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地理必修1的第二章第三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2课时)一、教材分析与处理(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主要介绍锋、气旋、反气旋等常见天气系统与天气的关系,在本单元中起到小结与实际应用转承的作用,在前面两节的基础上论述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影响,是从理论向实际的分析应用过渡的节点,也为下面介绍全球的天气变化作了必要的准备。本节课与本章其它三节课紧紧围绕大气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关系这一主线,论述了大气对地球的影响,在整本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全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难点之一。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本课的学习还
2、为后面气象灾害台风、寒潮等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二) 知识结构分析如下图分析: 高低压系统常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暖锋冷锋准静止锋结构特点概念天气特点形成过程 本节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锋面系统和气旋与反气旋天气系统,分别从概念、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天气特点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释。其中锋面系统中冷锋和暖锋是必须掌握的重点,准静止锋为了解内容。在了解上面两大天气系统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理解锋面气旋,为能力检验拓展模块。(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F 冷暖锋结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F 高低压天气系统的形成与结构特征2.教学难点:F 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F 气旋与反气旋的气
3、流状况与差异F 等压线图的判读 教学重、难点确定的依据: 确定锋面天气为本课重点之一是因为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重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例如,冷锋在我国影响范围甚广,几乎遍及全国,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爆发的寒潮以及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都是冷锋造成的天气现象。掌握了冷、暖锋的形成以及与天气的关系可以更好的了解我国的气候,解释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高压、低压天气系统也是影响我国的重要的天气系统。如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常出现的台风天气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表现,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是在副高的控制下形成的灾害天气。为什么把
4、冷暖锋与天气的关系作为本节的难点呢?一是锋面的形成和概念比较抽象;二是冷暖锋过后的地区温度、湿度、气压、风等发生明显变化,易混淆和遗漏;四是要懂得什么是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它们分别被什么天气系统控制。本课难点之二是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易混淆,再加上南北半球方向的不同更增加了记忆的难度。(四)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确定以下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F 认识和记忆常见的天气系统(如冷锋、暖锋)的概念和特征F 理解和掌握各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和对天气的影响。F 提高学生读图、分析、总结的能力,能够判读常见的天气系统图F
5、 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F 使学生学会在老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F 使学生掌握由现象探究本质,再由原理解释现象的方法3.情感态度欲价值观:F 加深对我国天气变化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国家F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二、学情分析1 知识基础: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了解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规律,有了一定的基础和自我探究能力,但地理空间的抽象思维能力依然不够成熟,需要创设情境进行引导。2 心理特点:高一的学生学习任务较繁重,注意力易分散,但对新奇的变化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
6、,因此,在教学中应利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授课,启发学生主动思考。三、教学方法及手段基于学生的现有知识基础、理解能力和此年龄段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本节课的内容,现拟定以下教学方法:主要运用启发式谈话法、比较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和演示法。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一步步推敲思考,有利于注意力的集中及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本节课有多对对比性概念出现,如冷锋与暖锋、高压与低压,适宜用比较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对于比较抽象的冷暖锋、气旋的气流状况等,用动态幻灯片展示,形象生动;由于本节课内容较难,教师讲授仍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在教学手段上,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作用,以动画演示变化,以图像增强效果,增加可视性
