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5756831 上传时间:2024-11-19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04年8月5日前 言根据建设部建标200284号文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程。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是地面辐射供暖工程中的设计、材料、施工、检验、调试与验收等方面技术要求。本规程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程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北三环东路30号;邮编:100013)。本规程参加单位: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沈阳市华新国际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瑞迪北方暖通设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

2、京中房耐克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特希达科技有限公司中房集团新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北京华源亚太化学建材有限责任公司丹佛斯(天津)有限公司上海乔治费歇尔管路系统有限公司北京华宇通阳光智能供暖设备有限公司国际铜业协会(中国)北京狄诺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德欧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北京润和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华世通实业有限公司佛山市日丰企业有限公司合肥安泽电工有限公司上海东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泰科热控(湖州)有限公司锦州奈特新型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化学建筑材料测试中心建工测试部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徐 伟 邹瑜 陆耀庆 曹 越黄 维 万水娥 邓有源 赵先智宋 波 董重成 于东明 白金国蒋剑彪 齐政新 周 磊 浦 堃

3、李 岩 杨宏伟 黄艳珊 田巍然史凤贤 王 俊 胡晶薇 钟惠林张力平 张国强 濮焕忠 罗才谟1 总 则1. 0. 1 为了规范地面辐射供暖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和保证工程质量,特制定本规程。1. 0. 2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的工业和民用建筑物,以热水为热媒或以发热电缆为加热元件的地面辐射供暖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1. 0. 3 地面辐射供暖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2 术 语201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 low temperature hot water floor radiant heating以温度不高

4、于60的热水为热媒,在加热管内循环流动,加热地板,通过地面以辐射和对流的传热方式向室内供热的供暖方式。202 分水器 manifold水系统中,用于连接各路加热管供水管的配水装置。20. 3 集水器 manifold水系统中,用于连接各路加热管回水管的汇水装置。204 面层 surface course建筑地面直接承受各种物理和化学作用的表面层。205 找平层 toweling course在垫层或楼板面上进行抹平找坡的构造层。206 隔离层 isolating course防止建筑地面上各种液体或地下水、潮气透过地面的构造层。207 填充层 filler course在绝热层或楼板基面上设置

5、加热管或发热电缆用的构造层,用以保护加热设备并使地面温度均匀。208 绝热层 insulating course用以阻挡热量传递,减少无效热耗的构造层。209 防潮层 moisture proofing course防止建筑地基或楼层地面下潮气透过地面的构造层。2010 伸缩缝 expansion joint补偿混凝土填充层、上部构造层和面层等膨胀或收缩用的构造缝。2011 铝塑复合管 polyethylene-aluminum compound pipe内层和外层为交联聚乙烯或耐高温聚乙烯、中间层为增强铝管、层间采用专用热熔胶,通过挤出成型方法复合成一体的加热管。根据铝管焊接方法不同,分为搭

6、接焊和对接焊两种形式,通常以XPAP或PAP标记。2012 聚丁烯管 polyebutylene pipe由聚丁烯1树脂添加适量助剂,经挤出成型的热塑性加热管,通常以PB标记。2013 交联聚乙烯管 cross linked polyethylene pipe以密度大于等于094g/cm3的聚乙烯或乙烯共聚物,添加适量助剂,通过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使其线型的大分子交联成三维网状的大分子结构的加热管,通常以PE-X标记。按照交联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PE-Xa)、硅烷交联聚乙烯(PE-Xb)、辐照交联聚乙烯(PE-Xc)、偶氮交联聚乙烯(PEXd)。2014 无规共聚聚丙烯管 p

7、olypropylene random copolymer pipe以丙烯和适量乙烯的无规共聚物,添加适量助剂,经挤出成型的热塑性加热管。通常以PP-R标记。2015 嵌段共聚聚丙烯管 polypropylene block copolypmer pipe以丙烯和乙烯嵌段共聚物,添加适量助剂,经挤出成型的热塑性加热管。通常以PP-B标记。2016 耐热聚乙烯管 polyethylene of raised temperature resistance pipe以乙烯和辛烯共聚制成的特殊的线型中密度乙烯共聚物,添加适量助剂,经挤出成型的热塑性加热管。通常以PERT标记。2017 黑球温度 bla

