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味道
食物百味,酸甜苦辣,各具风味。美酒清冽,醇香醉人;佳肴美馔,爽口宜人;粗茶淡饭,虽则粗糙,却可饱人。一份谷香,一份清淡,一份温馨,一日三餐,其乐融融,回味无穷。
人生百味,喜怒哀乐,酸楚甘苦。经历愈多,体验愈深;品味愈细,味道愈浓。谁遍尝人生的滋味,谁的生活就丰富多彩,谁的精神世界就充实愉快。
曹雪芹晚年寓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维持“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艰难岁月,但他矢志不渝,醉心创作,“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终于完成了《红楼梦》。在谈到创作之艰辛时,曹雪芹曾慨言:“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的泪是酸是咸姑且不说,十余年的窘迫拮据,世人的冷嘲热讽,非但没有削弱他的毅志,反倒坚定了他完成这部煌煌巨著的信念,后世读者,包括红楼学者摩肩接踵,但真正能解曹氏酸痛情伤滋味的能有几人?
春秋时期,兵败会稽山的越王勾践听取大夫文种的劝谏,决心忍辱负重,再图复国。他亲自前往吴国,以国君之尊为吴王充当“马前卒”。为磨砺意志,他夜晚睡在柴堆上,并将一苦胆悬于屋梁之上,日日添尝,警醒自已,不忘复国。“十年生聚,十年休养”,势力渐复的越国一举攻灭了吴国,历史也留下了一段“卧薪尝胆”的佳话。由此可见,苦胆的滋味虽不好尝,却能使人不忘前耻,促人发愤,催人奋进,产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动力。
陈毅元帅幼时十分好学。一日读书至中午,家人送来馒头和甜酱,他一边读书一边吃。待家人收拾碗快时,发现甜酱原封不动地放着,原来他把墨汁当甜酱蘸着吃了。墨汁自不比甜酱好吃,但陈毅元帅这种废寝忘食、专心致志的学习精神让人感动。他之所以日后成为运筹帷幄、用兵如神的大元帅,应该说跟幼年的“吃墨水”精神不无关系。
神农炎帝遍尝百草,发现了稻麦黍稷,教民稼穑,造福后世子孙。李时珍尝遍百草,写成了著名的药物巨著《本草纲木》。亚当与夏娃偷吃禁果被逐出伊甸园,从而成为人类始祖。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至今被人们称道。
然而生活中有些味道却是要不得的。《伊索寓言》中的那只狐狸因为够不着树上的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这是嫉妒心在作怪。此时狐狸的心里也泛着酸水,可生活中的人们若是心中老泛酸水,那是要出问题的。“吃醋”一词就是人们对这种心理的形象描述。古人说的好“临渊羡鱼,不如归而结网”,聪明的人儿,为什么不赶快去“结网”呢?
有人形容人生就像一杯白开水。白开水虽能饮用,却无色无味,久而久之,岂不索然。加入红红绿绿的色素,太俗;加入粘粘稠稠的咔啡,太苦。若加入一枚橄榄,几片茶叶,然后去细细品尝,你会发现,人生的滋味原来是那样的清幽甘甜,醇香无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