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赞美引导学生一个后进生的案例分析报告榆中县文成小学 岳雪莲一、基本情况张培源,男,小学五年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或侧面了解或正面接触观察,我发现了我所教对象的几点不足:其一,以自我为中心。他顽皮、好动,喜欢接老师的话,而且总在当面或背地给同学或老师起绰号。其二,独立性不强,过于依赖。这点体现在他在做作业时总需要有人监督他,如果没人监督,他就不写,理由就是“忘记了”或“我不会做”。其三,比较任性,固执。这主要表现在课间经常买零食。你给他讲道理,他听,但过后又照常买零食。其四,注意力不集中,好玩。这是大多部小孩子的共同点,他也不例外。每次上课,他总能想出一些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出来做做。譬如拿卡片出
2、来玩,写纸条传给其他同学,或一个人在本子上乱画,还有一个人钻到桌子底下等等。其五,学习习惯不好。这主要表现在对学习不感兴趣,她想学却不勤奋,有目标但缺乏毅力。二、分析思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可塑性很大,只要对他们进行细致地了解和具体地分析,抓住他们的优势和长处,就可以此为突破口,实施有效的教育方法。从张培源的情况看,性格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天生的(从某种意义讲跟遗传有关),或是由于家庭、社会等因素造成的,在短时间内是难以改变的。以自我为中心,是一种狭隘的、不健康的心理表现,是部分青少年身上存在的普遍现象,而不是个例。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树立正确的理想,价值取向发生偏差
3、。不守纪,单纯地从他身上看,有两种情况:不是完全的无理取闹,可能是在认真听课的前提下发生的;起绰号也说明他乐于观察、思考,能较为准确地抓住人的特征,是个聪明的学生。对待学生不能简单、武断地下“好与坏”的结论,某些做法也可能是现代青年学生不加分析判断而追求的另类呢。从张培源的情况分析,他的所作所为只是爱出风头、卖弄小聪明,迫切想表现自我的一种方式。三、帮助方法在帮助学生过程中,我想最重要的是肯定对方的优点,在优势中寻找弱势,在缺点中寻找闪光点,以激励为主,批评教育为辅,从抓住特点、抓好重点、狠抓难点入手,帮助其克服缺点。我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法同时进行:(一)热情谈心。通过这种方法了解他的思想变化
4、情况,多鼓励,少打击;多表扬,少批评;多关心,少冷淡。其目的是调整心理、平和心态,使他能正确地认识和看待自己及周围的人、事首先,我找了几个平时和他接触比较多,比较好的几位同学,进一步了解他在学校、在同学中间的情况,并鼓励同学要积极、热情、诚恳地接近他、帮助他。其次,与本人谈,通过面对面地坐下谈,了解他的全面情况和心理承受能力。我告诉他老师对他的期望是很高的,在老师心目中他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谈心过程中,我一直肯定他的优点,鼓励她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诚恳地指出他的不足,要求她必须改掉给同学、老师取绰号的坏毛病,上课专心,努力学习,给予明确的努力方向,希望在潜移默化之中实施教育、引导。再
5、次就是找家长谈。了解其在家表现及家长对他的要求和期望,告知老师的帮教措施,并希望每隔一段时间,就和家长沟通,有的放矢地通报其在校表现,同时告知在家情况,在老师、家长和同学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帮教链。(二)主动帮助。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自我感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成绩的好坏,为此我利用业余时间为他补课,教给他更好的学习方法,激发他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由于他头脑灵活,经常耍小聪明,学习中最大的弱点就是不认真,情绪波动较大,于是我对他注意观察,作好预防工作。凭借他的聪明和努力,相信在学习成绩上一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三)诚恳激励。学生的成长进步,我认为不在于
