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乡镇街道补充内容.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5705547 上传时间:2024-11-1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街道补充内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乡镇街道补充内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镇街道补充内容 各乡镇街道: 1、 以下属你单位的资料,请仔细阅读后,认真填补所缺内容; 2、针对上面的内容请把本稿仔细审读,看看你单位还有什么值得补充的内容,把名目和具体数据、事情的结果和过程中值得记叙内容补充于后。 3、补充完善后请于4月20日前通过扣扣传回。QQ: 448934174 编辑:韩瑞明 联系电话:13330622809 QQ: 448934174 乡镇、街道 一、 天池镇 天池镇位于华蓥山脉中部,东近邻水县城北乡,南连瓦店乡,西接华龙街道、禄市镇,北接广安区新桥乡、桂兴镇。距市治地蓥城7.5公里,境内有著名的高山湖泊—天池湖,全镇幅员面积38平方千米。镇内交通畅达,有省道公路( )***公里、县道公路****( )千米,( )年实现村村通工程,全镇村通公路( )千米,通村率100%。1991年辖村民委员会8个,村民小组64个,街道居委会1个,2004年村组规模调整后,撤并2个村,至2005年辖村民委员会6个,街道居委会2个,村(居)民小组46个,现有耕地( )公顷,总人口22426人,其中农业人口10536人,非农业人口11890人。 天池镇现有大中型企业7家,省属企业有绿水洞矿业公司、蓥峰水泥厂、绿水洞电厂,市属企业有天池水泥厂、天池煤矿、东风煤业公司、鸿图煤业公司。年产原煤129万吨,产值4.11亿元;年产水泥37.4万吨,产值1.06亿元,年发电4800万度,产值1000万元,年利税9800万元。镇属和个体企业1992年时发展缓慢,2005年发展到( )家,就业人员达( )人,年创产值( )万元,创利税( )万元。 农业产业结构主要由果树种植、畜牧养殖、乡村旅游等构成。规划区内农作物有玉米、红苕、水稻、蔬菜、柑橘、柚、枇杷、桃、李、梨等,水果以梨树居多,主要品种有绿康梨、苍梨2号等。生猪存栏1.2万头(含10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9户)和家禽16万只(含3个规模养殖场)。全镇农民1992年人平收入( )元,2000年人平收入( )元,2005年人平收入( )元,人平比2000年增长( )元,是1992年的( )倍。 天池镇在1992年商业贸易较为兴旺,镇域内有商店( )家,从业人员达( )人,年营业额在( )万元左右。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加快,到1998年,全镇商店发展到( )家,旅店( )家,餐饮、服务业( )家,从业人员( )人。2005年,全镇有商业、餐饮、服务业( )家,从业人员( )人,年营业额( )万元。 天池镇是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自然风光建成的旅游大镇。1997年利用海拔998米的仰天窝被誉为“活化石”的水杉林建成国家AA级旅游区——水杉山庄;( )年,启动高山自然湖泊——天池湖旅游设施建设,到2005年投资1000万元完成硬化七里坪大道2.3公里,修建环湖公路5.3公里。全面完成景区水、电、气、有线电视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有线电视和通讯无缝覆盖。建成3个旅游专用码头;建成农家乐( )家,( )级天池湖( )宾馆接待旅客。形成市域假日游和配套旅游观光区,年接待旅客( )万人次,收入( )万元。 1992年,天池镇共有基础教育学校( )所,含中学( )所,小学(含村小)( )所,幼儿园( )所;(其中厂矿子弟校( ),在校学生( )人,有教师( )人),在校学生(含幼儿园儿童)( )人。( )年,厂矿子弟校交给地方管理,学校规模进行调整,把( )、( )学校进行整合,全镇有中学( )所,小学( )所,学校教师( )人,在校学生( )人。