8、ck globe temperature由黑球温度计指示的温度数值,习惯上也称实感温度。2018 发热电缆 heating cable以供暖为目的、通电后能够发热的电缆。由冷线、热线和冷热线接头组成,其中热线由发热导线、绝缘层、接地屏蔽层和外护套等部分组成。2019 发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 heating cable floor radiant heating以低温发热电缆为热源,加热地板,通过地面以辐射和对流的传热方式向室内供热的供暖方式。2020 发热导线 heating conductor发热电缆中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金属线。2021 绝缘层 insulation of a cable发热电

9、缆内不同电导体之间的绝缘材料层。2022 接地屏蔽层 screen包裹在发热导线外并与发热导线绝缘的金属层。其材质可以是编织成网或螺旋缠绕的金属丝,也可以是螺旋缠绕或沿发热电缆纵向围的金属带。2023 外护套 sheath保护发热电缆内部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如腐蚀、受潮等)的电缆外围结构层。2024 发热电缆温控器 thermostat of heating cable system应用于发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的系统中,能够感应温度并加以控制调节的自制装置,按照控制方法的不同主要分为室温型、地型和双温型温控器。3 设 计31 一般规定311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供、回水温度应由汁算确定,供水

10、温度不应大于60。民用建筑供水温度宜采用3550,供回水温差不宜大于10。31. 2 地表面平均温度计算值应符合表312的规定。313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工作压力,不应大于08MPa;当建筑物高度超过50m时,宜竖向分区设置。314 无论采用何种热源,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热媒的温度、流量和资用压差等参数,都应同热源系统相匹配;热源系统应设置相应的控制装置。315 地面辐射供暖工程施下图设计文件的内容和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 施工图设计文件应以施工图纸为主,包括图纸目录、设计说明、加热管或发热电缆平面布置图、温控装置布置图及分水器、集水器、地面构造示意图等内容。2 设计说明中应详细说明

11、供暖室内外计算温度、热源及热媒参数或配电方案及电力负荷、加热管或发热电缆技术数据及规格;标明使用的具体条件如工作温度、工作压力或工作电压以及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规格及厚度等。3 平画图中应绘出加热管或发热电缆的具体布置形式,标明敷设间距、加热管的管径、计算长度和伸缩缝要求等。316 采用发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方式时,发热电缆的线功率不宜大于20Wm。32 地面构造321 与土壤相邻的地面,必须设绝热层,且绝热层下部必须设置防潮层。直接与室外空气相邻的楼板,必须设绝热层。322 地面构造由楼板或与土壤相邻的地面、绝热层、加热管、填充层、找平层和面层组成,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工程允许地面按

12、双向散热进行设计时,各楼层间的楼板上部可不设绝热层;2 对卫生间、洗衣间、浴室和游泳馆等潮湿房间,在填充层上部应设置隔离层。323 面层宜采用热阻小于005m2KW的材料。324 当面层采用带龙骨的架空木地板时,加热管或发热电缆应敷设在木地板与龙骨之间的绝热层上,可不设置豆石混凝土填充层;发热电缆的线功率不宜大于10Wm;绝热层与地板间净空不宜小于30mm。325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绝热层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时,其厚度不应小于表325规定值;采用其他绝热材料时,可根据热阻相当的原则确定厚度。326 填充层的材料宜采用C15豆石混凝土,豆石粒径宜为512mm。加热管的填充层厚度不宜小于50mm,

13、发热电缆的填充层厚度不宜小于35mm,当地面荷载大于20kNm2时,应会同结构设计人员采取加固措施。33 热负荷的计算331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热负荷,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332 计算全面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热负荷时,室内计算温度的取值应比对流采暖系统的室内计算温度低2,或取对流采暖系统计算总热负荷的9095。333 局部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热负荷,可按整个房间全面辐射供暖所算得的热负荷乘以该区域面积与所在房间面积的比值和表333中所规定的附加系数确定。334 进深大于6m的房间,宜以距外墙6m为界分区,分别计算热负荷和进行管线布置。335

