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五年级上《金蝉脱壳》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5755528 上传时间:2024-11-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上《金蝉脱壳》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五年级上《金蝉脱壳》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金蝉脱壳     教材分析:   《金蝉脱壳》这课作者细致生动的描写,吸引着我们走进大自然,走进动物的世界,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从而萌生出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兴趣,让学生在阅读金蝉脱壳的文字的同时获得心灵的震撼! 文本的脉络很清晰,整个脱壳过程可以分为脱壳前、脱壳时、脱壳后。脱壳时,蝉身体各部位分先后出来,顺序是背 头 脚 尾,整个动作配合得自然协调。脱壳后作者又详写的变化最大的是翅膀和颜色。教学时,我们可以紧紧抓住“金蝉是怎样脱壳”的这一条线组织教学,让学生在脑中清楚地映出没有脱壳的蝉是什么样子――“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正没着柿子树往上爬。”然后重点感知蝉是怎样脱壳的,感受脱壳的顺序。脱壳后的蝉又是什么样子。通过抓住具体的描写,品味生动的语言,感受蝉脱壳过程的神奇.在让学生了解感知了蝉虫脱壳的情景过程时,体会并学习作者的观察习作方法和观察品质,激发学生学做生活的有心人。     学情分析:   初秋季节蝉的叫声仍不绝于耳,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这样的鸣叫实在是司空见惯,但极少有同学对“金蝉脱壳”的过程进行仔细观察,教学时教师要通过探究研读、观看画面、小组交流等多种形式,深入文本,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之处。在深入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跳出文本,学会仔细观察周围事物,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认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志向。   2.学习本课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学习明白“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干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是课文重点段的浓缩,与下文形成对应关系。通过抓重点句“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把握重点段的学习。   4.通过对重点段的学习,掌握金蝉脱壳的过程和每一过程的特点。   5.在学生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加强默读训练,边读边思,边读边想象。   6.学会在领悟课文内容,了解表达方法、理清表达顺序、掌握关键词句的基础上,练习背诵,熟读成诵。   7.学习作者观察细致的好习惯,描述细致的表达方式,培养观察能力。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划出陌生字词,能结合课文自学。   3、初步感知文本的结构,理解课文的内容。   4、指导学生写字,完成习字作业。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诗文,揭示课题:   1、同学们,前不久我们学习了清代诗人袁枚的一首诗《所见》,内容谁记得? 到底是什么东西让我们原本还一路高歌的牧童忽然闭口立的呢,哈哈,没想到那只蝉竟有这样大的吸引力!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你会发现蝉何止是有吸引力!板书课题   2、读题 谁能把读题目念准确?(提醒:“壳 ”这个字是个多音字,在课题中读qiao,在课文其他句子中读ke。)   咱们这个课题其实也是一个成语,你在哪里曾用过或者见过这个成语?(《三十六计》和《三国演义》)它一般用来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现。今天我将和大家一同观察大自然的中的金蝉脱壳,相信你不仅仅会被吸引,更重要地你会金蝉脱壳的过程所震撼!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仔细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者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要读通读顺每一个句子    2、有这样三段比较难读,谁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抽查?(师选择345重点段进行抽查。这些段落生字多,句子长)    3、同学们,哪几自然段讲的《金蝉脱壳》的过程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理清文章的脉络。    第一部分(1-2)写叔叔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     第二部分(3-6)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奇特动人。     第三部分(7)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    (三)学习1、2自然段    1、那么课文作者用了2个词概括了金蝉脱壳过程的特点,默读课文,画出这两个词。  神奇有趣”、“奇特动人”。(板书)    2、指名读词语,读了这两个词你想到哪些词语?(生动、震撼、奇怪、不可思议……) 什么让我们感到如此神奇有趣”、“奇特动人”?    3、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期待、迫不及待……) 是啊,所以当叔叔告诉我每当(出示)引读——“夜幕降临……新装。”    4、对于爱捉蝉的我来说,我多么期待,急切地想揭开金蝉 秘密呀!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决心)把你的理解和感悟读出来——“我决心……秘密。” 就让我们一起和作者在这份迫不及待中寻找合适的时间和机会吧。   (四)学写生字,完成习字册    1、这课有8个生字,你觉得哪个字最容易写错,因此你想提醒同学注意?(搜)哪个字的间架结构比较难掌握需要老师给你示范?(椒、趴)    2、教师根据学生实际范写,学生仿写并完成习字册。    3、课后阅读关于蝉的资料信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重点段学习,引导学生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认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志向。   2.在学生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加强默读训练,边读边思,边读边想象。   3.学会在领悟课文内容,了解表达方法、理清表达顺序、掌握关键词句的基础上,练习背诵,熟读成颂。   4.学习作者观察细致的好习惯,描述细致的表达方式,培养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在学习中学会默读,初步掌握边读边想,谈自己感受的学习方法。以培养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2.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具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直奔中心   1、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小作者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秘密。