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十二课-法律的尊严》教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772426 上传时间:2024-11-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二课-法律的尊严》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十二课-法律的尊严》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十二课-法律的尊严》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十二课-法律的尊严》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十二课 法律的尊严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和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知道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2、培养守法观念,自觉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重任;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在实践中努力做到与法同行;正确理解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学会珍惜自己的权利,养成依法办事的素质;提高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能力;掌握行使监督权的有效方法和途径,逐步增强依法行使监督权的能力。3、自觉树立法制观念,增强守法意识;养成依法正确行使权利,认真履行公民义务的习惯,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依法维护

2、自己的合法权益;理解认识法律监督作用,自觉树立监督观念。教学重难点1、依法治国的含义和基本要求;作为合格公民应怎样与法同行。2、依法治国的含义和基本要求。教学过程1、环节一:聚焦治国方略依法治国教师归纳: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需要有规则,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国家的治理也需要规则,这就是要依法治国。那么什么是依法治国呢?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解释对“依法治国”的认识和理解,然后请同学们看教科书第83页的内容。(1)谁治理国家?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依法治国的主体。(2)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依据什么治理国家?宪法和各项法律法规依法治国的基本依据。(3)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依据宪法和法律法规治理国家哪些

3、事务?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依法治国的客体。(4)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依据宪法和法律法规治理国家要达到什么目的?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的目的。(5)依法治国的地位如何?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重要地位。教师: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其本质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这种制度和法律不会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会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交流讨论:依法治国对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社会进步、国家安定有什么意义?教师归纳: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必然是一个法制完

4、备的社会。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弛则国乱国衰。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最有效、最靠得住的办法是实行法治。那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呢?(6)请同学们看教科书第84页的内容,初步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然后把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各小组“认领”一个方面的内容,开展“专题讲座”。“有法可依组”活动:A说出所了解的我国已经颁布的法律名称并说明这些法律在规范人们行为方面的重要作用。B讲解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即我国的现行法律分为哪些类型,各类型的作用是什么?教师归纳:有法可依就是立法。有了法律,人们才

5、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国家的各项工作才有准绳和规则。通过分析,我们懂得,没有法律,依法治国便无从谈起。因此,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中,花大力气进行了法律的制定和完善工作,目前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一套法律体系。我国的立法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为依法治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必依组”讨论:A我国制定法律的目的是什么?B如果有了法律,大家都不遵守会是什么样子呢?法律制定后对我们有怎样的要求?教师归纳:制定法律的目的是将法律运用于社会生活之中并发挥作用。如果有法不依,已有的法律就是一纸空文。法律一经制定就必须严格遵守。不但公民的活动要符合法

6、律的要求,一切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也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不折不扣地依法办事。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执法必严组”交流:要用事例说明如何在执法的过程做到“严格、严肃、认真准确、不枉不纵”。(可以结合教科书第86中的阅读资料“公正的测量”,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了解什么是“严”)教师:“严”就是不多也不少。如果不严,会有什么危害呢?如果执法不严,甚至执法犯法,钻法律的空子乃至以权压法,以言代法,必然损害法律的权威,危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教师归纳:执法必严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在执行法律时,必须严肃、严格,做到认真准确,不枉不纵。“违法必究组”探究:搜集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违法犯罪案例,了解

7、他们的被法律制裁的相关情况,说明每个人只要违反了法律法规,都必须为此付出代价,不管他们地位多高、贡献多大,都不能成为逃脱罪责的理由“法律面前没有情面可讲”。教师: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四者之间的关系怎样呢?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中心环节;执法必严重要条件;违法必究有力保障。教师总结: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只有实现了这四个方面的统一,社会主义法制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国家的长治久安才有可靠保证。2、环节二:踏上治国之路与法同行教师:有一句人所共知的法律格言“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

8、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法律就是实现正义、体现公平、正确规范人的行为的社会准则。教师:人们自古以来都希望通过法律追求到真正的公平和正义。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尊重法律,追求公正应该成为我们的基本素养。教师: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保障。如果我们能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自觉履行相应的义务,就为国家的繁荣、社会的安宁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奠定了自己幸福生活的基础。教师引领学生通过讨论了解以下知识:(1)所谓“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公务活动的权利。(2)公民的监督权包括四项内容,即批评权、建议权、控告权、检举权。(3)公民监督权的必要性体现在一是督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为人民谋利益;二是对于克服目前我国存在的一些腐败现象腐败,保持政府的廉洁,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批评建议是不可缺少的。(4)公民监督的途径主要有代表联系群众制度;信访举报制度;新闻监督制度;其他制度四个方面。教师总结: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有幸生活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年代,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法制进程的突飞猛进。“依法治国”被写进宪法,多么令人振奋。法律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维护自己权利的武器,同时又是规范自己行为的社会准则。同学们,从今天起,从这一刻,让我们一起踏上与法同行的道路吧!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