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古诗词艺术歌曲《如梦令》的创作特征及演唱技巧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71689 上传时间:2023-12-2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8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艺术歌曲《如梦令》的创作特征及演唱技巧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古诗词艺术歌曲《如梦令》的创作特征及演唱技巧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古诗词艺术歌曲《如梦令》的创作特征及演唱技巧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34音乐表演古诗词艺术歌曲如梦令的创作特征及演唱技巧分析马引霞摘要:如梦令为我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代表之作,其歌词内容源自古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同名词作,极具婉约派特征。作者的新颖乐思及作曲技法不仅体现在曲式结构安排上,还体现在伴奏织体上,极具个人风格。就演唱技巧而言,经由改编而来的古诗词艺术歌曲有其古典韵味,基于科学发声方法,才能实现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对作品内涵的诠释,且在处理歌曲细节时,一定要处理好气息的使用、把握好吐字咬字的重点,才能实现对音乐情感的准确表达。从全曲基调来看,如梦令一曲明亮且悠远,其艺术情感是正向的,演绎时其形式应当与内涵相贴合、相统一,才能真正体现出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魅力

2、,进而做到古韵新唱。关键词:古诗词艺术歌曲;如梦令;创作特征;演唱技巧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一、作品概述(一)词曲作者简介李清照是古诗词艺术歌曲如梦令的词作者,其号为易安居士。李清照于宋神宗元丰七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的一个书香世家,其父为李格菲,素有苏门后四学士之称,其母为王氏元丰,身份并不普通,乃宰相王之长女。由于李清照的一生经历了南北宋的更迭,为此其创作风格在不同时期也有明显的区别,分析其前期作品,可知其风格以闲适、优雅为主,且多为描写生活之作,分析其后期作品,可知其风格以悲?、伤感为主,且多为感叹身世之作。纵观李清照作品,可知其写作手法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多用白描且语言以清丽而著

3、称,此外,她还善于引用典故以及前人的诗句。王超是古诗词艺术歌曲如梦令的曲作者,出生于山东济南的他,自小就展现出了过人的音乐天赋,且考入山东艺术学院时年仅1 5 岁。王超创建了中国流行乐团一爱乐团,兼任吉他手,还负责音乐的制作,在流行音乐领域,天涯及放开等作品知名度极高,且在民族声乐领域,以如梦令及千古绝唱为代表的作品受到了一众民族音乐家的高度肯定。(二)作品创作背景创作背景与词作者李清照的人生经历有关。李清照出生于当时的山东历城,2 岁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但恰逢其母去世、其父官太学等变动,为此,李清照与伯父、母一同生活且直至5 岁,6 岁时跟随李格非来到东京,并在此学习诗文。李清照进步迅速,1

4、 3 岁时其才华便已初现,1 5 岁时便可独立创作诗词,1 6 岁时便有如梦令这一佳作面世,这也代表着她的创作生涯正式开始。如梦令为李清照早期作品,但并非当时、当地所作,而是对畅游溪亭的美好经历进行的回忆,不仅表现了李清照于年少时的天真烂漫,同时也点明了她对于未来的无限向往,通过对这首词的分析,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她活泼、洒脱的性格,还可以了解其超乎寻常的情趣,为此,这首词也被视作李清照本人在年少时期的生活写照。二、创作特征(一)曲式结构古诗词艺术歌曲如梦令为一部曲,由两个重复乐段构成,其主调式为D羽雅乐七声,其节拍为4/4 拍,其速度较缓慢。各乐段主题鲜明,均体现了中国艺术歌曲创作常用的“起承转

5、合”手法,与李清照同名词作如梦令的内容相贴合,从而将李清照想要呈现给我们的画面描绘得绘声绘色,且极具内涵与深意。从这一作品的调式来看,雅乐音阶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成为传统,与其独具韵味有直接的关系。在歌曲如梦令中,作曲者为了配合歌词的内容,选择了D羽雅乐七声,相辅相成,且在创作之时不仅使用了传统音阶,还融合了西方经典创作技法,使得音乐的走向以传统七声调式为主、偶见离调处理,音色色彩丰富、层次分明。在详细分析之时,可分别从引子部分、A乐段、间奏部分及A1乐段入手,需要注意的是,A与A1不仅在材料作者简介:马引霞(1 9 8 1-),女,大学本科,甘肃省平?市静宁县威戎镇学区梁马小学一级教师。13

