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排水渡槽.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5706152 上传时间:2024-11-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排水渡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排水渡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排水渡槽 预应力槽身 张拉及压浆施工方案 目 录 1 工程概况 1 2 编制依据 1 3 准备工作 1 4 操作工艺 2 4.1钢绞线下料、编束 2 4.2预应力张拉 3 5 张拉控制 4 6断丝、滑丝的处理 5 7 孔道压浆 5 8 资源配置 8 8.1 机械设备配置表 8 8.2 劳动力资源配置 8 9 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 8 1 工程概况 矿务局南沟排水渡槽为现浇槽身,全长78m,共3跨,每跨为26m,为后张法现浇预应力砼组合槽身。混凝土设计标号为C50W6F150,场区地震的峰值加速度为0.05g,基本烈度为Ⅵ度。预应力钢筋采用Φs15.2mm钢绞线,后张法施工,预应力钢绞线在浇筑完毕后达到设计强度100%后,且混凝土龄期不小于14d时,方可张拉预应力钢束,采用两端对称张拉。 预应力钢筋采用φs15.2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公称面积139mm2,抗拉标准强度=1860MPa,弹性模量EP=(195±10)GPa,张拉控制应力1395Mpa。管道采用金属波纹管成型。锚具采用M15型系列锚具,符合技术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7)的要求。管道压浆采用大于50MPa的水泥浆,外加剂采用膨胀剂和减水剂,活塞式压浆泵。 2 编制依据 (1)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沙河南~黄河南(委托建管项目)禹州长葛段第三施工标段招、投标文件及答疑文件; (2)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沙河南~黄河南(委托建管项目)禹州长葛段第三施工标段矿务局南沟排水渡槽设计施工图纸; (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4-2003); (4)《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 14370-2007); (5)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预应力设计、施工和管理技术指南(NSBD-ZXJ-1-01); (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3 准备工作 (1)设备及材料 ① 设备:张拉设备为WP25519型穿心式液压千斤顶2台及配油压压力表张拉施工;YBZ2×2-50A活塞式压浆泵一台,真空泵一台,砂轮切割机一台,各机械设备状态良好。 千斤顶及压力表经校验,确定了油压千斤顶的实际作用力与油压表读数的关系,得出其线形回归方程。 ② 钢绞线、夹具、锚具:按使用计划进场,外观检查符合要求;合格证、材质证明齐全;进场后入库垫高存放,严禁露天存放,锈蚀的原料严禁使用。并按规范要求频率送检,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③ P·O52.5水泥、DH11膨胀剂的合格证、材质证明齐全;见证取样检验合格。 (2)人员 在槽身张拉前,对施工人员应进行技术交底及安全培训: ① 施工现场应具备经批准的张拉程序和现场施工说明书。 ② 现场已有具备预应力施工经验和能正确指导操作的技术人员。 ③ 锚具安装正确,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且混凝土龄期不少于14d)。 ④ 槽身钢束张拉顺序为:N2→N3→N1。 ⑤ 施工现场已具备确保全体操作人员和设备安全的必要预防措施。 (3)施工前检查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槽身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且龄期不小于14d,方可进行预应力钢束张拉作业。因此,在张拉前要检查槽身混凝土强度,尤其是最后浇筑的部位,确保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4 操作工艺 4.1钢绞线下料、编束 下料编束场地要平整干净(或铺彩条布)。钢绞线下料前先将钢绞线卷放在自制的放线架中,再将铁皮剪断,然后人抓住钢绞线一端,将钢绞线缓缓拉开(注意不使钢绞线产生有害变形,对有害变形的部分必须除掉),钢绞线下料用砂轮切割机切断,以确保钢绞线齐整不散头。严禁用电、气焊切割,以防热损伤。 将下好的钢绞线放在工作台上,据设计编制成束。要求编束一定要绑紧,钢绞线要顺直,根与根之间不得相扭。 穿束前将压浆孔及锚垫板上的混凝土灰浆清理干净,孔道用空压机向孔内吹气将杂物吹出。采用人工穿束,为防止钢铰线捅破波纹管同时减少钢铰线与孔道的磨擦,可在钢绞线端头用胶带包裹进行穿束。 穿束前将钢绞线理顺,严禁束与束之间交叉错位。 4.2预应力张拉 槽身钢束张拉时两端对称、均匀张拉,采用张拉力与引伸量双控。 (1)安装张拉设备 ① 先搭设支撑架,管道两端各安装1个千斤顶,用倒链将千斤顶悬挂到张拉位置,千斤顶中心应与锚垫板孔中心对准。 ② 张拉前在梁端搭设钢管支架,采用人工配合倒链的方法将千斤顶安装到位,倒链挂在钢管支撑架上。 ③ 按图纸确定的张拉顺序,安装工作锚,使张拉孔的钢绞线穿入工作锚相对应的孔中,随后安装上夹片、安装限位板、千斤顶和工具锚; ④ 千斤顶垂直于锚垫板,各接触部位间要贴紧,将工具锚打紧。 (2)张拉操作工艺 ① 槽身混凝土强度达到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100%后,且混凝土龄期不少于14d时,方可张拉钢束,张拉时采用张拉应力和伸长量进行双控,即以张拉力控制为主,伸长量作为校核。 ② 张拉程序为 0→初始应力0.1σcon→0.2σcon→0.35σcon→0.6σcon→0.85σcon→1.03σcon(持荷5min)锚固。σcon为张拉控制应力,σcon=1395MPa。 张拉加载与卸载应缓慢、平稳、匀速,加载速率每分钟不应超过0.1σcon,卸载速率每分钟不应超过0.2σcon。 ③ 张拉过程: 1)安放锚板(工作锚),把夹片装入锚板,再将短钢管套在钢绞线上,沿着钢绞线把夹片敲击整齐,然后装入限位板。 2)安装千斤顶,使之与孔道中心对位。安装工具锚,夹紧钢绞线,务必使钢绞线顺直无扭结。 3)千斤顶缓慢进油至初始油压,在此过程中要拨正千斤顶,使千斤顶与锚具对中,管道、锚具、千斤顶三者同心,偏差不得大于2mm。 4)开启油泵,待油路无气泡时方可张拉。张拉时用穿心式千斤顶在两端同时张拉,在张拉的过程中两端千斤顶的拉力和伸长量不能相差太大。 5)在整个张拉过程中,要认真检查有无滑丝、断丝现象。滑丝、断丝现象如果发生在锚固前,立即停止张拉,处理后再重拉。如果发生在锚固后,可用千斤顶把钢绞线在一端放松后更换钢绞线重新张拉。张拉过程中,夹片出现磨损时,应立即更换。预应力筋张拉锁定后,夹片错牙不应大于2mm,否则应退锚重新张拉。 6)锚固后夹片外露量不大于4mm,且平齐,夹片不得错牙。并在夹片与锚圈、夹片与钢绞线啮合处划线标记,以便检查有无夹片跟进或钢绞线内缩。当确认无滑丝、断丝现象方可割束,随后封锚头并进行孔道压浆和封锚处理。 5 张拉控制 (1)渡槽槽身单跨孔长为26m混凝土槽身: 单跨槽身预应力钢束明细表 钢束 编号 规格(mm) 下料长度(mm) 束数 (束) 共长 (m) 单位重 (kg/m) 共重 (kg) 引伸量△L (mm) N1 7Фs15.2 26200 6 1100.4 5.505 1211.54 88.6 N2 8Фs15.2 26200 2 419.2 5.505 461.54 88.6 N3 8Фs15.2 26210 2 419.36 5.505 461.72 87.6 槽身混凝土达到100%设计抗压强度,且龄期14d后,外观和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经监理工程师同意,方可进行预应力张拉施工。