6、批评多少,而关键在于激励多少。针对张培源的特点,一是在他的聪明劲上做文章。我为他制定了相应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鼓励他赶上去、超过去。二是在他爱表现上想办法。我较多地给他布置工作任务,让他担任小组长,为他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并适时地予以表扬,让他品尝为集体做贡献时,得到老师、同学认可、赞许的快乐四、效果通过一段时间的帮助,张培源的成绩真的有了明显的进步。在一次心理健康活动中,我让同学们自己竞选督导员。他是这样发表演说的,我一定改掉自己的毛病,上课认真听讲,不给同学取绰号,不买零食。并且我要为班上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为争取星级班集体出一份力。请大家相信我,给我一次机会五、反思经过这件事情我能深
7、深认识到,只要抓住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并通过各种渠道、方法,共同努力地做工作,那么他就一定会有较大的转变。我认为在教育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始终让学生在心里记下“我行,我能”等积极的意念,鼓励自己,这样才能想尽办法,不断前进,直至成功。同时,要经常使用激励的语言赞美学生。因为在我看来,赞美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推动力量,对别人的赞美就像荒漠中的甘泉一样让人心灵滋润,受到赞赏的人能激发出一股自信与冲劲而引发出潜力。 2014年4月让学优生更健康成长一个学优生的心理辅导案例分析报告榆中县文成小学 岳琴英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的心理问题越来越普遍。在小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也日益
8、增多。在电视新闻上也时常报道有小学生因与父母吵架而离家出走;因老师对他的一些批评性语言而一时想不通,自寻短见种种事实告诉我们,作为教育者不得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引起重视。作为班主任,更是责无旁贷。学优生,由于成绩优异,时常受到称赞,是老师心目中的宠儿,是同学们羡慕的对象。学优生过分看重自己的成绩,忽视了品德、习惯的养成,在种种称赞声中往往变得自负、争强好胜、合作意识差;教师也。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通过观察了解,我发现,许多学优生虽然在能力、成绩和日常行为方面比其他学生优秀,但却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例如高傲、好胜、嫉妒、脆弱等心理问题,这样,学优生名为优,但实不优,长此以往,甚至
9、给班级管理,身心健康成长造成种种阻碍。如果不及时加以疏导,就会影响优秀生的健康成长。下面以我班的小成同学为例子谈谈如何转变学优生的心理。我班的小成同学,在班里的成绩名列前茅,知识面也比较广,在课堂上经常能够回答出别人答不出的问题。因此,老师经常表扬他。同学们也羡慕他。但是,小成同学不太有礼貌,在开学初,他从来不和老师打招呼。当他遇到一些小问题时也会表现出愤怒的情绪,例如别人拿了他的橡皮擦来用一用,他就会哭,还会和别人动起手来。还有一次,他叫一位同学帮他打饭,这位同学不太想答应他,于是就对这位同学说“如果你不帮我打饭,我就叫人打你”。还有更出乎意料的是,他本来和坐在他后面的小琪和小辛是好朋友,就
10、因为小琪拿了他的铅笔来用而忘记告诉他,他就觉得小琪偷了他的铅笔,是他的敌人,于是他为了发泄,就拿了一张白纸,用力地撕烂,然后把白纸放到嘴里咀嚼,然后吐掉。有时也不知道他遇到什么事情,把头不停地往桌子上磕。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通过了解,我发现有以下一些原因:一、家庭教育不当,造成他对人无礼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而言,非常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到孩子。通过与小成妈妈的谈话可以知道,爸爸妈妈都很重视他的知识教育,给他买了很多的课外书,经常带他到很多不同的地方玩。但为什么小成会对老师如此没有礼貌,原来是因为他在家里对他的爸爸和奶奶都是这样的,很多时候都不叫“爸爸”“奶奶
