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短新闻两篇教学设计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目标】1.复习新闻知识。2.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异同。3.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4.体会本文标题的新颖【教学重难点】1.了解新闻和通讯的异同。2.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背景)(投影播放香港回归视频)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的零点,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钟声。它响彻环宇,向五洲四海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时刻到来了!这是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件百年盛事,也是世纪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将永载史
2、册。为了报道并见证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事,世界各大新闻传播媒体纷纷聚集香港,其阵容之大、人数之多,是世界新闻史上所罕见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的记者,必须拿出精品来,为盛事纪实,为历史留影。数位新华社记者不辱使命,作为历史的见证人,真实、准确地记下了这难忘的时刻,写下了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佳作,很受读者欢迎,并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二、复习新闻知识1.什么是新闻?新闻,也叫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2.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五个“”和一个“”即: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
3、事why:何因how:何果3.新闻的特点:真:消息的事实必须真实。短:消息要求短。快:时效性活:消息要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强:消息的强是指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4.新闻的结构:(让学生在文中找出对应的部分)标题(正标、副标题):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导语:导语是新闻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它用简介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主体: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背景: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
4、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结尾: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师:我们看一条新闻,最先吸引我们的是什么?(标题)因此一个好的标题是能否吸引读者继续阅读新闻主题内容的重要因素。看一下,这篇新闻的标题,你们觉得拟的好不好?你从这个标题中读出了几层意思?)1.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的含义?明确:标题有两层意思。 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
5、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2.明确事件进程。(这则新闻是按照一个什么样的顺序来写的?)以时间为纲描述事件进程 (展示表格,明确主要地点和主要事件)时间地点主要事件4点30分港督府末代港督降旗仪式4点40分港督府彭定康乘车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6点15分添马舰东面的广场英国告别仪式7点45分“威尔士亲王”军营旁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0时左右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0点40分中国南海“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3.(前面我们介绍了新闻的结构,新闻里除了新闻事实外,还有新闻背景。新闻事实就是新闻中所写的现实场景,而新闻背景是除开这些现实场景,相应地插入的背景材料。下面请同学们找
6、出这篇新闻中所插入的新闻背景,这些新闻背景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明确:自然的衔接,使材料看上去不那么杂乱无章。背景材料的引用使得现实的场景有着历史的厚重感,让读者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师:因此新闻背景的安排不是随随便便就乱放在某一个地方的,而是有作者的深意和内涵的。不仅仅是新闻背景有内涵,文中的很多语句都是有其隐喻意义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4.第5段中 “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有什么含义?明确:港湾中的“不列颠尼亚”号代表着即将结束的英国对香港的统治,悬挂着的巨幅紫荆花图案象征着即将回到祖国怀抱的香港特别行
7、政区。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日落仪式”: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作为香港特区的紫荆花图案将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日不落帝国”的殖民主义太阳在香港永远的落下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5.文中的最后一句话“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又有什么含义?明确:“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看似平淡,实质语言庄重而含蓄,有深刻的含义。:“从海上来”,是说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了殖民统治;“从海上去”,明着是写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
8、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暗写英国的殖民统治结束,点明题意。这里既没有讽刺,也没有痛骂,我们却可以在看似平实的语言中,感受到作者心潮的起伏,客观地写出英殖民统治结束了,其中传递出中华民族在这一特定时刻的自豪感。课堂小结: 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最别致的一篇,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善于捕捉香港主权回归、末任港督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里那一个个重大场面的一瞬间。从客观的角度叙述了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去的过程,表明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
9、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2、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筛选信息,抓重点、抓关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2、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教学过程】一、背景知识介绍 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4月)于波兰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曾关押多国的平民、战俘、政治犯,被称为最大的“杀人工厂”。每天都有许多人被运送到这里作为实验品或是屠杀(以犹太人居多),然后被投进焚尸炉焚毁,简直惨绝人寰! 1945年1月,苏联红军解放
10、了奥斯维辛,当时获救的人不足7000,几乎每人都瘦弱不堪,表情呆滞,甚至精神失常。这里简直就是一座“人间地狱”,一个犹太人永远的“噩梦”。 1947年7月2日,波兰会议通过一项法案,将原址辟为殉难纪念馆,并在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以此纪念在灾难中不幸死去的无辜者。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二、浏览课文、整体感知1本文的标题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为什么说没有新闻呢?既然没有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文章呢?请用文中的原文回答。明确:这里发生的臭名昭著的纳粹法西斯行径,世人早已知道,没有什么好说的; 除了世人皆知的法西斯恶行之外,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事
11、;虽然这里没有什么新闻,但是“我”还是要写,要继续揭露纳粹法西斯的罪行,让世人永志不忘。2本文主要是以参观者的行踪路线来展开的,请同学描绘出行踪路线。明确:人们依次参观了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这可以在715段里寻找。这部分叙述人们访问奥斯维辛博物馆的过程。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定,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三、研习课文1. 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自然段,并回答问题:文章说布热金卡“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作者说这是“最可怕的事
12、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难道作者不喜欢这一切?明确:结合下文可知,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作者踏进集中营,却吃惊地发现两种不相称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可怕”。作者虽无直接控诉,却强烈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愤懑,让读者感到一种沉重感。2. 这篇文章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没有直接写法西斯是如何残暴。而是通过参观者的反应和感受来写法西斯的滔天罪行。本文中有许多地方描写了人们参观时的表情以及动作变化,请同学们在书上勾画出来,然后请一位同学说出自己的
13、结果。并说说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明确:人们的感情变化,从侧面证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令人发指。3. 句子赏析:第8段中“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明确: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课堂小结:历史不断发展,岁月可以冲淡一切,但有些东西却是永远无法忘记的,也是不能忘记的。虽然二战早已经过去,但“奥斯维辛”仍旧在默默地提醒着人们:忘却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要以史为鉴,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