6、5SONGOFYELLOWRIVER/092023上相同,旋律也并无明显差异。引子部分占据前4 个小节,不仅用到了倒影的推进手法还有模进。A段从第5至2 0 小节,其中的起承转合非常明确,对应着4 个乐句,第1 个乐句延续了引子部分的两种发展手法,区别在于以切分节奏加强了吐字与咬字;第2 个乐句给人以一种诉说之感,重点在于附点节奏的控制以及空拍的落音处理;第3 个乐句的旋律线条较之前更为密集;第4 个乐句则以第3 句为基础又加以模进,直至达到乐曲高潮。间奏部分同样占据4 个小节,其作用非常简单,即过渡。A1乐段的旋律部分是从第2 5 到5 0 小节,以第3 2 小节结尾为分界线,此前是对A乐段

7、的重复再现,此后则是针对A中第3、4 个乐句做重复处理且为两次,最后一句是针对A乐段第4 个乐句的时值进行扩大,钢琴伴奏最终以高音区单声旋律结束。(二)旋律与伴奏织体无论是旋律还是钢琴伴奏,都以优美、和谐为创编原则,在和声方面,作者以中国传统五声调式为基础,配合使用了西方作曲技法一离调。一开始,旋律从整体上就呈现出波浪式的前进,推动力极强,为了凸显李清照少女时代的活泼与灵动,作者使用了大量的三度跳音,配合了简单的伴奏织体,如柱式和弦,又如分解和弦,少量波音的加入使得引子部分更加优美、更加柔和,奠定了主基调。在旋律线条方面,作者借鉴了中国传统剧种中的创编方法,即一字多音。以A乐段为例,第1、2

8、个乐句最具代表性,“常”字、“溪”字均为一字多音,且“日”字、“沉”字、“不”字及“归”字亦如此,旋律的变化更加丰富,演唱起来更具流动性,这与李清照对于年少游玩时产生的闲适感受高度贴合。第1 个乐句的旋律线条呈上扬趋势,基于二度及三度级进,加入了八分音符、附点四分音符,进而构成了长节拍,演唱“日”字时借鉴了京剧润腔,给人以断连顿挫之感,需要注意的是第3拍中的十六分休止符,以“声断气不断”为具体要求。第2 个乐句旋律线条亦有波浪式起伏,都遵循了先上扬、再回落的规律,作者希望以附点音符的加入,营造一种醉酒后拨动船桨造成的摇晃感,且最后一拍的休止符会给人以一种戛然而止之感,且这一部分的伴奏织体非常简

9、单,以分解和弦单音旋律为主,配合时值较长的柱式和弦,共同营造、烘托了静谧的氛围,多次出现的垫句其实是为了与旋律线条相呼应,从而生动地描绘李清照醉酒之后于湖面泛舟、与荷叶嬉戏的场景。第3 个乐句的旋律线条先平稳、后上扬,对应的情绪也是层层递进的,即由最开始的轻松、愉悦,变为误入藕花深处后的惊奇、惊喜,“深”字对应了一字多音,通过加入八分休止符、配合京剧润腔,凸显了李清照的情绪变化,且这一句的伴奏织体变得更为紧密,单音与八分节奏柱式和弦之间交替出现,仿佛是流水的声音,用来烘托人物的内心感受。第4 个乐句可视作情感的升华部分,旋律线条的变化为直线上扬一模进一回落,伴奏织体的变化为更紧密、更激烈,具体

