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密·····················································封·····································································线······························································
·················
··············
···············
··
·····
·····
东河中学七年级历史(下)第二次月考检测
学校____________ 班别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开卷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选项的字母填写在选择题答题卡里面。)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为了对辽阔的疆域实行有效的管辖,元世祖建立了( )
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行省制 D.郡县制
2.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是( )
A.都督府 B.澎湖巡检司 C.中书省 D.台湾府
3.瓦子在宋代大兴,标志着一场城市生活、城市景观的完成。瓦子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扩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4.她是“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她是( )
A.蔡文姬 B.李清照
C.王昭君 D.曹雪芹
5.有一天,小明做了好事却被人误解。他一脸委屈,苦笑着说“我比窦娥还冤!”“窦娥”这一艺术形象的创造者是( )
A.苏轼 B.李清照
C.关汉卿 D.辛弃疾
6.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其中直接促进了世界文化传播与发展的是( )
①火药②造纸术③印刷术④指南针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7.“大师西去悲难禁,毕昇功德世长流”北宋时期毕昇长流于世的主要“功德”是( )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
8.如果你是右图中一位榜上有名的考生,你不可能( )
A.熟读四书五经 B.会写作规范的八股文
C.在考试卷中发挥自己对朝政的见解
D.成为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9.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周杰伦在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一曲《青花瓷》,唱出了浓浓的中国风,瓷器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个伟大贡献。你知道下列瓷器中,哪一件是那“传世的青花瓷”?( )
A
B
C
D
10.今天,我们日常生活中吃到的极具营养价值的食物玉米、甘薯,最早出现在我国的( )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11.郑和描述船队远航的情景时说:“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郑和的船队能在黑夜里辨识航向主要是因为( )
A.郑和的船队庞大 B.明朝的造船技术先进
C.指南针用于航海 D.水手有高超的驾驶技术
12.明朝时,我国曾遭受过哪些国家的侵略?①日本②英国③荷兰④葡萄牙⑤沙俄(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③④⑤
13..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发生在( )
A.13世纪 B.14世纪 C.15世纪 D.16世纪
14.同时入选为奥运火炬手的任二林、任自耕父子曾从山海关出发徒步走完万里长城,他们的终点站嘉峪关是右图中的英文字母:
( )
15.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古代科技著作是( )
A.《梦溪笔谈》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16.明清时期的文学成就突出表现在( )
A.诗歌 B.小说 C.散文 D.戏剧
17.假如某电视台要拍摄电视剧《水浒传》,请你作历史顾问,你认为剧中不该出现的场景或道具有( )
A.官军向农民军放射火箭 B.梁山好汉埋伏在一片玉米地里
C.农村有低矮的茅屋、也有瓦房 D.农民军在春节时进攻官府
18.右图是一位学生画的历史漫画,如果请你为这副漫画命名,最恰当的应是( )
A.君主集权的强化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闭关锁国之策 D.重本抑末
19.明朝时期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是( )
A.万里长城 B.圆明园 C.紫禁城 D.南京城
20.《水浒传》是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的主题是( )
A.官逼民反 B.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 C.西天取经 D.四大家族的兴衰
二、非选择题(11分+15分+14=40分)
21.(11分)阅读下列史料: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少)所参决。……外设都、布、按三司,分隶兵刑钱谷,其考核则听于府部。
──引自某史书《职官志》
请回答:
⑴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2分)文中的“帝”指谁?(2分)
⑵材料中的“六部”指哪六部?(3分)
⑶材料中的“帝方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2分)
⑷上述史料所说的机构变化起了什么作用?(2分)
22.(15分)体验历史
假如你生活在15世纪中国明朝,并随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请回答:
⑴郑和的船队从我国何处出发?(2分)最远到哪里?(2分)沿途经过了哪两个大洋?(2分)
⑵请说一说,你们的船队在往返时装载的货物和人员有何变化?(4分)
⑶你认为你们的船队之所以能够完成七下西洋的壮举,原因有哪些?(5分)
23.明朝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产生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小说。请结合以下图片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三部文学名著是作者分别是谁?(3分)
(2) 图片配伍:(6分)
A.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
B.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C.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
(3)上述三部名著,你读过哪一部?你最喜欢其中哪一位人物?说说你喜欢他(她)的理由。 (5分)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