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科目: 生物教学对象: 初一学生课时:2课时(第1课时) 授课教师:芦喜军单位: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石家田九年制学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为2012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内容,主要介绍人体内废物排出的三条途径:泌尿系统排尿、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皮肤排汗。其中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的方式前面已经介绍,皮肤排汗本节中会稍作介绍。本节主要介绍“尿的形成和排出”,是前四章人体系统内容的自然延续。教材按照由宏观到微观,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的顺序,通过资料分析与结构示意图帮助学生认识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二、教学目标第一课时:1、明确排泄的含义; 第二课
2、时:1、了解排尿的意义;2、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描述其他排泄途径;3、描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3、关注泌尿系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认识到了人体结构与其承担功能相适应的科学观点;明确学习本节内容,首先要弄清泌尿系统的结构,但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人体器官的空间结构的感知,对其工作原理难以动态化理解。四、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第一课时: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第一课时:描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2、描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第二课时:描述人体其他排泄途径;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节课重视学生观察、推理与生活联系紧密,通过
3、学生独立自学和小组讨论交流及教师点拨完成本节教学任务。流程设计:自主学习(成果展示)、问题引导、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检测训练六:课前准备:肾单位挂图、导学案肾小球(血液 )七、板书设计: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肾脏肾单位1、排泄的概念肾小囊(原尿)输尿管肾小管(尿液)膀胱2、泌尿系统的组成尿道肾小管肾小球、肾小囊内壁(尿液)过滤重新吸收3、尿的形成 血液原尿 尿液八、教学过程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3min导课引出目标:生命维持需要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取物质,通过饮食和呼吸获取的物质进入人体后全部被吸收了么?吸收后的物质永久在人体细胞内保存么?人体内产生的废物有哪些?这些废物主要通过人体何种
4、结构以何种方式排出体外的呢?联系实际:饮食和呼吸过程会产生废物联系生活实际,发现问题,明确目标7min10自学辅导布置导学案自主学习任务;引导自主学习;引导鼓励学困生努力完成自学;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72至P75,旁批段落重点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内容提出疑问: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注重阅读、观察、总结)8min18成果展示引导互评、纠错;构建知识框架1、排泄含义;2、泌尿系统组成和肾单位的组成;3、渗透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系统具有关联;自学成果展示: 学案分享;完成知识框架的构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创设课堂学习氛围构建基础知识框架为突破难点准备1min19问题引导: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系统具有何种关
5、联?让我们观察肾脏的基本单,通过跟踪血液来认识尿液的形成。引出探究内容10min29引导合作探究:布置合作探究任务1、 结合教材独立思考探究内容;2、 小组合作分析尿液的形成过程;3、 随机小组结合挂图讲解;首先精读教材,独立思考探究内容;通过小组讨论,归纳尿液的形成过程;小组讲解尿液形成过程;通过小组研讨讲解,熟悉肾单位的构造,理解肾单位的工作机理,同时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6min35精讲点拨:汉字助解:认识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结构形态及关联,明确三者内部所含液体成分;强调两次形成毛细血管网;动态认识液体流经肾单位各结构时成分的变化;总结:尿液的形成:肾小球、肾小囊内壁血液 原尿过滤 肾小管原尿 尿液 重新吸收 教师点拨,突破难点2min37思考:肾小球出现炎症,其通透性增强,在尿液的成分可能会出现什么变化?尿液呈血红色或茶色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6min43检测训练:布置练习任务;指导学困生;答案分享(可采用多种方式)检测训练:独立完成练习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基础巩固,查漏补缺;完善知识结构体系2min45总结笔记:汇总收获:培养自学能力巩固构建知识体系课后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