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数字经济赋能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72718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经济赋能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数字经济赋能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数字经济赋能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摘要数字经济已成为推进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测度 20112019年中国278个设区市的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并以市场化水平与政府环境关注度分别指代“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这一结论在考虑工具变量检验之后依然成立;“有为政府”对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生态化的调节作用呈非线性变化趋势,表现为前期促进、后期抑制;“有效市场”可以强化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生态化的促进作用,市场化水平与数字经济能够对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起合力推进作用。关键词数字经济;生态化;门槛回归;有效市场;有为政府中图分类号 F49文献标识码

2、 A文章编号 1005-0183(2023)01-0128-062023年第1期总第496期法制与经济经济学数字经济赋能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研究伍云涛,王超收稿日期2022-10-20基金项目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脱贫攻坚精神贵州实践的高校特色思政课程建设研究”作者简介伍云涛,贵州财经大学大数据应用与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发展;王超,贵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旅游减贫。一、引言近 40 年来,中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压力与能源紧缺的问题也愈发严重。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

3、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1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应运而生。作为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资源配置、生产效率、能源利用效率以及污染排放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产业结构的影响。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变迁正快速向绿色化、生态化方向演进。从整体上看,产业结构生态化是一个产业结构动态演进的过程,是从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结构向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态化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综合了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以及可持续化的最终结果2。此外,数字经济作为新兴经济形态,对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增速提质的变革性影响,对于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也有着显著的叠加倍增效应3。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不断加大力

4、度促进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在实践与政策层面做出“东数西算”工程、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等布局,为新时代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铺就实践道路4。为了满足新时代背景下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的发展要求,迫切需要数字经济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数字经济能否成为破除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瓶颈的关键驱动?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动、政府产业政策的调整,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之间的关系会发生怎样规律性的波动?厘清上述问题,对于把握发展环节中政府与市场关系、抢抓数字经济红利、促进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基于此,文章以“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视角对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展开研究,在此基础上,对

5、 20112019 年全国 278 个设区市的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进行测度,运用多种计量手段实证研究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影响与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128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且结论在进行工具变量检验后仍然成立;“有为政府”对于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生态化呈现非线性变动趋势;“有效市场”可以强化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生态化的促进效应,市场化水平与数字经济能够对产业结构生态化形成驱动合力。文章可能有的边际贡献有:一是借鉴已有文献研究方法,从设区市层面对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测度,以更加细致的角度研究两者的演进特征;二是文章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统一框

6、架下讨论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生态化的非线性特征,评估政府与市场的调节作用,对现实市场化进程以及政府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经验支撑。二、文献综述(一)数字经济的相关研究数字经济内涵丰富,已衍生出外延多维研究视角:从技术赋能视角来看,数字经济特指由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相互交融所形成的可以实现各种交易的新型经济,可以有效促进经济发展与政府治理模式的重组5;从要素禀赋配置来看,数字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与资源配置方式,可以实现资源要素的最优化配置,减少环境污染与能源耗费6;从交易成本来看,或可将其理解为运用数字技术进行数字化产品交易的严谨化、虚拟化经济活动。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其逐渐显示出在市场、投资、产业、

7、技术、服务及治理等方面的趋势特征。全球信息革命大背景下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后发优势,并且在网民基础、政策支持等方面占优78。国内研究机构大多从省级层面对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算,最早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细化至设区市层面的是中国城市数字经济指数白皮书(2017)。除了大型研究机构,也有学者依据数据可得性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构建相应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体系,例如将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发展、数字技术创新能力作为一级指标进行测度9,或者从信息化、互联网以及数字交易三个层面进行的指标体系构建等10。其他占据较大比重的研究是从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的角度来进行数字经济发展指标刻画1112。(二

8、)产业结构生态化区别于传统的产业生态化,产业结构生态化是在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基础上延伸出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结构发展模式。按照新结构产业经济学的结构变迁原理,产业结构生态化是从发展现实、市场机制、产业政策等角度对产业结构提出的一个在生态效率上的更高质量的要求13。现有研究多聚焦在产业生态化层面,关于产业结构生态化研究的相关文献并不多。有学者基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认为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最终需要加入可持续化概念,即在产业结构优化的基础上融入绿色发展观念,提高产业结构的整体质量,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层次向绿色、生态、环保方向靠拢14。也有学者将产业结构生态化理解为在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的基