11、”,而是说“喂”,但爸爸和奶奶都没有太在意。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这样不好的习惯。二、性格内向,不愿交友,致使他目中无人性格决定一个人的行为。小成的性格有点内向,很多时候有很多的想法也不愿意跟别人说。他的妈妈告诉我,当别人问他发生什么事,或问他正在想什么时,他总是回答“没有什么”。他平时回到家里也是不喜欢出门的,而喜欢自己一个人在家里看电视,就算他的妈妈叫他下楼去小区的公园玩,他也只是带个滑板车去玩不够半个小时又回家了,都不愿意和那些小区的小朋友玩耍。由于他经常处于一个自我封闭的环境里,不愿与他人交往,惟我独尊,时间一长就会造成一种高傲心理。三、心胸狭窄,合作意识差,导致他敏感、偏激如果一个人的视野
12、开阔,平时与人交往良好,必然有一定的气量,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就耿耿于怀。但如果好象小成一样的孩子,不太喜欢与别人交往、交流,当然就不会理解一些诸如小朋友之间拿笔来用一用而没有告诉主人的常见现象。如果他的心胸广阔,就算别人给他一些批评,他的眼里也不会充满愤恨,更不会出现以上提到的撕白纸,用头磕桌子等行为。但如果当一个人的心理压力得不到释放时,他的心胸就会随之而变得狭窄,并容易产生敏感、偏激的情绪。孩子形成问题,不是他自愿形成的,更多时候是外界影响的结果,孩子并没有错,因此,加强思想引导、心理疏导、行为习惯培养尤为重要。为此,我采取了下列措施:一是帮助他改变不良习惯。针对小成不太懂得礼貌的习惯,我首
13、先与他的家长协商好,共同督促他在请教别人或者要求别人帮助他的时候必须先称呼别人,然后再说出自己要讲的事情,当别人回答后,必须说一声“谢谢”。如果他能做到这一点的话,就可以得到老师的神秘礼物。因为小孩子都还是比较喜欢老师奖励礼物的,而且小成也是一个比较讲道理的孩子,所以我经常与他的家长联系,了解他的情况,当我一发现他表现好时就立刻兑现诺言,而且每次都给他惊喜。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发现小成改变了很多,每次在请教别人时,都懂得先称呼别人,并且当别人回答后他也懂得说一声“谢谢”。有时他还用上了“请问老师”这样的字句。这样的一个改变,对班主任而言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欣慰。二是为他寻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小成
14、的爱好也很多,诸如下象棋、画画等。于是我在班里悄悄地为他物识一些有这些兴趣的同学。后来我发现小涛在画画方面非常不错,于是我就有意识地叫他和小成一起画画,然后说说各自的画所表达的意思,又让他们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动画片人物,然后一起画一画。过了一段时间,我惊奇地发现,小成的脸上露出了少见的微笑,人也变得开朗了。还有,我也为他找到了另外一位成绩与他相当的,也喜欢下象棋的,而且性格比较开朗活泼的伙伴小轩。自从有了这两位朋友以后,小成开心了很多。这又使我感受到了一个成功。三是寻找契机,让他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由于小成的性格比较内向,并且很多时候认为自己的能力比较强,有时会看不起一些同学。所以,我有
15、时会利用单元测验的成绩对他进行教育。记得有一次单元测验,由于他的粗心,没有看清例题的做法,所以导致成绩达不到优秀层次。这时候,我发现他神情凝重,非常在乎的样子,而且一声不吭,还把试卷遮挡起来。课后,我找了小成来谈心,先让他自己说说为什么这一次的成绩会下降,然后问他:“你认为一个人会不会永远都是第一名的?”小成思考了一下,摇摇头。于是我马上说:“对,没有一个人永远都会得第一名的。因为在世界上有很多人,肯定有比自己更厉害的人。比如说,老师比你们知道的东西会多一些,所以才可以教导你们。因此,我们不应该因为自己很多时候比别人强就认为自己是最强的。有时候别人也会比你强。因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强中自有强
16、中手。”小成听完后似乎略有所悟地点点头。此外,我还不时在全班同学面前灌输这样的一种思想,希望可以利用心理暗示帮助他形成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我发现这样的做法是有效的,现在,他再也不会在同学面前说自己有多厉害了,有时还去请教那些平时成绩比他略差一些的同学。四是利用班内的后进生例子,帮他打开胸襟。虽然通过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后,小成已经逐步形成豁达的人生态度,但是他毕竟还是一年级的小孩子,对于一些事情还是看得比较重的。就如上面提及的同学拿了他的笔而忘记告诉他,他所出现的一些偏激行为。当我发现了这个情况后,我也吃了一惊,觉得真有点不可思议。于是我马上找到小成,先向他了解清楚情况,然后问他为什么要用纸来发
