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一生物暑期训练39.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758654 上传时间:2024-11-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生物暑期训练3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一生物暑期训练3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一生物暑期训练3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一生物暑期训练39.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一生物暑期训练39.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一生物暑期训练39一 、选择题下列关于RNA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信使B催化某些化学反应进行C携带氨基酸到核糖体D某些生物的遗传物质下图表示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NADPH(H)B光反应和暗反应某些物质可循环利用C光反应产生的O2释放到大气中,至少要穿过4层膜D三碳化合物和酶在暗反应中没有被消耗利用如图为真核细胞呼吸作用的部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的是B在线粒体中发生的过程是和C过程比过程释放的能量多D人在剧烈运动时产生的CO2只来源于过程近年来纳米科技发展进步神

2、速,极精微的各式显微镜,如共轭焦锂射显微镜、定量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使细胞的微细结构被观察的更为清楚。下列有关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有关问题错误的是()A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内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越小B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 cm,若改用3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为1.5 cm左右C当用低倍镜看清楚物像后,转换成高倍镜后却看不到或看不清物像,其原因可能是被观察的物体未处于视野中央D若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和转动物镜后异物不动,则异物应位于目镜上白细胞能够吞噬细菌、变形虫能做变形运动,其原理是A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 细胞膜的流动性C 细胞

3、的自我保护作用D 细胞的识别作用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则 它的分子式是C5H11O2NSB.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是由R基的不同引起的C.n个氨基酸共有m个氨基,则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个多肽中的氨基数必为m-nD.甜味肽的分子式为C13H16O5N2,则甜味肽一定是一种二肽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结合水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B血细胞中的水大部分是自由水C细胞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与新陈代谢强度无关D自由水可参与细胞内物质的运输与化学反应大豆根尖细胞所含的核酸中,含有碱基A、G、C、T的核

4、苷酸种类数共有( ) A8 B7 C5 D4在下列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手段相似的一组是 ()证明光合作用过程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研究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和分泌的过程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A B C D下列关于豌豆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器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间期,核糖体上合成DNA聚合酶B在前期,两组中心粒之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C在间期,线粒体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能量D在末期,高尔基体与子细胞的细胞壁形成有关细胞分化、衰老、癌变和凋亡的共同表现是 ()A都有遗传物质的改变B细胞内酶的活性都降低C都有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D细胞核大小都始终不变下列关于呼吸作

5、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某植物培养液中含有甲、乙、丙3种离子,它们对植物的生长都有影响。下表列出的5种培养液中,甲、乙、丙3种离子的浓度(单位:m mol/L)不同。为了研究丙离子的浓度大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行实验时可以选用的两种培养液是()培养液编号甲离子2030503040乙离子5545604555丙离子1015202525A B C D下列关于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并未

6、发生改变BRNA与DNA的分子结构相似,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可以储存遗传信息CDNA分子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淀粉、脂肪、胰岛素和DNA共有的化学元素是( )AC、H、O、N BC、H、O CC、H、O、N、P DC、H、O、N、P、S二 、填空题科学家发现一种叫“熊虫”的动物,能耐受271的冰冻数小时(这时它的代谢率几乎可降至0),此时,它的体内会大量产生一种叫做海藻糖的二糖。实验证明该动物体液中的海藻糖可以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避免受到低温造成的损伤。(一)对于“熊虫”种群而言,具有产生大量海藻糖,耐受低温这

7、种特征是_的结果;对“熊虫”个体而言,具有这种特征的根本原因是 _。(二)为了探究海藻糖对普通哺乳动物组织细胞是否也具有上述保护作用,请你分析并设计实验过程。(1)实验材料 海藻糖;细胞培养液及其他相关材料;适量哺乳动物细胞。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从化学组成及生理功能看,该细胞应具有_的特点。(2)操作过程取适量哺乳动物细胞,等分成甲、乙两组,向甲组细胞中添加_,向乙组细胞中添加_。_。观察并记录两组细胞的生活状况。(3)预期结果及相应结论如果实验结果是_,则说明该海藻糖在低温下对普通哺乳动物组织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俄国前特工亚历山大特利维年科在英国被放射性元素“钋”毒杀事件引发全世界关

8、注。关于特利维年科被害的原因众说纷纭,各持己见。科学研究证明,放射性元素钋能破坏体内蛋白质和核酸分子的空间结构,使蛋白质和核酸分子变性。请你对下列问题进行合理地分析与解释。(1)下图表示的是人体细胞呼吸放能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放射性元素钋是如何影响特利维年科体内的能量的释放和利用过程的?(2)有人认为,放射性元素钋使特利维年科体内基因发生了定向的有害突变,指导合成了对人体有害的蛋白质。你认为这个说法科学吗?说明理由。 (3)放射性元素钋对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产生什么影响?这样的影响会使内环境稳态和神经调节发生什么改变?生物学家研究发现,癌细胞的无限增殖受某调控基因的控制,该调控基因能激发所

