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法初探岳阳县月田中学万岳忠摘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思维与情感,同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养成热爱体育、自觉积极锻炼的好习惯,注重培训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使学生在现有的社会化评价体系面前能够从容应对,因此,这是摆在每一位中学体育教师面前的大课题。关键词:游戏教学、分层教学、健康第一、个性、学生发展。一、体育教学的目标 学校体育主要由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组成。体育教学的任务与目标是进行健身知识技能的传授以及运动教学,课外活动目标是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同时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练身和活跃学生生活、协调人际关系。所以学校体育的目标宏观来讲应是促进
2、学生体格体能的完善和发展,培养学习体育的情趣、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社会情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每一个学生而言,可通过体育达到以下四个目标:身体的发展。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包括适应不同环境不同气候不同岗位的身体和心理能力,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康复能力,对疲劳的抵抗力;获得良好的运动技能,提高工作劳动的效率,进而提高生活质量;掌握科学的健身养生知识,提高智力素质;培养正确的社会情感,形成民主、公平、竞争的意识,能不断自我发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概括地说就是:全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掌握体育卫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形成良好个性。 二、现行教学内容及方法的弊端 中学体育与健康教
3、学包括理论与实践两大部分。理论课十分抽象、深奥,并且系统性不强,比如针对初一学生讲人体的、葡萄糖、脂肪氧化供能,似乎为时太早,太深奥。实践课包括队列队形、基本体操、跑、跳、投、技巧、支撑跳跃、单杠、双杠、民族传统体育、篮球及韵律体操和舞蹈等。体育课是身体活动课,而身体活动是以身体素质与思想素质作基础的。学生基础不同,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不同,要掌握相同的教学内容,这也成了体育教师的一大难点。另外限于条件,体育实践课受场地天气的影响大,背越式跳高少不了海绵包,篮球教学要有很多的球与球场,遇大风、下雪、落雨、强日光,体育课变更的随意性则更大。教学内容完不成,学生身体得不到锻炼,结果体育课成了学校
4、的“搭头课”。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发展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劳动者的素质直接影响到科学技术应用的程度,而基础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阶段。体育课必须改革,与之相适应。过去有的教师上课“放羊式”,因为目标太高无法实现,教师心中茫然学生亦然,场地器材条件差,加之天气等原因,体育课一盘散沙。过去考什么练什么,对于教材规定的十二项必修教材则抛在一边,更无选修课与素质练习课,仅仅是为应付教学竞赛和教学检查才上几次考试项目之外的内容,学生学得少、练得也不多。因此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三、中学
5、生生理心理特点 初中学生正处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即青春发育期。这个时期学生身体迅速成长,骨胳肌肉发育很快,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都有较大发展,神经兴奋过程占优势,反应快易激动,但心脏发育稍滞后于运动系统与神经系统的发育,运动持续能力差,易疲劳。尤其是性机能的迅速发展,体态上出现了新的变化,男女生差别更为明显。男生声音变粗,喉结突出、出现胡须、体型纵向发展;女生月经出现,声音变高,乳腺发育,皮下脂肪增多,身体开始横向发展。生理方面的这些突变,引起心理、行为也发生相应变化:第一,由于体内新陈代谢旺盛、精力充沛,充满朝气,活泼好动,喜爱体育运动及竞赛以表现自己。第二,由于身体发育不均衡,加之中枢神经
6、系统调节能力差,所以动作笨拙、别扭、不灵活,而且容易头晕和疲劳,干事情往往虎头蛇尾有始无终。第三,由于性机能开始成熟,性意识觉醒,开始注意异性,产生好奇心,并且爱表现自己来吸引异性。第四,成人感产生并逐渐对身体形态产生意识,开始评价别人和进行自我评价。同时心理矛盾更为明显,如独立性与依赖性矛盾,自尊心与自卑感矛盾,反抗性与屈从性的矛盾,理想与挫折的矛盾,这些矛盾使他们表现出偏激或逆反心理,所以应以正面教育引导为主,不可打击其自尊挫伤其人格。 四、游戏法教学是比较适合的方法 游戏是一种遵循很简单的规则让人有很大自由活动余地的运动,可以随意支配动作的难易与数量,比如双人摇绳跳,只不允许踩死跳绳,而
7、进出的方向、跳动的次数均不加限制;“网鱼”游戏规定在一定范围内运动,而跑直线还是折线、曲线,是急停急起还是跑跳结合均不加限制,只要跑动者不被围捕者逮住即可。游戏法特点之一是参加者全体在运动,这保证了练习的密度与强度;二是动作难度自己控制。比如“贴膏布”,速度快与追捕者离得远可以多绕几个圈,速度慢可就近处置;三是在练习中学习,不会作游戏的人,只要参加了一次练习,也就会作这个游戏了,学习效率比单纯的组织学生学要高很多。其基本过程是“练习一学习一练习”,实用性大,练习次数多,而不是学示范动作那样“学习一练习”;四是不同气候不同场地条件下均可作游戏,受外界的限制较小;五是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活跃