9、础上加入可持续化的概念,产业结构生态化既是产业结构转变的一个动态过程,又是产业结构转变的一个静态结果15。推动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打破经济发展瓶颈的重要途径16。还有学者利用双重差分方法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进行政策效应分析,研究表明绿色金融可以显著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生态化发展,并且结果随着特征范围的不同存在差异17。(三)数字经济基础对产业结构生态化的研究数字经济为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提供了强大推动力。第一,从要素禀赋视角来看,数字经济的普及孕育出一类新型生产要素“大数据”,将大数据技术运用于生产流程变革当中,由数字要素与其他要素组合形成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当下时点符合比

10、较优势的最优产业结构。第二,从市场机制角度来看,数字经济可以将各类新兴科技、智能设备、先进管理经验运用到产业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典型如绿色创新技术在产业层面的运用可以全面提升污染治理效能,极大提高生产效率与资源利用效率。此外,数据平台的广泛搭建可以将产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与污染排放相关信息进行动态收集,并结合产业可持续发展要求,通过数字智能对产业生产安排进行有效整合,调整当前产业结构模式,不断适应市场绿色发展要求18。第三,从政府监管层面来看,传统监管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产业结构生态化发展新形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监管效率不高、政策结构变形等问题,数字经济则可以很129好地解决这一困境。一方面,利

11、用数字技术对环境污染、能源利用效率以及环境可承载度等环节进行实时监测,可增强地方政府的环境现状认知度;另一方面,利用数字技术在政府与产业之间搭建有效沟通平台,实现政府产业政策与生态环境要求等信息的共建共享,为政府产业政策、环保规制等制度安排提供参考1920。(四)研究评述综合以上文献研究基础,进行以下思考:数字经济发展是否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已有学者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仍然存在探索空间。本研究立足于结构变迁视角,对数字经济基础与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进行实证分析,试图论证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并论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两类背景下对数字经济与

12、产业结构生态化的非线性影响。结合研究结果总结凝练成可供借鉴的发展对策,以供参考。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一)模型构建为了考察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影响,设定如下双向固定效应基准回归模型:Ecologyi,t=0+1Digitali,t+cZi,t+i+t+i,t(1)式(1)中,Ecologyi,t表示地区 i 在 t 年份时期的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Digitali,t表示地区 i 在 t 年份时期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向量Zi,t则指代文章中涉及的系列控制变量,i表示地区 i 不随时间变动的个体固定效应,t表示控制时间固定效应,i,t为随机扰动项。为了探究“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还可能对

13、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生态化的非线性动态调节效应,设立如下面板门槛模型:Ecologyi,t=0+1Digitali,t I(Adji,t )+2Digitali,t I(Adji,t )+cZi,t+i+t+i,t(2)式(2)中,门槛变量Adji,t表示的是“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I()为指示函数。(二)变量测度与说明1.核心变量利用熵权法对产业结构生态化、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具体来说,被解释变量产业结构生态化包含了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以及可持续化三个二级指标21。解释变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借鉴赵涛的构建方式,以互联网发展为核心测度,并加入数字交易共同构成指标体系22,具体如表 1

14、所示。2.门槛变量“有效市场”方面,模型借鉴崔海雷等的研究方法,以市场化指数指代市场的效率水平23,数据指标具体涉及政府与市场关系、非国有经济层面、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层面、中介组织以及法律层面,可以有效衡量出地方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程度以及法治监管环境的强弱程度。“有为政府”方面,模型采用各设区市的政府环境关注度指代政府环境规制水平,对地方政府每年度工作报告进行关键词频爬取,具体包括低碳、环境保护、空气、减排、污染、绿色等15个关键词。3.控制变量为了减少多元回归分析当中混杂变量对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因果效应估计产生干扰,还需要对产业结构生态化可能产生影响的变量进行控制,具体包括:经济发

15、展水平(Lnpgdp),用人均GDP 控制经济发展水平对产业结构生态化产生的影响;金融发展(Finance),用机构存贷款余额与地区 GDP 的比值指代;财政分权度(Fdivide),用财政预算内收入与财政预算内支出的比值表示;基础设施(Infra),用各设区市公路里程与行政区域的面积比值指代;投资水平(Fainv),用固定资产投资水平表1 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130与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表示。(三)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考虑到城市数据的可得性,本文将数据样本的时间锁定在20112019年间,研究所使用的数据除了政府环境关注度,其他数据均从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中国环