17、泄,他也一一告诉了我。我了解到问题的起因后,立刻想到了班里一位后进生。于是我对小成说:“我们班里的小俊同学,他每天都带来不少的铅笔,其他同学也喜欢拿他的来用,有的同学会告诉他,有的同学忘记了说,但是后来也会还回去。你看小俊从来都没有跟那些同学计较过,也没有发过一次脾气。他还经常主动地借笔给别人用。他不是很开心吗?老师还想告诉你,当一个人不开心的时候会产生很多的毒素的,会伤害身体的,所以老师觉得你应该开心一点,小琪和小辛不都是你的好朋友吗?帮助好朋友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吗?当好朋友出现错误的时候,你应该告诉他们,让他们改正。”小成一边听,脸上的表情开始慢慢舒展开了。我相信,他已经把我的话听进去了
18、。后来,我还让小成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拉近距离成为好朋友,让小成在学习过程中能克服自傲、清高的毛病,学会关心他人,帮助弱者,与人相处。所以,有时我们在辅导优秀生的心理时也不妨利用一下后进生的例子。经过一个学年的努力,小成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变得有礼貌、愿意帮助别人,也不会再出现有暴力倾向的行为了。小成的改变让我充分感受到我们教育者必须关心、重视优秀生的心理问题,并想方设法引导他们,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让他们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一位教育家曾说:“成才必成人,人字的一撇是智能,一捺是人格,只有让知识与崇高的国格,高尚的品格,优秀的性格,健全的体格相结合,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
19、人才。”可见,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尤其是对优等生心理问题的探析绝对不容忽视,培养高分低能、有人格缺陷的人材不是我们的希望,对优等群体中的学生,作为老师要避免受“光环效应”的影响。在帮助他们增长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人格健全教育,使优等群体中的学生真正成为德才均“出类拔萃”者。让我们用“心”去体会学生的内心世界,用“情”去启发他们的心灵,让他们身心健康成长吧!2014年5月 用真诚打动孩子一起因父母离婚导致孩子心理问题的案例分析报告榆中县文成小学 岳雪莲一、案例基本资料姓名:叶子(化名); 性别:女 ; 年龄:12岁;二、问题概述悲观厌世,常抱怨人情冷漠,觉得自己是世上多余的人。不能接纳自己,常想
20、一死了之。三、个案背景资料(一)家庭情况叶子小时不在父母身边,是由奶奶带大,奶奶对她并不疼爱,常常无端对她发脾气,对她露出厌恶的情感。上小学,叶子跟父母住在一起,由于早先的成长环境不利,小小的叶子已养成一些坏毛病,因此父母认为这个女儿很不乖巧,加之父母本身感情不好,常把气出在她身上,这样更造就了叶子的古怪脾气。上六年级后,父母开始闹离婚,叶子长大了,但心事更重了。(二)学校生活叶子读小学时,由于成绩不好,好动,说谎,班主任经常向家长告状,家长因此经常打骂她,所以叶子不喜欢老师。进入六年级后,这种情况有所缓解,但她对同学仍有高度的戒备心,认为同学都很虚伪,势利,爱向老师打小报告,而同学却都觉得她
21、有点古怪,反复无常。渐渐地她觉得世界上没有什么好人,人活在世上还得处处有防人之心,这样的生活实在没有意思,逐渐出现被班集体遗弃终将被社会淘汰的感觉。(三)个性与兴趣性格内向,脾气古怪,有双面性。爱好文学,看书,写作。四、分析与诊断(一)成长环境造成人格障碍幼年时,由于奶奶的厌恶,使年幼的叶子没有得到足够的温暖和爱,使她对这个世界充满不信任、恐惧。上小学时,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但并未弥补幼时的心理创伤,反之父母认为这个女儿不乖巧,并不疼爱。加之父母本身感情不和,常把气出在她身上,这样更造就叶子的古怪脾气。一次,叶子偷了家里的钱到外面买零食吃,被父母发现后,挨了一顿刻骨铭心的打,还罚跪了整整一天一
22、夜,不许哭,不许睡觉。加之小学表现欠佳,老师的告状对叶子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挨打、挨骂成了家常便饭,因此,在她的内心深处播下的全是“恨”的种子。在她的日记中,几乎每篇都是“恨”开头,“恨”结尾,恨父母,恨老师,恨同学,恨自己,有一篇我数了一下,竟有53个“恨”字,可谓“雪海深仇”。(二)人际关系危机造成自我意识欠缺自生下来,叶子就没有过好的人际关系,由于奶奶的不完全接纳,造成叶子从小就没有形成明确的自我认同;而最亲近的父母的不完全接纳,造成叶子认为自己是家里多余的;老师的指责、同学的冷落造成叶子认为自己是班里多余的人;而她自己也认为自己笨,虚伪、心胸狭窄,成绩不好,样子又丑(其实她并不丑),不
