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公开课《毫米的认识》教案及反思.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778188 上传时间:2024-11-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3.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开课《毫米的认识》教案及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公开课《毫米的认识》教案及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公开课《毫米的认识》教案及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公开课《毫米的认识》教案及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厘米、毫米单位之间的关系,1厘米=10毫米。 3、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1厘米=10毫米。 教学难点: 使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会用毫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和画线段。教学方法:观察、讨论、演示讲解法。准备尺子,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实物图进行观察、分析,找出1毫米有多长。并会测量和线段。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

2、新课小朋友你们回忆一下,我们在二年级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厘米 米)你能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1厘米有多长吗?你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吗? (1米=100厘米)测量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哪些工具?(尺子、三角板等)课前老师请每位小朋友拿出自己的数学书,现在请你仔细观察,你能估计一下它的长和宽吗?(指名几位)究竟估得准不准呢?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准确的长度呢?(测量)以前测量过吗?想一想在测量时要注意什么?(书本的一端要对准0刻度)现在请你赶紧测量一下吧! (学生汇报)可能:有的说宽1厘米多一点,有的说2厘米不到。 师:那也就是说宽不是整厘米数,如果老师想知道他的准确长度那怎么办? 师小结:实际上

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小物体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数,为了比较准确的测量它,我们就要学习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毫米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展示交流(一)认识毫米,感知1毫米的长度 你能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到毫米吗?试一试,找到后指给同桌看。2、指名到投影上来找毫米。(师放大尺子) 生可能:一小格就是一毫米 师:大家找的和他一样吗?(恭喜你们找的很正确)3、小结:尺上1厘米中间还有许多小格,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指任意1小格)这是1毫米长,这也是1毫米长。4、其实我们的校卡,它的厚度就是1毫米,请你摸摸厚度,觉得1毫米怎样? (很短)现在请你像老师一样把校

4、卡这样捏住,然后再慢慢抽去,观察两个手指间的距离,象什么呢?(一条缝隙) 5、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哪些东西大约长1毫米呢?(一分钱硬币、磁卡等) 6、思考:生活中量什么样的物体用毫米做单位比较合适呢? 师:在量比较短的物体时,要用毫米做单位。需要量得比较精确时,也需要用毫米做单位。7、既然毫米的用处这么大,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把1毫米的长度深深地记在脑子里吧! (二)认识1厘米10毫米。 1、师:我们知道刻度尺上的1小格就是1毫米,那么在1厘米中究竟有这样的几毫米呢?请在自己的尺上选择任意的1厘米数一数。(为了数起来方便清楚,小朋友铅笔指着数)先自己数,然后指给同桌看。 有发现了吗?(指名:1厘

5、米里有10毫米)你是从数字几数到几的?大家数出来的结果怎样?(再指一两位)是不是每1厘米中都有10毫米呢?谭老师也来选1厘米,咱们一起数好吗? 3、怎么样?( 1厘米正好是10毫米) 4、师板书:1厘米=10毫米(齐读:顺倒各一遍) 5、问:那么2厘米是多少毫米?4厘米呢? (三)生活中哪些物品的厚度大约为1毫米呢? 请学生说一说(指名回答)谭老师也找到了一些,我们一起看看。师:我们已经认识了毫米,也知道了毫米和厘米大哥之间的关系,现在我们就要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的测量问题。三、当堂达标,巩固深化1、测量(做一做 )。(1)测量物体时,应注意什么? (2)交流汇报。你是怎么看出来的?2厘米

6、7毫米就是几毫米? (3)表扬填对者 2、测量书本22页量一量。(以毫米为单位)(1)独立测量 (2)指名汇报 如果没有零刻度,怎么量呢?师小结:(测量时,如果起始刻度不是0,测量结果则要用末端刻度减去始端刻度。)4、画线段。(1)、请学生回答画线段的步骤。(2)、画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5、布置作业。(练习五 第6题) 学生做题,师巡视。四、课堂小结、知识梳理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发言)五、拓展延伸时间过得很快,一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认识了几个长度单位?你能给他们排排队吗?米厘米毫米。米不是最大的长度单位,毫米也不是最小的长度

7、单位,长度单位的家族中还有很多成员,今后我们继续学习。六、板书设计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1厘米=10毫米。难点是使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会用毫米测量物体的长度和画线段。在教学过程中我是让学生通过观察、估计、测量、操作,使学生对毫米的认识逐步加深,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1厘米=10毫米。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际生活又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观点,同时教会学生会测量和画线段。学习毫米认识之前,学生已经在二年级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与方法

8、。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我在教学中注重做到了2点:1、紧密联系生活。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基础,应该作为检验本单元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长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在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观念时,除了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和课件外,同时让学生用手比试一下1厘米和1毫米的长度加以对比。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是1毫米等等,通过用手比划感知1毫米的实际大小。2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贯穿估测。如在引入毫米时,教材安排了学生用尺子测量课本厚度的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测量中发现课本的厚不能用整厘米表示,从而引出“毫米”,感受毫米产生的意义,再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明白厘米与毫米的关系。紧接着,在下边的动手操作小组内合作测量物品时,每一次准确测量之前都安排让学生先估一估,再精确测量。这样的编排设计给了学生尝试、修正的机会,使学生的估测能力在这节课上有了一定的发展。当然上完这节课后,感觉还有待改进、调整的地方,比如:1.在教学的估测没有很大出入,但在测量时由于没有预测学生书皮的问题,再者引导欠缺,时间过长,应该尽量缩短时间尽快进入主题。2. 由于测量时间有点长,导致后面画线段的练习题没有完成。作业的反馈情况可以使我明白要想提升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得还课堂于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