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1%2BX”证书制度的Web前端开发“课证融合”探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73753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1%2BX”证书制度的Web前端开发“课证融合”探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基于“1%2BX”证书制度的Web前端开发“课证融合”探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基于“1%2BX”证书制度的Web前端开发“课证融合”探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80 互联网周刊摘要:高校应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学生理论与技能水平的同步提升,以此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职业需求,满足落实学以致用、就业导向等要求。在此背景下,基于“1+X”证书制度的“课证融合”教学改革思路被提出,而当前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企事业单位迫切需要高质量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人才,为此高校应加强“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确保“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效果。基于此,本文以Web前端开发相关课程教学为着眼点,分析“1+X”证书制度下的Web前端开发“课证融合”实践,并提出相关实施效果的保障措施,以期为新时期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关键词:“1+X”证书制度;Web前端

2、开发;课证融合在“互联网+”时代,我国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性成果,促使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新兴产业应运而生,而传统企业也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实现转型升级。在此背景下,对计算机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上涨,而高校作为培养高质量计算机信息技术人才的主要阵地,需要迎合社会发展中的人才需求动态,不仅要开设完善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专业课程,还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双创为导向深化课程改革。在此要求下,为切实落实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的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有效推进岗、证、课、赛融通,高校以提升学生职业岗位综合素养和技能水平为切入点,提出启动“1+X”证书教学计划,即将职业技能等

3、级证书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构建“课证融合”教学体系。1.基于“1+X”证书制度的Web前端开发“课证融合”实践1.1 合理选定教材与教学内容,满足“1+X”教学要求基于“1+X”证书制度的Web前端开发“课证融合”教学,是新时期高校计算机信息化人才培养中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其与传统教学思想有着较大的差异,以往Web前端开发教学中所采用的教材在一定程度上缺少与新理念相适应的内容,进而在很大程度上会阻碍Web前端开发的“课证融合”教学实践。基于此,为保证“1+X”证书制度下的“课证融合”教学效果,需要优选“1+X”考证系列丛书,通过合理选定教材与教学内容,满足“1+X”教学要求,实现“课证融通”

4、1。在此要求下,可做好以下工作:一方面,做好基础教材与延伸教材的有机结合,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是计算机信息化人才需要掌握的基础技能,因此当前有关Web前端开发教材较多,教师的选择性较大,而为保证教材的合理性,确保依托教材能够满足“1+X”教学要求,使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掌握相关知识点和主方向,进而更好地应对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考核,应在基础教材选择时以中国工信集团出版的“1+X证书制度Web前端开发系列丛书”为主。基于此教材开展教学实践,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考核中所涉及的静态网站制作、JavaScript网页编程、MySQL数据库操作等内容,有效落实“课证融合”教

5、学要求,提高教学成效。与此同时,现有教材中有关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考核内容的涵盖不够全面,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应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需要,面对初级、中级、高级证书考核需求,做好教材延伸,进一步完善静态网站制作、JavaScript网页编程、MySQL数据库操作等知识,从而让学生切实掌握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当前社会发展中对人才的需求发生转变,学生仅掌握较强的理论知识无法满足职位要求,因此目前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考核在考核理论的同时,强调对学生技能操作的考核,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注重项目实训,即以项目作为实训教学重点,要求学生开展操作实践,在此环节应将Web前端

6、开发(初级)实训案例教程作为实训教材,原因其中包含“技术专题”和“综合实践”两大模块,对学生操作技能锻炼起着重要作用,并增加企业真实项目作为拓展项目以检验技能的掌握和应用情况2。1.2 实施混合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Web前端开发技术作为学生开展后续企业级项目开发的基础技能,因此学基于“1+X”证书制度的Web前端开发“课证融合”探究文/朱群梅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G-知音-Web前端开发“课证融合”探究2023.8.20互联网周刊 81生必须要掌握Web前端开发知识,而由于Web前端开发涉及的内容较为繁杂,对学生而言,学习难度较大且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导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够理想。鉴于此,在