14、敷设加热管或者发热电缆的建筑地面,不应计算地面的传热损失。336 计算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热负荷时,可不考虑高度附加。337 分户热计量的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热负荷计算,应考虑间歇供暖和户间传热等因素。34 地面散热量的计算341 单位地面面积的散热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342 单位地面而积的散热量和向下传热损失,均应通过计算确定:当加热管为PEX管或PB管时,单位地面面积散热量及向下传热损失,可按本规程附录A确定。3. 43 确定地面所需的散热量时,应将本章第33节计算的房间热负荷扣除来自上层地板向下的传热损失。344 单位地面面积所需的散热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345 确定地面散热量时,应校核地表面

15、平均温度,确保其不高于本规程表312的最高限值;否则应改善建筑热工性能或设置其他辅助供暖设备,减少地面辐射供暖系统负担的热负荷 地表面平均温度宜按下列公式计算:346 热媒的供热量,应包括地面向上的散热量和向下层或向土壤的传热损失。347 地面散热量应考虑家具及其他地面覆盖物的影响。35 低温热水系统的加热管系统设计351 在住宅建筑中,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应按户划分系统,配置分水器、集水器;户内的各主要房间,宜分环路布置加热管。352 连接在同一分水器、集水器上的同一管径的各环路,其加热管的长度宜接近,并不宜超过120m。353 加热管的布置宜采用回折型(旋转型)或平行型(直列型)。35

16、4 加热管的敷设管间距,应根据地面散热量、室内计算温度、平均水温及地面传热热阻等通过计算确定。也可按本规程附录A确定。355 加热管壁厚应按供暖系统实际工作条件确定,可按照本规程附录B的规定选择。356 加热管内水的流速不宜小于025ms。35. 7 地面的固定设备和卫生洁具下,不应布置加热管。36 低温热水系统的分水器、集水器及附件设计361 每个环路加热管的进、出水口,应分别与分水器、集水器相连接。分水器、集水器内径不应小于总供、回水管内径, 且分水器、集水器最大断面流速不宜大于08ms。每个分水器、集水器分支环路不宜多于8路。每个分支环路供回水管上均应设置可关断阀门。362 在分水器之前

17、的供水连接管道上,顺水流方向应安装阀门、过滤器、阀门及泄水管。在集水器之后的回水连接管上,应安装泄水管并加装平衡阀或其他可关断调节阀。对有热计量要求的系统应设置热计量装置。363 在分水器的总进水管与集水器的总出水管之间宜设置旁通管,旁通管上应设置阀门。 364 分水器、集水器上均应设置手动或自动排气阀。37 低温热水系统的加热管水力计算371 加热管的压力损失,可按下列公式计算:372 铝塑复合管及塑料管的摩擦阻力系数,可近似统按下列公式计算:373 塑料管及铝塑复合管单位摩擦压力损失可按本规程附录C中表C01、表C02选用。374 塑料管及铝塑复合管的局部压力损失应通过计算确定,其局部阻力

18、系数可按本规程附录C中表C03选用。375 每套分水器、集水器环路的总压力损失不宜大于30kPa。38 低温热水系统的热计量和室温控制381 新建住宅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应设置分户热计量和温度控制装置。382 分户热计量的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采用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系统形式。2 热量表前应设置过滤器。3 供暖系统的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锅炉水质GB 1576的规定。4 共用立管和入户装置,宜设置在管道井内;管道井宜邻楼梯间或户外公共空间。5 每一对共用立管在每层连接的户数不宜超过3户。38. 3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室内温度控制,可根据需要选取下列任一种

