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弹力【教材分析】 1、形变:物体发生形变是力作用的结果,形变方式有形状和体积的改变,任何物体只要受到力的作用必发生形变,只不过有些形变程度很小,只有通过仪器及实验手段才能明显显示出来,在力的作用下不发生形变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形变的种类有两种,一种是弹性形变,一种是非弹性形变。2、弹力:弹力是接触力,物体间产生弹力,两物体必须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两接触物体是否发生弹性形变,可用假设法来判断,若假设接触的物体间有弹性形变,则有弹力作用,若物体所处的状态与事实不相符,则假设不成立,无弹力作用。【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
2、都是弹力,能在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画出力的方向;知道弹力大小的决定因素及胡克定律。 2、过程与方法提高在实际问题中确定弹力方向的能力;通过探究弹力的存在,是学生体会假设推理法解决问题的巧妙。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观察和了解形变的有趣现象,感受自然界的奥秘,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弹力产生的条件及弹力方向的判定,胡克定律的内容及应用。2、难点:接触的物体是否发生形变及弹力方向的确定。【授课类型】 新授课【主要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教具与教学媒体】 黑板、粉笔【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问题1:力的定义是什么?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2:力的作用
3、效果是什么?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使物体形状发生改变。问题3:能够举出一些外力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的例子?压缩弹簧、挤压海绵、用手弯曲直尺、小鸟压弯枝头、拉动橡皮筋等。二、新课教学(一)弹性形变和弹力问题4:以上例子中各物体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物体的形状或体积都发生了改变。结论: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上面所举的例子中,在外力的作用下物体的形变都非常明显,用肉眼可以看的很清楚,但有些形变非常微小,无法看清。例如书本放在桌面上,桌面发生的形变;人站在地面上,地面发生的形变。这些形变我们需要通过仪器及实验手段来判断。任何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都会发生形变,只不过形变有大有小。演示:
4、用力挤压海绵,海绵发生形变,松手后恢复原状; 用力拉橡皮筋,橡皮筋断裂,无法恢复原状。总结:物体发生形变,在撤去外力后,有些能恢复原状,如例子中的海绵,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而有些物体由于形变过大,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从而不能恢复到原状,这种形变叫做非弹性形变,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任何物体的形变如果超过了弹性限度,将不能恢复到原状。演示:被弯曲的直尺上放一粉笔头,放手后粉笔头被弹起; 被拉伸的橡皮筋上放一小纸团,放手后小纸团被弹飞。问题5:为什么粉笔头、小纸团会被弹起?引导学生回答: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会对和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就被弹起。我们把这个力叫做弹力。问题6:如果粉笔头、小纸团
5、与形变的物体不接触,会受到弹力吗?引导学生回答:不接触一定不会受到弹力。总结:弹力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直接接触并发生形变。(二)几种弹力学习了弹力的定义,我们通过几种常见的弹力进一步来研究弹力的问题。问题1:课本放在桌面上,根据我们以前所学的知识,课本和桌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什么呢?F2F1图1课本多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问题2:它们是弹力吗?为什么?它们是弹力,因为它们符合弹力产生的条件,接触并且发生形变。教师精讲: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由于重力作用而压迫桌面,使书和桌面同时发生微小的形变。书要恢复原状,对桌面产生垂直于桌面向下的弹力F1,这就是书对桌面的压力;桌面要恢复原状,对书产
6、生垂直于书面向上的弹力F2,这就是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如图1。F2F1图2学生活动:静止的放在倾斜木板上的书,书对木板有压力,木板对书有支持力,知道学生画出力的示意图,如图2,分析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结论:压力、支持力都是弹力。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的物体;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F1F2图3引导学生分析静止时悬绳对重物的拉力及方向。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悬挂物由于重力的作用而拉紧悬绳,使重物、悬绳同时发生微小的形变。重物由于发生微小的形变,恢复原状时对绳产生竖直向下的弹力F1,这是重物对绳的拉力;悬绳由于发生微小的形变,恢复原状时对重物产生竖直向上的弹力F2,这
7、是悬绳对重物的拉力。如图3。结论:拉力是弹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GF图4弹力有无的判断可以采用假设法。产生弹力必须要接触,但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一定有弹力。引导学生分析如图4中静止的小球与墙壁之间是否有弹力。结论:墙壁与小球之间没有弹力。可以采用假设法,假设墙壁与小球之间存在弹力F,则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不会静止,会向右运动,这与题目中小球静止相矛盾,所以墙壁对小球没有弹力。这是判定相接触的物体之间是否有哦弹力的基本方法,说明两物体接触但没有发生形变。(三)胡克定律演示:直尺弯曲不同的程度弹射粉笔头,弯曲程度越大,弹射越远。 橡皮筋拉伸不同的程度弹射小纸团,拉伸程度越大,弹射越远。引导
8、学生得出结论:物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形变消失,弹力也随之消失。这是对弹力大小的定性描述。想要定量描述弹力与形变的关系,一般来说是比较复杂的,但是弹簧的弹力与形变的关系是比较简单的。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满足关系式:即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这个式子是由英国科学家胡克首先发现的,因此叫做胡克定律。式中,F表示弹力,x表示弹簧的型变量(既可以是伸长量,也可以使缩短量),k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其单位是牛/米,符号是N/m。生活中常说有的弹簧“硬”,有的弹簧“软”,指的就是弹簧的劲度系数不同,弹簧的劲度系数和弹簧的粗细、材料、长度、直径、绕法等有关,它反映了弹簧的特性。每根弹簧都有其特定的劲度系数。【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课本56页问题与练习2、3、4题。【板书设计】2弹力一、形变和弹力 1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 弹性形变分类 非弹性形变(弹性限度) 2弹力:形变的物体恢复原状时对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直接接触条件 发生形变二、几种弹力 1压力:方向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压物体。 2支持力:方向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3拉力:方向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三、胡克定律 F = k x 弹力 劲度系数 形变量 单位:N/m-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