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作生态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研究池塘的生态群落中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能制作一个生态瓶。 2.探究生态群落中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 3.感受生态群落的组成是和谐的依存和作用关系。培养与同学讨论学习,交流思想共同提高。二、 教学重点:了解生物群落,设计方案以及根据方案来做一个生态瓶。三、 教学难点: 认识生态群落中的生物与非生物间的关系。四、课前准备1、要求学生在课前搜集一些有关生态瓶的资料;2、做生态瓶需要的材料:大可乐瓶(洗净)、河水、小鱼2条、虾2只、螺蛳、浮萍、洗干净的细沙若干、水草、石子2颗;生态池塘的录像。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我们生
2、活在鱼米之乡,而徐家庄又是有名的淡水鱼产地,房前屋后不是有小河,就是有池塘。你平时观察过它们吗?池塘里有些什么呀?请生思考后回答2今天我们就来深入看看池塘里有些什么。出示教学书上的池塘图,引导学生观察池塘图,思考下列问题:(1)池塘有哪些水生生物?(2)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预设:水、阳光、空气、养分)(3)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4)动物为植物生长做了哪些贡献?(5)我们还可以在池塘里找到哪些非生物?它们对生物有什么作用?师小结:植物为动物提供了氧气,玩耍休息的场所,动物为植物提供了二氧化碳、肥料等。而这些生物与非生物之间互相依存、互相作用。这就是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我们今
3、天就来模拟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做一个生态瓶。二、 合作探究,设计方案 (一)生态瓶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先来设计一个生态瓶制作方案。1、 组织学生讨论1、 )你认为做一个生态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2、 )该怎样设计这个生态瓶呢?(1) 你们准备在生态瓶中放什么生物?(2) 我们要考虑什么样的生物可以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生活?(3) 如果要有动物,那它们的食物来源是什么?(4) 除了加生物外,还需要其他一些东西吗?(5) 生物放入的顺序需要考虑吗?2、为了让这些生物在生态瓶里生活的更好一些,我们还应该考虑些什么?(生物品种搭配和数量多少问题)师:那我们先把这个设计方案完成,然后,再动手制作生态瓶。3、
4、小组讨论,尝试制定方案。让我们尝试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学生分组设计做生态瓶方案。教师巡视指导。4、汇报方案。方案设计得差不多了,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请大家对他们组设计的方案的优点和缺点进行评价。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学生汇报方案,进行倾听交流。教师进行引导和小结。三、 制作生态瓶 同学们经过交流以后,肯定对自己的方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在我们可以动手制作生态瓶了。1、 学生根据小组的设计方案,利用准备好的材料合作做一个生态瓶。 制作生态瓶的步骤:(1) 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洗干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2) 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3) 往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水草。(4) 再放入
5、小动物。(5) 把本组成员的名字做才标签贴在生态瓶的外面。(6) 2、教师巡视指导。四、生态瓶展评1、现在生态瓶已经完成了,哪一组愿意让同学们欣赏和评价一下呢?2、先请每组展示制作好的生态瓶,并派代表介绍一下生态瓶的设计意图。3、同学们认为他们小组这样安排合理吗?适合这些生物生长吗?还需要哪些改进吗?4、老师及时表扬设计意图合理、有创意,合作完成较好的小组。五、课外拓展,实践作业1、小组讨论决定生态瓶放置的地方并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记录。(注意每天观察生态瓶里发生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填写教科书上的生态瓶观察记录表。) 2、完成作业附:1、板书设计 做一个生态瓶 植物:浮萍、水草生物: 动物:虾、
6、螺蛳 相互依存、相互作用非生物:小石子、水、细沙2、 生态瓶观察记录表日期植物的情况动物的情况水的情况其他情况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教学反思做一个生态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的第六课,学生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已经开始接触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了解了生物之间互相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本课是进一步引导学生研究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本课是这一单元里学生最感兴趣的一课。为了把这节课上好,课前我让每个组准备了一个能装5升大的色拉油瓶(课前洗干净)、一些水草、一些沙和小石子、2只小虾、2个小螺蛳等,所以整堂课下来,效果不错,但是反思一下自己的这节课,我觉得
7、还存在着以下问题:导入的时间还是有些长,语言不够简练,和第二环节中看书上的池塘切面图有些重复。在探究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时,完全可以让学生在互相探讨中得到解决。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特别在讨论生态瓶的设计方案和制作生态瓶时,学生显得有些过于兴奋,课堂纪律不能很好掌控,有待于提高。当然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也收获了不少,对教材也有了更深的了解。修正策略 在本课的教学时发现,有3个小组的学生在课前就已经把生态瓶做好了,而且做得非常棒,完全按照做生态瓶的要求养好生物,数量适宜,种类丰富。(因为生活在农村,虾、螺蛳、浮萍等生物随处可见,所以要准备生态瓶的材料,对学生来说不是难事。)这样就导致在后面的制作过程中,这部分学生无事可做。生态瓶做好后,再要他们来讨论设计方案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学生也失去了讨论的兴趣。如果在课前我了解了学生的状况,在做生态瓶时我就会请那些做好了的同学上台介绍一下自己的经验,再让其他同学提出意见。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从而进行改进。这样既能体现他们组的价值,又让他们有事可做,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因此在备课时,要多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德清县禹越镇徐家庄小学 张月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