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对几个教学本原问题的思考.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705553 上传时间:2024-11-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几个教学本原问题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对几个教学本原问题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几个教学本原问题的思考 —在首届教育教学论坛上的讲话 很荣幸和各位同行分享我的教育观,今天我从对四个教学本原问题,即为何教(价值观),为谁教(学生观),教什么(课程观),怎么教(教学观)的思考来与大家交流。 一、为何教?——价值观 从学生论坛上的热帖说起 ◎“学习物理有毛用?” ◎我觉得物理不仅烦,而且学了一点用都没有. ◎不学不行啊,如果你老爸有足够的实力,还上什么学呢? ◎物理很重要的,高考100分呢!…… 1.为考而教(知识本位) ——拨开知识本位的迷障! 我当然可以说:“我要将尽可能多的物理知识教给我的学生, 以满足他们的高考所需、终生之用。”,但我会碰到了各种各样让我们难以释怀的事,例如许多学生在高考后将书撕得粉碎等。让我们不得不反思物理教学的目的,难道就是为了让学生获得高分吗?物理教学的价值,仅仅体现在一纸入学通知书上吗?下面材料引起了我的注意: ●数学家波利亚的统计:中学生毕业后,研究数学和从事数学教育的人占1%,使用数学的占29%,基本不用或很少用数学的占70%。 ●某师大物理系的调查:牛顿第二定律F=ma 在生产及生活实践中的应用……(被调查者没有人认为有关) ●当年的学生对我这样说:“您教给我们的物理知识都还给您了……” 2.为教而教(学科本位) ——摆脱学科本位的羁绊! 我当然可以说:“我要通过物理教学,使尽可能多的学生今后成为物理学家,或者是物理工作者。”但我碰到了令我沮丧的现象:在高考成绩出来后,我的物理课代表不愿报考物理专业……杨福家院士做过一个调查,结果表明,复旦大学物理系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学生毕业后从事与核物理有关的工作,其余的都纷纷改行,活跃在金融、企业或行政等岗位上。他认为这正是复旦物理系的成功!赵凯华先生说过这么一段话:一个人学了物理之后干什么都可以,他的物理没有白 学。在我看来,对于学物理的人无所谓“改行”……。 3.为学而教(学生本位) ——回归学生本位的取向 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既然只有1%的学生今后会用物理,为什么却要100%的学生都学物理? ” 一个案例给我的启示,有次我碰到二十年前的一个学生,聊起了当年前的一堂物理课,学生最后说:“那节课您讲的整体观念和整体意识倒是蛮有用的,其它东西全不记得了!呵呵”诺贝尔奖获得者劳厄说“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 可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才是“文化基因”的核心!正如陈佳洱院士说的:“物理学不只是图表和数据,它能带给你很多更珍贵的东西: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人生的哲学和人生的道路。” 《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提出: “教育的最高目标是为了使人们能够过一个实现自我和负责任的生活作准备。”可以这样说,一个人在中学阶段有否受到过良好的物理教育,将会影响他今后可能达到的事业乃至人生的高度。 综上所述,我为什么教物理?就是要实现三个转化——把人类社会积累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个体知识; 把前人从事智力活动的思想、方法转化为学生的认识能力;把蕴含在知识载体中的观念、态度转化为学生的行为准则。即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而教! 二、为谁教?——学生观 先让我们对传统教学进行反思,传统教育的显著特征就是教师为中心,师道尊严。有这么一个案例“一篇作文的风波”,就是一节作文课,教师要求学生写《二十年后的一天》,一位学生写了一篇感激师恩的文章,开头是这么写的:“今天,我去参加XXX老师(上课教师的名字)的追悼会...”老师没有往下看,直接将学生叫到办公室一阵训斥,造成了该生最终失学的案例。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的观点——教育就是生长。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毫无作为的教育。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希腊文:“学校”=“闲暇” 即学生必须有充裕的时间体验和沉思,才能自由地发展其心智与能力。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教师应具有农人心态。华南师大郭思乐教授的观点: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激起、强化、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过程。有人问郭思乐教授:“什么是教学?”郭教授回答说: 如果你告诉学生,3乘以5等于15,这不是教学;如果你说,3乘以5等于什么?这就有一点是教学了; 如果你有胆量说:3乘以5等于14,那就更是教学了。 既然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我是为学生教的,我们就应该将属于学生的自主探究的权力、自我生长的权力还给学生! 三、教什么?——课程观 我对“学习物理有什么用”的回答——物理是有用的, 物理也是无用的, 学物理最终是有用的。无用性是教育的基本属性,它也正是教育本身无法估量的价值之所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认为:“只有无用的知识,才是最终有用的”庄子说: 无用之用,是为大用!北京四中校训: 大气成就大器!让学生多学些 “无用”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将学术形态深入到教育形态,使教学回归本原,把课堂还给学生! 四、怎么教?——教学观 1.大道至简——课堂形态:回归本真 大凡最普遍、最本真的东西都是最简洁的——这是我们识别事物真伪的一条准则,也可以作为评价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准。 【案例】 一堂网络教学课 ——“核能的开发” 呈现材料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归纳总结 通过网络在BBS 论坛上开展交流 网络世界:天涯若比邻! 网络教学:比邻成天涯? 要回归本真,努力营造课堂教学的原生态:真实的教学问题;自然的教学过程;和谐的教学氛围。坚持“磨课” ——好课多磨出精品,磨完以后更要洗!“洗课” ——洗尽铅华还本真!一句话,就是要追求常态下的优质课! 2.大智若愚——教师思维:还原稚化 课堂教学的三种思维活动: 教 师 的 思维活动 学 生 的 思维活动 自学 上课 备课 前 人 的 思维活动 反馈 还原 ——展现教师的思维过程;稚化 ——回归学生的思维起点,从而实现师生思维同频共振。【案例】泰勒教授的“芝加哥风格”给我们的启发是:引导学生思维的最好办法是教师与学生一起思考,而不是代替学生思考,或者比学生更聪明地思考。 老师越“聪明”,学生就会越笨。(巧娘拙女)对一种提法的质疑:把学生的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课堂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学生做对了,说不定只是模仿;学生做错了,绝对是他的原创。——学生的错误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因此可以说正确教师的角色——学生思想的助产婆;负责的老师——经常给学生找麻烦;高明的教法——先问迷糊再教明白,引导学生通过对迷思概念认知冲突自主建构科学概念 3.大成若缺——教学时空:留有余地 完美的东西要有一点空缺,不能求全求美,这样才有生命的张力——教学同样不应片面地追求完美无缺,要学会运用留白艺术。罗杰斯的观点 :(非指导性教学)“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所以说“要琢磨出如何去教学,就在于弄清楚什么时候应该闭上自己的嘴 (绝大部分时间)”德·鲍拉(美国功勋教师)的经验——教重要的在于听,学重要的在于说 !教师要善于在讲与不讲之间寻找黄金分割点。坚持三个要讲:核心问题要讲,思路方法要讲,疑难之处要讲和三个不讲:学生已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讲也不会的不讲。教学留白的对策是“三口”:缺口——拓展自主学习时空;窗口——扩大学生学习视野;接口——了解知识发展趋向。 总之我的观点是:为何教?——价值观就是从知识本位回归到三维目标;为谁教?——学生观就是把属于学生的东西还给学生;教什么?——教学观就是从学术形态深入到教育形态;怎么教?——教学观就是让学生重演知识的发生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