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的再认识(一)∣北师大版().doc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5753919 上传时间:2024-11-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的再认识(一)∣北师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的再认识(一)∣北师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的再认识(一)∣北师大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的再认识(一)∣北师大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的再认识(一)∣北师大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分数再认识(一)教案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

2、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教学目标】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知识与技能宋以

3、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第1页/共6页 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进一步体会“整数”与“部分”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明确分母和分子各自表示的意义

4、,学会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分数意义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教学难点】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课件、学案【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观图激趣、设疑导入第2页/共6页 出示课件的第二张幻灯片。3师:笑笑要吃这个西瓜的 ,笑笑应把这个西瓜,怎么分,吃多少呢?8学生思考中。师:学完这节课大家就会分了。板书:分数再认识(一)(二)探究新知1、出示课件的第三张幻灯片。3师: 可以表示什么?小组

5、内讨论交流。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交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探究交流结果。老师对学生汇报给予适当的评价。老师用课件出示答案。343生: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 4 份,其中的 3 份就是生:把四个三角形平均分成 4 份,其中的 3 份就是。43生:把 12 根骨头平均分成 4 份,其中的 3 份就是。434生:可以表示把 2 小时平均分成 4 份,其中的 3 份就是。师:想一想分数的意义,同桌之间说一说:分数的意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交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探究交流结果。老师对学生汇报给予适当的评价。老师用课件出示答案。生: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3师:笑笑

6、要吃这个西瓜的8,笑笑应把这个西瓜怎么分,吃多少呢?生:笑笑应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 8 份,她吃其中的 3 份。师:一个整体可以指什么?小组内讨论交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交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探究交流结果。老师对学生汇报给予适当的评价。生:一个整体可以指一个物体,也可以指一些物体,还可以是数量。第3页/共6页 2、巩固训练5师:表示什么? 试一试,小组内讨论交流。比比哪个小组先完成。9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交流完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探究交流结果。老师对学生汇报给予适当的评价。老师用课件出示答案。5生: 表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 9 份,取其中的 5 份。9师: 表示什么?2生: 表示把

7、3 千米平均分成 7 份,取其中的 2 份。71师:表示什么?81生: 表示把 8 个圆平均分成 8 份,取其中的 1 份。85师: 表示什么?65生: 表示把 13 平均分成 6 份,取其中的 5 份。6师:一个图形的是,画出这个图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探究交流画出图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探究交流结果。老师对学生汇报给予适当的评价。老师用课件出示答案。师:同学们画出的图形的形状各不相同,行吗?1生:形状不同可以,因为只要这个图形的 是就可以。4生:还可以这样画:1师:看一看,想一想,小组内交流。拿出你所有铅笔的 。12为什么拿出的数量不一样,还都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交流。?小组内讨论交

8、流。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探究交流结果。老师对学生汇报给予适当的评价。老师课件出示答案。1生:第一个同学有 2 支铅笔,他的铅笔的就是一支。212第4页/共6页 第二个同学有 4 支铅笔,她的铅笔的就是 2 支。5师:分数 的分母 6 表示什么,分子 5 表示什么?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交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探究交流结果。老师对学生汇报给予适当的评价。老师课件出示答案。5生:分数 的分母 6 表示把一个整体 13 平均分成了 6 份,分子 5 表示从 6 份中取了65 份。师:同学们今天学习效果相当不错,下面我们做一些练习吧!(三)、拓展提升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看看大家做对不对,老师用课件出

9、示答案,对各小组的汇报情况做出评价。(四)、课堂练习老师课件出示习题。师:课上大家的学习状态相当不错,检验大家的学习成果的时候到了,拿出学案完成课堂练习。师:1 题,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填空。小组汇报,老师用课件出示答案,对各小组的汇报情况做出评价。师:同学们独立完成第 2 题,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完成解答。小组汇报,老师用课件出示答案,对各小组的汇报情况做出评价。师:同学们独立完成第 3 题,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看看大家做对不对。小组汇报,老师用课件出示答案,对各小组的汇报情况做出评价。(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板书设计】分数再认识(一)1、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

10、,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2、一个整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数量第5页/共6页 3、分母: 平均分成了几份分子: 从中取了几份。【教学反思】目标定位准确,落实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紧扣“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相同,它所表示的具体量就相同;对应的整体不同,它所表示的具体数量就不同这一目标,创设具体情境和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深刻理解分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从整个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对分数的理解程度比我想象的要深刻。特别是在最后的“知识应用环节中,我让学生们举例说明“小明和小芳捐款会不会同样多时,课堂上立时寂静下来,我心里咯噔一下,暗忖:这难度是否拔得太高了?没想到,约1 分钟后,学生

11、的小手陆续举了起来,解说的思路非常清晰,让我激动不已:还课堂于学生,放手让他们去想,引导他们跳一跳去摘果子,他们会给你一个惊喜!正所谓:你给他一个支点,他们会翘起整个地球。注重课堂资源的利用。在活动二的“说一说中,我改变了原来的教学设计用一个分数来表示那支“被削过了的铅笔,而让学生用分数来表示其中一位同学时,由于是自己熟悉的情境,大家感到很亲切,兴致非常高,他们结合同组,同班,同位,同性别等提出了各种分数,课堂也掀起了一个小高潮。当然,这节课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在“活动二的归纳小结时,我急于总结,放手不够,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解说,忽略了学生张口说的愿望。如果这时交给他们一段真正有价值