19、方式:1 在加热管与分水器、集水器的接合处,分路设置调节性能好的阀门,通过于动调节来控制室内温度。2 各个房间的加热管局部沿墙槽抬高至14m,在加热管上装置自力式恒温控制阀,控制室温保持恒定。3 在加热管与分水器、集水器的接合处,分路设置远传型自力式或电动式恒温控制阀,通过各房间内的温控器控制相应回路上的调节阀,控制室内温度保持恒定:调节阀也可内置于集水器中;采用电动控制时,房间温控器与分水器、集水器之间应预埋电线。3. 9 发热电缆系统的设计391 发热电缆布线间距应根据其线性功率和单位面积安装功率,按下式确定:392 在靠近外窗、外墙等局部热负荷较大区域,发热电缆应较密铺设。393 发热电

20、缆热线之间的最大间距不宜超过300mm,且不应小于50mm;距离外墙内表面不得小于lOOmm。394 发热电缆的布置,可选择采用平行型(直列型)或回折型(旋转型)。395 每个房间宜独立安装根发热电缆,不同温度要求的房间不宜共用一根发热电缆;每个房间宜通过发热电缆温控器单独控制温度。396 发热电缆温控器的工作电流不得超过其额定电流。397 发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可采用温控器与接触器等其他控制设备结合的形式实现控制功能,温控器的选用类型应符合以下要求:1 高大空间、浴室、 卫生间、游泳池等区域,应采用地温型温控器;2 对需要同时控制室温和限制地表温度的场合应采用双温型温控器。398 发热电缆

21、温控器应设置在附近无散热体、周围无遮挡物、不受风直吹、不受阳光直晒、通风干燥、能正确反映室内温度的位置,不宜设在外墙上,设置高度宜距地面14m。地温传感器不应被家具等覆盖或遮挡,宜布置在人员经常停留的位置。399 发热电缆温控器的选型,应考虑使用环境的潮湿情况。3910 发热电缆的布置应考虑地面家具的影响。3911 地面的固定设备和卫生洁具下面不应布置发热电缆。310 发热电缆系统的电气设计3101 发热电缆系统的供电方式,宜采用AC220V供电。当进户回路负载超过12kW时,可采用AC220V380V三相四线制供电方式,多根发热电缆接入220V380V三相系统时应使三相平衡。3102 供暖电

22、耗要求单独计费时,发热电缆系统的电气回路宜单独设置。3103 配电箱应具备过流保护和漏电保护功能,每个供电回路应设带漏电保护装置的双极开关。3104 地温传感器穿线管应选用硬质套管。3105 发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电气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中的有关规定。3106 发热电缆的接地线必须与电源的地线连接。4 材 料41 一股规定411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中所用材料,应根据工作温度、工作压力、荷载、设计寿命、现场防水、防火等工程环境的要求,以及施工性能,经综合比较后确定。412 所有材料均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检验合格,有

23、关强制性性能要求应由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出具有效证明文件或检测报告,42 绝热材料421 绝热材料应采用导热系数小、难燃或不燃,具有足够承载能力的材料,且不宜含有殖菌源,不得有散发异味及可能危害健康的挥发物。422 地面辐射供暖工程中采用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422的规定:423 当采用其他绝热材料时,其技术指标应按本规程表422的规定,选用同等效果绝热材料。43 低温热水系统的材料431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材料应包括加热管、分水器、集水器及其连接件和绝热材料等。432 加热管管材生产企业应向设计、安装和建设单位提交下列文件:1 国家授权机构提供的有效期内的符合

24、相关标准要求的检验报告;2 产品合格证;3 有特殊要求的管材,厂家应提供相应说明书。433 低温热水系统的加热管应根据其工作温度、工作压力、使用寿命、施工和环保性能等因素,经综合考虑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434 加热管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中的各项规定;加热管的物理性能应符合本规程附录D的规定。435 加热管外壁标识应按相关管材标准执行,有阻氧层的加热管宜注明。436 与其他供暖系统共用同一集中热源的热水系统、且其他供暖系统采用钢制散热器等易腐蚀构件时,塑料管宜有阻氧层或在热水系统中添加除氧剂。437 加热管的内外表面应光滑、平整、干净,不应有可能影响产品性能的明显划痕、凹陷、气泡等缺陷。4