10、表现为八分节奏连续柱式和弦地向上模进,两个部分之间达到了同强、同弱的效果,使得情感也由此到达了高点,演唱时需要格外注意。间奏部分从第2 1 小节起、至第2 4 小节,以连续不断的、密集的十六分音符为主,同时八度的方式演奏了高音声部旋律,使得这一作品的调式色彩更为丰富。A1乐段在音乐材料方面与A乐段并无明显差异,但其伴奏织体却更为复杂。第1 个乐句的伴奏部分加入了柱式和弦及音程,同时还有八分节奏以及十六分,由于总体上呈现出规则的四拍子结构,为此声音的力量感更强,情绪上也更为激动。第3 3 至3 6 小节为第2 个乐句,伴奏方面以十六分音符为主,且为单音的流动,加入了琶音演奏,加强了乐曲的流畅性、

11、流动性,仿佛是李清照于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开心地泛舟,丰富了人物形象、描绘了生动的场面,且最后一个小节改用了大跳音程、单音旋律,给人以意犹未尽之感。第3 个乐句中出现了两次“争渡”,其伴奏明显区别于A乐段的第1 6 至18小节,A乐段是相对平稳的柱式和弦配合四个八分音符、一个四分音符,而A1则为音程与和弦的交替出现,在演唱“渡”字时应当完整地演唱完一拍,而伴奏部分应当紧随其后,从而在两个八分音符的基础上做二度上行级进,以此推动乐曲前进,并推动情绪达到高点。第3个乐句的伴奏织体延续了十六分音符单音演奏,辅以琶音,但较A乐段中的这一部分其位置低了两个八度,表达的情感也更为深厚,演唱者的情绪应当更为激动

12、,甚至彻底放开。第4 个乐句的旋律线条实际上是对A段同位置做的一次延长处理,尤其是第二个“渡”字,原来唱三拍,现在需要唱五拍,连续演奏三连音以构成标准七和弦,进而达到加强语境的效果,此时的情感既有欢愉也有惊喜,再一次升华,给人以畅淋漓之感,且在“渡”字之后也有一个自由延长的标记,通过空下伴奏的方式来引人深思,收声之后的伴奏部分在每个小节中都是一个单柱式和弦,最后结束在高音区单声部旋律136音乐表演上,仿佛是湖面慢慢恢复了平静。三、演唱技巧分析(一)咬字归韵不同的“辙”有不同的咬字方法及归韵原则,对歌曲如梦令的分析如下:其一为“姑苏辙”。这也是这一首作品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辙”,前后共出现了8 次

13、,以“暮”字的m-u、“不”字的b-u最具代表性,其次是“路”字的1-u“误”字的w-u,诸如此类,还有“处”字、“渡”字以及“鹭”字。以“渡”字的演唱为例,这也是全曲的最高音所在,对于演唱者的功底要求较高,且字头“d”要短咬,即咬完立刻松开,并在字腹“u”上进行适当的延长处理,且这一母音对应的口型应当保持不变,配合腔体的展开,得到一韵到底的效果。其二为“衣七辙”,如“记”字的j-i,又如“溪”字的x-i,还如“日”字的r-i,此外还有“知”字、“起”字以及“一”字,前后共出现六次。以“日”的发音为例,演唱时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把握一字多音的处理方法,同时也要把握好润腔的韵味,字头的“r”需要借

14、助气息咬住字头,迅速地过渡至字腹的“i”,以“窄母音宽”为标准,适当地松开牙关并打开上口盖及其喉咙,确保气息顺畅。其三为“发花辙”以“花”字的h-u-a最具代表性。且这一种类型的“辙”与前两种有一样的规律,即无字尾、一韵到底,并保持口型不变,且直至结尾。其四为“由球辙”,主要为“舟”字的zh-o-u、“藕”字及“鸥”字的ou。以“鸥”字为例,演唱时并无字头,“ou”为韵母,先保持住口型、再延长发声,其腔体要打开,归韵是必然的,但切不可过早地归韵在“u”音。其五为“灰堆辙”,在这一作品中主要是指“醉”字的z-u-i、“归”字的g-u-i以及“回”字的h-u-i。以“归”字为例,同样为一字多音,即

