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角形的认识城东镇韩洋小学 陆海进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第八册第22-23页的例题,第24页的“想想做做”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和实验探索等活动,认识三角形的特征,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使学生体会三角形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并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学习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性。 3、在探索图形的设计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特征,探索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教学难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学生课前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小棒若干根(包括4厘米、5厘米、6厘米、10厘米长的小棒各一根)、三角板、钉子板、饮料吸管一
2、根、剪刀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感知三角形。出示例题的场景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并说说场景中有哪些学习过的图形?教科书的场景图上找出三角形。2、谈话: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三角形。(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谈话:看到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三角形的哪些知识?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一)进一步感知三角形1、师: 同学们之前已经初步认识了三角形,你能想办法自己做一个三角形吗?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2、展示学生做出的各种三角形,并让学生说说做的过程和方法(学生可能是用小棒围,用三角板画,沿着三角尺画,用咫尺在方格纸上画)(课件出示)问:这是一个三角形么?用小棒围得时候注意小棒的端点要连在一起。3
3、、师: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做出了不同的三角形,你们能自己画一个三角形吗?在课本第23页的点子图上自己画一个三角形。指名学生回答如何画三角形的?在点子图上确定三个点作为三角形的顶点,再连接这三个点。4、师在黑板上画出三角形。5、师:我们已经做了三角形,又画了三角形,那么三角形是怎样组成的呢?自学课本第22页下面的图。讲述:围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两条边的夹角叫做三角形的角,每个角的顶点也是三角形的顶点。它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学生找出黑板上三角形的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师相机板书)7、在自己画出的三角形上,标出各部分的名称。8、小结:三角形是有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二)感受三
4、角形三条边的关系1、谈话:刚才我们用小棒摆了三角形,如果任意给你们三根小棒能把他们围成三角形吗?(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让我们动手实验一下吧!小组活动要求:a、从四根中任意选三根(小棒的长度分别为:10cm、6cm、5cm、4cm)b、记录所选三根小棒的长度,看一看能否用选定的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c、小组讨论有什么发现?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2、学生小组活动,并填写好表格。短边中边长边能否围成三角形第一根小棒的长度第二根小棒的长度第三根小棒的长度展示和报告实验结果,说说选的哪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哪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3、说说能不能围成三角形跟小棒的什么有关?(长度)4、师:
5、通过刚才的小组活动,老师的演示,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说出:当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等于或小于第三根时,就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5、观察能围成的三角形的三条边,看看有什么发现?师生共同总结出:三角形任意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条边。三、变式练习、加深理解1、通过我们刚才学习的知识判断下面的3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三角形?(“想想做做”第二题) 2厘米、4厘米、6厘米 5厘米、2厘米、5厘米 6厘米、2厘米、5厘米总结窍门:只要看较短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就能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2、从学校到少年宫有几条路线?走哪一条路线最近?先让学生指一指从学校到少年宫的不同路线,并回答第一个问题;再让学生找出最近的路线,并要求解释理由。四、总结延伸1、 师:这节课你对三角形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你有那些收获?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三角形?课件演示生活中的一些三角形。2、(课件演示)艾非尔铁塔高一千多米,这么多年依然雄伟壮观这到底什么原因呢?其实这就跟三角形一个重要的特征: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有关,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查查资料研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