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师校本研修教学设计课题1.3不等式的解集主备教师李永锋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 能够根据具体情境中的大小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2. 能够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过程方法1. 培养学生从现实情况中探索、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2. 经历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并试着把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情感态度 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的作用,通过探索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教学重点1. 1.理解不等式中的相关概念 2.探索不等式的解集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教学难点探索不等式的解集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课时安排本课题教学共( 1 )课时,本课教学为第( 1 )课时。课前准备:三角板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一环节:复习旧知识(2分钟,复习导入)师:上节课,对照等式的性质类比地学习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且也探索出了它们的异同点,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多媒体呈现)第二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分钟,由一个实际生活情景引入,能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有实际生活意义。)在某次数学竞赛中,教师对优秀学生给予奖励,花了30元买了3个笔记本和若干支笔,已知笔记本每本4元,笔每支2元,问最多能买多少支笔?学生1:3个笔记本共花去12元,还剩18元,可买9支笔.学生2:我认
3、为可以买1,2,39支,最多9支.此时学生讨论激烈,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探索欲望极强。为以下不等式的解集作下铺垫.第三环节:师生互动,课堂探究(15分钟,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全班交流) 通过学生们的相互交流,抽象到数学上:设至少可买X支笔,那么买笔记本的总价格与买笔的总价格的和不超过30元,因此:34+2X30,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可解得X9.(一)提出问题,引发讨论探索交流:(二)导入知识,解释疑难:(解决导学稿的问题) 通过以上问题情境的引入可知:所列出的不等式中都含有未知数,而符合条件的未知数的值很多,只要将其中任一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原不等式中,均能使不等式成立,把“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
4、值,叫做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有时有无数个,有时有有限个,有时无解。 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既然不等式的解集在通常情形下有很多个符合条件的解,那么我们能否用一种直观的方法把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出来呢?请同学们相互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大于向右画,小于向左画。相等用实心,不等用空心。(三)议一议: 不等式的解集x3 与x3有什么不同?在数轴上表示它们时怎样区别?分别在数轴上把这两个解集表示出来 第四环节: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正确师范)活动内容: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求不等式的解集,并把解集表示在数轴上 在数轴上表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x3; x1; x1.5;第五环节: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合作完成) 让学生当堂完成导学稿上的练习,解决到第七题算达标。作业设计习题1.2知识技能 A组(优等生)1、2 B组(中等生)1 C组(后三分之一生)1板书设计1.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推导. 4.学生展示2.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释3.例题讲解.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