25、38 塑料管或铝塑复合管的公称外径、壁厚与偏差,应符合表4381和表4382的要求。439 分水器、集水器应包括分水干管、集水干管、排气及泄水试验装置、支路阀门和连接配件等。4310 分水器、集水器(含连接件等)的材料宜为铜质。4311 分水器、集水器(含连接件等)的表观,内外表面应光洁,不得有裂纹、砂眼、冷隔、夹渣、凹凸不平等缺陷。表面电镀的连接件,色泽应均匀,镀层牢固,不得有脱镀的缺陷。4312 金属连接件间的连接及过渡管件与金属连接件间的连接密封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55密封管螺纹GBT 7306的规定。永久性的螺纹连接,可使用厌氧胶密封粘接;可拆卸的螺纹连接,可使用不超过025mm总厚的密

26、封材料密封连接。4313 铜制金属连接件与管材之间的连接结构形式宜为卡套式或卡压式夹紧结构。4314 连接件的物理力学性能测试应采用管道系统适用性试验的方法,管道系统适用性试验条件及要求应符合管材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44 发热电缆系统的材料441 发热电缆必须有接地屏蔽层。442 发热电缆热线部分的结构在径向上从里到外应由发热导线、绝缘层、接地屏蔽层和外护套等组成,其外径不宜小于6mm。443 发热电缆的发热导体宜使用纯金属或金属合金材料。444 发热电缆的轴向上分别为发热用的热线和连接用的冷线,其冷热导线的接头应安全可靠,并应满足至少50年的非连续正常使用寿命。4. 45 发热电缆的型号和商

27、标应有清晰标志,冷热线接头位置应有明显标志。446 发热电缆应经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部门检验合格。产品的电气安全性能、机械性能应符合本规程附录E的规定。447 发热电缆系统用温控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温度指示控制仪JJG 874和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 温度敏感控制器的特殊要求GB 1453610的规定。448 发热电缆系统的温控器外观不应有划痕,标记应清晰,面板扣合应严密、开关应灵活自如,温度调节部件应使用正常。5 施 工51 一般规定511 施工安装前应具备下列条件:1 设计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齐全;2 有较完善的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并已完成技术交底;3 施工现场具有供水或供电

28、条件,有储放材料的临时设施;4 土建专业已完成墙面粉刷(不含面层),外窗、外门已安装完毕,并已将地面清理干净;厨房、卫生间应做完闭水试验并经过验收;5 相关电气预埋等工程已完成。512 所有进场材料、产品的技术文件应齐全,标志应清晰,外观检查应合格、必要时应抽样进行相关检测。513 加热管和发热电缆应进行遮光包装后运输,不得裸露散装;运输、装卸和搬运时,应小心轻放,不得抛、摔、滚、拖。不得曝晒雨淋,宜储存在温度不超过40,通风良好和干净的库房内; 与热源距离应保持在1m以上。应避免因环境温度和物理压力受到损害。514 施工过程中,应防止油漆、沥青或其他化学溶剂接触污染加热管和发热电缆的表面。5

29、1. 5 施工的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在低于0的环境下施工时,现场应采取升温措施。516 发热电缆间有搭接时,严禁电缆通电。517 施工时不宜与其他工种交叉施工作业,所有地面留洞应在填充层施工前完成。518 地面辐射供暖工程施工过程中,严禁人员踩踏加热管或发热电缆。519 施工结束后应绘制竣工图,并应准确标注加热管、发热电缆敷设位置及地温传感器埋设地点。52 绝热层的铺设521 铺设绝热层的地面应平整、干燥、无杂物。墙面根部应平直,且无积灰现象。522 绝热层的铺设应平整,绝热层相互间接合应严密。直接与土壤接触或有潮湿气体侵入的地面,在铺放绝热层之前应先铺一层防潮层。53 低温热水系统加热管的安

