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13届高三理综物理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第I卷为必考题,第II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5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考试结束
2、后,将答题卡交回。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Fe:56 Cu:64第卷(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3为了解决农村电价居高不下的问题,有效地减轻农民负担,在我国广大农村普遍实施了“农网改造”工程,工程包括两项主要内容:(1)更新变电设备,提高输电电压;(2)更新电缆,减小输电线电阻若某输电线路改造后输电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线路电阻变为原来的0.8倍,在输送的总功率不变的条件下,线路损耗功率将变为原来的A0.2倍 B0.32倍 C0.4倍 D0.16倍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受迫振动
3、的频率与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有关 B机械波由近向远传播过程,也是振动质点由近向远移动的过程 C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D牛顿环由光的衍射产生152011年11月3日,我国发射的神舟八号与在太空运行的天宫一号完美“牵手”,成功实现交会对接(如图)。交会对接飞行过程分为远距离导引段、自主控制段、对接段、组合体飞行段和分离撤离段。对接任务完成后,神舟八号飞船返回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以西阿木古朗草原的主着陆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远距离导引段,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应在距神舟八号后下方某处 B在远距离导引段,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应在距神舟八号前上方某处 C组合体飞行段,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绕地球作匀
4、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于79kms D分离后,天宫一号变轨升高至飞行轨道运行,分离时其动能比在交会对接轨道时小, 神舟八号变轨降低至飞行轨道运行时,其动能比在交会对接轨道时大PQ16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波速为v。沿波传播方向上有相距为L的P、Q两质点,如图所示。某时刻P、Q两质点都处于平衡位置,且P、Q间仅有一个波峰,经过时间t,Q质点第一次运动到波谷。则t的可能值A1个B2个 C3个 D4个17如图,倾角为的斜面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A与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相连。现用拉力F沿斜面向上拉弹簧,使物体在光滑斜面上匀速上滑,上滑的高度为h,斜面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在这一过程中A弹簧
5、的伸长量为B拉力F做的功为FhsinC物体A的机械能增加mgh/sinD斜面体受地面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Fcos18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电场的电场线,过O点的虚线MN与电场线垂直,两个相同的带负电的粒子P、Q分别从A、B两点以相同的初速度开始运动,速度方向垂直于MN,且都能从MN左侧经过O点。设粒子P、Q在A、B两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和a2,电势能分别为Ep1和Ep2,以过O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和v2,到达O点经过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粒子的重力不计,则 A B C D第II卷必考部分第II卷。19.(1)(8分)某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定某一金属丝直径时,测得的结果如图以a所示,则该金属
6、丝的直径D= mm。另一位同学用游标上标有20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一工件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如图b所示,则该工件的长度L= cm。 (2) (12分)“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所受合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某同学实验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使用50Hz交流电源, 图中A、B、C、D、E为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根据纸带可计算B点的瞬时速度vB= m/s,并计算纸带所对应小车的加速度a= m/s2。 平衡摩擦力后,用细线跨过定滑轮,将砝码盘与小车连接,再将5个相同的砝码都放在小车上,然后每次从小车上取一个砝码添加到砝码盘中,测量小车的加速度,此过程是