7、“1+X”证书制度下的Web前端开发“课证融合”教学中,为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证书考核以及取得较为优异的成绩,需要以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为切入点,注重培养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此要求下,在以往教学模式下,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满足相关要求,因此应从“以证促教、以证促学”的角度创新教学手段,实施混合式教学,即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有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等,从而切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全身心投入学习中,以此最大限度保证教学效率3。以“网页设计”教学为例。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应以“1+X”Web前端开发(初级)证书考核为出发点,将考核中的知识要点融入教学中。例如,“盒子模型”是“网页设计”教学中

8、的主要内容,也是“1+X”Web前端开发(初级)证书考核的重点,因此教师应对“盒子模型”教学加以重视,在保证学生对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掌握的同时,了解证书考核中关于“盒子模型”的考核方向。而“盒子模型”属于相对抽象的知识内容,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等要求较高,导致学生学习压力较大,无法很好地掌握相关内容,如部分学生对模型的结构及属性混淆,进而在实际操作实践中无法实施正确的网页布局。基于此现象,教师应利用微课平台,为学生提供“盒子模型”教学课件,引导学生在课前与课后重复观看,从而逐渐掌握重难点知识,同时搭配微课平台上的教学视频、习题,真正攻克“盒子模型”。而学生之间学习能力有着一

9、定差异,因此大部分学生可能依旧在“盒子模型”方面存在困惑,为此教师还应在线上教学基础上,开展线下解惑答疑课堂,针对学生的困惑点有针对性地攻克。通 过 混 合 式 教 学 能 够 有 效 强 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其对content(width,height)、padding、border和margin等盒子模型结构组成的掌握,使其在“1+X”证书制度下得到Web前端开发技能提升,同时又可更好地应对Web前端开发初级证书考核。1.3 资格技能标准为引领,开展项目导向教学目前,“1+X”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初级证书标准已经较为完善,且不会进行较大的调整与修改,因此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应以“1+X”

10、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初级证书标准为出发点开展项目教学,从而通过任务的形式让学生在资格技能标准引领下实现职业技能提升4。首先,教师应在“1+X”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初级证书标准下将分散式的教学内容整合重组,将其合理地纳入一项任务中,使学生通过任务将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进而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使其能够熟练且灵活地运用相关知识。在整合组合的过程中,不能仅限于一门课程的重组,而应该是一系列课程的打通重组。将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案例与JavaScript网页编程教学案例形成一个贯穿项目,在不同的课程中逐步迭代更新项目,让学生直观感觉到不同的技术在项目的作用,在项目优化的过程中,体验项目编码调试的

11、艰辛和项目成功的喜悦。其次,为避免较大的任务难度击退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在任务设计时需要坚持“循序渐进”原则,保证任务难度逐层递进,进而通过前期简单的任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在任务完成后树立学习信心,拥有较高的成就感,使其能够更加深入地投入项目教学中,不断取得学习突破。在前后续课程使用相同背景的项目作为教学项目,让学生最大限度地熟悉项目,巩固所学技能。最后,以真实企业项目为依托来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真实企业项目根据教学阶段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同时以资格技能标准为引领设计综合实践任务,让学生在综合实践任务中进行项目原型设计思路与案例制作,不仅能够训练学生掌握Web前端开发核心技能,还能够

12、根据考察结果确定学生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今后教学计划,进而切实强化学会职业技能。2.“1+X”证书制度下Web前端开发“课证融合”实施效果的保障措施2.1 扩充“课证融通”课程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1+X”证书制度下Web前端开发的“课证融合”实施效果,对于教学资源匮乏的高校,其相关理论与实践课堂在资源限制下无法很好地开展,导致学生职业技能提升缓慢,无法参与Web前端开发等级考核中,即使参与也难以获得较为优异的成绩。基于此,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扩充“课证融通”课程教学资源;通过校企深度融合,丰富校企项目资源库,为课证融通技能训练提供“课证岗融通”的有