16、境统计年鉴 及各城市统计年鉴中获得。表2为描述性统计结果。四、实证研究(一)基准回归从表3可以看出数字经济对城市产业结构生态化的线性估计结果。模型(1)没有将可能对产业结构生态化产生影响的其他变量进行控制,同时没有对个体层面与时间层面进行固定,结果表明数字经济(Digital)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数字经济促进了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模型(2)在加入控制变量之后,数字经济仍显著促进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为了进一步防止遗漏变量带来的内生性问题,模型(3)和(4)将个体层面的不随时间变化的影响因素与时间层面不随个体变化的影响因素固定,此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估计系数仍显著为正,对产业结构生态化具有正向促进

17、作用。此外,在模型(4)中,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生态化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经济总量提升的同时会助推地区产业结构生态化进程,基础设施水平(Infra)的系数值为正但并不显著,说明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并未对地区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产生明显促进作用,可能是在新基建领域具有更显著的正向溢出,金融发展水平(Finance)、投资水平(Fainv)、财政分权度(Fdivide)等均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构建高水平金融市场、投资市场以及高效产业政策对于提升地区产业结构生态化具有重要意义。(二)工具变量回归在基准回归中,变量不可避免地存在内生性问题,可能会导致参数估计结果存在较大误差。例如,数

18、字经济可以推动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同时产业结构变迁又会对地区数字经济综合水平产生作用影响,造成反向因果的产生。为了尽可能消除估计误差,本文选取两类工具变量进行检验。首先,在参考孙焱林的研究基础上,选取核心解释变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一期滞后与一期差分的交乘项作为工具变量,这一变量模拟了在各城市间具有相同变动趋势的背景下,数字经济指数的预期值24。构建这一变量出于以下两点考虑:一是根据设区市进行统计的全国层面数字经济指数的变化趋势不太可能会受到某一单个城市的影响,而差分项相对于单个城市来说即可被视为外生变量;二是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可能会受到其他未能观测项目冲击的影响,但只要没有影响到全国数字经济指

19、数,这一工具变量就是有效的。其次,借鉴张勋等的方法,计算出各设区市与杭州市之间的球面距离作为工具变量25。一方面,数字金融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文则是二级指标之一;另一方面,杭州市作为发展数字金融的代表性城市,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同样具备领先地位。因此,可以预计,在球面距离上离杭州市表2 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表3 数字经济影响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基准回归结果Robust z-statistics in parentheses*p0.01,*p0.05,*p0.1131越近,数字金融发展程度越高,数字经济水平越好。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在考虑了内生性之后,数字经济对提升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的效应仍然

20、有效,且均在5%的水平下显著,验证了基础回归结果的稳健性。(三)非线性效应分析为验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对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生态化的非线性影响,本文采取门槛模型进行分析。在此之前,基于Hansen(1999)的方法对门槛变量政府环境规制与市场化水平进行门槛存在性检验,结果显示,市场化水平与政府环境规制均显著通过了单一门槛检验,且都没有通过三门槛检验,最终双双落定为双重门槛检验。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从模型(1)中可以看到,在第一区间,随着政府环境规制水平的提升,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到达第二区间,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影响开始呈现负向影响但结果并不显著,且随着

21、政府环境规制的进一步推进,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生态化开始呈现负向抑制作用,且十分显著。从政府环境规制的非线性特征中可以看出,政府的环境规制对于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的调节作用并不是始终向好。而在以市场化水平作为门槛变量的模型(2)中,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影响始终是显著正向促进的,说明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影响明显受到市场化水平的调节影响,体现为市场化水平与数字经济形成正向互动。五、结论与建议本文立足于数字经济对我国产业结构变迁产生重大影响这一特征事实,基于中国20112019年设区市层面数据,在构建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

22、”两个视角为切入点,运用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门槛回归模型,多角度论证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的影响机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的提升,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产业结构变迁的关键力量;第二,采用 2SLS 方法进行工具变量检验之后发现,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生态化的促进效应仍然在5%的水平下显著,验证了基准回归结果的稳健性;第三,“有为政府”环境规制对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生态化呈现非线性变化趋势,其调节影响表现为前期促进、后期抑制;第四,指代“有效市场”的市场化水平这一调节变量可以强化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生态化的促进效应,表明城市数字经济与市场化水平能够对产业结构生态化