2005年,天池镇有中学( )所,学生( )人,小学( )所,在校学生( )人,适龄儿童入学率( )%;幼儿园( )所,有幼儿教师( )人,在园儿童( )人。 天池镇1992年有医院( )家,乡村卫生所、医务室( )家,其中厂矿医院( )家,病床( )张;有医务人员( )人,常年门诊人数( )人(次)。( )年,医疗市场放开,镇域内新增医院、医务室、医疗点( )个,医务人员( )人。( )年,企业里的医院交给地方管理,( )、( )医院交给天池镇,根据医疗市场的需要调整后,形成( )。2005年,全镇有医院( )家,医务室、医疗点(含村卫生室)( )家,有医务人员( )人,全年门诊人数( )人,年营业收入( )万元。 二、 禄市镇 禄市镇位于华蓥山西北经济片区,东接天池镇,南与华龙街道办事处相连,西接永兴镇、广安区三台乡,北邻广安区代市镇、新桥乡,幅员面积25.6平方千米。襄渝铁路( )千米、广溪路( )千米南北纵贯全境,( )年,实施村村通工程,全镇通村公路( )千米,村通率( )%,镇域内除开通禄市至双河的班线客运外还开通华蓥——禄市棕树坪村、禄市——天星桥的客运车。1992年,镇辖( )村,人口( ),2004年调整村组规模时,将分水岭村和月亮坡村合并为月亮坡村,走马岭村和棕树坪村合并为走马岭村,至2005年全镇辖10个行政村、58个村民小组,1个居民委员会、3个居民小组,总人口24260人。 1992年全镇工业、农业、乡镇企业生产总值13202万元,2005年26598万元,2005年较1992年工农业生产总值增长一番;1992年农民纯收入1024元人民币,2005年农民纯收入2840元人民币,是1992年的2.7倍。 1992年,全镇有工业企业( )家,年产值( )万元,创利税( )万元;1998年有企业( )家,年产值( )万元,创利税( )万元;2005年,镇内共有工业企业3家,工业总产值达2.6亿元,创利税( )万元。其中规模企业( )家,年产值( )元,创利税( )万元。四川大川木门有限公司产品占国内套装门市场的10.6%,资产总额已达8000万元,职工人数526人; 2005年,大川公司全年实木套装门生产达30万套,创造产值1.2亿,增加值3100万元,上缴国家税金17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9800万元,利润600万元。 禄市镇1992年农业总收入4032万元,2005年收入6841万元,人均增收1800元。2005年,全镇粮食种植面积达( )公顷,年产粮8338吨;培育优质水果( )公顷,其中黄花梨( )公顷;推广良种蔬菜( )公顷;生猪出栏1350头,年产鲜鱼40吨。1996年——2005年,本镇开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先后组建起四川华蓥山黄花梨(集团)公司、荆山药果经济合作社、四川广安红源种猪繁殖场等一批现代农业组织。其中,黄花梨(集团)公司1996年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大力开发荒山资源的决定,以每亩250—450公斤粮食标准规模租凭农民土地,利用中改、退耕还林、国债资金400余万元建成了优质黄花梨基地( )公顷,花卉、水产和休闲渡假村( )公顷。1998年投资2500万元,建成了较大经营基地,形成了一个功能较为齐全的现代农业企业。2002年黄花梨基地被原省委书记周永康誉为“四川农业开发的一面旗帜”。 1997年——2000年,禄市镇投资300万元新修禄市大道和对山门口村到禄市老街道路进行改造,2005年末,投资140万元,对禄市大道——禄市街道下水道和路灯进行改造和安装并绿化植树15000株,修垃圾池3个、供水站2个。禄市镇街道从1992年——2005年先后建成农贸市场( )个,面积( )平方米,全镇从事商贸人员( )人,年经营额( )万元。 1992年,禄市镇有中学( )所,小学(含村小)( )所,幼儿园( )所;其中厂矿子弟校( )所,有教师( )人,全镇在校学生(含幼儿园儿童)( )人。2005年,禄市镇有中学( )所,学生( )人,小学( )所,在校学生( )人,适龄儿童入学率( )%;幼儿园( )所,有幼儿教师( )人,在园儿童( )人。 禄市镇1992年有医院( )家,乡村卫生所、医务室( )家,其中厂矿医院( )家,病床( )张;有医务人员( )人,常年门诊人数( )人(次)。