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一、分子和原子1物质是由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 、 、 构成的。2分子的性质:分子的 和 都很小,分子总是在 ,温度越高,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 ,分子间有一定的 。(1)我们能闻到花香、品红能在水中扩散这是因为微观粒子(如分子)总是_ _ 。 (2)气体能够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_,物体_的现象就是因为分子间的_受热增大,遇冷缩小的缘故。实验:分子运动现象的探究(课本P49)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 发生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因而使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
2、子分成_,_又可以结合成_,可见,在化学变化中,_发生了变化,而_没有发生变化,原物质的分子 了变化,生成了其他的新分子。因此,分子是_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 粒子。4用分子原子论的观点解释纯净物与混合物:由 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由 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且混合物中各种不同物质的分子相互间不发生化学变化。二、原子的结构1原子的组成 :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 ) ( )原子 ( ) ( ) :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 )(1)核电荷数 =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普通的氢原子的原子核内无中子。原子的种类是由核 ( )决定的。原子核只占原子体积的很小一部分.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3、 原子的核外电子是_排布的,第一层最多容纳个_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个_电子,最外层最多容纳个_电子。当最外层达到_个电子(只有一层时为_个电子)的结构叫做相对_,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通常_,易_;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通常_,易_。(在上面两图所指横线上写出对应部分的名称)2离子的形成。(1)离子:原子因 电子而形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 。如Na、Cl、OH、SO42等(2)离子的分类。 阳离子:带 电的离子离子 阴离子:带 电的离子 写法: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明电量和电性(电量为1的可省略不写) 如:Na、Mg2、Al3;Cl、S2、O2(肩挑离,数字加符号) 碳酸根离子: ,氢离子: ,2
4、个亚铁离子: ,5个钙离子: 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NO3: ,7Fe3+ ,2H+ (3)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以NaCl为例。)3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的1/12(约为1.6610-27kg)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值,就是这种原子的 (符号为Ar)。(2)电子的质量很小,只相当于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每个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等于1,所以相对原子质量 。三、元素1元素是 的总称。(1)元素只讲 不讲 。(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 和 的种类不会改变。(3)地壳中含量前四位元素(质量分数)
5、: (4)生物细胞中含量在前四位元素: 2、元素符号的意义宏观上:(1)表示 ,意义 (2)有时还表示一种物质,如C可表示碳这种物质。微观上:表示 例:N表示的意义有: 和 。如果在元素符号前面添加系数,就只表示该元素的原子个数,不能表示该元素。如H既表示 又能表示 ,而2H只能表示 ;3Fe表示 ;若要表示5个镁原子可记为: ,7个氯原子可记为: 。 (2)书写:“一大二小”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例如:钙 、铝 等。(3)元素中文名称的特点:金属元素除“汞”以外都是“金”旁,例如: 非金属元素按单质在通常情况下的存在状态
6、分别加“石”、“气”、“水”等偏旁,因此我们可以从它们的偏旁判断属于哪类元素。3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每格: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 均占据一格对于每一格,均包括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每一横行(即: ):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个周期。共有 个横行,有 个周期。每纵行(即 ):周期表的18个纵行中,除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外,其余15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共有16个族。1 H氢1.008 (2)写出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格子中各项目的意义: 1: H: 氢: 1.008: 归纳: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 a:表示有a个R粒子(原子、分子或离子等) b:表示一个R粒子中有b个某原子 c:表示一个R离子带c个单位正(或负)电荷 d:表示(某化合物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d价【同步练习】1.说出下列数字“2”的意义:2Ca2+: ;3NO2: 。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3SO2Mg2+CO2 O2-H2O2.A.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B.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C. 表示化合价数值的是D. 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