23、转型形成推进合力。除以上经验证据以外,本文还试图提供些许政策启示:一是增动能,激发数字技术绿色创新能力。发挥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变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作用,加强数字经济基础研究,加快突表4 工具变量检验结果表 5 数字经济影响产业结构生态化门槛模型的回归结果132破有关互联网、算法算力、人工智能等领域相关技术创新,巩固发挥产业结构变迁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数字红利。二是破瓶颈,打造市场数字资源集聚高地。要加快数字经济要素市场化建设,实现市场化配置,就要着重激活数字经济发展潜能,释放数字经济要素价值。通过实现数字经济要素的市场动态配置,促进产业结构各环节高效贯通,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

24、与可持续化。三是强支撑,推动消除政府管控失灵变形弊端。政府要担当责任、溯本清源,切实履行弥补市场失灵与维护公平公正职责。在产业政策制定过程中,要把握环境规制力度,因时因地灵活制定相关环境治理政策与法律法规,既不要过度放松环境治理问题,也不能对产业环境问题过度管控。要有效监督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变革,有效促进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参考文献1 新华网.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EB/OL.(2022-10-26)2023-01-17.http:/ 穆献中,徐鹏,胡广文,等.耗散理论视域下我国特大城市产业结构生态

25、化转型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14):45-51.3 郭沛瑶,尹志超.小微企业自主创新驱动力基于数字普惠金融视角的证据 J.经济学动态,2022(2):85-104.4 李俊杰,姬浩浩.“东数西算”驱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与对策 J.中州学刊,2022(09):23-30.5 田秀娟,李睿.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发展基于熊彼特内生增长理论的分析框架 J.管理世界,2022,38(5):56-74.6 戚聿东,刘欢欢.数字经济下数据的生产要素属性及其市场化配置机制研究 J.经济纵横,2020(11):63-76+2.7 李春发,李冬冬,周驰.数字经济驱动制造

26、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基于产业链视角的分析 J.商业研究,2020(2):73-82.8 夏杰长,刘诚.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作用路径与政策设计 J.经济与管理研究,2021,42(9):3-13.9 张凌洁,马立平.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与全要素生产率 J.统计与决策,2022,38(3):5-10.10 刘军,杨渊鋆,张三峰.中国数字经济测度与驱动因素研究 J.上海经济研究,2020(6):81-96.11 冯素玲,许德慧.数字产业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分析基于2010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东岳论丛,2022,43(1):136-149+192.12 李腾,孙国强,崔

27、格格.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双向联动关系、产业网络特征与数字经济发展 J.产业经济研究,2021(5):54-68.13 黄纪强,祁毓.环境税能否倒逼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基于环境“费改税”的准自然实验 J.产业经济研究,2022(2):1-13.14 吕明元,孙献贞,吕清舟.生态化中的产业结构内生于其要素禀赋结构的实证分析基于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 J.软科学,2018,32(10):49-53.15 高锦杰,张伟伟.绿色金融对我国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影响研究基于系统GMM模型的实证检验 J.经济纵横,2021(2):105-115.16 张宇,钱水土.绿色金融、环境技术进步偏向与产业结构清洁化

28、J.科研管理,2022,43(4):129-138.17 斯丽娟,姚小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与区域产业结构生态化来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J.学习与探索,2022(4):129-138+2.18POPOV E V,SIMONOVA V L,CHEREPANOV V V.Digital maturity levels of an industrial enterpriseJ.Journal ofNew Economy,2021,22(2):88-109.19WANG X,SUN X,ZHANG H,et al.Digital EconomyDevelopment and Urban G

29、reen Innovation CA-Pability:Basedon Panel Data of 274 Prefecture-Level Cities in ChinaJ.Sustainability,2022,14(5):2921.20 徐维祥,周建平,刘程军.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碳排放影响的空间效应 J.地理研究,2022,41(1):111-129.21 吕明元,陈磊.“互联网+”对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上海市 20002013 年数据 J.上海经济研究,2016(9):110-121.22 赵涛,张智,梁上坤.数字经济、创业活跃度与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 J.管理世界,2020,36(10):65-76.23 崔海雷,龙汉.机场活跃度、市场化水平与城市高质量发展 J.宏观经济研究,2022,(11):39-53+146.24 孙焱林,李格,高达.“一带一路”倡议能否改善劳动力错配?来自中国地级市的经验证据 J.人口与经济,2022(2):124-139.25 张勋,杨桐,汪晨,等.数字金融发展与居民消费增长:理论与中国实践 J.管理世界,2020,36(11):48-63.(责任编辑:农媛媛)1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