( )年,医疗市场放开,镇域内新增医院、医务室、医疗点( )个,医务人员( )人。2005年,全镇有医院( )家,医务室、医疗点(含村卫生室)( )家,有医务人员( )人,全年门诊人数( )人。 三、永兴镇 永兴镇位于华蓥市西北,东与禄市镇、华龙街道接壤、南连双河街道,西临渠江,北接广安区观塘镇。距市治地蓥城6.2千米。幅员面积30.43平方千米,地属浅丘、台地与平坝相间的地貌形态。1992年,全镇辖村民委员会17个,居民委员会1个,村民小组163个。2004年强村并组,至2005年全镇辖11个行政村,1个街道社区居委会,72个村民小组,4个居民小组,总人口28743人,其中农业人口25916人,非农人口2926人。永兴镇交通比较发达,渠江流经7个村,上接广安,下通岳池中和,是本市主要的水上通道,沿河有历史悠久的落鸿渡码头和清溪口码头,其中清溪口码头仍是华蓥市内集货运、摆渡、水上旅游、休闲于一体繁华码头。双永路(永兴至双河)是永兴连接外界的主要陆上通道,永观(永兴至观塘)路直达广安区观塘镇;( )千米广邻高速公路横贯本镇东西。 1992年永兴镇国民生产总值2485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740万元、农业总产值104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680万元。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1261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4432万元、农业总产值448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3448万元。财政收入为318.78万元。2005年国民生产总值15363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5215万元、农业总产值527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4056万元。财政收入为317.1万元。 1992年,全镇有工业、乡镇企业( )家,年产值( )万元,2005年,全镇有工业、乡镇企业( )家,年总产值( )万元,创利税( )万元。 永兴镇是全市的农业大镇,1992年粮食等农作物种植面积( )公顷,粮食总产量7540吨,劳务输出增加收入235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910元。2000年,全镇粮食种植面积( )公顷,粮食总产量12280吨,劳务输出增加收入4500万元,饲养生猪( )头,鸡鸭等家禽( )万只,农民人均收入1736元。2005年粮食种植面积达( )公顷,年产粮10245吨,其中全镇优质水稻种植( )公顷,优质油菜基地( )公顷,培育优质水果( )公顷,其中枇杷( )公顷,山下红蜜桔( )公顷,推广无公害蔬菜( )公顷;充分利用镇内水域,努力发展渔业养殖,到2005年年产鱼45吨,饲养家禽( )只;劳务输出增加收入60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326元。( )年,永兴镇孵抱开始起步,( )村有( )户成为带头致富的领头人,( )年,全镇发展到( )户,年孵抱小鸡(鸭)( )万只,产值( )万元,全镇人平增收( )元。 1992年,全镇有商店( )家,年经营额( )万元,随着商贸体制改革的进程变化,1995年,全镇个体、私营商店大量涌现,当年全镇有个体经营的商店( )家,从业人员( )人,年经营额( )万余元。( )年,兴建农贸市场一个,2000年,兴建永兴第二农贸市场。2005年全镇有农贸、工业品、日杂市场( )个,个体经营店铺( )家,从业人员( )人,年营业额( )万元。 1992年,永兴镇有中学( )所,小学(含村小)( )所,幼儿园( )所;有教师( )人,在校学生(含幼儿园儿童)( )人。2005年,永兴镇有中学( )所,学生( )人,小学( )所,在校学生( )人,适龄儿童入学率( )%;幼儿园( )所,有幼儿教师( )人,在园儿童( )人。 1992年,永兴镇有医院( )家,乡村卫生所、医务室( )家,有医务人员( )人,常年门诊人数( )人(次)。( )年,医疗市场放开,镇域内新增医院、医务室、医疗点( )个,医务人员( )人。