23、会讨好别人,不值得别人爱,生活在这个世上是多余的,有时痛苦无法排遣时,真想一死了之。这些都是认识上的偏差,造成她无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三)本个案有明显焦虚倾向,属自我意识不良。五、辅导策略(一)采用合理情绪和认知调整的辅导方法。(二)学校和家庭的配合辅导。六、辅导经过(一)信任、宣泄、发现心结根据叶子的兴趣,我把心理辅导室的板报工作交给她负责,她表现出空前的热情和认真,板面设计新颖,内容丰富。我经常因此在班上表扬她。看得出她非常高兴,认为自己在班上还是有用的。因为小学她从未如此被重用过,连小组长都未当过,当她从我这里找到了信任和自身的价值后,开始逐步向我敞开了心扉。一天,我把哭肿了眼睛
24、来上课的叶子带到心理辅导室,关切地问她:“今天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了?”她再次非常伤心地哭起来,然后把自己的心事告诉了我。为了便于我了解,她把自己从未给别人看过的两本日记向我敞开,于是她辛酸的往事便历历在目,许多处,我也不由自主地流泪了。后来叶子在一篇日记中写道:“上了六年级,遇上了岳老师,第一次有一种十分放心的感觉,对着张老师,我大倒苦水,第一次在老师面前哭泣,我不知道那时哭泣的是否是自己,我有一丝怀疑,但我现在确实感觉好多了。”从叶子日记中可了解到,她看这个世界是灰色的,没有欢乐,没有理解,没有信任,没有爱。她认为父母吵架闹离婚都是自己的错,因为父母也经常说:“要不是为了你,我们早就离婚了。
25、”这样她老是不断指责自己,同时又怨恨父母:“当初你们就不该把我生下来,让我死了算了。”从另篇日记还可看出她对待同学也是这种态度,一天,她去等别班一个同学放学一起回家,谁知那个同学竟失约忘了,她没有去把事情弄清楚,而是单方面认为自己肯定哪里得罪了那个同学,才使得那个同学不理她,从而大发感概:天下朋友难交,真诚朋友没有等等。其实那个同学是无心忘了,并未有意冷落她,只不过是她自我疑虑罢了。一方面她抱怨别人,另一方面她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总之,叶子认为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什么使她感觉美好的东西,但她又渴望得到美的东西,这便是导致叶子焦虑的真正原因。(二)与家长配合我们从叶子母亲那里了解到:叶子的家庭与叶
26、子在日记中描述的基本相符,父母对于她物质上、学习上的一切要求都尽量满足,只是教育方式简单,疏于对她心理的关怀,动辄打骂,有时吵架时说一些不该说的话,叶子听后就把它们牢牢记住,并不断扩大,造成自己巨大的心理压力。当我把叶子在校的情况向其母亲作了反映后,家长马上说:“她就这德行,从小到大都是,怎么打,怎么骂都没用,就跟她父亲一个样”。鉴于她母亲的反应,我忙说:“其实,你女儿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得相当不错,如果我们能给她一个较宽松的环境,让她呼吸得更自由些,或许她的脾气会好得多。”她的母亲还是比较能接受我的说法,毕竟她只有一个女儿,还是很爱的。我建议她每周到学校来一趟了解女儿的情况,并保证在家尽量少指责
27、女儿。而在叶子那里,我也有意讲一些有关母女关爱的故事,让她体会到母亲是真的爱她,只是表现方式不同。通过两个月的这种互动,叶子母女的关系缓和了许多,母女俩能在一起逛街买东西了。(三)沟通改变认识,赏识教育增强自我意识鉴于叶子的错误认识,我通过直接交谈向她介绍一些心理健康知识,使其能形成一些比较正确的认识,从而能正确对待自己遇到的麻烦。除此之外,我还利用书信方式(因为叶子爱写作,是她建议用这个方式的)帮她分析自己的情况,问题出在哪里,应如何面对遇到的问题,例如:父母闹离婚是由于她们自己的感情出问题了,跟你没有直接关系,不要过多怪罪自己,而应振作起来,让他们因为有你这个女儿而骄傲;每个人都可能犯错误
28、,包括我们自己,所以应有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周围的同学和自己;自己就是自己,任何人无法替代,我是独一无二的,要活得不卑微,不自践,要有骨气;当我们无法改变一些既成的事实时,何不把心灵的窗户投向那些美好的事物呢?这样的天是蓝的,海是绿的,人是愉快的。七、后记从叶子的案例中,我深刻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积极向善的一面和最脆弱的时候,对于那些已经存在一定问题的学生也不例外。我们只有善于发掘,真诚理解和帮助,才能真正打动他们,接受帮助,自觉从泥潭中振作起来,找回失去的自我。叶子之所以能有积极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尊重了她,信任了她,在她最感自卑的时候给了她精神上的安慰。由此,她把向所有人关闭的日记向我
