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一作文训练计划.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762078 上传时间:2024-11-19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4.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作文训练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一作文训练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作文训练计划修改稿 计划名片: 记叙文强化片段练习并指导学生深入思考生活,为议论文做铺垫。 计划简介: 记叙文强化片段练习,先片段练习,后整体练习。片段练习先学习景物描写后人物描写最后学习语言的美化。计划以半学期学习写景物,半学期学习写人物,以半学期学习美化语言。 同时指导学生深刻思考生活,深刻学生的思想,为议论文做铺垫。 段落: 第一段落:景物描写,时间为半学期。教学目标为掌握景物描写的基本技巧:能运用多种感官来描写、能运用特写手法及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第二段落:人物描写,时间为半学期。教学目标为掌握人物描写的基本技巧:能分解动作、能连贯动作、能增加修饰性成分,能使用个性化的动词。 第三段落:结构安排及美化语言,时间为俩个月。教学目标为掌握美化语言的基本技巧:断句、物品介绍、形容词的使用、排比句的运用、设问句的使用、自言自语的使用及委婉的表达。 贯穿高一学年的是指导学生阅读贴近生活热点的评论,做好剪贴工作。 详细: 第一段落 景物描写(一)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感官来描写景物。 教学重点及难点:指导学生运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来描写特写景物。 教学过程: 一、 让学生了解什么叫描写和特写。 建议:以《沁园春长沙》和《相信未来》中的片段为例,让学生对描写和特写有个初步印象。 描写,是用形象性的、渗透着感情的语言,用绘声绘色的手法,把人物、事物、景物的状态、神态、动态具体真切地勾画出来,使其直接诉诸读者的感觉器官,以引起某种程度的美感或快感,进而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特写,是抓住现实生活中景物或人物的某一富有特征性的部分,有集中的、精细的、突出的描绘和刻画,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和强烈的感染力。建议在高一初期,强制学生以数量词开头作文。 例: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作者在这里从色彩角度,突出了红色和绿色,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富有感染力。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这里的紫、凝露、枯等修饰语给人以视觉的冲击,使意象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二、 扩展性命题片段作文训练 1、 一片树叶落到地上。 2、 一个纸飞机飞过了屋顶。 3、 桌上有一杯茶。 建议: 1、 强制学生以数量词开头。未以数量词开头的,原则上让学生重做,有特写意识的除外。 2、 教师在批改的时候严格审视学生是否有两种感官的描写,如没有则让学生重做。如果有三种及以上感官的描写,建议鼓励。 例: 一片树叶落到地上 一片浓绿的树叶,随飒飒的风声而起。金色的温暖的阳光带着祥和的芬芳照在它身上。