2005年,全镇有医院( )家,医务室、医疗点(含村卫生室)( )家,有医务人员( )人,全年门诊人数( )人。 永兴镇是南宋名相安丙的故里,后人为褒扬安丙功绩兴建的褒先寺座落永兴镇( )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了配合褒先寺的开发,( )年,镇党委、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将永兴镇场镇按照南宋时期风格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建成与南宋褒先寺格调相匹配的仿古建筑小城镇。永兴建制历史悠久,曾经是广安县的区制场镇,蕴藏着如川剧清唱、嫁女歌、民间狮舞等传统文化。 四、明月镇 明月镇地处渠江东岸明月沱,东接双河办事处,古桥办事处,阳和镇,南同岳池县临溪乡毗邻,西与广安区化龙乡,观胜镇隔江相望。距市政府所在地蓥城8千米。1992年乡村公路2条,4千米,1997年乡村公路建设8条、18.2千米,2005年乡村公路10条,28.6千米,村通率100%。1992年撤乡建镇,镇政府设于原明月乡镇政府,辖22个行政村,196个村民小组,1个街道居委会,总人口34000人,幅员面积约37.36平方千米。1998年2月,明月镇政府驻地迁往广华大道二段168号,同时设立明月办事处,撤销铜堡办事处、三圣办事处。2004年9月,将明月镇广华大道沿线郑家咀村、果子村、观音岩村、铜堡村、土溪村等5个村划入双河办事处,镇政府驻地由广华大道迁回老明月场。2005年,全镇辖10个行政村,56个村民小组、1个街道居委会,幅员面积29.643平方千米,人口26924人。 明月镇1992年粮食等农作物种植面积( )公顷,粮食总产量( )吨,劳务输出增加收入( )万元,农民人均收入( )元。2000年,全镇粮食种植面积( )公顷,粮食总产量( )吨,劳务输出增加收入( )万元,饲养生猪( )头,鸡鸭等家禽( )万只,有兔业大户( )家,养兔( )万只,兔业收入( )万元。全年农民人均收入( )元。2005年粮食种植面积达( )公顷,年产粮( )吨,其中全镇优质水稻种植( )公顷;中药村基地( )公顷,蚕桑基地( )公顷,生猪基地( )公顷,杂柑基地( )公顷,竹业基地( )公顷和反季节蔬菜基地( )公顷。年产值( )万元;饲养家禽( )只,养兔( )万只;劳务输出增加收入( )万元,农民人均收入( )元。 2003年10月,建设明月农民新村 总建筑面积711197平方米,其中生产性建筑118380平方米、住房面积592817平方米,至2005年10月,已入驻农户98户,新增城镇常住人口200多人,街道建筑面积达21500平方米,生产性用房建筑面积4410平方米,住房建筑面积17090平方米。 1992年,镇域内有商店( )家,从业人员达( )人,年营业额在( )万元。1999年,全镇商店发展到( )家,旅店( )家,餐饮、服务业( )家,从业人员( )人。2005年,全镇有商业、餐饮、服务业( )家,从业人员( )人,年营业额( )万元。 1992年,明月镇有中心小学3所,村小13所,幼儿园13所,班级58个班,学生人数3139人,入学率达100%。1995年镇中心小学3所,村小15所,幼儿园16所,至200年因区划调整有中心校2校,村小12所,幼儿园13所,常年班级52个班,学生人数( );教师168人,女教师56人,男教师112人, 1992年医疗机构2个,医护人员23人,病床60张,村级医疗站6个,共有医务员10名,医院房屋面积1520平米, 全镇改厕、改厨、改圈率达35%。2005年医疗机构1个、医护人员13人,村级医疗站12个,病床108张,共有医务员18名,医院房屋面积1120平方米。全镇改厕、改厨、改圈率达85%。 明月鱼是明月镇的特产,因明月镇地处渠江,江中大量生存着鲢鱼、鳊鱼、岩鲵巴、江团、鲭波、鲤鱼,这些鱼肉肥、味美,加上在船上烧起炉子,活鱼下锅边煮边吃,一个“活”字显示了明月鱼特色。 五、阳和镇 阳和镇位于华蓥山脉的偏岩子山下,东近红岩乡,南连高兴镇,西接岳池县临溪乡,北邻古桥街道,距市治地蓥城8.5千米。1992年,镇域内有公路( )条、( )千米,襄渝铁路、广溪路横贯全境;2005年乡村公路有9条,47.78千米,社道54.28千米,通村率75%。1992年,全市调整乡镇建制,撤销三圣乡、古桥乡,将原三圣乡河坝村、龙山寨村、楠木村、继兴村和原古桥乡观城村、中和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阳和镇管辖,幅员44平方千米。