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执教:柳江区进德中心小学 韦媚媚教学目标:1认识并会写“被、伯、孩”三个生字,认识新偏旁“衤”。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表现出角色特点。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写字,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教学准备:教学软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 复习检查1. 齐读课题。2. 出示词语,开火车读。一棵松树 风伯伯 大山爷爷 孩子 长得高看得远 托起来 摸着 被 回答 喂 呢二、 精度训练1. 细读第一自然段(1) 自由读,思考:这一大一
2、小两棵松树分别长在哪里呢?(2) 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过渡:有一天,山上的小松树对着山下的大松树说起话来。它在说什么呢?2. 细读第二自然段。(1) 自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小松树说了几句话?(两句)都说了什么?(2) 出示第一句: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 小松树是怎么夸自己的?(出示:多高哇)谁来读读这个词,想想这时小松树心里怎么样?(很得意) 关注叹词“喂”师指着一名学生说:“喂,把你的橡皮擦借我用一下!”师再指着另一名学生说:“喂,你让我进去。”老师这样说话你们喜欢吗?为什么?那小松树这样说呢?你感觉到什么? 关注感叹号,进行表情朗读谁能当一回小松树,得意的说一说?(3) 出示第二
3、句: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 齐读,你读出了什么? 比较“很远很远”和“很远”,感受小松树的骄傲 出示“你呢”,这里的“你”指的是谁?后面是个什么符号?谁来把这个问号的语气读出来?(4) 听了小松树的话,你觉得这是一棵怎样的小松树啊?谁能加上动作来演一演小松树的说话(5) 假如你是大松树,你会怎样回答小松树?(6) 文中的大松树又是怎么做的?看书中插图,大松树什么表情,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你觉得大松树怎么样?(7) 齐读第二自然段。3. 细读第三自然段。过渡:大松树没有回答,可是,却有一个人来回答了,他是谁呢?看,他来了。(1) 出示第三自然段,师范读。(2) 随文字理析“被”字,识记“
4、伯、孩”两个生字字形,指导书写“被” 出示生字:被、孩,组词,理解字义。 指导书写,读帖,范写。 学生描红、临写,反馈评价。(3) 小松树的话被风伯伯听到了,风伯伯怎样对小松树说,读第三自然段(4) 通过风伯伯的话,你知道了什么?(5) 风伯伯说这话的语气怎样?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出来的?引导学生抓住“摸着小松树的头、孩子、大山爷爷”等语句,读出风伯伯对小松树的关心,一番语重心长。(6) 有感情地练读风伯伯的话(7) 齐读第三自然段4. 集中出示三句话,读一读,演一演,感受语气词的作用。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远的地方,你呢?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三、 总结全文1. 分角色读课文。2. 讨论:听了风伯伯的话,小松树会怎么想呢?四、 布置作业1. 朗读课文。2. 课外阅读一只想飞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