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班社会教育:不要和陌生人走一设计思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工作应该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但随着社会生活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现代生活给幼儿带来的潜在危机日益突出,像车祸触电溺水拐骗等突发事件等一系列安全危险时刻威胁着年幼的儿童,而中班幼儿年纪较小,缺乏生活经验,辨别是非,认识危险的能力较差,自我保护能力还是比较薄弱,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为保证孩子的健康和安全,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我设计了本次社会活动不跟陌生人走,通过讨论交流,创设情景,游戏比赛等活动形式帮助幼儿了解什么是陌生人,遇到陌生人应该怎么办,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二活动目标:(一)、树立初步的防范
2、意识。(二)、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引导幼儿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三活动准备:(一).PPT,音乐。(二).请一位幼儿不认识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设置表演情境。(三).玩具、果冻、巧克力。四活动过程:(一) 歌曲小兔乖乖,引出课题师:“小朋友听过小兔乖乖的故事吗?里面的歌你们会唱吗?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好吗?”要不我们叫小朋友来演!(二)观看事例引发幼儿感知跟陌生人走的后果1.师:小兔子为什么不给大灰狼开门呀?现实生活中也有些像大灰狼一样的坏人,他们也喜欢哄骗小朋友的呢。我们一定要像小兔子学习哦,保护好自己!2.教师借故走出教室。陌生人走进
3、班里来接小朋友。小朋友,你们老师叫我带你们一起出去玩哦。我带来了许多好吃的,跟我走吧,我把好吃的都分给你们,好吗?(陌生人拿出几个包装漂亮的巧克力、薯片等食品)陌生人:还有谁想跟我们一起走?我们还要去游乐场玩呢!3.教师:(拦住)你们干什么去啊?你们认识她吗?教师:这位阿姨,你知道这些小朋友的妈妈叫什么名字吗?陌生人:不知道。教师:你知道小朋友们的家住在哪里吗?陌生人:不知道。教师:这位阿姨不认识你们的妈妈,不知道你们的家住在哪里,你们还能跟她走吗?幼儿:不能(小朋友们纷纷走回了自己的座位)。4教师问小朋友:阿姨要是给你们糖吃,你跟她走吗?阿姨带你们去游乐场玩,你去吗?坐在教室里的小朋友,为什
4、么你们不跟着去呢?你们一起想想被陌生人骗走会有什么后果?(从而让幼儿明白跟陌生人走的严重后果,坚定了不跟陌生人走的信念。(三)联系生活,讨论如何防范陌生人。自由结束活动。选择游戏(每题分A、B两个答案,幼儿站在认为正确的答案那一边)(见PPT)1.陌生人就是坏人吗?A. 陌生人就是坏人。B.陌生人不一定是坏人。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A.能去公园和游乐场。B.不能去任何地方。3.有个认识的阿姨想带你出去玩。A.可以和她去。B.必须先告诉爸爸妈妈。4.有个不认识的叔叔给你东西吃:A.可以吃自己喜欢的。B.什么都不能吃。5.下大雨时一个陌生人说用车送你回家。A.先说谢谢再上车。B.不能上车。6.有人说是你爸爸的同事要带你走?A。相信他跟他走B先打电话给爸爸2.小朋友们,我们一定要学习这些小朋友,以后一定要好好保护好自己噢,千万不要相信陌生叔叔阿姨的话,不要跟着他们走,不然就会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