镇治阳和场,辖村民委员会18个、125个村(居)民小组。2004年,撤并18个行政村和125个村民小组,成立阳和社区居委会; 2005年阳和镇辖村民委员会辖10个,居民委员会1个,村(居)民小组73个,有耕地( )公顷,总人口27550人。 1992年全镇工业、农业、乡镇企业生产总值( )万元,2005年工业、农业、乡镇企业生产总值( )万元,2005年较1992年工农业生产总值增长( )倍。 1992年,全镇有工业企业( )家,年产值( )万元,创利税( )万元;1998年有企业( )家,年产值( )万元,创利税( )万元;2005年,镇内共有工业企业( )家,工业总产值达( )亿元,创利税( )万元。其中规模企业( )家,年产值( )元,创利税( )万元。 1992年,全镇粮食种植面积( )公顷,产量( )吨;出栏肥猪( )头,养殖鸡鸭( )万只,养兔( )万只;农民务工收入( )万元,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1997年在盐井沟村建成千头肉牛基地;以退耕还林为载体,在盐井沟、楼房沟等村建成( )公顷麻竹基地,当年粮食生产面积( )公顷,产量( )吨,农民务工收入( )万元;2005年粮食种植面积达( )公顷,年产量11104吨,其中全镇优质水稻种植( )公顷,双低油菜( )公顷,培育优质水果( )公顷,其中柚子( )公顷;出栏肥猪( )头,养殖鸡鸭( )万只,养兔( )万只;农民务工收入( )万元。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是1992年的( )倍。 ( )年开始,建设农民新村,当年投入资金( )万元,新建房屋( )平方米,房屋结构和立面维修( )平方米,附属设施改建( )处,受益农民( )户( )人。( )年——2005年共投入资金( )万元,信件住房面积( )平方米,房屋立面维修( )平方米,修建附属设施( )处,受益农民( )户( )人。 1992年全镇有各类商店( )家,年经营额( )万元,1999年,征地建设阳和镇新街同时新建门市121个,农贸市场( )个,面积( )平方米,新增各类商店( )个,从业人员( )人。2005年,全镇有各类商店( )家,年经营额( )万元,是1992年的( )倍。 1992年,有中心学校( )所,小学( )所,在校学生( )人,教师( )人。1995年,阳和初级中学建成并投入使用,全镇共有学校( )所,在校学生( )人,教师( )人。2005年,镇域内有中学( )所,小学(含村小)( )所,幼儿园( )所,在校学生( )人,适龄儿童入学率( )%。 1992年,有中心卫生院( )个,乡村卫生院、医务室、医疗点( )个,从业人员( )人,1998年共有医疗机构( )家,从业人员( )人。2005年,全镇有卫生院( )个,医护人员( )名;有10个村卫生室,其中5个是甲级卫生室,32名乡村医生。 六、高兴镇 高兴镇位于华蓥山脉中段,东靠邻水县甘坝乡,南连本市观音溪镇,西接岳池县天宝乡、临溪镇,北临本市阳和镇,距市中心蓥城13.5千米;襄渝铁路贯穿全境,并建有高兴火车站,广溪路、高岳路在高兴交汇;有通村公路( )条( )千米,村通率( )%。1992年,全市调整乡镇建制,原高坪乡的皮罗村和福星村划入高兴镇,辖村15个; 2004年强村并组后,镇辖8个村和1社区居委会,51个村民小组,6个居民小组。2005年底,全镇幅员面积35平方千米,耕地面积467公顷,共有6655户,总人口23336人。 1992年,高兴镇有企业( )家,其中中央企业1家,省属企业( )家,市属企业和乡镇企业( )家,企业职工( )人,年总产值( )万元。( )年,星光仪器厂迁走后,镇域内有企业( )家,企业职工( )人,产值( )万元,完成利税( )万元。2005年,高兴镇有企业18个,其中工业企业13个,企业从业人员365人,交税金总额650万元。 1992年,全镇粮食种植面积( )公顷,粮食总产量( )吨,出栏生猪( )头,经济收入( )元,有经果林( )亩,收入(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1998年,粮食种植面积( )公顷,粮食总产量( )吨,出栏生猪( )头,鸡鸭禽类( )只,经济收入( )元,有经果林( )亩,收入( )元,外出务工收入( )万元,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2005年,粮食种植面积( )公顷,粮食总产量7144吨,油料总产量58吨,肉类总产量2606吨,其中猪肉总产量1979吨,牛奶总产量19吨,禽蛋总产量347吨,水果总产量265吨,蔬菜总产量5408吨。