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内蒙古巴市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 单项选择题(1—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墨子说“为履以卖,不为履”,意思是做鞋子的人做鞋供人购买,其目的不在于鞋子本身。这里面包含的经济学道理是( )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价值是商品生产者追逐的目的
C.商品有使用价值与价值 D.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商品
2.假定生产一个电子计算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2小时,生产一部MP4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10小时。现有甲、乙、丙三家生产该种MP4的企业,它们生产一部MP4的时间分别是5、10、15小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甲、乙、丙三家企业在30小时里生产的MP4分别可换到( )个电子计算器
A.15 15 15 B.30 15 10 C.10 15 3 D.5 5 5
3. 从漫画《议价》可以看出,商品的价格( )
A.经常和价值不一致,并不能反映价值
B.是由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能力决定的
C.能灵活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
D.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4.在我国境内,一切以货币来计算的经济业务、劳动报酬等都以人民币为计价和支付工具。我国目前市面上流通的人民币是第五套人民币,此套人民币共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1角八种面额。这说明( )
①人民币是中国银行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②人民币的面值由国家决定
③每种面值的人民币能代表多大价值、购买多少商品由国家决定
④每种面值的人民币发行多少由国家决定
A.②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中国银联发布数据显示,2011年春节期间,中国民众消费态势强劲,银行卡交易大幅增长,信用卡透支消费的功能正受到越来越多持卡人的欢迎。据此回答5—6题:
5.2011年春节消费态势强劲的基础性原因是( )
A.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广大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
B.消费品的价格普遍走低
C.许多商家纷纷利用节假日打折促销
D.我国目前处于卖方市场状态
6.用信用卡进行透支消费,从消费类型上看,这种消费行为属于( )
A.钱货两清的消费 B.贷款消费 C.租赁消费 D.享受资料的消费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快速、省电、超洁净、衣物保护成为新的洗衣需求。海尔集团敏锐地捕捉到了洗衣需求的新变化,研究开发出第四种洗衣机模式的双动力洗衣机,获法国列宾国际发明金奖,该洗衣机在国内外市场都取得了很好的销售成绩。据此回答7—8题。
7.海尔双动力洗衣机能够取得好的销售业绩,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商品的科技含量高 B.商品的使用价值符合市场需求
C.企业的个别劳动生产率高 D.商品的价值符合消费者的心理
8.海尔双动力洗衣机成功给我国制造业发展启示是( )
A.必须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B.必须要依靠科技、加强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C.要真正发挥中国劳动力资源廉价丰富的优势
D.要退出市场竞争激烈的商品生产,生产供不应求的商品
9.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国有经济实力增强,经济效益提高,国有经济有步骤地向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转移。国有经济有步骤地向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转移( )
A.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B.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C.说明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都可以利用
D.背离了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
10.国有资本的控制力,主要表现为( )
①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占支配地位
②国有资本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③国有资本决定着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④国有经济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某国有控股企业为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在企业内部逐步实行职工持股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制度。回答11—12题。
11.下面对该企业这一做法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它取消了按劳分配,强化了按劳动力要素分配
B.它使该企业的国有经济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
C.这是探索在企业内部建立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新机制
D.该企业由此转变为集体经济
12.职工持股参与企业收益分配属于( )
A.按资本要素分配 B.按技术信息要素分配
C.按土地要素分配 D.按劳动力要素分配
13.股份有限公司最基本的特征是( )
A.可以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 B.可以上市交易股票
C.应当有必要的财产 D.必须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14.风险性是居民投资理财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下列投资理财产品的风险性从低到高排序正确的是( )
①金融债劵 ②企业债券 ③国债 ④股票
A.①③②④ B.③①②④ C.④①③② D.②④①③
15.以下旨在保护劳动者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权利的措施是( )
①劳动者积极搜集就业方面的信息
②中国农业银行为劳动者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③国家禁止将携带乙肝病毒作为限制就业的条件
④法律规定企业不得解除因工负伤职工的劳动合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 ③④
16.“分配的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这就是说( )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决定分配方式的物质基础
B.实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本质特征
C.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D.产品的多少直接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17.某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技术员王某购买了内部职工股,年终按股分红得3000元,他还将自己的专利技术投入公司入股,年终又获得17000元,全年他共得工资款36000元,岗位津贴960元,奖金12800元。在王某一年的所得中,属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别是 ( )
A.2976元; 17000元 B.49760元;20000元
C.48800元; 20000元 D.44260元;3000元
18.在市场经济大潮下,老王从开始给私营企业老板打工,到给自己打工,最后大量雇佣别人打工,其主要收入分配方式变化的顺序是( )
A.按资本要素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B.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C.按劳动要素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D.按劳动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