张拉顺序为N2 N3 N1。其中N1共有6孔,采用跳孔的方式进行张拉。 (2)张拉控制计算: 张拉控制应力:σcon=0.75×fpk=1860×0.75=1395Mpa,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 ① 控制张拉力 单股:F1=1395Mpa×139㎜2=193.905kN ② 计算控制张拉力 7股:F7=193.905kN×7=1357.335kN 8股:F8=193.905kN×8=1551.24kN ③计算控制张拉应力及对应的表盘读数 编号 压力表号 回归方程 股数 对应的表盘读数P(Mpa) 0.1σcon 0.2σcon 0.35σcon 0.6σcon 0.85σcon 1.03σcon 1# L.06.4262 P=0.01433F+0.32 7 2.27 4.21 7.13 11.99 16.85 20.35 8 2.54 4.77 8.10 13.66 19.21 23.22 2# 11.05.12.2908 P=0.0144F+0.99 7 2.94 4.90 7.83 12.72 17.60 21.12 8 3.22 5.46 8.81 14.39 19.98 24.00 初应力值:两端张拉油泵同时启动,监护千斤顶的工作人员,与两端油泵司机密切配合,确保锚具对中良好。初应力为0.1σcon,张拉到初应力时测量两端油缸的伸长量分别为A1、A1’。张拉应力为0.2σcon时测量两端油缸的伸长量分别为A2、A2’。张拉应力为0.35σcon时测量两端油缸的伸长量分别为A3、A3’。张拉应力为0.6σcon时测量两端油缸的伸长量分别为A4、A4’。张拉应力为0.85σcon时量得两端油缸的伸长量分别为A5、A5’。当张拉应力为1.03σcon时量得两端油缸的伸长量分别为A6、A6’。 实际伸长量:L=[(A2+A2’)-(A1+A1’)]+[(A6+A6’)-(A1+A1’)] 理论伸长值:详见槽身预应力钢束明细表。 实际伸长值L与理论伸长值△L的误差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暂停张拉,查找原因妥善处理后继续张拉。施工技术人员在张拉过程中认真填写张拉施工记录。 6断丝、滑丝的处理 在张拉过程中,发生断丝超过规范标准时,要停止张拉。在完全卸载后,更换钢绞线,再重新张拉。 当发现有夹片有滑丝时,要停止张拉。待更换滑丝后,再重新按照初始张拉的程序进行张拉。 7 孔道压浆 预应力筋张拉后,孔道尽早压浆,一般在48h内完成孔道压浆,以免造成钢绞线锈蚀。如因特殊情况不能及时灌浆,则采用相应保护措施,保证锚固装置及预应力筋不被锈蚀。 压浆程序:封锚头→压浆设备安装调试→拌制水泥浆→真空辅助压浆。 (1)封锚头:在封锚头前,确认钢绞线无滑丝、断丝现象方可割束,外露钢绞线切断处距夹片尾为3cm。将锚板、锚垫板及外露的预应力筋表面应涂抹环氧树脂后,用无收缩环氧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将锚具密封。钢束切割采用砂轮切割机作业,严禁使用氧焰切割。 (2)压浆设备安装调试:将压浆设备安装完成,连接处紧密,并进行试运,确保运行良好。 (3)拌制水泥浆:水泥、外加剂倒入灰浆机拌制水泥浆。 (4) 孔道压浆采用水泥浆,所用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水泥 采用P·O 52.5水泥。 ②水 采用清洁的饮用水。 ③外加剂 采用FAC型减水剂及DH11型膨胀剂,该外加剂无毒、低碱、不含氯离子,对钢筋无锈蚀。外加剂的用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④水泥浆的强度符合设计规定,28d抗压强度为63.9MPa。水泥浆的技术条件符合下列规定: a通过试验后,水泥浆中可掺入适量膨胀剂,但其自由膨胀率不大于0.1%。 