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作文教学瀜趣法.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762079 上传时间:2024-11-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教学瀜趣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作文教学瀜趣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文教学融趣入法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小学生怕写作文,一是不知写什么?二是不知该如何写。刚刚走上岗位的新教师要解决作文教学的难点,就要通过一节节精心设计的作文课,让作文教学融趣入法,让学生在兴趣中习作,在习作中学会方法。也就是说,课堂上既要学生学得开心又要学有所获,既要学得轻松,又要学有所法。这就比如优秀电影既卖座又叫好,达到思想性、艺术性和市场性的高度统一。作为新教师可以借鉴以下作文教学的基本模式。 一、热身――创设习作氛围 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主要条件。”如同运动之前都要有准备活动,唱歌之前要先练声一样,作文教学也要有预备动作、准备活动,通过热身为作文写作奠定基础。 1、头脑风暴:“头脑风暴”是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提出。它通过小型会议方式,让与会者在畅所欲言的气氛中,自由交换想法,并以此激发与会者的灵感,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发创意,并解决问题。作文教学忌讳人云亦云,千篇一律,要的是独创的观点、独特的角度、与众不同或丰富的想象。“头脑风暴”运用到作文教学的热身阶段,能够使学生思维的广度、角度产生一定的跳跃和变化,从而丰富学生思维内容。 比如,教师在黑板上画“1”,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开始只会说是“一”,是直线,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让风暴在孩子们的头脑中激荡,孩子们放开思维,就会想象出是“旗杆”、是爸爸车上的“雨刮器”,、是喷香、嫩黄的“薯条”,是放学时,等待在校门外妈妈挥舞的手臂…… 还有“字母的化妆舞会”学生根据英文字母的样子想象成各种各样有趣的事物、“我是一片云”学生从云朵的千变万化中联想奇特的景物等等。上课伊始,常常进行“头脑风暴”训练,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为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生活再现:生活无处不在,作文与生活息息相关,但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还不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他们还小,缺乏一颗“敏感”的心。即使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甚至是直接参与也常常视而不见、体会不到,生活常常被孩子们忽略,心理学上视为感知麻痹,因此,我们要注重培养他们时时、处处留心生活的习惯。教师在热身阶段可以和孩子们聊生活,聊当前发生的重大新闻,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比如,近期可以聊奥运圣火传递中最喜欢的火炬手,最难忘的镜头。聊汶川大地震中可爱的同龄人,“我”流泪的时刻。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学生知道生活是如此丰富多彩,让学生感同身受。 3、习作小故事:每个孩子都爱听故事,听说教师要讲故事时,都会非常期待。我们就要紧紧围绕作文教学,选择一些生动有趣、浅显明了、奇思妙想的故事,用故事调动学生学习情绪,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故事说明一些习作的窍门和规律,这才是我们热身的主要目的。 比如贾志敏老师关于文章的中心有个故事“与本案无关”:法庭上,庄严肃穆。主控双方的辩护律师辩论正酣。一方律师慷慨陈词,滔滔不绝。说着说着,法官猛击法槌予以打断:“与本案无关!”意思是,对不起,你把话扯远了,赶快刹住,话归正题吧!说这个故事,就是要让学生知道作文应该有一个中心,而且,只能有一个中心。 热身的关键要引人入胜,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抓住学生的心,用这些热身的方法,巧妙地为作文教学服务。 二、铺垫――渗透写法技巧 许多新教师面对课堂尚能注意培养学生兴趣,但常常把课上得热闹而花哨,往往忽略了作文课到底要给学生什么样习作的知识和方法。我们发现很多小学生经过小学阶段六年的习作训练,可习作依然无章无法。主要原因是作文教学随意性太强,片面地强调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走入“自由作文”的误区。我们反对写作有太多的规定,有太多的条条框框,但写作也必须要有最基本、最基础的规章和法则,叶圣陶说:“写作教学的目的在于养成学生两种习惯:一是有所积蓄,须尽力用文字表达:二是每逢用文字表达,须尽力在技术上用功夫”。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用方法引领、渗透最基本、最常用、最实在的写作小技巧,教给学生带得走的能力。