(出示填空)因为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件     事啊!(抓住“多么”“神奇”“!”)指导学生朗读体会作者的心情。   2、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么揭示金蝉脱壳这一奇特的秘密的!默读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3、.交流:幻灯出示句式:课文先写了      ,接着写了       ,最后写       。   板书:  脱壳前(3)   脱壳中(4)   脱壳后(5)     4、在一个雨后的傍晚,作者终于发现了——  引读:突然,“我”发现了一只(                )的蝉虫……不动了。(幻灯出示)  我之所以知道那是一只要脱壳的蝉,因为,叔叔曾经告诉我:“夜幕……新装。”(这里前后照应)   为了揭开这个秘密,小作者可是等待着时机,目光搜索着树干,轻手轻脚的爬树,躲在枝丫后面,聚精会神盯着,阅读这些词句中你想到什么?(观察的重要,作者急切的心里)   二、抓“奇特”,感受“脱壳中、脱壳后”。   板块一:感受“脱壳中”     过渡:孩子们,此刻,你们的目光在哪里?让我们跟随小作者一起紧紧地盯住那只蝉虫,可千万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精彩的脱壳的细节哦,轻轻地读一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先感受一下。   1.蝉在脱壳时,肯定不是整个一下子从壳中蹦出来,他身体的各部位得一样一样出来,那么你发现各部分出来的顺序了吗?(看谁看书最仔细)指名说。     板书:背——头——脚——尾     2.想一想,如果小作者把各部分出壳的次序打乱了写,好不好?为什么?     交流:这样是按照蝉各部位出来的先后顺序写的,遵循了事物发张的客观规律。让人看了清楚明白。所以说,小作者写得有顺序!板书:有顺序。再把这部分好好读一下,把这个脱壳的顺序与过程清晰地映在自己的脑中。     3.小作者观察十分仔细,各部位出壳的描写是各不相同,妙趣横生,你最喜欢哪一部分的描写,找一找,圈一圈,读一读,再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体会! 学生交流预设:   A.“头钻出来了,前面一双透明发亮的大眼睛,像两颗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用了打比方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蝉眼睛的特点。感觉这个蝉很可爱。生动的形象源自对蝉的喜爱之情。可见,小作者又是带着感情来写的。板书有感情     B.“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未出壳的蝉尾使劲地抖动着,伸着。蝉儿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腾空向后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扑来,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蝉尾就出来了。”观察十分仔细,把蝉每一个动作写得准确到位。而且重点写了蝉尾出壳的情景。板书有祥略    板书:有详略。     4.这样文字让人读起来感觉非常生动非常逼真,即使没有亲眼见到也能把整个过程在自己的头脑里呈现出来。就像在脑海里放着电影一样。  (指导朗读:读到各个部位的字时有意错开,读得饱满一些,重点抓住“抽搐、裂开、钻、抖动、伸着仰、扑、抓、抽”等动词,读出喜爱的感情来。)   5.我们都没有看到过这奇特的过程,老师请大家欣赏一下这有趣的过程,课件出示,生看动画脱壳时的过程。   6.积累背诵:这么有趣的过程,请大家把这个清晰画面记在脑中吧。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记下来。(自由练习背诵、引背、指名背)   7.现在我们应该很清晰地感知了蝉是怎样露出背,钻出头,伸出脚,以及最后又抽出尾的。   这是一个复杂的蜕变过程,可是蝉却把一系列高难度的动作完成的——自然协调。完成这一系列动作,蝉要消耗很多体力,有一个词叫“涅槃”说得就是这个意思。一起去读“涅槃”。(板书)所以脱壳的蝉儿(引读):静静地趴在蝉壳上,过了好一阵子,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蝉壳。   板块二:感受“脱壳后” 脱壳后的情景又是如何奇特动人呢?   1.清大家自由读第5自然段,同桌同学合作完成表格:金蝉脱壳后,各部位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部位 变化                              2.指名代表全班交流。这时的蝉翅膀在变—— 颜色也在变——(根据表格内容总结) 人的长大需要十年二十年的时间,树的成长也要三年五载,可是蝉脱壳后的翅膀的长大,颜色的变化都是在瞬间完成的,因此面对这样一个瞬间,我不禁赞叹到——(引读)“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这个奇特里有什么?(神奇,特别,不可思议,令人激动)这个动人里有什么?(感动,震撼!)把你们所有的情感融入一句话——金蝉脱壳,这是多么神奇有趣的事啊!金蝉脱壳——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引读)   3.同学们让我们再来仔细地看看这充满神奇色彩,奇特无比的蝉吧,它是那样(引读)——五彩缤纷,就像雕刻家给自己的艺术品涂上了油彩一样。而留在一旁的蝉壳,——透明发亮,闪着金光!     4.至此,整个金蝉脱壳的过程就完美的结束了,而留给我们的印象却是无比深刻的。     板块三:抓“观察”,进行学法指导   1. 师总结,回顾重点内容。(顺序及蝉尾出壳)   2.师:作者能将这一难得一见的情景描写得如此具体、生动,靠的是什么?(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勤于动手的习惯、一颗对大自然热爱的心)教师总结板书:善于观察  勤于记录 课文中哪些词语能表现出作者在“观察”? 幻灯出示:搜索——发现——聚精会神地盯着——仔细地看着   3.出示这个单元的关于观察的三句名言:     观察、观察。再观察。——巴甫洛夫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和实验中来。——伽利略   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最重要的能源。——苏霍母林斯基     齐读,体会观察的重要性。   4.大诗人号召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而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多留心观察,只有留心观察了你才能发现和探索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奥秘。那么怎样观察呢? (1)观察要有顺序  (2)观察时要有感情   (3)观察时有详略 (4)还要勤动笔多记录   四、拓展延伸,尝试练笔   1.每个夏天,我们都听到蝉在树上欢快地唱歌,可是金蝉脱壳的情景,我们却很难看到,今天我们有幸跟随小作者,透过他真实而富于感情的文字,领略了大自然给的神奇动人。其实,只要我们用心用眼善于“观察、观察。再观察。——巴甫洛夫”,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生动有趣的情景,譬如:母鸡下蛋、蝌蚪变青蛙……下面就让我们选择一个自己看见过的,写一个情景片段!要向文中的小作者学习写法,做到有顺序、有感情、有详略。       2.完成情景片段地描写。 附:板书设计                   脱壳前 金蝉脱壳           脱壳中    有顺序 有感情 有详略  多记录 (涅槃)           脱壳后                    神奇有趣      奇特动人 善于观察  勤于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