29、敞开,还感谢我能够理解她。 2014年7月一起网络痴迷的案例分析报告榆中县文成小学 岳雪莲一、个案基本资料肖某,男,12岁,六年级学生,智力水平中等偏上,属创造力强和有发展潜力的学生,但自从迷上网络游戏后,导致成绩下降,对学习失去了信心。肖某自诉:我是一名六年级学生,我过去学习成绩优异,备受老师和家长的宠爱,但初一下期时,由于父母工作比较忙,无人管教我,又怕我和社会上的人接触太多会变坏,在家庭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给我买了一台学习机。但我对学打字、学英语的热情并不高,反而迷上了游戏,后来又觉得在家里玩游戏不过瘾,就去网吧。自从迷上了网络游戏,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网却不能不上,再也无法集中精力
30、学习,上课昏昏沉沉就想睡觉,学习成绩下降,现已是班上的倒数第二名。二、背景资料调查肖某的父母都是六年级文化,肖某还有一个爷爷,平时各忙各的事,家庭成员平时沟通较少。父亲在肖某很小的时候就长期在外打工,很少与肖某交流,对孩子疏于管教;母亲能干且温和,在一家工厂上班,每天三班倒,更无法管教孩子;爷爷年时已高,又无文化,对唯一的孙子有求必应,孙子在家是在玩游戏还是做作业根本就不清楚,等到孩子经常不按时回家,甚至几天几夜不回家时才乱了手脚,到处找孩子。肖某刚进六年级时,表现得非常机灵、聪明,成绩优异,被选为学习小组长,但自从迷上了网络游戏,上课经常迟到,要么睡大觉,要么无精打采,学习成绩由原来的前五名
31、下降到现在的倒数第二名。甚至发生了盗窃别人网络资料拿去卖钱,被别人威胁并告到家长、班主任处的情况。从上述情况的调查我发现肖某患有“互联网成瘾综合症”。三、分析理论依据互联网成瘾综合症,患者表现为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互联网上持续聊天、游览、玩游戏,以致伤害身体健康,生活中出现各种异常,如心理障碍,人格障碍等。上网成瘾的原因分析:(一)教育背景肖某在六年级时,学习优异,父母望子成龙给买了学习机却未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监控,当他迷上网络以后,成绩开始下降,甚至出现了某些犯罪倾向,母亲开始只严加管教,在网吧逮着他就痛打一顿,并且回家还要罚跪。当时他也表示悔改,可没过几天就旧病复发,依然我行我素,后
32、来父母感到毫无办法就准备放弃了,助长了他的一错再错。(二)网络的影响网络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着肖某,使他终日沉浸在网络虚拟的世界里,无拘无束地放纵自己的感情,形成了网络依赖心理。网络游戏又迎合了他争强好胜的心理,因为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不能自拔。(三)学习心理分析通过肖某的自述,我们了解到他的学习心理变化过程:“那时我根本不懂上网,由于我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及时完成,课外虽没下多大工夫,但期中考试却考了全班第五名。老师的夸奖、同学的羡慕使我飘飘然,让我觉得学习是件很轻松的事。不幸的是我接触了网络,整天和朋友一起上网,成绩日益下降,老师多次找我谈话。我每次都抱着只玩一次的心理,但却从没有间断过,
33、后来我交了几个网友,我们约好什么时候见,为了守信用,我不顾母亲的打骂和老师的劝阻,因为我抵挡不住网络游戏的诱惑。我上瘾了,成绩越来越差,我越来越觉得学习太苦太累,只有网上才是我的乐园,我也不想上学了”就这样,一个优秀学生,由于迷恋上网,一步步走进了后进生的行列。四、转化的方法与步骤(一)讲清道理讲清他迷恋网吧的坏处,并摆事实、讲道理,对照受害者的案例进行分析,说明上网成瘾不利于他的成长。这个过程是强加给肖某的,目的是让他知道自己不能不从中走出来。(二)反思对比让他写出自己网恋过程,回忆上网前的良好状态和网恋期间自己的心理变化。并把成绩下滑后,老师的态度、家长的反映、同学们的眼光描述出来,使之成
34、为自己痛苦的回忆,产生再也不想上网的想法。我这一做法不仅教育了肖某,还成为一个成功案例,用来教育其他学生。(三)帮助监督请愿意帮助肖某并且为他所信任的同学和老师,通过结对子的形式,对肖某改变过程中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并对他随时可能出现的反弹进行监督。当然,前提是帮助他的人要有耐心、诚心和爱心,引导肖某不能放弃自己,树立信心,让他感到如果自己不改变、不努力学习,就对不起所有关心和帮助自己的老师和同学。(四)时间管理对肖某空余时间的管理不能放松。由于肖某已经上网成瘾,我多布置了一些他容易完成的作业,尽可能不使他有上网玩游戏的时间。节假日的空闲时间则请家长帮助,督促肖某学习。一旦堵住这些空余时间,肖
