觉得出来,你们是在用心读。(指课题秋天的怀念)作者是怀念谁的? 生:怀念母亲的。 师:下面,让我们先读“母亲”。(板书:母亲)读懂一个人,无非是听其言,观其行,察其色,也就是看他的行为,听他的话语,看他的表情。(板书:行、言、色)从这三方面认真思考,就能读懂一个人。请大家默读1、3、6段,边读边做记号,看看何处写“行”?哪里写“言”?哪里写“色”? (学生潜心读书,师巡视指导,并把孩子们圈的重点词句写到黑板上。) 2. 再读,体会含义。 师:同学们真能干,把关键词句都找出来了。请大家再读1、3、6段,体会
17、自己划的词、划的句子的意思,一定要边读边思考。 (学生默读,教室里非常安静。) 评:智慧在静思默想中,此时无声胜有声。 3. 交流,整体感知。 师:你从自己划的词句中读懂了什么?用最简练的语言来描述。 生1:我从这些词句中体会到母亲对“我”的关心。 生2:母亲非常爱“我”和妹妹。 生3:我体会到母亲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 师:不错。但谁能把他们说的话用一个词概括一下? 生:母爱。 师:他的回答叫“概括”。如果有人问你什么是母爱?你怎样回答?(老师手指黑板上的“行”、“言”、“色”,提示学生。) 生:母爱是行、言、色的提炼。 师:好一个“提炼”!母爱就是一个个 生:母爱就是一个个动作,母爱就是一
18、句句话语,母爱就是一个个表情。 师:是啊,母爱就是一堆细节!一堆不起眼的细节!(师板书:一堆细节)如果把母爱比作大海,那一堆堆的细节就是大海里的一滴滴水。正是这一滴滴的水,汇聚成了大海;正是一个个的细节,铸成了伟大的母爱。把书捧起来,请你们再把你们划的语句好好读读,细心体会。 (生读。) 师:细节往往是不起眼的,但是,细节决定一切,大家千万不要忽视细节。作家史铁生正是通过一个个细节来描写伟大的母爱。请你们再仔细品味这一个个的细节,眼睛盯看这些词语,体会这些词语背后的意思,看看母爱究竟是什么。 (生凝神默思。) 评:聚焦作家笔下的一个个看似平常的细节,引导学生去品味细节,这是阅读指导,又何尝不是
19、写作方法的有机渗透?写人记事,学会对人物的言、行、色的描写,展开细节描写,这是多么重要的方法。于老师在这节课中虽然没有进行细节描写的迁移性写作训练,但是在这样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已经播下了写作方法的种子。写作,弥散在阅读教学中。 4. 聚焦细节,解读细节。 (1)聚焦“躲”字 师:史铁生把家里的东西破坏了,母亲为什么不制止儿子,反而躲出去?透过这个“躲”你看出了什么? 生:我看出了母亲非常了解儿子。 师:“了解”的“了”字如果换另一个字就更准确了。 生:换成“理”字母亲很理解儿子。 师:说得好!母亲理解儿子!面对此情,母亲会怎样想? 生:母亲会想,儿子双腿瘫痪了,随他一点,他需要发泄。 师:保留
20、“泄”字,“发”字换一换。 生:宣泄,儿子需要宣泄。 师:好,这就叫用词准确。如果没有宣泄,他可能会发疯。母爱是什么?母爱是理解!泰戈尔说过:“爱是理解的别名。”没有理解就没有爱。 (2)聚焦“挡”字 师:有一天,史铁生站在窗前,看树叶“唰唰拉拉”地飘落。母亲挡在窗前,不让儿子看,为什么? 生1:他会想到自己就像那些落叶一样。 生2:他会很绝望。 生3:他会想自己像叶子一样,从嫩绿到枯黄,从枯黄到落地,因而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生4:他会认为自己的生命很短暂。 师:一片树叶黄了,落下来了,就意味着一个生命的结束。古人说:“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让人非常难过,感到哀伤。“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
21、点愁。”身有残疾的史铁生面对这“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情景,他一定想到了自己,他会感到凄凉、悲怆,甚至于绝望。母亲这一“挡”,告诉我们母爱是什么? 生:母爱就是一个动作,一个不起眼的动作。 师:这个动作是给儿子的 生:这个动作是给儿子的一个希望。 师:她挡住了绝望,留下了希望。母爱是呵护,母爱是引导。 评:学生们的见解很深刻,表达很精彩,这正得益于老师的循循善诱。“史铁生看着这落叶,他会想什么?”这个问题,如同一把金钥匙,打开了通向文中人物内心世界的大门,学生和人物的情感共振点找到了:落叶悲秋复悲己。教师又信手拈来一些悲秋的诗句,更使课堂多了一份摇曳多姿的文学色彩。此时,再聚焦到这个寻常的动作“挡