9、有动物细胞大量增殖,为探究该调控基因是存在于细胞质还是细胞核中,科研人员做了如下实验设计(如图):根据以上思路,请继续完成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一)实验方案(实验提示:癌细胞能连续培养,但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如何观察细胞形态不作实验设计要求)(1)用胰蛋白酶分别处理宫颈癌细胞和小鼠肝细胞,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2)分别使单个癌细胞和单个肝细胞核质分离。(3)_。(4)取两个培养瓶分别编号A、B,各加入等量的培养液。如图所示: (5)_ _。(6)分别观察A、B培养瓶中的细胞形态。(二)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实验结果实验结论A瓶中的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B瓶中基本无变化调控基因的表达需要细胞核与细胞

10、质相互作用答案解析一 、选择题A解析:由图可知,ATP、NADPH等在光反应和暗反应中循环利用;光反应产生的O2释放到大气中,要穿过类囊体膜、叶绿体两层膜和细胞膜,共4层膜,C3化合物在暗反应中用于合成有机物。答案:D解析:图中是ATP的合成,可发生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是有氧呼吸,表示无氧呼吸,过程较过程氧化分解彻底,释放能量多,人体细胞只有有氧呼吸产生CO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放大倍数越大,目镜测微尺每小格长度代表的实际长度越小。物镜放大倍数越大,镜头与玻片间距离越小。被观察物像若位于视野一侧,则转换成高倍镜后,物像可能移出视野。异物可能位于物镜、目镜和装片中,若位于物

11、镜上,转动物镜,异物可动;若位于装片上,装片移动,异物随之移动,现移动装片和转动物镜,异物均不动,则异物应位于目镜上。答案:BBC解析 A正确,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画出甲硫氨酸的结构式,不难得出答案;B正确,R基不同决定了不同氨基酸的结构和功能特性的不同;C错误,多肽中的氨基数=R基中的氨基数+肽链数,题中R基中的氨基数=m-n;D正确,含有2个N原子的肽链,只能是二肽。CBDB解析:豌豆属于高等植物,无中心体。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要完成DNA的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该过程需要模板、原料、酶、能量等基本条件。C解析:丙酮酸是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无氧呼吸的终产物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12、或乳酸,A选项错误;有氧呼吸产生的H是在线粒体的内膜上与氧结合生成水的,B选项错误;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中并无H的积累,C选项错误;脂肪分子中O的含量远远少于糖原,而H的含量多于糖原,所以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原,脂肪有氧氧化分解时所需要的O2多,放出的能量也多。答案:DC 解析:根据单因子变量原则,研究丙离子的浓度大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要保证甲、乙离子的浓度相同。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的知识有: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核酸的结构和功能;胆固醇的作用。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肽链经盘曲、折叠构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蛋白质的功能主要是由空间结构来体现的,因此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

13、开后,就失去了其原有功能;RNA与DNA都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分子结构相似,贮存遗传信息;DNA分子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决定了DNA分子的特异性;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这是胆固醇的功能。所以A不正确。答案:AB二 、填空题 (一)自然选择该生物细胞内具有参与海藻糖合成的相关基因(二)(1)自身不含海藻糖且不能合成海藻糖 (2)含海藻糖的培养液等量的普通培养液将甲、乙两组细胞均控制在271的条件下冰冻数小时 (3)甲组细胞均生活良好,乙组细胞均(或大部分)死亡解析:(1)由题干可知,钋可破坏蛋白质结构,使之变性。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等都是蛋白质。(2)突变是不定

14、向的。(3)钋能破坏膜上载体蛋白,进而破坏稳态。答案:(1)放射性元素钋使细胞呼吸过程中的酶失去生物活性,能源物质不能通过氧化分解过程释放能量。放射性元素钋使ADP与ATP相互转化过程的酶失去活性,使能量利用过程不能顺利进行。(2)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因为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诱发基因突变的任何因素一般不能使基因发生定向的突变。(3)放射性元素钋使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发生变性,使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受到破坏。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破坏导致组成内环境的成分不能保持相对稳定,使内环境稳态受到破坏。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破坏导致神经元膜内外不能形成正常的电位差,使神经调节异常。解析:本题是探究调控细胞增殖的基因是位

15、于细胞质中还是细胞核中,根据题中图示,应先利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培养癌细胞和正常小鼠肝细胞。然后通过核质互移形成重组细胞,放到培养瓶中进行培养,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即可知道调控基因是存在于细胞核中还是细胞质中。由于是探究实验,因此实验结果和结论应作出多种可能性的预测。答案:(一)(3)取癌细胞核和肝细胞质形成重组细胞甲,取癌细胞质和肝细胞核形成重组细胞乙(5)取等量重组细胞甲和重组细胞乙,分别加入到A、B两个培养瓶中,进行细胞培养(二)实验结果实验结论调控基因存在于细胞核中B瓶中的细胞(或重组细胞乙分裂产生的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A瓶中基本无变化调控基因存在于细胞质中A、B两瓶中的细胞(或重组细胞甲、重组细胞乙分裂产生的细胞)形态均发生明显变化调控基因可能同时存在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A、B两瓶中的细胞(或重组细胞甲、重组细胞乙分裂产生的细胞)形态均没有发生变化- 8 -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