15、使旋律音发生了变化,也要保持住口型不变,最终归韵早“i”。与前一种“辙”的共同点在于字尾的收音归韵,且口腔状态应半开并保持住,进而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其六为“言前辙”,以“晚”字的w-a-n以及“滩”字的t-a-n最具代表性。其七为“人辰辙”,如“沉”字的ch-e-n,如“尽”字得到j-i-n,又如“深”字的sh-e-n。如前一种“辙”均属于前鼻音发音的情况。其八为“中东辙”主要包括“亭”字的t-i-ng“争”字的zh-e-ng、“惊”字的j-i-ng以及“兴”字的x-i-ng。其九为“江阳辙”,如“常”字中的ch-a-ng,演唱时需要咬住字头并迅速松开,不可过重,适当地延长“a”并打开口腔,

16、最后归韵在“ng”,在练习之时,一定要找准哼鸣的位置,将每一个字唱到位。且连同前一种“辙”均属于后鼻音发音的情况,演唱者时要尽可能地延长字腹元音,最后在归韵至鼻咽腔,声音不可从口出,气息需要贴着后咽壁,确保气息往鼻咽腔里进,保证音色的统一。(二)气息的运用这一作品的开篇为回忆,诉说之时需要缓缓进行,为此在气息方面有明确的要求,既要保持气息的流动性,又要保持合理的分配。越是平稳的乐句,其气息的流动性往往较差,对此,在演唱前需要平稳状态并做深呼吸,演唱之时要做均匀吐气处理,不因气息不足或是分配不均而导致演唱的力度有所偏差。第一句、第二句各占4小节的时值,且这两句在演唱之时均使用到一字多音的唱法,源

17、自京剧及昆曲等中国传统戏曲,需要注意的是连音线的正确处理,且每一个字、每一个声音都要保持连贯。以“常”字为例,对应4 个音,又如“归”字,对应7 个音,诸如此类的字,都对应多个音,为此对气息的控制要求较高,若气息阻滞,那么就会给人以平淡之感,唱出的音部分棱角鲜明,若气息顺畅,演唱就更为顺畅,唱出的音也更为圆润。以“日”字为例,这个字独占一个时值为四拍的小节,需要注意第三拍中的十六分休止符,且在做润腔处理之时切不可在途中换气。结合词的韵律来看,其节奏为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演唱者一定要按照以上韵律来呼吸,且从演唱的速度来看,开篇有一个速度为5 0 的标记,虽然演唱之时并不需要完全不变,但需

18、要确保二次创作时的轻微调整不过分脱离作者原意,具体的调整可能在曲式结构方面,也可能在歌词重点之上,也可能是情绪转折,但这些变化通常不会有明显的速度标记,演唱者应当有自己的思考。第三句是转折点,速度要求不明,需要对伴奏织体进行分析,才能掌握其中的推动力,速度方面则需较前两句更快一点,对应的气息其流动性应当更强,演唱过程中无换气点,需要做均匀的吐气,后一句较前一句的气息流动速度应更快,尤其是“深”字的演唱,需要以润腔营造声断气不断的效果,两个乐句之间可以呼吸一次,深吸气、快换气,保持喉头位置不变,实现声音及137黄3 聋SONGOFYELLOWRIVER/092023音乐的高度统一。第四句是高潮部

19、分,需要快速地流动气息,以气息托起声音,且这一句中出现了两次“争渡”,均在模进之后实现了旋律线条的上扬,但也有细微的差别。两次演唱之间的节奏非常紧密,为此需要迅速换气,由鼻子及嘴巴同时吸气,尽可能地打开胸腔并舒展身体,调整歌唱的状态,以气息推动乐曲向前行进,从而为第二个“争渡”的演唱进行铺垫。演唱之前的换气要深、要快,以保证乐曲连贯为要求,在吸气的同时打开上口盖,并将“争”字的演唱放置在高位置,进而过渡到“渡”这个字的演唱,需要保持前一个字的歌唱状态,字头要短、字腹要以气息支撑、母音要延长,保持身体舒展的状态、快速的换气,演唱“惊”字之时需要找寻一种叹气的感觉,此后需要以持续的、均匀地吐气保证