形成了( )公顷柑果基地、( )公顷的稻鱼基地、( )公顷蔬菜和年出栏达2万头的生猪基地。农副业收入( )万元,外出务工收入( )万元,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1992年,高兴镇有国营商店( )家(含农机、化肥等),私营商店( )家,年销售额( )万元,( )年,国营商店改革,个体商店迅速发展,有商店( )家,从业人员( )人,年销售额( )万元。2005年,有农贸市场( )个,营业面积( )平方米,( )、( )超市开业,全镇有商店( )家,服务业( )家,从业人员( )人,经营额( )万元。 1996年,高兴镇大力实施小城镇开发,房屋占地面积12207平方米,建筑面积48828平方米;1999年,占地面积12198平方米,建筑面积48792平方米;2000年,建筑面积达11.5万平方米;2001年,占地4亩建成第二农贸市场,设摊位100个;2004年,占地6亩建成高兴汽车站。2005年,场镇面积达1.2平方公里。 2004年,实施新农村建设,花庙嘴村共实施立面改造86户,改水65户,打院坝52户,建沼气池56口,硬化村级公路1.5千米,新修硬化院院通便民路2千米。 2005年,宋家村被列为华蓥市新农村重点建设示范村,共黑化公路3.5千米,硬化社级公路400米,新修院院通水泥路3.5千米,改厕130户,改厨230户,改院坝350户,建沼气池62口。 1992年,高兴镇有小学12所,初中1所,其中村级小学11所,在校学生数3160,教师142人。1996年,高兴中学新校区建成,占地16667平方米,有学生654人,教师42人。2005年,全镇共有小学9所,其中村小8所,初中1所,在校学生3523人,教师154人,在校义务教育普及率达98%。其中2001年秋,由海军东海舰队官兵捐资20万元的马家嘴村“海军希望小学”竣工并投入使用。 1992年,镇域内有医疗卫生机构( )家,其中厂矿医院( )家,乡镇卫生院、卫生室、医务室( )家,医务人员( )人,年诊病( )人(次);1995年,全镇有医院( )家,医务室、卫生站个体医疗点( )家,医务人员( )人,年诊病( )人(次);2005年,高兴镇共有医院2个,村级卫生室9个,有医生58人,病床95张,28名乡村医生,年诊病( )人(次)。 七、观音溪镇 观音溪镇位于华蓥山脉中段西缘的中山与西山之间,距市政府驻地蓥城20千米,东近邻水县四海乡,南连溪口镇、庆华镇,西接岳池县伏龙乡,北临高兴镇。境内交通有( )、( )等公路,里程( )千米,有村通公路( )千米,村通率( )%,襄渝铁路在境内有( )千米。1992年,华蓥市调整乡镇建制,撤销高坪乡,将高坪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观音溪镇管辖,全镇辖村民委员会17个,居民委员会1个,2004年强村并组,撤并17个行政村和个108村民小组,2005年全镇辖10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26090人。 1992年,镇域内有企业( )家,其中省属企业( )家,市属企业( )家,乡镇企业( )家,年生产总值( )万元,年创利税( )万元。其中( )年,镇内乡镇企业变化发展快,达( )家,有职工( )人,年产值( )万元;2005年,全镇各类企业( )家,职工( )人,工业总产值达3460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值30119万元,工业增加值13791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606万元。工业增加值达13773万元。 