舞蹈的树叶随着温暖的波浪微微震颤,在明明暗暗斑斑驳驳的树影里,忽快忽慢地飘落,最后落到浓黑的大地上。 第一段落 景物描写(二) 教学目的:在坚持感官描写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使用修辞手法来描写景物。 教学重点及难点:指导学生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 教学过程: 一、以《西地平线上》或其他材料为例,向学生说明修辞的好处在于形象生动。 例: “这时,眼界突然开阔起来,在苍茫的远方,弧状的群山之巅,一轮血红的落日像一辆勒勒车的轮子,静静地停驻在那里。” 这里,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突出表现了少数民族的风情。 “但是,我明白,这一切的制造者仍是落日,是落日在云的背后挥舞着魔杖。” 这里,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落日以动感,突出了落日的勃勃生气。 二、扩展性命题片段作文训练 1、一片树叶落到地上。 2、小河静静流淌。 3、一枚硬币从桌上滚了下来。 建议: 1、 强制学生以数量词开头,未以数量词开头的,原则上让学生重做,有特写意识的除外。 2、 教师在批改的时候严格审视学生是否有两种感官的描写,有没有使用两种修辞。如果有三种及以上感官的描写,有三种及以上修辞的描写,建议鼓励。 例: 一片树叶落到地上 一片浓绿的树叶,正在风的强劲处。风声飒飒,树叶左右飘摇竭力挣扎,然而终于不敌,叹息一声,随风而起。金色的温暖的阳光像波浪一样一波一波的涌过来,舞蹈的树叶随着温暖的波浪微微震颤,在明明暗暗斑斑驳驳的树影里,忽快忽慢地飘落。 离大树越来越远了,树叶有些惆怅,有些伤感。事发突然,仓促之间,连和母亲兄弟姐妹告别的时间都没有,这一去就是永别了吧? 浓黑的大地就在眼前,树叶已经嗅到厚重的土腥味了。 “再见。”它喃喃地说。 三、 大作文练习 命题作文:上学路上 要求: 1、 要有至少两处景物描写。其中一处必须在开头,必须以数量词开头。 2、 景物描写至少使用两种的感官描写,使用两种修辞手法。要求学生用红笔将景物描写部分用红笔标示出来。 第三段落 景物描写整合篇 教学目的: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描写观 教学重点及难点:指导学生以情感为线索进行景物描写;改变部分学生为描写而描写的做法。 教学过程: 一、有的学生在前一阶段的训练后有了一定的描写意识,但会落入一个套路,即为描写而描写。症状为前面训练的硬性标准都达到了,但片段描写读起来还是索然无味。究其原因,学生为了达到硬性标准而东拼西凑感官修辞,完全没有感情的投入,使得片段读起来有零碎的感觉。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景物描写都是为情感服务的。缺少情感的描写自然是无味的描写。 二、例: 一块金黄色的面包放在一个带有蓝色花纹的碗里,我拿起它,品尝了一口,有咸咸的味道,软软的就像棉花糖一样,但味道并没有棉花糖那么甜,它就像人的脸一样摆出各种各样的造型,来吸引游客们的观光。 带着不同的情绪——比如喜、怒、哀、惧、贪、恶、怜等——再看这个面包会有不同的感受。 三、细节描写的取舍 要表现真实的画面,并不是把所有细节都写出来。详细是没有错,但是千万不要把每个细节都详写出来。否则读者会烦死。 读者跟着作者来到一个场景中。他们看到一些主角所看到的东西,或是主角没看到的东西。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要看到主角的行动,对场景的反应,所做的决定。或者,你也可能加入一些细节,作为伏笔或是引线。此外,场景的气氛,也会令他们产生一些印象和感觉。 除了这三种之外,其余细节,应该尽量舍去不用。 举个例子。我们的主角走上山坡。群山起伏,碧草如茵,微风习习,艳阳高照,小溪流淌,牧人放歌,女子嬉戏,野鹿奔驰,白云飘移,苍鹰高飞,花香满鼻…… 全写出来要多少字?我不知道。