35、某行为反复的可能性就小了。(五)补习功课一门一门地为肖某补习,先补他感兴趣的科目,以使其在短期内看到效果,增强学习的信心。只要他有所转变,能学习了,就给予肯定。(六)树立榜样表扬进步的同学,可以给肖某增强信心。五、后记从肖某开始深得家庭的宠爱到家长的大打出手,可以看出,肖某的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如果在他第一次上网时,家长能及时制止和帮助;如果在他上瘾之后,家长能够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必要时与学校老师联合起来共同采取一定的措施,那他可能不会这样发展下去。家庭教育的失误导致肖某几乎发展到无法挽回的地步。另外、网吧的管理有待加强,必须严格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另外,在这个问题上,学校要特别注意加强对
36、学生网络知识方面的教育,并利用学校网络设备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走向正确的道路。 2014年8月一个自卑孩子的案例分析报告榆中县文成小学 岳雪莲一、基本资料小强(化名),五年级学生,男,自卑畏怯的心理使得自己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一旦受到了挫折,更加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总觉得自己不具备和他人同等的条件,确实不行,在激烈的竞争中,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 (一)个人因素 通过观察,我发现小强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也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多表现在学习、吃穿、玩玩具等方面。这样给他带来紧张、恐惧、忧郁和失望。他长期受自
37、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负面影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家庭因素 一段时间的接触了解,我从少言寡语的他身上看到的是更多的自卑和无奈。原来小强的爸爸是一个精神病人,妈妈先天双目失明,爷爷做杂工,小强的日常生活起居只能由身患严重糖尿病的奶奶照顾。虽说他也出生在独生子女家庭,但他所要面对的和承受的确实其他同龄孩子无法想象的。奶奶对孩子的学习辅导力不从心,爷爷偶尔才过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对孩子的期望也很高,表达的方式也十分粗暴。爷爷奶奶对他的望子成龙,导致他肩负重担,过重的压力在他未能达到大
38、人的期望时,便形成自卑心理,否定自己,怀疑自己,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小强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于是他渐渐变得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有时还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由此他产生了一种感到与世隔绝,孤独寂寞的情绪体验。 (三)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老师们对小强了解不够全面,关注不多,久而久之,让他便逐渐产生失落感。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不能及时完成课外作业,得不到老师适时的表扬和鼓励,甚至是另眼相待,因而否定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就越来越不自信,自卑感慢慢占了上风。另外,老师对少数心目中家境较好,乖巧可爱的优等生,日益产生的偏爱