1992年,全镇粮食种植面积( )公顷,产粮( )吨,饲养生猪( )头,出栏肥猪( )头,鸡鸭( )只,水果( )公顷,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1996年,全镇粮食种植面积( )公顷,产粮( )吨,饲养生猪( )头,出栏肥猪( )头,鸡鸭( )只,水果( )公顷,劳务输出( )万元,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2005年粮食种植面积达( )公顷,年产粮6421吨,建成生态农业( )公顷、无公害蔬菜基地( )公顷、高山生态农业( )公顷、竹业示范基地( )公顷,种植优质牧草( )公顷、优质杂柑( )公顷,改扩建( )公顷优质水果基地1个;全镇共出栏肥猪( )头,饲养鸡鸭( )只;培训劳务人员1600人,输出劳动力6160人,务工收入( )万元,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是1992年的( )倍。 1992年,全镇森林覆盖面积( )公顷,1998年森林覆盖面积( )公顷,其中退耕还林面积( )公顷,2005年,全镇森林覆盖面积( )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 )公顷,森林覆盖率占全镇( )%. 1992年,有国营、私营商店( )家,2001年有个体经营商店( )家,2005年,全镇有商店、饭店、服务业( )家,有从业人员( )人,销售额( )万元。 1992年,有中学( )所,小学(含村小)( )所,幼儿园( )所;其中厂矿子弟校( )所,有教师( )人,全镇在校学生(含幼儿园儿童)( )人。2005年,全镇有中学( )所,学生( )人,小学( )所,在校学生( )人,适龄儿童入学率( )%;幼儿园( )所,有幼儿教师( )人,在园儿童( )人。 观音溪镇1992年有医院( )家,乡村卫生所、医务室( )家,其中厂矿医院( )家,病床( )张,全镇有医务人员( )人,常年门诊人数( )人(次)。( )年,医疗市场放开,镇域内新增医院、医务室、医疗点( )个,医务人员( )人。2005年,全镇有医院( )家,医务室、医疗点(含村卫生室)( )家,有医务人员( )人,全年门诊人数( )人。 八、溪口镇 溪口镇位于华蓥市南端,是华蓥市的工业集镇,原国家三线建设基地之一, 南接重庆江北区秦家乡、合川区康家乡、响水乡、黄土乡,东靠邻水县椿木乡、华蓥乡,西连庆华镇,北邻观音溪镇;东西宽7.7千米,南北长8.4千米,幅员面积55平方千米,属川东平行岭谷地带。境内最高峰宝鼎,海拔1586(1590.8)米。境内交通有( )、( )等公路,里程( )千米,有村通公路( )千米,村通率( )%。1992年,全镇有( )村、( )居委会,总人口( )人;( )年,长城、燎原厂搬迁后,全镇辖( )个村、( )个街道居委会,总人口30000人。2004年村组规模调整后至2005年,全镇辖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23654人。 溪口镇是川东工业重镇,1992年,境内有军工、煤炭、水泥、机械、耐火材料等工业企业( )家,职工人数( )人,年产总值( )亿元;( )年,军工企业搬迁后,镇内有煤炭、建材、机械、加工、耐火材料等企业( )家,年产总值( )亿元,创利税( )万元;2005年,境内有工业企业28家,工业产值15.3亿元,主要以煤炭、水泥、矿石、机械加工、运输行业为主,年产煤70万吨,年产水泥305万吨,年产矿石200万吨,机械加工产值2.5亿元,运输企业拥有和挂靠车辆3000余台。 1992年,全镇有耕地( )公顷,种植各类粮食( )公顷,种植各种蔬菜( )公顷,有水果( )公顷,年产值(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1997年全镇有耕地面积( )公顷,粮食种植面积( )公顷,粮食总产量6331吨,生猪出栏15603头,建成山羊和肉牛、肉鸡、生猪基地( )个,生猪出栏15603头;营造生态林( )公顷,经济林( )公顷;农业生产总值2820万元,外出务工收入(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2005年粮食种植面积达( )公顷,年产量4025吨,其中优质水稻种植面积为( )公顷,油菜基地( )公顷,培育优质水果( )公顷,推广良种蔬菜( ——公顷;当年农业总产值( )万元,外出务工收入(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是1992年的( )倍,比1997年人平增收( )元。 