我们强调,小学生作文是习作,不能为写人而写人,为写事而写事,而是要通过每一次的习作训练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提高学生文字表达能力。 如在教《俄罗斯套娃》时,教师这样加以方法引领和铺垫:教师在黑板上一边画刚学过的变色龙,一边描述变色龙的样子,画完后,教师问学生:老师怎么画变色龙的?学生找出教师画的规律:一是从头到尾画――教师归纳“按顺序”;二是按部位画――教师归纳“找部位”;三是抓住每个器官的特点画――教师归纳“抓特点”。通过简笔画,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出静物观察需“按顺序、找部位、抓特点”的方法,为观察描写“俄罗斯套娃”作了铺垫。 又如在教《我们都是木头人》时,主要进行动作描写训练。老师出示“猫和老鼠”一段话: 老鼠赶紧躲在旁边的树林里,它们放了一颗好吃的果实,果实下又藏了一块滑板。猫咪看到了果实直流口水,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没想到踩上了滑板,“哧溜”一声滑走了,老鼠高兴得又叫又跳。 学生看完这段话后,教师要学生从中找出动作词,学生发现这段话有13个动作词,这些连续的动作词,准确生动、栩栩如生。这个发现为这节作文课如何用连续动作词写好人物的动作做了铺垫。 预作铺垫习作训练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能够为完成本次习作埋下伏笔、铺路搭桥,为学生写作提供引领,达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目的。铺垫要有很强的针对性,感染力和冲击力,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观察、游戏、活动――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离开了具体的感性对象,就难以激发其积极地思维,从而产生表达愿望。观察、活动和游戏是习作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兴趣,降低习作难度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创设的现场中,边玩边学、可视直观、亲身经历、亲身体验。学生置身事内而不是置身事外,快乐地感知,获得新鲜的刺激,进入了丰富多采、生动形象、真实可感的客观情境,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活生生的素材。学生通过这样的观察、体验,才能做到眼中有物,言之有物,体现真情实感。 孩子的要求就是那么简单,一个道具,一幅图片,一个故事,一场游戏,都能使他们乐在其中。通过创设孩子喜闻乐见、兴趣盎然的活动,使每一次作文都是快乐的经历,都能获得习作的方法。(部分习作活动内容、方法见下表) 分组单元 习作、活动内容 基本方法 外貌描写 《俄罗斯套娃》 《“明星”老师》 按顺序,找部位,抓特点 突出重点,抓住特色 对话描写 《老鼠丁丁打电话》 《鸟儿知多少》 《叶公好龙新编》 对话分段交叉写 对话的四种形式 对话的提示语 动作描写 《我们都是木头人》 《桌上拔河比赛》 连续动词描写 分进合击描写 四、片断速描――言之有物、言之不尽 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因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经过前期的热身铺垫,创设情境后,学生作文的冲动得到有效地调动,此时,必须抓住有利时机让学生以快速描写的方式,运用所学习作方法当堂成文,教师在学生成文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当场完成,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瞬时记忆强,对刚看过的人和物、刚发生的事印象深刻,但他们长时间的记忆较弱,往往课堂上兴致盎然,有声有色,过后回想却丢三拉四,缺胳膊少腿,因此,要趁热打铁,抓住时机进行当堂训练。 二是要有明确的要求,希望学生写到什么,怎么写都要明确,比如习作的方法就一定要用上,这不是给学生划定框框条条,而是进一步巩固习作的基本方法。 三是在课堂上不要求全文完成,只要完成一个片断或重点部分,写实写细。比如写“木头人”,教师选择了好几个有特色的“木头人”,他们各有各的特点,但学生不必全写,只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描写就可。 五、交流点评――点到为止,不求全责备 一是鼓励为主。作文点评要始终渗透人文关怀,尽可能加以鼓励。鼓励的面要宽,范文的选择不要过于集中,要让阳光照到每一个角落,要善于从每个学生的习作中发现其独特的闪光点,并及时予以肯定。特别是要注意避免展示差的范文,更不能指名道姓,对于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则可以进行典型归纳,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是抓住重点、抓住关键点评,按本节课所提的要求点评,对于其它方法忽略不计。如习作要求动作描写,则只点评动作描写的优劣,通过点评进一步加强学生所学基本方法的印象。 作文教学难,但并不是高不可攀,要在教学实践中有效提高作文教学水平,以上几个步骤可以提供参考,运用得当的话,“有效、优效、高效”的作文教学将不会只是梦想。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