30、装531 加热管应按照设计图纸标定的管间距和走向敷设,加热管应保持平直,管间距的安装误差不应大于10mm。加热管敷设前,应对照施工图纸核定加热管的选型、管径、壁厚,并应检查加热管外观质量,管内部不得有杂质。加热管安装间断或完毕时,敞口处应随时封堵。532 加热管切割,应采用专用工具;切口应平整,断口面应垂直管轴线。533 加热管安装时应防止管道扭曲;弯曲管道时,圆弧的顶部应加以限制,并用管卡进行固定,不得出现“死折”;塑料及铝塑复合管的弯曲半径不宜小于6倍管外径,铜管的弯曲半径不宜小于5倍管外径。534 埋设于填充层内的加热管不应有接头。535 施工验收后,发现加热管损坏,需要增设接头时,应先

31、报建设单位或监理工程师,提出书面补救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实施。增设接头时,应根据加热管的材质,采用热熔或电熔插接式连接,或卡套式、卡压试铜制管接头连接,并应做好密封。铜管宜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无论采用何种接头,均应在竣工图上清晰表示,并记录归档。536 加热管应设固定装置。可采用下列方法之固定:1 用固定卡将加热管直接固定在绝热板或设有复合面层的绝热板上;2 用扎带将加热管固定在铺设于绝热层上的网格上;3 直接卡在铺设于绝热层表面的专用管架或管卡上;4 直接固定于绝热层表面凸起间形成的凹槽内。537 加热管弯头两端宜设固定卡;加热管固定点的间距,直管段固定点间距宜为0507m,弯曲管段固定点

32、间距宜为0203m。538 在分水器、集水器附近以及其他局部加热管排列比较密集的部位,当管间距小于100mm时,加热管外部应采取设置柔性套管等措施。539 加热管出地面至分水器、集水器连接处,弯管部分不宜露出地面装饰层。加热管出地面至分水器、集水器下部球阀接口之间的明装管段,外部应加装塑料套管:套管应高出装饰面150-200mm。5310 加热管与分水器、集水器连接,应采用卡套式、卡压式挤压夹紧连接;连接件材料宜为铜质;铜质连接件与PP-R或PP-B直接接触的表面必须镀镍。5311 加热管的环路布置不宜穿越填充层内的伸缩缝。必须穿越时,伸缩缝处应设长度不小于200mm的柔性套管。5312 分水

33、器、集水器宜在开始铺设加热管之前进行安装。水平安装时,宜将分水器安装在上,集水器安装在下,中心距宜为200mm,集水器中心距地面不应小于300mm。5313 伸缩缝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在与内外墙、柱等垂直构件交接处应留不间断的伸缩缝,伸缩缝填充材料应采用搭接方式连接,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mm;伸缩缝填充材料与墙、柱应有可靠的固定措施,与地面绝热层连接应紧密,伸缩缝宽度不宜小于10mm。伸缩缝填充材料宜采用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塑料。2 当地面面积超过30m2或边长超过6m时,应按不大于6m间距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宽度不应小于8mm。伸缩缝宜采用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塑料或内满填弹性膨胀膏。3 伸缩缝应

34、从绝热层的上边缘做到填充层的上边缘。54 发热电缆系统的安装541 发热电缆应按照施工图纸标定的电缆间距和走向敷设,发热电缆应保持平直,电缆间距的安装误差不应大于10mm。发热电缆敷设前,应对照施工图纸核定发热电缆的型号,并应检查电缆的外观质量。542 发热电缆出厂后严禁剪裁和拼接,有外伤或破损的发热电缆严禁敷设。543 发热电缆安装前应测量发热电缆的标称电阻和绝缘电阻,并做自检记录。544 发热电缆施工前,应确认电缆冷线预留管、温控器接线盒、地温传感器预留管、供暖配电箱等预留、预埋工作已完毕。545 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生产企业规定的限值,且不得小于6倍电缆直径。546 发热电缆下应铺设钢