7、通过控制 不变,探究加速度与 的关系。(以上空格选填“物体所受合力”或“物体质量”) 根据小车的加速度a与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的实验数据作出a-F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并据此图象确定砝码盘的质量为 g。(g=9.8m/s2,以上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20如图所示,两平行长直金属导轨置于竖直平面内,间距为L,导轨上端有阻值为R的电阻,质量为m的导体棒垂直跨放在导轨上,并搁在支架上,导轨和导体棒电阻不计,接触良好,且无摩擦在导轨平面内有一矩形区域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开始时导体棒静止,求:(1)当磁场至少以多大速率v运动时,导体棒才能离开支架?磁场的运动方向如何?(2)当
8、磁场以速率2v,方向按(1)中的方向匀速运动一段后导体棒也匀速运动,且导体棒仍在磁场中,则导体棒的速度应多大?ABCDPxh2h1a21(19分)如图a所示,水平桌面的左端固定一个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弧轨道,其半径R0.5m, 圆弧轨道底端与水平桌面相切C点,桌面CD长L1 m,高h2=0.5m,有质量为m(m为末知)的小物块从圆弧上A点由静止释放,A点距桌面的高度h1=0.2m, 小物块经过圆弧轨道底端滑到桌面CD上,在桌面CD上运动时始终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作用然后从D点飞出做平抛运动,最后落到水平地面上.设小物块从D点飞落到的水平地面上的水平距离为x,如图b是x2F的图像,取重力加速度g
9、=10 m/s2F/N012345123b-0.30.6x2/m2(1)试写出小物块经D点时的速度vD与x的关系表达式;(2)小物体与水平桌面D间动摩擦因数是多大?(3)若小物体与水平桌面D间动摩擦因数是从第问中的值开始由到均匀减少,且在D点恰好减少为0,再将小物块从A由静止释放,经过D点滑出后的水平位移大小为1 m,求此情况下的恒力F的大小? 22.(20分)如图所示,两块很大的平行导体板MN、PQ产生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两平行导体板与一半径为r的单匝线圈连接,在线圈内有一方向垂直线圈平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变化率为的匀强磁场B1。在两导体板之间还存在有理想边界的匀强磁场,匀强磁场分为、两个区域
10、,其边界为MN、ST、PQ,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2,方向如图所示,区域高度为d1,区域的高度为d2。一个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正电的小球从MN板上方的O点由静止开始下落,穿过MN板的小孔进入复合场后,恰能做匀速圆周运动,区域的高度d2足够大,带电小球在运动中不会与PQ板相碰,重力加速度为g。(1)求线圈内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变化率; (2)若带电小球运动后恰能回到O点,求带电小球释放时距MN的高度h;(3)若带电小球从距MN的高度为3h的O点由静止开始下落,为使带电小球运动后仍能回到O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仅将磁场II上边界ST向下移动一定距离,求磁场II上边界ST向下移动的距离y。,
11、选考部分第II卷选考部分。其中,第28、29题为物理题,第30、31题为化学题,考生从两道物理题、两道化学题中各任选一题作答,若第28、29题都作答,则按第28题计分,若第30、31题都作答,则按第30题计分;第32题为生物题,是必答题。请将答案都填写在答题卡选答区域的指定位置上。28.(12分)(物理3-3模块)(1)假如全世界60亿人同时数1 g水的分子个数,每人每小时可以数5000个,不间断地数,则完成任务所需时间最接近(阿伏加德罗常数NA取61023 mol1) 。A10年B1千年C10万年D1千万年(2)如图为伽利略设计的一种测温装置示意图,玻璃管的上端与导热良好的玻璃泡连通,下端插
12、入水中,玻璃泡中封闭有一定量的空气。若玻璃管内水柱上升,则外界大气的变化可能是 。A温度降低,压强增大B温度升高,压强不变C温度升高,压强减小D温度不变,压强减小29(12分)(物理3-5模块)(1)略 (2)略第二次理综考试物理部分参考答案13.A 14.C 15.B 16.D 17.D 18.C19.(1)5.703mm或5.704mm 4分; 1.210cm 4分(2)0.88m/s (2分), 3.53m/s2 (2分);物体质量 (2分) 物体所受合力 (2分);8.16()g 4(分)20. (15分) (1) E=BLV 2分 2分平衡:BIL=mg 2分由联立得: 2分磁场方向
13、向上 1分(2)设棒速为v,有 EBL(2VV) 2分 1分平衡:BIL=mg 1分由 联立得: 2分21(19分)物体从D滑出后做平抛运动,则 (2分) (2分) 代入化简可得 或 (1分)由AD全程动能定理得 (2分) (1分)代入整理得 (1分) (1分)由图可知 b =-0.3代入计算可得 =0.35 (1分)由第(2)可知 (1分)由乙图可知 k =0.35 (1分)代入计算得 m =0.4kg (1分)由AD全程动能定理得 (2分) 由题可知:x=1m (1分)由第(1)问知 (1分)则代入计算得 F=1.9N (1分)22(20分)解:(1)带电小球进入复合场后恰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14、,则电场力与重力平衡,得 (1)(2分) (2) (1分) (3) (2分) (4) (1分)(2)只有小球从进入磁场的位置离开磁场,做竖直上抛运动,才能恰好回到O点,由于两个磁场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都相等,半径都为R,由图可知O1O2O3是等边三角形。 (5) (1分) (6) (2分) (7) (2分)解得: (8) (2分)(3) 当带电小球从距MN的高度为3h的O点由静止开始下落时,应有 (9) (1分) (10) (11) (12) (2分)画出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右图所示,在中间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粒子的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成30角,根据几何关系,可得 (13) (2分) (14) (2分)28.(1)C (2分); (2)A (2分)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