那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读者会看吗? 主角走上山坡,有那么多东西摆在他面前。 他都能看到吗?就算他看到了,他真的注意了吗? 就算他注意了,那些东西在他心里激起了什么感情吗? 如果不能与人物结合、与人物互动,细节描写就变得全无意义。既然它与人物无关,谁会关心它? 所以,细节描写的关键,是取舍。 一个贫民女人走上山坡。她看到野鹿奔驰,闻到花香满鼻。她叹息,自己的生活是多么艰难,何时才能摆脱……有机会嫁个有钱人就好了。 其他那些风景呢?她没看见,或者没注意。 一个贵妇走上山坡。她看到碧草如茵,小溪流淌。她想起当年有个青年,曾经热烈地追求她,他是多么阳光啊,就像现在温暖的太阳一样。如今她嫁给了贵族,虽然生活优越,却再也找不回当年的纯真、简单、自由的日子。 其他那些风景呢?她没看见,或者没注意。 一位诗人走上山坡。他看到女子嬉戏,听到牧人放歌。他记下这个片段,准备写一首诗。那小溪水声悦耳,草地柔软温暖,又有花香扑鼻,正是吟诵的好地方…… 其他那些风景呢?他没看见,或者没注意。 一个胸怀大志的少年走上山坡。他的目光在美景中掠过,直望向远方。他看到群山起伏,默然挺立在地平线尽头。他叹息,他抬头看蓝天白云,苍鹰高飞。什么时候他可以建功立业,获取荣誉?就像天上的苍鹰,威严地俯视大地,被所有人敬仰…… 其他那些风景呢?他没看见,或者没注意。 以上的举例应该足够说明问题了。在文章中出现的场景细节,一定要与人物有关。这种关系,或者是出于人物的性格、职业、此刻的想法等等,或者是由于某个场景细节在人物心中激起了某种思想、情绪。如果不能这样,则应该弃之不用。 四、 三个片段的串联 1、 让学生任意选择三个片段,有机地串联成篇。 2、 让学生以“容城夜雨”为题,写三个片段,要求分别写出喜悦、烦躁或忧伤、平和三种情绪。然后以烦躁或忧伤开头,以喜悦为回忆,以平和结尾,写出境界。 随笔部分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尤其是现实生活中的热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指导学生选择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 一、 以近几年高考作文题为例,说明高考作文的走向是贴近生活。 怀想天空、品味时尚、绿色生活 二、 以《背影》或其他材料为例,说明写文章思想是灵魂,文字是躯壳。没有深刻的思想是写不出好的文章的。着重指出深刻并不是非要有“惊天地泣鬼神”的素材,而是对生活中常见的琐事有着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思考。 三、 指定《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参考消息》或其他报纸杂志为阅读对象,指定《扬子晚报》《读者》为不提倡阅读的刊物。 四、 要求学生每周至少完成2篇摘录。 要求: 1、 选择有价值的评论性文字,而不是新闻事件本身。 2、 可以手抄、可以复印剪贴,形式不限。但如果复印剪贴,一定要形式整洁,不得随意。 3、 鼓励学生在摘录的旁边写自己的评论,但不做评论也可以。 建议: 1、 教师可指导学生如何寻找这些报纸。 2、 前两次摘录,教师严格审查,凡不符合要求的,要求重做。 第二段落 人物描写(一)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分解动作、连贯动作。 教学重点及难点:指导学生如何合理分解动作。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动作加以连贯。 教学过程: 一个人的动作是由一系列地动作构成的。把一个大动作分解成几个小动作,抓住人物最有特征的动作,一一进行叙述,那么整篇文章就能把人物动作写具体了。 有些同学认为人物动作难写,原因是人物的动作往往是一闪而过,既难观察又难描写。其实,任何动作,都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在观察和描写时,如果把动作分解成若干步骤,一步一步仔细观察,就能写出动作的细节描写了。 