35、丝网或金属固定带,发热电缆不得被压入绝热材料中。547 发热电缆应采用扎带固定在钢丝网上,或直接用金属固定带固定。548 发热电缆的热线部分严禁进入冷线预留管。549 发热电缆的冷热线接头应设在填充层内。5410 发热电缆安装完毕,应检测发热电缆的标称电阻和绝缘电阻,并进行记录。5411 发热电缆温控器的温度传感器安装应按生产企业相关技术要求进行。5412 发热电缆温控器应水平安装,并应牢固固定,温控器应设在通风良好且不被风直吹处,不得被家具遮挡,温控器的四周不得有热源体。5413 发热电缆温控器安装时,应将发热电缆可靠接地。5414 伸缩缝的设置应符合本规程第5313条的要求。55 填充层施

36、工551 混凝上填充层施工应具备以下条件:1 发热电缆经电阻检测和绝缘性能检测合格;2 所有伸缩缝已安装完毕;3 加热管安装完毕且水压试验合格、加热管处于有压状态下;4 温控器的安装盒、发热电缆冷线穿管已经布置完毕;5 通过隐蔽工程验收。552 混凝土填充层施工,应由有资质的土建施工方承担,供暖系统安装单位应密切配合。553 混凝土填充层施工中,加热管内的水压不应低于06MPa;填充层养护过程中,系统水压不应低于04MPa。554 混凝土填充层施工中,严禁使用机械振捣设备;施工人员应穿软底鞋,采用平头铁锹。555 在加热管或发热电缆的铺设区内,严禁穿凿、钻孔或进行射钉作业。556 系统初始加热

37、前,混凝土填充层的养护期不应少于21d。施工中,应对地面采取保护措施,不得在地面上加以重载、高温烘烤、直接放置高温物体和高温加热设备。557 填充层施工完毕后,应进行发热电缆的标称电阻和绝缘电阻检测,验收并做好记录。56 面层施工561 装饰地面宜采用下列材料:1 水泥砂浆、混凝土地面;2 瓷砖、大理石、花岗石等地面; 3 符合国家标准的复合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及耐热实木地板。562 面层施工前,填充层应达到面层需要的干燥度。面层施工除应符合土建施工设计图纸的各项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施工面层时,不得剔、凿、割、钻和钉填充层,不得向填充层内楔入任何物件;2 面层的施工,应在填充层达到要

38、求强度后才能进行;3 石材、面砖在与内外墙、柱等垂直构件交接处,应留lOmm宽伸缩缝;木地板铺设时,应留不小于14mm的伸缩缝。伸缩缝应从填充层的上边缘做到高出装饰层上表面1020mm,装饰层敷设完毕后,应裁去多余部分。伸缩缝填充材料宜采用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塑料。563 以木地板作为面层时,木材应经干燥处理,且应在填充层和找平层完全干燥后,才能进行地板施工。564 瓷砖、大理石、花岗石面层施工时,在伸缩缝处宜采用干贴。57 卫生间施工571 卫生间应做两层隔离层。572 卫生间过门处应设置止水墙,在止水墙内侧应配合土建专业做防水。加热管或发热电缆穿止水墙处应采取防水措施。6 检验、调试及验收61

39、 一般规定611 检验、调试及验收应由施工单位提出书面报告,监理单位组织各相关专进行检查和验收,并应做好记录,工程质量检验表可按本规程附录F采用。612 施工图设计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设计资质、 工程设计文件经批准后方可施工,修改设计应有设计单位出具的设计变更文件。613 专业施工单位应具有相应的施工资质,工程质最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614 低温热水系统应对下列内容进行检查和验收:1 管道、分水器、集水揣、阀门、配件、绝热材料等的质量;2 原始地面、填充层、画层等施工质量;3 管道、阀门等安装质量;4 隐蔽前、后水压试验;5 管路冲洗:6 系统试运行。615 发热电缆系统应对下列内容