19.观察右图,对此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工不同酬应不同,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
B.容易导致职工收入差距扩大
C.侵犯了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D.初次分配也应注重公平
20.2011年,我国政府推出新医改方案。该方案的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项改革有利于( )
A.提高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 B.完善分配制度,调节过高收入
C.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D.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优势互补
21.2012年3月1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确定2012年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提出要完成七项任务,其中一项任务就是“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关于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基于公平原则,个税征缴应做到平均纳税
B.基于效率原则,个税征缴应缩小纳税差距
C.增加货币供给,减少财政支出
D.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增加居民收入
22.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民工是一支新型的劳动大军,为城市繁荣、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他们的权益尚未得到有效保障。上述材料启示我们应该( )
①坚持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统一 ②更加关注社会公平
③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扩大 ④为了效率而关注公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3.2011年9月,美国爆发“占领华尔街”运动。运动发起者喊出了“我代表99%,不再忍受1%的贪婪与腐败”的口号。这给我们的经济生活启示是( )
①要坚持效率与公平并重,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②要整顿规范分配秩序,坚持按生产要素分配
③要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④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的分配,财政工作基本上围绕生财、聚财、用财三者进行的,三财之道,生财为根本,聚财要有度,用财讲效益。据材料完成24—25题。
24. 生财之根本在于( )
A.调整分配政策 B.强化税收管理 C. 增发国债 D. 发展经济
25. 聚财之度在于( )
A.财政收入应与国民收入同步增长
B.财政收入应该高于国民收入增幅
C.财政收入的增长应与企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适应
D.避免国家财政赤字的出现
26. 所谓赋税就是国家不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的东西。这句话说明了税收( )
A.具有强制性 B.具有无偿性 C.具有固定性 D.有法律保障
27.下列行为属于偷税的有( )
①伪造、涂改、销毁账册和票据 ②少报应税项目、销售收入及经营利润
③涂改、伪造出口退税凭证 ④虚开增值税发票
⑤超过纳税期限而未缴纳税款 ⑥拒绝纳税检查和缴纳税款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⑤⑥
28. 对个人所得税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个人所得税对调节个人收入,增加财政收入有重要作用
②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③每个有正当收入的人都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④每个公民的所有收入都在纳税范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9.“通常情况下‘企业管牛,政府管熊’。”也就是说,一般而言,市场环境好的时候,企业自己努力赚钱,市场环境不好时,政府要出手救市。下列属于“政府管熊”的措施有( )
①降低税率 ②降低利率 ③减少国债发行 ④提高贷款利率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30. “纳税诱发纳税人的一种强烈的关切,关切那含有你血汗钱的事业。税款在缴纳的那一刻起,就转化为一种文化自觉:这个国家有我一份,时刻考虑这个钱怎么花,花的妥不妥”。下列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公民应积极关注、监督国家对税收的使用
B.通过纳税能培养纳税人参与国家管理的责任感
C.税收的使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纳税人的利益
D.通过纳税使纳税人成为税收的使用者和管理者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31.(12分)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住房、汽车、旅游、教育等消费热点逐步成熟。住宅消费的发展将带动钢铁行业、建材行业及装饰装修、物业管理、社会服务等服务业的发展;汽车使用数量快速增长,拉动了汽油、润滑油等石油加工业的增长,汽车服务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市场需求的存在,决定了这些产业的发展前景仍很光明。
材料二 据估算,目前我国投资每增加1%,可拉动GDP上涨0.22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率每增加1%,可以拉动GDP上涨0.87个百分点。
(1)上述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2)结合材料一,运用生产与消费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市场需求的存在决定了这些产业的发展前景仍很光明?(8分)
32. (13分)材料一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图表:2005—2009年我国收入分配增长状况
2005年
2009年
年均增长速度
国家财政收入
3.16万亿元
6.85万亿元
21.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493元
17175元
10.1%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3255元
5163元
7.9%
材料二 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提出:要规范分配秩序,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1)图表中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4分)
(2)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怎样解决材料中反映出的中国社会的公平问题。(9分)
巴市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12月月考
高一政治答案
(2)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④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加社会保障支出,提高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9分,答出前三点即给分)
33.(15分)(1)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属于经济建设支出;增加科技投入属于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对社保的投入属于社会保障支出。(6分)
(2)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体现了这一作用。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财政加强农业建设、支持企业发展、增加科技投入体现了这一作用。③财政具有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材料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体现了这一点。(9分)
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