1992年,全镇森林面积( )公顷,通过( )年——( )年的植树和退耕还林,到2005年,全镇森林覆盖面积( )公顷,森林覆盖率( )%。 1994年,建成城区面积2平方公里,是规划面积4.8平方公里的42%。1995年溪口镇被列为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当年,修筑了面积为5400平方米的北一路、北二路两条混泥土街道; 1996年,房屋累计建筑面积40494平方米;1997年,改造拆除旧房9000平方米,新建街道4条,新建商品房15800平方米,其他建筑面积18430平方米。2005年,镇城区面积( )平方千米。 1992年,全镇有国营、私营商店( )家,( )年国营商店改制后,私营和个体商店迅速发展,2001年有个体经营商店( )家,旅馆( )家,饭店( )家,服务业( )家,从业人员( )人,年营业额( )万元。2005年,全镇有商店、饭店、服务业( )家,农贸市场( )个,从业人员( )人,年销售额( )万元。 1992年,溪口镇共有学校( )所,含中学( )所,小学(含村小)( )所,幼儿园( )所,在校学生( )人,其中厂矿子弟校( ),有教师( )人,在校学生(含幼儿园儿童)( )人。( )年,厂矿子弟校随企业外迁后,全镇有中学( )所,小学( )所,学校教师( )人,在校学生( )人。2005年,溪口镇有中学( )所,学生( )人,小学( )所,在校学生( )人,适龄儿童入学率( )%;幼儿园( )所,有幼儿教师( )人,在园儿童( )人。 溪口镇1992年有医院( )家,乡村卫生所、医务室( )家,其中厂矿医院( )家,病床( )张;有医务人员( )人,年门诊( )人(次)。( )年,厂矿医院外迁,医疗市场放开,镇域内新增医院、医务室、医疗点( )个,医务人员( )人。2005年,全镇有医院( )家,医务室、医疗点(含村卫生室)( )家,有医务人员( )人,全年门诊( )人(次),年营业收入( )万元。 华蓥山宝鼎是著名的川东佛教圣地,自然景观奇特。1992年之前,华蓥山宝鼎周边百里范围的佛教信众,每逢旧历六月,都要上山烧香拜佛。 1993年8月24日-26日,镇党委、政府主办华蓥山首届宝鼎庙会,各方游客及参会者达10万人(次)。当年起,每年农历六月十九日,都举行华蓥山宝鼎庙会。2004年9月,引进深圳市洪涛投资有限公司投资2.1亿元全面打造宝鼎旅游景区,2005年农历(乙酉年)六月上山参与庙会的香客达( )万人(次)。 九、庆华镇 庆华镇位于华蓥市西南部,东近观音溪镇,南连溪口镇,西接重庆市合川双槐镇、香龙镇,北邻岳池县伏龙乡。距市治地蓥城30千米。幅员面积42.4平方千米。属浅丘与平坝相间的地貌形态。仪北路过境段纵穿南北,全长( )千米。乡村公路总长53千米,社级道路54千米,通村率100%。1992年,全市调整乡镇建制,将原庆合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庆华镇管辖,辖民民委员会24个,居民委员会1个;2004年村组规模调整,撤并12个行政村和87个村民小组,至2005年辖村民委员会12个,居民委员会1个,村(居)民小组78个,有耕地( )公顷,总人口33528人。 1992年,境内有军工、煤炭、机械等工业企业( )家,职工人数( )人,年产总值( )亿元;2002年,军工企业搬迁后,镇内有煤炭、机械、加工等企业( )家,年产总值( )亿元,创利税( )万元;2005年,全镇有煤、电、化工、机械、铸造、农产品加工等工业企业10余家,工业产值达14632万元。 2002年,利用江华厂搬迁后的闲置厂房建成江华工业园区,先后引进华蓥市巨强实业有限公司、华蓥市金鑫实业有限公司、华蓥市三鑫铸造厂等企业落户园区,总投资5000余万元,生产摩托车、圆钢、地条钢等产品,年产值达( )万元,利税达( )万元。2005年3月引进华蓥市凯达电机有限责任公司,总投资6000万元,生产汽车系列电机产品。 1992年,全镇粮食种植面积( )公顷,粮食总产量( )吨,出栏生猪( )头,经济收入( )元,有经果林( )亩,收入(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1998年,全镇粮食种植面积( )公顷,粮食总产量( )吨,出栏生猪( )头,鸡鸭( )只,经济收入( )元,有经果林( )公顷,收入( )元,外出务工收入( )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