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母亲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能整体把握作品。 (2)能从自主学习中获得发现美、表达美的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2)反思自己对母亲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 2.从事件中提炼感情。 教学难点 1、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 2、如何评价母亲的教育方式。 课型新授课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感导入(1-2分钟)由孟郊的游子吟导入课题。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它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诗中表现了
2、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著名学者胡适的一篇文章我的母亲。二、 简单介绍作者、作品和背景。(先由学生介绍)(2-3分钟)胡适,18911962,原名胡嗣糜,字适之,近代史上名符其实的风云人物,中国新诗的开山鼻祖,他自己戏称为“新诗老祖宗”。做为中国第一个用白话写诗出集的诗人,胡适的诗清新、流畅,颇具大家风范。胡适,世居安徽绩溪,民国前二十一年出生于上海,二十岁赴美留学,后来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民国六年返国,任北京大学教授。抗战期间,曾出任驻美大
3、使,胜利之后为北京大学校长。旅美期间,先后任教于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民国四十七年回台主持中央研究院,任院长职。民国五十一年逝世于南港任所,享年七十一岁。对于中国新文学运动,胡适是最重要的启蒙人。早在民国六年一月,他即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当时文学的八个主张,也就是后来的八不主义。(一、不做言之无物的文字;二、不做无病呻吟的文字;三、不用典;四、不用套语烂调;五、不重对偶,文须废骈,诗须废律;六、不做不合文法的文字;七、不摹仿古人;八、不避俗话俗字。)三、检查预习: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文绉绉(zhu) 绰号(chu) 庶祖母(sh) 吹笙(shng) 摹画(m)
4、 眼翳(y) 舔去(tin) 侮辱(w) 2、解释下列词语。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四、整体感知: 理清文章脉络;认识母亲形象。读课文(播放背景音乐:烛光里的妈妈)思考:如果我们用一个词来概括我们的感受我们会说这是一个 的母亲。分别是通过什么事情体现出来的?(共10-12分钟)1、严厉对我的管教:每天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我上学谆谆教诲,严格督学从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保护孩子自尊心,教子有方我说了轻薄的话,受到重重责罚责罚严厉,教我做人2、慈爱对我的关心
5、:我得眼病,用舌头舔我的病眼爱子情深3、温和作为后母当家之难:除夕夜如何对待大哥的债主,不骂一句,面无怒色善良宽容如何与两个嫂子相处,化解矛盾忍让温和4、刚强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上的侮辱:让发牢骚的五叔道歉,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正直刚烈小结:母亲的性格: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五、深入探究:1、学生默读课文,自主合作探究:作者对母亲怀着怎样的感情?你是如何体会到的?(6-7分钟后回答)(怀念、感激、敬爱。)(“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
6、久了。”以童年的视角回忆往事,如实道来,暗含对母亲的敬仰与感激。“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天夜里她把我叫醒,她真的用舌头舔我的眼病。” 爱子情深,平实的语言中含着我对母亲的感激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万分之一二。如实道来,真诚倾吐,流露出对母亲的疼爱之情。)六、小结 这是一首质朴动人的对母亲的赞歌,作者怀着深深的敬意和爱戴,记下了自己的母亲这可亲可敬的美好形象,唱出了一支深情的颂歌,“爱”的感情贯穿全文。七、拓展延伸母亲是平凡的,她每天所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就是这微不足道的点滴中渗透了无私的爱,现在,想一想自己的母亲她有什么事最让你难忘呢?
7、我们对母亲表达过我们的爱吗,我们如何表达我们的感激呢?(学生思考体会交流)八、齐唱妈妈的吻 冯顺娣,安徽绩溪人,16岁时被许配给胡传作填房。时胡传年48岁,前妻曹氏去世十余年,他在外做官,家中没有一个家眷实在不方便,胡传长子长女都比冯顺娣大。为了家人,冯顺娣答应嫁到胡家。婚后第二年,来到上海,在胡适三岁的时候,胡传死在厦门。当时冯顺娣只有23岁。一、导入:(多媒体播放满文军的歌曲懂你或烛光里的妈妈)母亲的笑容,是世界上最和煦的春风;母亲的皱纹,是艰辛岁月里风霜雪雨的刻痕;母亲的汗水和眼泪,是世界上最名贵的珍珠;而母亲的画像,是勇敢和坚韧的象征古往今来,有无数文人墨客抒写了他们所感受到的温情似水
8、的母爱,胡适先生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我的母亲一文,感受伟大而又温馨的母爱,同时,了解这位学者少年成长的历程,也许对你会有许多启迪四、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快速阅读课文默读提示及要求:1、抓住关键句、段并划记 2、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3、读完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 4、理清文章结构明确:文章开头主要忆述了作者九岁之前的若干生活片断接下来作者采用情随事现的记叙方法,详略得当地回忆母亲对“我”的教诲目的、方法和态度再接下来写母亲和家人相处的情况五、学习课文内容1、思考:(1)请 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明确: “我母亲
9、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2)为什么说她又是“严父”?明确: 插入胡适家庭背景资料介绍胡适:安徽省绩溪县上庄人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兼商人家庭其父胡铁花系清末贡生,母亲冯顺弟(续弦)比其父小30岁,是一乡村良家女子胡适三岁时,父亲即病故23岁的寡母做了乡村大家族的主母,对惟一的儿子悉心教育,遵夫嘱“令他读书”,终于把胡适培养成材胡适三岁随母在上庄接受教育,13岁离开母亲赴上 海求学1917年,19岁的他考取庚子赔款官费赴美留学1917年7月学成回国,被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为教授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胡适的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从胡适一生的追求与奋斗来看,其母对他产生了巨大、深刻、无以替代的影响胡适母亲对胡适既是慈母兼严父,又是“恩师”兼“严师”她从不溺爱孩子1910年,即胡适19岁时赴美,母亲对他的影响是功不可没的那么,本文着重写了母亲的哪几件事情呢?请大家分四人小组讨论(请说说这些事情分别反映了母亲怎样的品性请尽量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请学生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小结我对母亲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