13、效保障5。例如,工信教育网站“新奥学堂”以及“传智播客教辅平台”中拥有大量与Web前端开发证书考核相关的内容,且还处于不断丰富与完善中,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深入挖掘工信教育网站“新奥学堂”与“传智播客教辅平台”,从中提取与Web前端开发考证相关的内容,如教学视频、教学方案、历年真题解析等,将有用的信息内容归纳到数据库中,并在数据库中进行分类,使学生与教师能够根据所需在真题库、教案库等中找寻到有用的内容,进而在充足的资源下实现教学质量提升。此外,在产教融合下,高校应与企业做好协同育人,因此应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加强学校与本地企业的衔82 互联网周刊G-知音-Web前端开发“课证融合”探究

14、接,构建校企资源系统,即在系统中能够通过企业及时了解行业前沿信息,乃至Web前端开发等级考核相关资讯,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及实训基地建设,丰富课程真实案例资源库。2.2 搭 建 考 证 培 训 平 台,夯 实“1+X”证书实训环境“1+X”证书制度下Web前端开发技能人才培养需要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下进行,才能切实保证“课证融通”的实施效果。在此要求下,高校应提高对“1+X”证书制度落地执行的重视程度,从而予以充足的资金、人力支持,进而完成基础教学设施引进,夯实实训的硬件、软件环境、考核环境6。例如,高校以深化“1+X”证书制度下“课证融通”实施效果以及提高学生考证的通过率为切入点,搭建了服务于“1+

15、X Web前端开发”考证的学习培训平台。此平台的主要功能为“线上学习”“模拟测试”“错题练习”,学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模块开展学习。其中“线上学习”模块中涵盖大量的教学视频,学生能够通过视频更加深入地掌握Web前端开发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便于学生完成知识巩固。“模拟测试”模块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考试题目,其中涉及诸多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初级证书考核要点相关的题目,因此学生通过模拟考试可以清楚地掌握自己当前存在的不足,进而在今后学习中有针对性地改善。此外,通过考试模拟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抗压能力以及训练学生应试技巧,帮助其积累考试经验,进而在实际证书考核中缓解压力,取得良好成绩。“错题练习

16、”模块能够将学生在模拟考试中答错的题目整理在一处,学生不仅可以利用错题来检验自己在巩固相关知识后的学习情况,还能够深入地了解自己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而有目的地进行查缺补漏。可见,“1+X Web前端开发”考证的学习培训平台在实际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能够切实保障“课证融通”实施效果,提高Web前端开发教学质量,使证书培养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达到深度融合,切实提高学生考证通过率7。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1+X”证书制度下Web前端开发的“课证融合”初探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研究可知,通过合理选定教材与教学内容,满足“1+X”教学要求、实施混合式教学,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达到资格技能标准为引领,开展项

17、目导向教学等策略,能够有效落实“1+X”证书制度下Web前端开发的“课证融合”教学实践,且通过扩充“课证融通”课程教学资源、搭建考证培训平台、夯实“1+X”证书实训环境等措施,可以进一步保证教学实践效果,实现“1+X”证书制度下Web前端开发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参考文献:1努尔古丽朱玛别克.“1+X”证书制度下Web前端开发技能人才培养探究J.数字通信世界,2023,(1):145-147.2陈蕊.“1+X”证书制度下中职“课证融通”的探究以“Web前端开发”初级证书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2,38(11):163-166.3陆校松,朱云峰,杨俊.“1+X”证书制度下职业院校计算机类专

18、业课证融通案例以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例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2,40(9):60-62.4戚爽.“1+X”证书制度下Web前端开发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J.电脑与电信,2022,(9):22-25.5崔蕾,张慧.1+X证书制度下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融合与重构以烟台职业学院软件技术专业为例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22,17(2):66-70.6林丽星.1+X证书背景下Web前端开发人才的培养探索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21,38(2):155-157.7李峰.基于“1+X证书”Web前端开发的“课证融合”探究J.数字通信世界,2020,(10):246-248.作者简介:朱群梅,硕士,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研究方向:软件工程、Web前端开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