分解完后,再按照这些动作的先后次序,逐一地、有条理地、连贯地写出来。当然,描写要有目的,事先要想好为什么写这个动作和那个动作,而不能一股脑儿全写出来。动词是很能够表现人物性格的,所以要选择与人物的性格有联系的动作。 例: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了,我的眼泪又来了。 ------------------《背影》 扩展性命题片段作文: 1、 他吃了一颗花生米。 2、 他掏出一把硬币。 3、 他扔点了个炮仗。 例: 1、 他点了个炮仗。 他把炮仗放到地上,身子离得老远,伸长胳膊,捏着火引一点儿一点儿地往前凑。引线刚冒了火星,他吓得手打了个哆嗦,转过身得扭头就跑。 这个片断中的一连串动作可以分解为三步: 1、把爆竹放在地上; 2、伸长胳膊往前凑; 3、手打哆嗦,扭头就跑。 可以用“放到、伸长、凑、打哆嗦、跑”等五个动词,准确地描述出这几个连续动作,既具体地写出了“他”放爆竹的经过,又生动地表现出“他”胆小、谨慎的性格特点。 第二段落 人物描写(二)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准确运用肖像、动作、语言的细节描写。 教学重点及难点:指导学生强化人物描写为性格服务的观念。 教学过程: 一、如何进行肖像描写?. 很多学生都知道描写人物要有肖像描写,可是当他们描写时却只会使用诸如“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满头大汗”等俗滥的词汇。所以首先要让学生对肖像有个基础的分解,然后从细节上去掌握肖像描写的角度。 肖像描写不能让人看上去眉眼不清一团模糊,所以肖像的基础训练当以人的面部分解为先。 性格不稳重,轻浮,生活劳苦 任性,放纵 为人平和,但生活不稳定 有智慧,为人老派、顽固 有智慧、踏实、稳重 凶相,心恶善变 人缘好,运气也较好 有勇气,有领袖风度 和气,有勇气,有智慧,人缘好 固执,有凶相,缺少智慧 运气颇好,家境也好,为人善良 出身普通,为人聪慧 带凶相,为人不明智 智商高,情商低 较聪慧,但内心过于重利 机敏 朋友多 但人缘不好 聪慧 学业有成 事业兴旺 有胆识 人缘好 事业有成 聪慧 家庭幸福 长寿 人生顺利,家境也好 和气善良,人生顺利 家境不错,但人生坎坷 有权势 脾气暴躁 人生坎坷 仁慈可敬 有权势 温和 文质彬彬 健康 生活幸福 凶残之相 多情 乐观 有智慧 性格刚烈 有智慧和胸襟 有胆识 心胸豁达 乐观积极 聪慧过人 机智 思维缜密 诡计多端 心术不正 性情温顺 有涵养 善良 重信 诚实 可靠 灵活机变 思维缜密 为人低调 大器晚成 能做大事 稳重沉着 富贵长寿 交友广泛 精明能干 有文才 胸怀大志 宽容大度 刚柔并济 性情残暴 心术不正 贫苦 愚笨 妩媚 沉稳干练 心地纯美 有修养 懂礼貌 风流飒爽 唯利是图 六亲不认 阴郁 酒色之徒 放纵骄逸 争强好胜 酒色之徒 败家之相 有福气 虚伪 无所作为 穷困潦倒 终日奔波 含蓄 低调 灵活 聪明 活泼 贪心 粗俗 无所事事 有富贵之气 正直 重情 贫苦 憎恶小人 有人缘 较圆滑 有头脑 会理财 魁梧 富贵 富贵 名声显赫 才华横溢 老板 孤苦伶仃 生性多疑 风流好色 少时平平 大器晚成 暴发户 心胸广阔 豪放潇洒 庸庸碌碌 身份低微 辛苦忙碌 孤苦 生活艰辛 孤寡之人 性情残暴 奸诈狡猾 温柔敦厚 重情顾家 仗义疏财 喜欢游历 性格暴躁 爱占小便宜 完美主义 多焦虑 贪婪狡诈 斤斤计较 宽厚仁爱 做人烦琐 心胸宽广 胸有城府 平易近人 广交朋友 聪明能干 德才兼备 为人厚道 一心追求富贵 多才多艺 爱交朋友 年老孤独的人 交友不广 生活艰辛 斤斤计较 懒惰的人 为人热情 正直 聪慧 有才能 生活艰辛 颓废 不思进取 劳而无功 孤独 为人正直 聪慧 有才能 贫穷 无事生非 为人有恶意 灾难多 阴险狡诈的人 富贵 宽心的人 内心淡泊的人 刻薄 寡情 大丈夫类型的人 晚景凄凉之人 嚣张 作恶的人 败家的人 白手起家的人 晚景凄凉 坐牢的人 晚年遭变故的人 贤良 有德行 清苦遭灾的人 凄苦贫困的人 破财孤苦的人 有福多寿的人 以上是面部的分解,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进行人物肖像的细节刻画以突出人物的性格。