8、气氛,提高练习效果;六是可简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兴趣。比如篮球投篮练习,将球篮降低到至米高度,学生易于投中,还可练习扣篮,既是游戏,又是教学内容,学生很愿意投入。 体育课中使用游戏法,可以激起学生运动热情;但当学生很活泼时上体育课,又必须集中其注意力并稍抑制其激情,这时可用集中注意力游戏;素质练习很枯燥乏味,可用游戏法进行调节,如追逐跑练奔跑能力、听信号追逐跑练反应速度与动作速度,“跳深”与蛙跳的竞赛练跳跃能力,不同高度的橡皮筋可用来练障碍跑和跳高。结束部分用音乐伴奏跳迪斯科来放松肢体,或用听信号大声笑的游戏放松情绪。 班级体育活动中亦可引入体育游戏,比如跳绳、登山、小群体的竞赛等均可协调学生关
9、系,增强凝聚力。 全校性的拔河比赛,球类比赛,擂台赛,可以促进学校学习气氛的转化,可以扭转后进生,使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提高学习兴趣;健美操、韵律操、体育舞蹈是女生们喜爱的内容,可以促进机体的发展,展示美好的姿势,培养自信心。 业余运动队的选材和训练,也可以采用游戏的方法进行。训练是艰苦、枯燥的事情,如果手段不发生变化,极易造成学生伤痛发生和成绩下降,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则既可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又可以调节精神和情感,防止运动损伤。五、分层教学法是必不可少的方法在部分技能性内容教学中,由于学生基础不同,如果用统一的教学目标来要求所有学生,势必会出现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撑不下”
10、的结果,从而导致学生失去上体育课的兴趣。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育必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因此在篮球课堂教学中,本人就针对学生不同的生理、心理状况,以及篮球技术基础的差异,运用分层教学法来实施篮球课堂教学。在于在期初,通过篮球基础摸底测试,我把学生分为三个类型:A型-“基础型”即对篮球知识了解不多,技术水平较低的学生,约占20%;B型-“提高型”即具有一定的篮球知识,能完成简单的篮球动作,篮球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的学生,约占70%;C型-“优秀型”即曾参加过篮球兴趣小组活动或篮球训练,各项篮球技术熟练,水平较高的学
11、生,占10%。项目类 型A型B型C型运球学练原地运球及相应的身体姿势,体会运球和拍皮球的不同,能协调前臂、手腕、手指共同用力在熟练掌握原地运球的基础上学练行进间运球,能判断走步和二次运球反复练习,熟练掌握各种运球方法,加强左手控球能力、运球时变向、变速、急停传球学练双手胸前传接球,体会传球时的手臂手指动作、接球时的缓冲,以及传接球的重心改变学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单手肩上传球,能结合运球完成动作在有对抗的情况下练习各类传球,提高传球的隐秘性和灵巧性投篮学练原地双手胸前投篮,掌握协调用力、出手角度、投篮方向等技术学练行进间运球急停投篮、初步掌握三步上篮的步法有对抗并结合假动作的运球投篮、三步上
12、篮,提高命中率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基础进行练习,各尽所能,各取所需。这种目标体制旨在让学生通过自身努力都能达到预期目标,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整体水平。如表中所示,对于A型学生来说,初次接触篮球,她们的学习任务就是多观察、多练习,完成“入门”目标;而对于大多数B型学生来说已不满足相对简单枯燥的基础练习,所以教学目标随之提高,技术动作由相对静止到运动状态,教学中不断补充新的内容和任务,技术与战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学生学习的兴趣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对于C型学生来说教学目标应加深学生对运动技术内涵的理解,在进一步熟悉球性的基础上能灵活运用各种篮球技术于实战中,熟悉比赛规则和
13、裁判法,保持相当的竞技水平,在教学中起示范、榜样作用。分层教学法是一种动态的教学方法,它随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具体情况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它也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的体现,在不同的课堂教学中将发挥其特有的作用。总之,实施素质教育应强调让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均有发展,具有个性特长,实施游戏法教学和分层教学法则能很好地吸引学生,使他们感到因为学校里有自己的游戏伙伴,有游戏场所和游戏组织者及参与者,也有自己能够达到的目标,在共同的活动中可以不断了解自己,评价自己,提高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在快乐中锻炼身体,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所以,学校体育中应大力推广游戏法教学,和分层教学法。尤其是义务教育中,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时期,在体质锻炼的黄金时期,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