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优秀教学设计平均分教学设计清徐县实验小学 刘红燕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平均分的认识。学生对“几个几”的已有认识是学习这部分内容的直接基础,而操作、观察和有条理地表达是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基本方法。教材安排了四道例题,引导学生经历“认识平均分每几个一份地分平均分成几份按不同要求分”的探索过程,充分感知平均分的本质特征,为进一步认识除法做准备。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分一分,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2.掌握平均分的方法,会用数学语言“把( )平均分,每份( ),分成了( )份”完整表达平均分的过程。3.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及动手操作的能力,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乐
2、于与同学合作、交流的积极情感,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会用数学语言“把( )平均分,每份( ),分成了( )份”完整表达平均分的过程,掌握平均分的方法。教学方法与策略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实践活动,媒体课件,实物,彩印图片。使用教材的构想学生已经有了表内乘法的知识做基础,“平均分”是认识除法的第一课时,对于“平均分”这个概念,每个学生都不是一张“白纸”。为了让学生在已有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学习,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知识“再创造”中,形成新的体验,新的感悟,使他们真切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并获得成
3、功的体验。本节课通过学生观察、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引出“平均分”。之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分一分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的方法,并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为认识“除法”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知识,为学习“除法”打好基础。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平均分”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课前播放轻柔音乐,课件出示秋天里大自然的景色。)师:同学们欣赏着秋天的景色,一定想亲身感受一下秋天的美丽吧!星期天,老师要带你们去郊外秋游。瞧!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丰盛的午餐。出示课件:水果,矿泉水,小面包师:老师想请你们帮
4、忙,把这些东西分给两个小组,可以怎么分?请看学习要求:(出示课件)(1)先分小组讨论一下,你们组准备分什么,怎样分?(2)每组负责一样东西,从材料袋里选一种物品,动手分一分。(3)每组一号同学汇报。 学情预设:可能会有这样几种分法:(1)我们组分的是苹果。有8个苹果,一个组分了6个,另一个组分了2个;(2)我们组分的是矿泉水。有6瓶,每组分了3瓶;(3)我们组分的是面包。有10个小面包,每组分了5个;(4)师:同学们,你们对哪一组的分法比较满意?为什么?在学生思考和讨论的基础上得出每个小组分的同样多就是平均分。(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平均分)2. 动手操作,探索新知。(1)师:现在有8颗糖果,每
5、个小朋友分2颗,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请同学们先用学具图片在纸上分一分,然后,用彩笔圈一圈,再和同桌交流你分的情况。(2)学生自主活动,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汇报。(4)师追问:如果每人分4颗,每人分一颗呢?(5)学生自主活动。师巡视,如果发现学生的分法是随意地拨几堆,然后移多补少一个一个地分;就提示:把( )颗糖果平均分,每份( )颗,分成了( )份。生一一练习。 (6)师: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发现?生:把糖果每几个一份地分,也是平均分。师:对,像这样,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地分,每份分得同样多,也是平均分。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选取富有情趣的素材,按小组进行合理分配,使学生有一种
6、积极参与的愿望。在分的过程中,思考怎样分比较合理,科学;通过具体操作,感受“同样多”,并培养学生交流的能力。二、合作探索平均分的方法1.请同桌合作把12颗糖果分一分。生合作分一分,师巡回指导学困生,收集学生的方法。(1,1,1,1,1,1,1,1,1,1,1,1)(2,2,2,2,2,2,)(3,3,3,3)(4,4,4)(6,6)2.归纳:分的方法:(1)每1颗一份,可以分成( )份;(2)每2颗一份,可以分成( )份;(3)每3颗一份,可以分成( )份;(4)每4颗一份,可以分成( )份;(5)每6颗一份,可以分成( )份;设计意图:在此环节中,充分给学生活动和展示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
7、在活动中探索平均分的多样化,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使学生体会到尽管分法不同,但只要每份分的同样多,就是“平均分”。三、实践平均分,拓展思维能力1.说说下面的分法哪些是平均分?哪些不是?为什么?2.圈一圈,再填空。(每人一张练习卡)(1)10个苹果图:把10个苹果,每()个一份,分成了()份。(2)15只熊猫图:把15只熊猫,每()个一份,分成了()份。(3)12枝花图:有12枝花,每()个一份,分成了()份。四、拓展练习,提升对“平均分”的应用1.提问:有12个桃,3个盘子,每个盘子放几个桃?2.设疑:如果再增加1个盘子,这些桃还能平均分吗?每盘几个?3.摆摆(同桌互查互说)设计意图:
8、本环节在深度和广度上向生活拓展,给学生的思维留足空间,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进一步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同时,为下一节课奠定了基础。五、归纳总结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2.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平均分吗?设计意图: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课后反思 “平均分”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要充分理解它的含义,必须借助大量直观的感性经验。同时,本节课只是研究平均分的一种:“每几个一份”来分,内容很单一。针对这种情况,我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尽量挖掘教材的内涵,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所以,这节课,我以突出分实物的全过程为教学主线,让学生用较多的时间去体验,经历,感
9、悟“平均分”,理解“平均分”,应用“平均分”,尽可能地体现新的教学理念。新课的引入创设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情境,学生在分一分,想一想,说一说,练一练等实践活动中,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学会平均分的方法。同时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沟通和合作。本节课根据儿童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来确定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新知的提出源于学生,问题的产生源于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具有可选择性。因此,整个教学过程是活泼的,个性化的,开放的,使学生以最佳的精神状态自觉地参与教学活动。本节课使用的教学课件,从导入时的动态演示到练习时集声,形,色于一体,操作简单方便,并与教材的知识结构,编排规律,教学目的,
10、重难点以及传统教学媒体黑板,课本,卡片,实物等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活动中眼,手,耳,口多种器官共同参与,积极思考,形象深刻地理解含义,建立概念,并会有条理地进行叙述,为进一步学习除法的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刘红燕:中小学一级教师,太原市优秀班主任,太原市教育学会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会员,负责的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二五”一般规划课题发挥学具作用,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实践研究已经顺利结题,负责的太原市第二届教师“个人课题”小学低年级数学后进生转化策略研究已经顺利结题,参加清徐县第五届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竞赛中,获得清徐县教育局一等奖,代表教育局参加太原市第五届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竞赛中,获得太原市三等奖,代表教育局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征文活动,获得省级二等奖。制作的课件分别获省市级奖项。电话:18234029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