一般主角着重刻画眉眼鼻,配角刻画耳和嘴,但也不僵化要求。学生也可以自主创作。除了眉眼鼻耳嘴外,头发、额头、下颌、脖颈等细节也可以自由描绘。很有特色的细节可以在文中多出现几次,以达到反复的目的。 例: 1、她的眉毛清秀而细长,如一带细密的山林。眼角端整,眼线细长,富有情韵。鼻梁却如刀锋一样坚挺。 2、他的眉毛从眉头开始逐渐变得稀疏,眼珠中红黄交杂,目光迟滞,满含醉意。鼻子瘦削,鼻梁凸起。 3、他头发浓黑杂乱,耳朵既肥且厚,耳垂很长。 4、她在不停地说话,薄嘴唇不停地开合着,嘴角下垂并且尖削。 二、如何进行动作描写? 这里的动作描写,包括两层含义: 1.要表现人物的性格 做什么不重要,怎样做才重要。动作不求写全,而求写出特点,写出人物不同于其他人的动作细节。没特色的动作不如不写。教学生分解动作,其实是为让学生选择有特色的细节打基础。 例: (1)一个沉默平凡的人,提着一口陈旧平凡的箱子,在满天夕阳下,默然地走入了长安古城。 (2)他的右手里拿着块硬馍,他的身子就和这块硬馍一样,又干、又冷、又硬! (3)锅盖移开时,蒸气就像雾一样升了起来。卖面的唐矮子用两根长竹筷,一下子就挑起了锅里的面,放在已加好佐料的大碗里。 (4)他虽然是在一家挤满了苦力车夫的小饭铺里吃白菜煮面,可是他的样子看起来却好像是位新科状元坐在太华殿里吃琼林宴。 2.写人叙事中穿插写反复写。 人物的某些动作很有特色,应该在文中反复出现几次,以加强读者的印象。 评点: 示众 首善之区的西城的一条马路上,这时候什么扰攘也没有。火焰焰的太阳虽然还未直照,但路上的沙土仿佛已是闪烁地生光;酷热满和在空气里面,到处发挥着盛夏的威力。许多狗都拖出舌头来,连树上的乌老鸦也张着嘴喘气,——但是,自然也有例外的。远处隐隐有两个铜盏相击的声音,使人忆起酸梅汤,依稀感到凉意,可是那懒懒的单调的金属音的间作,却使那寂静更其深远了。 只有脚步声,车夫默默地前奔,似乎想赶紧逃出头上的烈日。 “热的包子咧!刚出屉的……。” 十一二岁的胖孩子,细着眼睛,歪了嘴在路旁的店门前叫喊。声音已经嘶嗄了,还带些睡意,如给夏天的长日催眠。 他旁边的破旧桌子上,就有二三十个馒头包子,毫无热气,冷冷地坐着。 “荷阿!馒头包子咧,热的……。” 像用力掷在墙上而反拨过来的皮球一般,他忽然飞在马路的那边了。在电杆旁,和他对面,正向着马路,其时也站定了两个人:一个是淡黄制服的挂刀的面黄肌瘦的巡警,手里牵着绳头,绳的那头就拴在别一个穿蓝布大衫上罩白背心的男人的臂膊上。这男人戴一顶新草帽,帽檐四面下垂,遮住了眼睛的一带。但胖孩子身体矮,仰起脸来看时,却正撞见这人的眼睛了。那眼睛也似乎正在看他的脑壳。他连忙顺下眼,去看白背心,只见背心上一行一行地写着些大大小小的什么字。 刹时间,也就围满了大半圈的看客。待到增加了秃头的老头子之后,空缺已经不多,而立刻又被一个赤膊的红鼻子胖大汉补满了。这胖子过于横阔,占了两人的地位,所以续到的便只能屈在第二层,从前面的两个脖子之间伸进脑袋去。 秃头站在白背心的略略正对面,弯了腰,去研究背心上的文字,终于读起来: “嗡,都,哼,八,而,……” 胖孩子却看见那白背心正研究着这发亮的秃头,他也便跟着去研究,就只见满头光油油的,耳朵左近还有一片灰白色的头发,此外也不见得有怎样新奇。但是后面的一个抱着孩子的老妈子却想乘机挤进来了;秃头怕失了位置,连忙站直,文字虽然还未读完,然而无可奈何,只得另看白背心的脸:草帽檐下半个鼻子,一张嘴,尖下巴。 又像用了力掷在墙上而反拨过来的皮球一般,一个小学生飞奔上来,一手按住了自己头上的雪白的小布帽,向人丛中直钻进去。但他钻到第三——也许是第四——层,竟遇见一件不可动摇的伟大的东西了,抬头看时,蓝裤腰上面有一座赤条条的很阔的背脊,背脊上还有汗正在流下来。他知道无可措手,只得顺着裤腰右行,幸而在尽头发见了一条空处,透着光明。他刚刚低头要钻的时候,只听得一声“什么”,那裤腰以下的屁股向右一歪,空处立刻闭塞,光明也同时不见了。 但不多久,小学生却从巡警的刀旁边钻出来了。