b水泥浆的泌水率最大不得超过2%,拌和后3h泌水率要控制在1%,泌水在24h内重新全部被浆吸回。 c水灰比为0.34,每立方水泥浆用量:P.O52.5水泥1821kg,膨胀剂DH11(河北混凝土外加剂厂)116kg,FAC型减水剂(北京瑞帝斯建材有限公司)33kg,水620kg。详见浆液性能检测报告(Y-N-05-12-C711)。该水泥浆配合比施工时严格按照试验室给出的配料单进行拌制。 d水泥浆的拌和应首先将水加于拌和机内,再放入水泥。经充分拌和以后,再加入外加剂。外加剂的水分应计入水灰比内。拌和不少于2min,直至达到均匀的稠度为止。任何一次投配以满足1h的使用即可。水泥浆稠度控制在14~18s之间。 (5)孔道的准备 灌浆前,应先确认管道内有无积水和杂物,如有积水和杂物应用高压空气进行清除。对管道内可能发生的油污等,可采用对预应力筋和管道无腐蚀作用的中性洗涤剂或皂液,用水稀释后进行冲洗。冲洗后,应使用不含油的压缩空气将管道内的所有积水吹出。 (6)真空压浆 将水泥浆加到灌浆泵中,在灌浆泵的高压橡胶管出口打出浆液,待这些浆液浓度与灌浆泵中的浓度一样时,关掉灌浆泵,将高压橡胶管接到孔道的灌浆管上并扎牢。关掉灌浆阀,打开真空阀、出浆端阀门,启动真空泵抽真空,使真空度达-0.08MPa~-0.1MPa并保持稳定。启动灌浆泵,打开灌浆阀,开始灌浆。压浆过程可通过透明观察管得知,且真空泵要保持连续工作。压浆过程要连续进行,直至浆体从出浆口进入负压容器,当流出浆体达到要求的稠度及流动顺畅时,关闭排气阀和出浆口阀门。灌浆泵压力在0.5MPa~0.6MPa的情况下维持5min后,关闭灌浆泵及灌浆端阀门,完成灌浆。真空辅助压浆工艺示意图如下: (7)注意事项 水泥浆自拌制至压入孔道的延续时间,视气温情况而定,一般在30min~45 min范围内。水泥浆在使用前和压注过程中连续搅拌,对于因延迟使用所致的流动度降低的水泥浆,不得通过加水来增加其流动度。 当气温或构件温度低于5℃时,不得进行压浆。压浆过程中及压浆后48h内,结构物温度不得低于5℃。当气温高于35℃,压浆工作应在夜间进行。 压浆后及时检查压浆的密实度,如有不密实,及时处理和纠正;压浆时,每一工作班取不小于3组的试件,标准养护28d,检查其抗压强度,作为评定水泥浆质量的依据。 孔道压浆应及时填写压浆施工记录。 8 资源配置 8.1 机械设备配置表 表8-1 试验施工机械统计表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真空泵 台 1 2 灰浆搅拌机 台 1 3 压浆泵 台 1 4 千斤顶 个 2 5 砂轮切割机 台 1 8.2 劳动力资源配置 表8-2 人员配置表 序号 工种 数量 1 技术负责人 1 2 资料员 1 3 测量人员 2 4 机械操作手 8 5 普工 8 9 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 (1)文明施工 ①工地场内道路畅通、平坦、整洁,无扬尘。 ②现场场地及道路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 ③材料应分类堆放,堆放整齐,堆料场地不作他用,仓贮间有材料收发管理制度。 ④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安全帽要经有关部门按国家标准检验合格后使用,不使用缺衬、缺带及破损的安全帽,并要正确使用,扣好帽带。 ⑤工地内加工间、材料库内严禁烟火。张拉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环境保护 ①防止大气污染。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材料,采用袋装;并在库房内存放或严密遮盖,运输时车辆要封闭,以防止遗撒、飞扬。施工现场垃圾应集中及时清运,适量洒水,在易产生扬尘的季节经常洒水降尘,减少扬尘。 ②防止水污染。灌浆后清洗设备的余浆要排入沉淀池内;在千斤顶高压油泵、胶管更换检修时,减少机油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8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