22、”,于是,便“挡”出了母爱的深沉,“挡”出学生对母爱的深入体悟,也“挡”出了于老师对文本的细致独到的解读! (3)聚焦“?” 师:再让我们聚焦一个不起眼的问号。当“我”表示愿意去看菊花的时候,母亲心里很高兴,她对“我”说:“你要是愿意,就明天?”这句话的后面为什么用问号而不用句号?用问号表明母亲是用什么样的语气和儿子说话的? 生1:用问的语气。 生2:母亲是要征求儿子的意见。 师:征求意见,一种商量的口吻。母爱是什么?母爱是商量,是尊重。 评:叶老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作者用词造句准确传神,于老师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在一个容易放过的标点上,品出了深刻的内涵。 (4)聚焦“笑”字 (师略
23、述文章情节:儿子脾气暴躁,态度非常不好,可是母亲反而“笑”了。) 师:一个“笑”字,看出什么? 生1:母亲能和儿子一起出去,她已经很满足了。 生2:她对儿子很宽容。 师:体会得真好,给点掌声!只有母亲才有这样的胸怀!儿子脾气那么差,她反而笑了。母爱是什么?母爱是宽容,只有母亲才有这样博大的胸怀。 (5)聚焦临终的话 (指名读母亲临终前说的话。) 师:母亲要死了,心里还惦念着子女,但母亲的话没有说完就咽气了。史铁生知道母亲要说的是什么。你知道吗? 生:希望他们“好好儿活”。 师:对了,希望他们两个好好儿活!母亲要死了,但她想着的还是她的儿女。母爱是什么? 生:母爱是母亲对儿子的牵挂。 师:掌声送
24、给她! 师:母亲死不瞑目啊。母爱是牵挂,一份永远的牵挂,永远永远的牵挂!这就是母亲。(师指黑板上板书的词语)这一堆细节告诉我们:母爱是理解,是呵护,是宽容,是牵挂。难道就是这些?不,多了,还有很多很多谁也说不清母爱究竟是什么!因为她太博大了。 评:情到深处,于老师妙语连珠,他的语言,他的神情,他的动作,融成了一首真挚的诗!人文合一,人课合一,这样的课堂,学生幸福,与会的老师们同样幸福! 师:同学们,把书捧起来,让我们一起来读倒数第二节,记住母亲。 (学生动情地朗读。) 五、前后对比,研读作者 师:最后让我们来读作者,请大家读第一段的前三行和最后一段。 (生自由读,师板书“暴怒无常”和“泼泼洒洒
25、”。) 师:大家看,文章开头说,作者是一个暴怒无常的人。什么是“暴怒无常”?下面的两句话就是对它的解释。大雁北归,意味着春天就要到来,多么令人高兴的事,但是他不喜欢;收音机里的歌声多么甜美,但是他不喜欢,不但不喜欢,反而砸东西这就叫“暴怒无常”。所以好多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去理解,不一定要查字典。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学习语文的普遍规律。于老师教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这不仅科学、便捷、高效,而且这种能力本身就是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师:把书拿起来,齐读这三行。(学生齐读)这是以前的作者。后来,作者转变了吗?请大家读最后一节。 (齐读最后一段。) 师:又是秋天,作者再次看到
26、菊花盛开,这个时候,他眼里的菊花五彩缤纷、争妍斗奇、朝气蓬勃。作者转变了吗?(生:转变了。)但是作者没有直接写自己改变了对生活的看法,而是通过对菊花的描写,间接地告诉我们他转变了,这叫“含蓄”。作者开始写自己“暴怒无常”,最后写自己感到菊花的“泼泼洒洒”,感到花的生命力,这叫前后对比,前后照应。这就是文学的魅力!这就是语文的魅力!这就是读书的魅力!一定要好好读书,好好去体味。 评:文章含蓄的表达方式、前后照应的写法,老师不讲,学生难以领会。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该讲的还得讲,该出手时就出手。于老师适时精当的讲解,使学生很快明了了文章的写作特点,花时少,效果好,体现了语文的本色。 (师简述作者后来的成
27、就,动情地朗读我地坛母亲中的一段话。) 师:史铁生是好样的!在母爱的呵护下,在自己的努力下,他终于战胜了自我,而且成为一位著名的作家。如果真有在天之灵,我想他的母亲一定会含笑九泉!把书拿起来,再读最后一段。 (学生齐读。) 评:解读作者这一板块,于老师处理得简洁明快:抓住了两个词“暴怒无常”和“泼泼洒洒”,体会人物转变,感受人物形象,品味表达之妙,享受文学之美,真可谓是简约而丰美。 六、再读全文,结课 师:全班起立。读这样的文字,一定要双手捧起来,站起来庄重地读。当你们对母亲对作者有了这样的理解后,再读全文,一定会有新的体会,新的感受。 (全体学生起立,庄重地读全文。) 师:学语文和读课外书,不但要知道文章写了什么,还要记住它的语言,把语言留下。谁拥有了语言,谁就拥有了智慧。下课。 评:“把语言留下!”这句话也许天真的孩子未必全懂!这更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送给我们一线语文老师的一句箴言,一句值得永远谨记在心的箴言。让孩子把语言留下,我们该怎么做?大师的话,促我们深思。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