他诧异地四顾:外面围着一圈人,上首是穿白背心的,那对面是一个赤膊的胖小孩,胖小孩后面是一个赤膊的红鼻子胖大汉。他这时隐约悟出先前的伟大的障碍物的本体了,便惊奇而且佩服似的只望着红鼻子。胖小孩本是注视着小学生的脸的,于是也不禁依了他的眼光,回转头去了,在那里是一个很胖的奶子,奶头四近有几枝很长的毫毛。 “他,犯了什么事啦?……” 大家都愕然看时,是一个工人似的粗人,正在低声下气地请教那秃头老头子。 秃头不作声,单是睁起了眼睛看定他。他被看得顺下眼光去,过一会再看时,秃头还是睁起了眼睛看定他,而且别的人也似乎都睁了眼睛看定他。他于是仿佛自己就犯了罪似的局促起来,终至于慢慢退后,溜出去了。一个挟洋伞的长子就来补了缺;秃头也旋转脸去再看白背心。 长子弯了腰,要从垂下的草帽檐下去赏识白背心的脸,但不知道为什么忽又站直了。于是他背后的人们又须竭力伸长了脖子;有一个瘦子竟至于连嘴都张得很大,像一条死鲈鱼。 巡警,突然间,将脚一提,大家又愕然,赶紧都看他的脚;然而他又放稳了,于是又看白背心。长子忽又弯了腰,还要从垂下的草帽檐下去窥测,但即刻也就立直,擎起一只手来拚命搔头皮。 秃头不高兴了,因为他先觉得背后有些不太平,接着耳朵边就有唧咕唧咕的声响。他双眉一锁,回头看时,紧挨他右边,有一只黑手拿着半个大馒头正在塞进一个猫脸的人的嘴里去。他也就不说什么,自去看白背心的新草帽了。 忽然,就有暴雷似的一击,连横阔的胖大汉也不免向前一跄踉。同时,从他肩膊上伸出一只胖得不相上下的臂膊来,展开五指,拍的一声正打在胖孩子的脸颊上。 “好快活!你妈的……”同时,胖大汉后面就有一个弥勒佛似的更圆的胖脸这么说。 胖孩子也跄踉了四五步,但是没有倒,一手按着脸颊,旋转身,就想从胖大汉的腿旁的空隙间钻出去。胖大汉赶忙站稳,并且将屁股一歪,塞住了空隙,恨恨地问道: “什么?” 胖孩子就像小鼠子落在捕机里似的,仓皇了一会,忽然向小学生那一面奔去,推开他,冲出去了。小学生也返身跟出去了。 “吓,这孩子……。”总有五六个人都这样说。 待到重归平静,胖大汉再看白背心的脸的时候,却见白背心正在仰面看他的胸脯;他慌忙低头也看自己的胸脯时,只见两乳之间的洼下的坑里有一片汗,他于是用手掌拂去了这些汗。 然而形势似乎总不甚太平了。抱着小孩的老妈子因为在骚扰时四顾,没有留意,头上梳着的喜鹊尾巴似的“苏州俏”便碰了站在旁边的车夫的鼻梁。车夫一推,却正推在孩子上;孩子就扭转身去,向着圈外,嚷着要回去了。老妈子先也略略一跄踉,但便即站定,旋转孩子来使他正对白背心,一手指点着,说道: “阿,阿,看呀!多么好看哪!……” 空隙间忽而探进一个戴硬草帽的学生模样的头来,将一粒瓜子之类似的东西放在嘴里,下颚向上一磕,咬开,退出去了。这地方就补上了一个满头油汗而粘着灰土的椭圆脸。 挟洋伞的长子也已经生气,斜下了一边的肩膊,皱眉疾视着肩后的死鲈鱼。大约从这么大的大嘴里呼出来的热气,原也不易招架的,而况又在盛夏。秃头正仰视那电杆上钉着的红牌上的四个白字,仿佛很觉得有趣。胖大汉和巡警都斜了眼研究着老妈子的钩刀般的鞋尖。 “好!” 什么地方忽有几个人同声喝采。都知道该有什么事情起来了,一切头便全数回转去。连巡警和他牵着的犯人也都有些摇动了。 “刚出屉的包子咧!荷阿,热的……。” 路对面是胖孩子歪着头,磕睡似的长呼;路上是车夫们默默地前奔,似乎想赶紧逃出头上的烈日。大家都几乎失望了,幸而放出眼光去四处搜索,终于在相距十多家的路上,发见了一辆洋车停放着,一个车夫正在爬起来。 圆阵立刻散开,都错错落落地走过去。胖大汉走不到一半,就歇在路边的槐树下;长子比秃头和椭圆脸走得快,接近了。车上的坐客依然坐着,车夫已经完全爬起,但还在摩自己的膝髁。周围有五六个人笑嘻嘻地看他们。 “成么?”车夫要来拉车时,坐客便问。 他只点点头,拉了车就走;大家就惘惘然目送他。起先还知道那一辆是曾经跌倒的车,后来被别的车一混,知不清了。 马路上就很清闲,有几只狗伸出了舌头喘气;胖大汉就在槐阴下看那很快地一起一落的狗肚皮。 老妈子抱了孩子从屋檐阴下蹩过去了。胖孩子歪着头,挤细了眼睛,拖长声音,磕睡地叫喊——“热的包子咧!荷阿!……刚出屉的……。” 27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