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唯物辩证法的感受 我在大二第一学期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这半个学期的学习中,马克思主义这个抽象的名词在我的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并对其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和更深一层的体会。纵观历史,横看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最科学最严谨最完整最具有生命力理论体系,它引导时代前进又随着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其产生的源于实践,发展的根据是实践,检验的标准还是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它的巨大威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 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它是一个相对真理。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辩
2、证法和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组成部分,实践概念是它的基础。 唯物辩证法是由马克思首先提出,它科学地反映了关于宇宙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最普遍、最深刻、最基础的规律和本质。这个哲学的基础是唯物论,主导则是辩证法。唯物论与辩证法互相制约、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推动着这个哲学本身永远与社会实践亦步亦趋地一同进步。它不断总结社会实践新的经验验证、完善与丰富自己,同时指导社会实践快速向前发展以至无穷。它是全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最普遍的、最有效的科学武器之一。因此它是世界全人类的思想财富。 唯物辩证法认为: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在联系和内在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
3、范畴。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或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唯物辩证法认为现象和本质是一对辩证统一: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现象是表面的、具体的、和易逝多变的,往往靠感官即能感知;本质则是隐藏在事物的内部的、是事物一般的共同的方面、而且是相对稳定的,它往往只能依靠抽象思维来把握。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现象离不开本质,任何现象都由本质所决定的,都是本质的某种表现;同时,本质也不可能离开现象而单独存在,任何本质都要通过一种或多种现象表现出来。因此,人们认识事物总是通过对现象的分析研究才能了解到事物的本质,这个分析研究的过程常常被概括为“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4、的过程。 辩证法是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对“世界究竟处于怎样一种状态”所做出的不同回答。其中,承认矛盾,坚持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回答属于辩证法;否认矛盾的存在,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的回答则属于形而上学。 要理解辩证法,就要从辩证法的最基本观点矛盾的观点出发,因为矛盾是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根源。首先,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事物之间的联系说到底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联系;同时,矛盾又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所在,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认识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
5、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人类的物质实践活动是唯物的、辩证的,也是社会的、历史的。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机制。实践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唯心主义的锐利武器,而且是同旧唯物主义的分界线,并由此终结了传统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伟大哲学变革的实质和关键。是实践为人提供了认知对象。因此在实践中,人不仅认识了世界,而且改造了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从而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 通过这个学期的认真学习,我对唯物辩证法有了更加深刻地了解,不再仅仅限于表层,在这段时间里,我清楚地认识到唯物辩证法的重要性,小到对我们日常生活的作用,大到足以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转,同时坚定了我认真学习唯物辩证法的决心。第3页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