20、乐曲完整。A1乐段中的呼吸技巧与A无明显差别,对比第3个乐句可发现,后者的旋律是前者的重复,伴奏织体不同、情感层次不同,且后者更为浓厚,对演唱者对气息的控制技术要求较高,气息应当随情动,而声音应当随情走;对比第4 个乐句可发现,后者是对前者的延长,尤其是第二个“渡”字的演唱,应位于高位置、持续发声,以气息去支撑,之后出现的自由延长符号要求深吸气、慢吸气,保证长乐句的演唱效果非常连贯,每一个呼吸点都要到位,每一个字都要从气上走。如果说A段是为了体现李清照的柔情似水,那么A1则是为了体现她的天真活泼。(三)情感表达从感情基调上来说,古诗词艺术歌曲如梦令是愉悦的、是美好的,李清照的少女时代是那么的惬

21、意,通过这首歌曲,我们能够体会到她游玩时的心情。从创作手法来看,起承转合明确,以A乐段为例,第1 个乐句情绪初现,说明了游玩的时间及地点,演唱时应当处于回忆的状态,缓缓地到来,面目表情为嘴角上扬、双眼跳望远方,重现往日的愉悦场景,塑造一名少女的纯真、委婉形象;第2 个乐句情绪递进,李清照为自然景色所吸引,找不到归路,演唱时应当诠释何为沉醉其中,保持微笑,但语气及眼神均不足以表达作者的所思所感,对此应当加入肢体动作,想象自已正在湖面上泛舟;第3个乐句情绪变化,由游玩的欢愉转变为“误入藕花深处”的惊喜,美景尽收眼底,“深”字的处理应更为精细。这句话直接关系到李清照心境的转折,为此这里的伴奏更具流动

22、性,旋律也更为平稳,以逐渐上扬来贴合李清照的心情变化,速度不可一成不变,“误入藕花深处”这几个字对应的速度可以稍快一些,促使气息流动起来,进而将情感推向高潮,随后以两个“争渡”来强调情绪的递进,尤其是在看到荷花美景以及受到惊吓的水鸟,凸显了此次出行的趣味性及愉悦感,整体旋律要上扬。第一个“争渡”可按原定节奏演唱,第二个“争渡”则需延长高音并加大力度,给观众以无限的想象。A1段在旋律方面与A段完全相同,伴奏织体有明显差异,后者更为紧凑、色彩更为丰富、推动力也更强,清晰地起、承、转、合将李清照外出游玩时的愉悦感受展现得淋漓尽致,演唱者应做到情绪的递进,最终达到高潮,尤其是最后两个乐句,变化重复可以

23、作为情绪抒发的媒介,既有愉悦感受,又有意外之喜。结语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这种音乐体裁独具魅力,为我国特有,其内涵深刻,兼具文学价值以及音乐欣赏价值,不仅可以提高人的审美情趣,还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艺术上的享受。在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之时,演唱者需要分析其艺术特征及演唱技巧,全方位把控演唱布局,凸显歌曲本身的情趣及韵味,懂得科学发声、气息控制,从而体现出多元化的音色及情感。通过对歌剧如梦令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近况,重点不仅在于技术与艺术的融合,还在于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既要继承,又要创新。这一类音乐作品值得关注的不仅是本身的艺术性,还有其丰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学

24、习并演唱这类作品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艺术品位,还可以弘扬传统的中华民族文化。参考文献1朱芷熠声乐作品如梦令音乐风格及演唱分析 J.黄河之声,2 0 2 2,(1 7):1 4 1-1 4 3.2李朋古诗词艺术歌曲如梦令艺术特点分析 J.当代音乐,2 0 2 2,(0 9):1 4 0-1 4 2.3李雪古诗词声乐作品如梦令音乐特点及演唱分析 D.云南艺术学院,2 0 2 2.4】刘玉来古诗词艺术歌曲如梦令的音乐特征与演唱技巧 D.湖南科技大学,2 0 2 0.5朱美玲古诗词艺术歌曲如梦令的艺术特征与演唱处理 D.江西师范大学,2 0 2 0.6刘佳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发展与演唱解析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 0 1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