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察土壤教学设计杭坪镇中心小学 楼英杰【教材简析】岩石与土壤是地壳表面重要的组成部分。本课主要研究土壤由哪些物质组成。教材首先指导学生对土壤里面有什么展开观察,初步了解土壤的成分;接着是对土壤颗粒进行观察与描述,为土壤分类做铺垫;最后是土壤沉积实验,观察到土壤根据颗粒大小的不同会分出不同的层次,进一步认识到土壤的成分,同时也为五年级学习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奠基。【学情分析】学生在二上我们的地球家园中已经初步了解了土壤,认识了土壤中的居民,知道土壤中有小石子、沙、黏土等成分,因此土壤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熟悉的,但是他们并没有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去观察土壤,对土壤的具体组成及基本特征并不了解。本课将重点引
2、导学生观察分析土壤由哪些物质组成,了解土壤的成分,认识到土壤对生命的意义,同时也为五年级学习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奠定相关的知识基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的颗粒(小石子、沙、黏土)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科学探究目标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的方法了解土壤的组成成分。会用土壤沉积的方法观察到土壤成分按颗粒大小分层。科学态度目标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土壤有哪些物质组成,了解土壤成分。难点:用沉积实验了解土壤成分,感知土壤颗粒大小沉积顺序。【教学
3、准备】一份新鲜土壤、蒸发及过滤实验器材、白纸、镊子、盘子、放大镜、玻璃杯、搅拌棒、水、烧杯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我们先一起来看个短视频,视频里是什么植物在生长?植物为什么要种植在土壤中?看来土壤对于植物非常重要,有人曾经说过:土壤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资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观察这最宝贵的资源-土壤。请同学们结合生活中的经验思考一下,土壤由哪些成分组成?二、探索1.同学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猜测,那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观察土壤?(看、闻、摸、 放入水中. )2.接下来我们一起先看一看可以借助放大镜,再闻一闻土壤。然后把全部土壤放入水中观察,最后充分搅拌后盖盖静置观察。什么叫充分搅拌?最后两步可以改变顺
4、序吗,为什么?好了同学们,开始实验吧,铃声响起后收拾器材停止实验。时间到,我们一起来汇报一下,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认为土壤里有哪些成分。3.除了看、闻、放入水中以外还能用什么观察方法? 今天我们要用一种特殊的摸的方法捻,怎样的做法叫捻?谁来演示一下。是的,捻需要我们三个手指慢慢摩擦,为了效果更佳还需要闭上眼睛细细体会,要达到落针可闻的程度,能做到吗?领取实验材料,取少量土壤准备好。准备好了吗?闭上眼睛,慢慢摩擦,睁开眼睛看看,你有什么感觉,你发现了什么。(土壤里大小不同的颗粒)4.手里的颗粒是什么确定了吗?(没有确定是因为缺少给这些颗粒分类的标准)该怎么给这些大小不同的颗粒分分类?我给同学们带
5、来了一种工具筛子,上面这个的直径为2毫米,下面的这个直径为0.06毫米,可以怎么做?寻找土壤中最具代表性的大、中、小三种颗粒1到2颗,贴在记录单2上。思考:大、中、小三种颗粒的直径范围是多少?学生实验,展示,汇报。他们的发现你们认可吗?还有补充吗?介绍砂砾、沙、粉砂、黏土的直径范围。5. 仔细观察土壤沉淀瓶,你能用大颗粒 ,中颗粒 ,小颗粒 ,把土壤分层情况画出吗? 最下层的大颗粒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哪种颗粒?中颗粒呢?6.土壤有哪些主要成分?是的,这些是土壤的主要成分,其实它还有很多其他的微量成分,等待同学们以后去学习,去发现。四、拓展提升1.课后提升: 寻找植物生长茂盛的地方,观察并记录那里的土壤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一起猜测了土壤的成分,通过初步观察和进一步观察了解了土壤的组成,知道了到了土壤颗粒的大小,我想同学们对于土壤一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我们的学习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同学们再见。【板书设计】6.观察土壤我们的猜测:小石子、沙、腐殖质、水、黏土、空气土壤的主要成分:小石子、沙、腐殖质、水、黏土、空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