40、进行检查和验收:1 发热电缆、温控器、绝热材料等的质量;2 原始地面、填充层、面层等施工质量;3 隐蔽前、后发热电缆标称电阻、绝缘电阻检测;4 发热电缆安装;5 系统试运行。62 施工方案及材料、设备检查621 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经批准后方可施工。622 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1 工程概况;2 施工节点图、原始地面至面层的剖面图、伸缩缝的位置等;3 主要材料、设备的性能技术指标、规格、型号等及保管存放措施:4 施工工艺流程及各专业施工时间计划;5 施工、安装质量控制措施及验收标准,包括:绝热层铺设加热管安装、填充层、面层施工质量,水压试验(电阻测试和绝缘测试

41、),隐蔽前、后综合检查,环路、系统试运行调试,竣工验收等;6 施工进度计划、劳动力计划;7 安全、环保、节能技术措施。623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所使用的主要材料、设备组件、配件、绝热材料必须具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场时应做检查验收,并经监理工程师核查确认。624 阀门、分水器、集水器组件安装前,应做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试验应在每批数量中抽查10,且不得少于一个。对安装在分水器进口、集水器出口及旁通管上的旁通阀门应逐个做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625 阀门的强度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严密性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1倍,公称直径不

42、大于50mm的阀门强度和严密性试验持续时间应为15s,其间压力应保持不变,且壳体、填料及密封面应无渗漏。63 施工安装质量验收631 加热管或电缆安装完毕后,在混凝土填充层施工前,应按隐蔽工程要求,由施工单位会同监理单位进行中间验收。632 地面供暖系统中间验收时,下列项目应达到相应技术要求:1 绝热层的厚度、材料的物理性能及铺没应符合设计要求;2 加热管或发热电缆的材料、规格及敷设间距、弯曲半径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可靠固定;3 伸缩缝应按设计要求敷设完毕;4 加热管与分水器、集水器的连接处应无渗漏;5 填充层内加热管不应有接头;6 发热电缆系统每个环路应无短路和断路现象。633 分水器、集

43、水器及其连接件等安装后应有成品保护措施。634 管道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要求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341的规定;原始地面、填充层、面层施工技术要求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342的规定。64 低温热水系统的水压试验641 水压试验应在系统冲洗之后进行。冲洗应在分水器、集水器以外主供、回水管道冲洗合格后,再进行室内供暖系统的冲洗。642 水压试验应分别在浇捣混凝土填充层前和填充层养护期满后进行两次;水压试验应以每组分水器、集水器为单位,逐回路进行。643 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应小于06MPa。644 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其压力降不应大于005MPa。645 水压试验宜采用手动泵缓慢升压,升

44、压过程中应随时观察与检查,不得有渗漏;不宜以气压试验代替水压试验。646 在有冻结可能的情况下试压时,应采取防冻措施,试压完成后应及时将管内的水吹净、吹干。65 调试与试运行651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未经调试,严禁运行使用。652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运行调试,应在具备正常供暖和供电的条件下进行。653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调试工作应由施工单位在建设单位配合下进行。654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调试与试运行,应在施工完毕且混凝土填充层养护期满后,正式采暖运行前进行。655 初始加热时,热水升温应平缓,供水温度应控制在比当时环境温度高1O左右,且不应高于32;并应连续运行48h;以后每隔24h水温升高3,

45、 自至达到设计供水温度。在此温度下应对每组分水器、集水器连接的加热管逐路进行调节,直至达到设计要求。656 发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初始通电加热时,应控制室温平缓上升,直至达到设计要求。6. 57 发热电缆温控器的调试应按照不同型号温控器安装调试说明书的要求进行。658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供暖效果,应以房间中央离地15m处黑球温度计指示的温度,作为评价和检测的依据。附录A 单位地面面积的散热量和向下传热损失A1 PE-X管单位地面面积的散热量和向下传热损失A11 当地面层为水泥或陶瓷、热阻R=002(m2KW)时,单位地面面积的散热量和向下传热损失可按表A11取值。A12 当地面层为塑料类材料、热阻R=0075(m2KW)时,单位地面面积的散热量和向下传热损失可按表A12取值。A1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行业标准/行业规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