12、的时间,尽量让他们开口说,哪怕说得不够好,我相信在激烈的思维碰撞中会对本节课的知识认识得更深刻。第6页/共6页第二个同学有 4 支铅笔,她的铅笔的就是 2 支。5师:分数 的分母 6 表示什么,分子 5 表示什么?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交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探究交流结果。老师对学生汇报给予适当的评价。老师课件出示答案。5生:分数 的分母 6 表示把一个整体 13 平均分成了 6 份,分子 5 表示从 6 份中取了65 份。师:同学们今天学习效果相当不错,下面我们做一些练习吧!(三)、拓展提升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看看大家做对不对,老师用课件出示答案,对各小组的汇报情况做出评价。(四)、课堂练习

13、老师课件出示习题。师:课上大家的学习状态相当不错,检验大家的学习成果的时候到了,拿出学案完成课堂练习。师:1 题,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填空。小组汇报,老师用课件出示答案,对各小组的汇报情况做出评价。师:同学们独立完成第 2 题,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完成解答。小组汇报,老师用课件出示答案,对各小组的汇报情况做出评价。师:同学们独立完成第 3 题,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看看大家做对不对。小组汇报,老师用课件出示答案,对各小组的汇报情况做出评价。(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板书设计】分数再认识(一)1、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2、一个整体:一

14、个物体一些物体数量第5页/共6页 3、分母: 平均分成了几份分子: 从中取了几份。【教学反思】目标定位准确,落实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紧扣“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相同,它所表示的具体量就相同;对应的整体不同,它所表示的具体数量就不同这一目标,创设具体情境和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深刻理解分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从整个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对分数的理解程度比我想象的要深刻。特别是在最后的“知识应用环节中,我让学生们举例说明“小明和小芳捐款会不会同样多时,课堂上立时寂静下来,我心里咯噔一下,暗忖:这难度是否拔得太高了?没想到,约1 分钟后,学生的小手陆续举了起来,解说的思路非常清晰,让我激动不已

15、:还课堂于学生,放手让他们去想,引导他们跳一跳去摘果子,他们会给你一个惊喜!正所谓:你给他一个支点,他们会翘起整个地球。注重课堂资源的利用。在活动二的“说一说中,我改变了原来的教学设计用一个分数来表示那支“被削过了的铅笔,而让学生用分数来表示其中一位同学时,由于是自己熟悉的情境,大家感到很亲切,兴致非常高,他们结合同组,同班,同位,同性别等提出了各种分数,课堂也掀起了一个小高潮。当然,这节课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在“活动二的归纳小结时,我急于总结,放手不够,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解说,忽略了学生张口说的愿望。如果这时交给他们一段真正有价值的时间,尽量让他们开口说,哪怕说得不够好,我相信在激

16、烈的思维碰撞中会对本节课的知识认识得更深刻。第6页/共6页第二个同学有 4 支铅笔,她的铅笔的就是 2 支。5师:分数 的分母 6 表示什么,分子 5 表示什么?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交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探究交流结果。老师对学生汇报给予适当的评价。老师课件出示答案。5生:分数 的分母 6 表示把一个整体 13 平均分成了 6 份,分子 5 表示从 6 份中取了65 份。师:同学们今天学习效果相当不错,下面我们做一些练习吧!(三)、拓展提升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看看大家做对不对,老师用课件出示答案,对各小组的汇报情况做出评价。(四)、课堂练习老师课件出示习题。师:课上大家的学习状态相当不错,检

17、验大家的学习成果的时候到了,拿出学案完成课堂练习。师:1 题,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填空。小组汇报,老师用课件出示答案,对各小组的汇报情况做出评价。师:同学们独立完成第 2 题,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完成解答。小组汇报,老师用课件出示答案,对各小组的汇报情况做出评价。师:同学们独立完成第 3 题,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看看大家做对不对。小组汇报,老师用课件出示答案,对各小组的汇报情况做出评价。(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板书设计】分数再认识(一)1、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2、一个整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数量第5页/共6页 3、分母: 平均分

18、成了几份分子: 从中取了几份。【教学反思】目标定位准确,落实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紧扣“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相同,它所表示的具体量就相同;对应的整体不同,它所表示的具体数量就不同这一目标,创设具体情境和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深刻理解分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从整个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对分数的理解程度比我想象的要深刻。特别是在最后的“知识应用环节中,我让学生们举例说明“小明和小芳捐款会不会同样多时,课堂上立时寂静下来,我心里咯噔一下,暗忖:这难度是否拔得太高了?没想到,约1 分钟后,学生的小手陆续举了起来,解说的思路非常清晰,让我激动不已:还课堂于学生,放手让他们去想,引导他们跳一跳去摘果

19、子,他们会给你一个惊喜!正所谓:你给他一个支点,他们会翘起整个地球。注重课堂资源的利用。在活动二的“说一说中,我改变了原来的教学设计用一个分数来表示那支“被削过了的铅笔,而让学生用分数来表示其中一位同学时,由于是自己熟悉的情境,大家感到很亲切,兴致非常高,他们结合同组,同班,同位,同性别等提出了各种分数,课堂也掀起了一个小高潮。当然,这节课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在“活动二的归纳小结时,我急于总结,放手不够,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解说,忽略了学生张口说的愿望。如果这时交给他们一段真正有价值的时间,尽量让他们开口说,哪怕说得不够好,我相信在激烈的思维碰撞中会对本节课的知识认识得更深刻。第6页/共6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