7、和吸引力,将抽象形象化。四、学法指导 F 让学生在读图分析总结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规律;F 从事实案例出发,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与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活力;F 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自由讨论,自我归纳五、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流程设计图:分为四大模块模块一视频导入,复习引出多法并用,新课讲授课堂总结,布置作业动画演示思考归纳看图分析总结概括动态演绎比较分析小组讨论制作表格练习巩固,能力提高模块二模块三模块四(一)【视频导入,复习引出】 (10分钟)1) 用多媒体展示近几天有代表性的一段天气预报的画面(涉及锋面和气压概念)2) 复习提问: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大气的运动与全球性大气环流,刚播放的天
8、气预报中有大气的运动和大气环流吗?(引导学生回忆复习)3) 引出新课:正是基于这些大气的运动和环流才有了我们现在各种各样的天气,那么刚刚视频中提到的锋是什么呢?它们又是怎样影响天气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些常见的天气系统(让学生初步认识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二)【多法并用,新课讲授】(65分钟)1) 锋面系统 (35分钟) 从刚刚的天气预报中,提到了锋这个名词,那么什么是锋呢?通过这样设计,使学生从感官上接受概念并能运用以前的知识更好的理解念,为下面的知识做好铺垫 动画演示,思考归纳设计思路:利用多媒体播放锋面动画,通过教师一系列的提问,引导学生了解锋面的概念和形
9、成 1.概念:冷暖气团的概念 锋的概念 2.结构特点:暖气团在锋面上面,冷气团在锋面下面。 (问:为什么暖气团总在锋面的上面?一上一下两种不同性质气团会稳定存在吗?) 适时的提问,使学生的思维再度扩展,加深对锋面结构的理解3.天气特点: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过渡:根据冷暖气团谁主动移动,可将锋面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4. 锋面类型与天气 F 利用多媒体播放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动画 冷暖锋概念F 结合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冷暖锋及对天气影响的异同F 简单介绍准静止锋,以梅雨为例(了解) 教师总结讲解:锋面是影响我国的重要的天气系统,又以冷锋势力最强,范围最广,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国秋
10、末春初爆发的寒潮,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和沙暴天气都是冷锋造成的天气现象。 小组讨论,制作表格F 每四人一组分析讨论冷暖锋的区别与联系,并自行制定对比表格F 制定完后抽查3到4组,检查制作情况,最后纠正错误、补充不足,得出结论。参考表格: 气流运动过境时天气过境后天气降水时间降水位置冷锋冷气团主动运动阴天、下雨、大风气温湿度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时间短强度大锋后暖锋暖气团主动运动连续性降水气温湿度上升,气压降低,天气转晴时间长强度小锋前结合动画的展示,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表格是他们通过自己亲身的参与,以及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获得知识、得出结论,有利于解放思维,培养学生独立创作的能力2)
11、低压(气旋)系统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30分钟) 看图分析,总结概括1. 结合世界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介绍低压与高压的概念、结构特点,引导学生找出高压脊、低压槽强调:低压或气旋,高压或反气旋,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动态演绎,比较分析2. 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北半球气旋的形成、结构及其天气3. 由老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观察,并归纳总结出气旋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气流特征、结构特点和天气状况,制作成表格1。4. 让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分析北半球高压系统的形成及其天气,自行完成表格2。(三) 【练习巩固,能力提
12、高】(10分钟)1. 下图中正确反映某地暖锋过境期间,该地温度变化过程的是( ) 答案及解析:B 过境前处在冷气团控制下,气温较低;过境时,天气变化剧烈,气温上升较快;过境后处在暖气团控制下,气温较高且稳定。2. 下面为两幅台风图像,观察回答台风是气旋还是反气旋?为什么?(四) 【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我们基本了解了我国的常见的天气系统中的冷锋、暖锋,这两大天气系统和天气的关系是本课的重点,必须熟练掌握。别外,一定的读图和分析能力,是地理学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是突破本节课的关键,希望大家能够多注意培养这方面的能力。课后作业:1.收集资料,分析近几天来西安天气变化
13、主要受什么天气系统的影响。2.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的气压分布图,读图分析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EF是脊线还是槽线_。 (2)A、B、C、D是四条锋线,属于冷锋的是_。 (3)图中大陆上的强高压名称是_,就气流状况而言属于_,这时我国广大的东部地区盛行_风。 (4)如果A锋移动的速度较快,这时我国北方常出现_天气。如果B锋能形成降水,那么雨区在B锋的哪一侧?_。 (5)G点和A点相比风速较大的是_。六、教学评价1) 学生行为评价 观察看学生的学习状况、状态,对本节课的重视和喜爱程度。主要采用非数量化的观察记录法。F 看学生注意力集中程度,是否专心F 看学生对重点难点问题是否进行了认真的
14、探索思考F 看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是否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是否由个体学习到主动合作学习F 看学生对本节课的态度,是否感兴趣,表现是是否活跃 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每个环节学生的行为差异 ,总结各环节的不足与优势 ,以便改进和指导将来的教学工作。2) 教学过程及效果评价 主要采用量化评价和非量化评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测验评分量化学习效果。F 通过课堂巩固练习评价学生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情况F 课后作业是两道中等难度的延伸性开放性题目,主要考察学生过程与方法的掌握状况F 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F 教学环节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和达成度,评价主体是学生,主要采用访谈和观察法-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