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上册) 畅言教育我与社会教学设计 本课时编写: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 陶园教材分析: 我与社会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课时的内容。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要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在社会中成长。因此,参与社会实践,感受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为第二课时在社会中成长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2.能力目标 培养关心社会的能力,提高综合分析能力。3.知识目标 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感受社会生活。2.教学难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课前
2、准备:学生搜集暑假生活的见闻和感受,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快乐的星期日(见课件)教师小结: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要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在生动鲜活的社会课堂中学习、成长,在异彩纷呈的社会实践中锻炼、发展。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的第1课时我与社会(板书)一、 感受社会生活活动一:李铭的一天问:(1)结合以上情境和你的经验,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2)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学生回答。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多种多样:走进农村,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来到工厂,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
3、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观看升旗仪式,感受身为中国人的自豪。通过报纸、电视、网络,了解更多的社会信息。【设计意图】(通过此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1、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活动二:小华的日记 见课件问:暑假里,哪些事情让你印象深刻?把你的感受写下来,与同学分享。问:从暑假生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呢?学生回答。国家正在发生越来越大的变化;能够学到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需要提高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设计意图】(通过此活动,让学生明确感受社会生活的意义)2、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深刻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想
4、象空间:活动三:请充分发挥想象力,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从小与世隔绝,没有人与他说话、交流,那会发生怎样的情景?播放视频山东“野人”问:(1)20余年的隐居生活给兄妹俩带来了什么变化?(2)兄妹俩的遭遇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及问题让学生认识到,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相关链接:人是政治的存在者,必定要过共同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
5、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活动四:探究与分享我的不同身份图片展示:我是消费者、我是志愿者、我是大姐姐,我是学生学生以不同的身份介绍自己。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例如:我们是父母的子女;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在小区里,我们是业主,也是其他业主的邻居;在祖国大家庭中,我们是未来的建设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明确各自的不同身份是由一定的社会关系确定的)相关链接: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关系分为不同的类型。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血缘关系:以血亲或重量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
6、会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地缘关系: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如同乡、邻居等。业缘关系: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同学、同事等。拓展空间:试着绘制并填写“我”的社会关系网络图,并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确认属于哪一种关系。(多媒体展示,学生交流讨论完成。)课堂小结:我们每个人都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社会的发展更对每个人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做人。只有进入社会大课堂,亲历实践,方可尝到适应现代生活所必需的本领,适应社会生活需求。板书设计 第一节 我与社会一、感受社会生活1、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2、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
7、受越来越丰富、深刻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课堂练习1.中学生小明在学校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在节假日经常到十字路口帮交警疏导交、到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去景点做志愿者,对于小明的做法,认识错误的是( B )A.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 B.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C.能让自己成为一个名人D.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2. 我”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舅舅、姑姑、老师、同学、邻居、伙伴、父母的同事、老师的老师等等。这表明( C )A.我们的生活不幸福,因为人情关系太复杂B.如果把整个社会看作一
8、张大网,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C.我们要经常请客D.我们生活在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中 3、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这表明 ( C ) A.社会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B.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C.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D.离开社会个人依旧能过的很幸福 4.在家庭,我们是子女,在学校,我是学生,外出旅游,我们是游客,在商场,我们是顾客这说明( D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A. B. C. D. 教学反思:本框是道德与法治八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课的内容,在教学方法上注意才用更能调动学生热情的合作探究、小组交流学习等方式,从一个来源于学生生活的实例中,让学生感受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在课堂把控力上需要加强,以免课堂稍显混乱,学生讨论方向不准。用心用情 服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