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淡水二小 黄月嫦一、教学简说:雪纯洁、晶莹,它是冬天的小精灵,也是大自然送给万物生灵的一份厚礼。雪后的大地,多像一张洁白的画布。瞧,一群“小画家”走来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在雪地里留下了不同的“作品”。哎呀,怎么没见青蛙?他正在睡觉呢!本课以韵文的形式,不但形象地讲述了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富有童趣,读起来琅琅上口。识字、写字和朗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二、|设计理念:这是一首童趣十足的儿童诗,诗歌语言简洁、对称,读来琅琅上口。在教学过程中,着力创设情境,引导孩子走入诗歌的意境,去体会、去感悟,从而使文本语言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活化
2、了文本内容。三、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认识课文的11个生字。3、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鸟、小鸡、小鸭四种动物脚趾的不同及青蛙冬眠的特性。四、教学教程(一)、设情境,揭示课题歌曲导入。(欣赏可爱的动物,学生可随着音乐声,自由做动作)师:冬天到了,下了一场雪,有些可爱的小动物不怕冷,纷纷来到了雪地上当起小画家。(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他们画的画是什么样的?读了课文,你们就明白了。【设计理念:导语的语言亲切而又简单, 一开始就让学生随着音乐进入一个“有声有色”的动物乐园中学习。使学生不仅能明白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更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二)、层
3、层递进,引导初读1、自读课文:请小朋友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再读课文:课文一共有六句话,请小朋友们按顺序读每一句话,再想想它的意思。3、检查初读效果:(1)通过读课文,你知道雪地上的小动物都画了什么?(引导学生用“小鸡画了”等句式说话。根据回答,贴出(小鸟、竹叶、小狗、梅花、小鸭、枫叶、小马、月牙)的图片。(2)你能把刚才四位小朋友说的话在课文中找出来吗?4、师:这些小动物画的画为什么会不同?我们一句一句来读,好吗?【设计理念:学生通过两次不同要求的读,对诗歌有了一个整体感知。接着让学生用“小鸡画 ”的句式,说清课文大意,把感知课文与听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三)、创设情境,读
4、好课文1、指导读第一句话。(1)指名读第一句。(出示本课插图)(2)第二个“下雪啦”后面为什么用感叹号?(3)指导读:你能同学们惊喜兴奋的心情,用朗读告诉大家吗?(指名读,自由读。)2、指导读第二句。(1)指名读第二句。(2)理解“小画家”指谁?请同学到台上按顺序指出动物图片上的动物名称。(3)指导读句子:你能把感受到的情景用朗读告诉大家吗?(指名读、齐读)3.指导读第三句。(1)自由读第三句,边读边想想每种动物画了什么。(2)指名读(3)指导读他们画了什么?你们见过竹叶、梅花、枫叶和月牙吗?谁能画给大家看一看。请四名同学到黑板前画,跟小动物画的比一比。感悟句子:这些小动物还能画别的吗?(学生
5、说:不能,因为它们的脚趾各不相同,一种脚趾只能印一种脚印)。反复朗读句子。4.指导朗读第四句。(1)自由读第四句。(2)指名读第四句。5.指导读第五、六句。(1)自由读(2)感悟句子:在寒冷的冬天小动物们都不怕冷,跑到雪地上来玩。青蛙为什么在洞里睡觉呢?(3)反复读句子6.齐读课文。【设计理念: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基本训练。一年级学生处在阅读的起始阶段,所以借助图片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让学生在按特定的情境中产生好奇心、求知欲,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入阅读。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主动参与的角色意识,从而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读好课文。】(四)、复述课文在情境中背诵。教师提示:你们能看着图来给大家介绍雪地里的小画家是怎样画画的吗?【设计理念:背诵、复述是读书内化的重要过程。本课设计不提背诵两字,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背诵,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重构语言模式。】(五)、识字训练(1)小组内合作识字:这篇课文中的生字,大家能不能自己学会记住它们?小组同学合作学习,哪个字你记住了,就把好办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2)交流识字:你记住了哪些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的?【设计理念:学生互相交流,能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共同识字。教师适时补充。】(六)、作业布置: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四位雪地里的小画家,请你们课后再去找找我们动物王国里还有那些小动物也是雪地里的小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