39、,对小强这种状况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沉重的压力。过多的自我否定产生了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他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总是谨小慎微,行为萎缩,瞻前顾后等。 二、辅导过程:(一)激励教育,唤起信心。为了消除小强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经常有意无意的找他闲谈。课间让他帮我拿作业、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他,发现他有所进步及时表扬,在有意无意中,全班同学都能感受到小强是我们整体中的一员。渐渐的,他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 (二)树立信心,激起动力。 记得有一次班级举行小组间的演讲比赛,胆小的小强被所在小组选上了,我知道这是
40、小组成员给他的机会,我就发动他的好朋友动员,并让他们一起上。开始他不愿意,最后加上家长和老师的鼓励,他上了。而且表现得还不错。我和其他老师都在自己所任课上以他为典型进行了表扬。他第一次在同学们面前有了开心的笑容。从此他变了好多。对好多课也有了一定的兴趣。她真的开始努力了,成绩也有了飞跃。 (三) 沟通交流,转变观念。 小强心理上的自卑,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环境及教育方式。因此,我把她的爷爷奶奶请来,详细地分析小强在校的表现及原因,与他们交流,反馈情况,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他们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进步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为自卑的小强提供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适当地
41、让孩子做家务,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从家务劳动中锻炼与家人交往的能力。我专门登门拜访小强双目失明的妈妈,劝她乐观些、开朗些,多与儿子交流,多给儿子关爱,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儿子,让他感受到应有的温暖和快乐。同时,我我拿来家中的衣裤、床单、被套,买来钢笔、本子送给他,微笑着告诉他:“要想摆脱困境,关键还得自己努力呀!解决不了的困难找我们,我们会一直关心你,帮助你!”当得知小强凑不了拍照的钱,即将错过医保办理手续时,我毫不犹豫地掏出十元钱给了小强,让他有了和其他孩子同等的机会。 (四)多元评价,促进自信。 开展形式多样的评比,用激励的方式使其扬长避短,我们让他自主设立了自己的成长档案,每月评一次,让他通
42、过自评、小组评,把自己所取得的进步记录下来,在评价中,小强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获得了自信;在自我批评中,学会反省,逐步完善自己。为了调动他的自我教育意识,每个月都给他以正确的评价,把小强突出的个人事迹在班集体中、家长会上集体表扬。这样充分调动了他的积极性,使他在评价中自我激励,迸发个人力量,不断自律、自信、自强。 三、辅导后记面对小强的转变,让我更加认识到激励的作用、集体的力量。对因缺少关爱等因素造成的儿童,更应为他们创设平等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的环境。儿童是在不断发展的,心理还不成熟,在爱与友善的环境中更容易纠正错误,使他以健康的心态正视自己,以积极的行为超越过去,向好的方面发展。因而,针对类似的学生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老师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心绪,慢慢地转变看待周围事物的不正确思想,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一点点感受大家给他的善意,通过多元评价、参与,使其自信自强。从而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家人、老师、同伴身上来,最终消除与所有人的隔阂,乐于学习,乐于生活。 四、效果反馈点滴的付出,平等的关爱,让小强渐渐变了:课堂上,他开始充满信心地举手发言,活动中,他开始闪现积极的身影;作文里,充溢着他对生活的信心,对老师和同学的感激之情201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